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老農民說事


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現在的農村裡,基本上見不到驢子了,不過在一些比較偏僻的山區,還是能看到少數驢子的身影。 過去驢子可是農民的好幫手,有了它,可以幫農民省很多的力氣活。而在和驢子長期的相處過程中,農民也對其習性有了一些瞭解,並且還把這些總結成為了通俗易懂的俗語。那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還是比較簡單的,其中的草驢也就是母驢,而叫驢則是指公驢。因此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說,看到別人在賣母驢了,即便是有十年的生長期了也是可以考慮買下來的。而如果家裡有公驢了,那在第十年的時候就要考慮賣掉了。為什麼公驢和母驢的待遇相差如此的懸殊呢?

這個我們先有必要了解一下驢子的壽命,其實驢子的壽命是比較長的,其普遍能活20年以上。但是母驢和公驢的生長特性還是有點不同的。草驢十年買,那是因為這個時期的母驢還正