怎麼掌握新生兒的冷暖?

沐苒204687906


怎麼判斷新生兒冷暖?

自從生了娃,做媽媽的就從來沒有鬆懈過,寶寶冷了熱了都要密切觀察。嬰兒體溫調節能力不比大人,冬天溫度變化快,學會判斷冷暖,及時給寶寶添加減衣服才能避免感冒發燒。

判斷新生兒冷暖該從以下三個地方著手:

①手腳是否蒼白

嬰兒是用手腳來調整體內的溫度的。熱的時候手腳心發熱,有汗。冷的時候手腳冰涼。所以,我們要時不是摸摸或觀察寶寶的手腳,如果手腳是青白色或冰涼的是,就要添衣服了。


②嘴唇是否發紫

即使是大人,當受寒冷侵襲時或游完泳上岸,嘴唇也會發紫,孩子也一樣,一冷嘴唇就會變青。

是否縮著身子哭

冬天冷的時候,我們都會縮著身子。寶寶冷的時候會縮著身子哭泣,因為哭可以產生熱量溫暖身子。如果有這種現象趕快給寶寶添衣吧。

總而言之,判斷寶寶冷不冷,摸寶寶手腳(略暖即可),看頭頸部有沒有出汗,有沒有縮著身子哭鬧。


要注意的是不能穿多了,包得像粽子一樣,熱量散不出去,流汗後汗溼衣服,很容易感冒。也不利於寶寶活動身體,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甚至引發皮膚病。

冬天乾燥,要注意保溼,調節室內溫度。一般冬季室內溫度保持在25℃,夏季室內溫度保持在28℃,溼度保持在50%左右。

另外,多給寶寶喝水,最好買個加溼器放在室內,過於乾燥也容易感冒。

寶寶愛踢被子,可以買長睡袋型的被子給他套著睡,寶寶睡得香,家長也安心。


美媽很帥


很多新手的爸媽不知道自家寶寶的冷暖,總是怕寶寶凍著,衣服裹得一層又一層。其實寶寶冷暖很好判斷。

摸後脖頸

媽媽可以用手摸一下寶寶的後脖頸,感受一下寶寶的後脖頸是涼的還是熱的。

如果涼的說明寶寶該添加衣服了,而熱乎乎或者有汗,說明寶寶熱了,需要減少衣服了。

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辦法,新手爸媽可以試試這種方法。

摸手腳心

媽媽可以用手試試寶寶手心、腳心,如果寶寶手心、腳心溼熱,那說明寶寶該減少衣服了。

但是寶寶手、腳涼卻不一定是寶寶冷,因為剛出生的寶寶,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系統是發育不完全的,有時候衣服穿多了,雖然已經滿身是汗,但是雙腳仍然是冰涼的,所以,依靠摸寶寶的小手來確定寶寶是熱還是冷,這種舉措是不準確的。



寶寶穿多壞處

寶寶穿多容易造成捂熱綜合症,影響寶寶活動、造成出汗脫水、起痱子、抵抗力差等。

建議

寶寶增減衣物要一件一件的增減,以免增減過多寶寶忽冷忽熱,造成寶寶感冒發燒。

我是不吃水果的同學,歡迎評論區留言、點贊、關注,讓我們與寶寶共同成長!

不吃水果的同學


其實判斷新生兒的冷暖,做好如下幾點即可:

1.避免“1個誤區”。

這個誤區就是通過摸手腳來判斷寶寶的冷暖。新生兒末梢神經發育還未完善,血液循環不暢,手腳冰涼是很正常的的事情。

有的大人一摸孩子小手小腳,一冰涼就趕緊給孩子加上厚厚的衣物,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穿得過厚過多還容易導致“捂熱綜合症”。

其實1個多月的寶寶穿衣件數就可以跟大人一樣了,可以適當多穿一件。

2.摸對”4個部位”。

判斷孩子冷暖,其實只用摸這四個部位:前胸、後背(脖頸處)、肚子、額頭。這幾個個部位的溫度是最能反映孩子所穿衣物是否合適或身體是否有異常的,正常情況下,前胸、後背和肚子,如果摸去溫溫的是正合適,而額頭應該是比手溫偏涼。

3.保暖“2個地方”。

這兩個地方,一個是足部,一個是肚子。

俗話說,“寒從腳上起”,新生兒我們一般都會給他穿上舒適透氣的棉襪,以免受寒。另一個部位是肚子,肚子的保暖一定要做好,可以給寶寶裹上肚圍或肚兜,以免寶寶肚腹著涼,引起拉肚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您!

你好,我是希媽,我是一個職場媽媽,有個愛讀繪本的6歲女兒,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希媽育兒”,查閱更多關於孕產、育兒、教育問答,一起學習育兒知識,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希媽育兒


導語:都說“如魚飲水、冷暖自知”。可是新生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發育完全,他們需要一個溫度25~28℃,溼度50%~60%的舒適環境。

新生兒寶寶正常的體溫範圍是36.5~37.5℃。為了掌握寶寶的體溫情況,建議在每天的固定時間為寶寶測量體溫,比如上午9:00一次,下午17:00一次。

1、如何應對寶寶體溫過高。

當寶寶的體溫超過37.5℃時,父母應該檢查環境溫度是不是太高了,或者衣服穿得太多了、太厚了。此時應該每隔半個小時為寶寶測量一次體溫,若仍然超過37.5℃,可以先給寶寶洗個溫水澡,進行物理降溫,半個小時後繼續測量體溫,若體溫下降則繼續觀察,如果體溫沒有下降就需要去醫院了。

2、如何應對寶寶體溫過低。

如果寶寶的體溫低於36.5℃,父母們應該檢查是不是室內溫度太低了,或者給寶寶穿得太少了、太薄了。此時也應該隔半個小時之後再測量一次寶寶的體溫,如果體溫持續降低,要立即就醫。

那些用手摸或者用額頭試,來判斷寶寶是冷還是熱的經驗都不可靠,因為人們的感覺往往是不準確的。比如,冬天的25℃和夏天的25℃在體感上根本不是一回事,老年人和青年人對溫度的感覺也是不同的。所以,定時監測體溫是掌握新生兒冷暖的最佳辦法。

溫馨提示:依靠科技的力量,人們已經發明出了穿戴式的體溫貼,可以24小時監測新生兒寶寶的體溫。

今日討論:怎麼掌握新生兒的冷暖?


滿爸育兒經


很多新生兒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寶寶很在意,生怕自己的寶寶凍著,其實新生寶寶父母大可不用太緊張,掌握新生兒的冷暖要從穿衣開始。


給新生寶寶穿衣要把握一個原則就是“忍三分寒”。新生寶寶穿衣要把握要背暖、肚暖、足暖。寶寶家長要注意這三個部位的冷暖,可以勤摸寶寶的後背,如果後背有汗說明給寶寶穿得熱了,就行給寶寶減衣物,如果後背發涼就是衣物少了,需要加衣物了。

給寶寶穿衣還要一個小技巧,就是要三涼,心胸涼、頭涼、下體涼。

頭涼就是頭部要涼,不能過熱,否則容易生病。心胸如果穿得過厚,捂得過多,易導致小孩兒輕則口乾舌燥,腮紅面赤,重則啼哭不止,驚跳連連。所以心胸的衣服不要於厚,而且不要太緊,晚上被子也蓋得過厚,以免壓迫孩子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功能 。

新生寶寶給家庭帶來快樂,孩子的養育也是任重道遠,家長們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為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而做一學習型家長。


奶爸的育兒生活


新生兒比較脆弱,一般新手媽媽沒有經驗,遇到一些問題會手足無措!就樓主的這個問題來說,新生兒由於剛出生沒多久,一些身體機制沒有發育完善,還不能直接摸手來判斷寶寶的冷暖,一般來說,新生兒的背部和腹部是溫熱的,寶寶就是不冷的。如果背部和腹部是涼的,寶寶就是冷的,或者北部和腹部很燙,有可能寶寶是發熱了!


柏巖媽媽


一般就是摸後脖子,涼了就是穿少了,出汗了就是穿多了,平時看嘴圈,顏色正常就行,紫了就是冷,臉上紅撲撲的就是挺好。一般太小的寶寶手會在被子外邊,摸手心也是好辦法,大一些的穿衣服了比大人少一層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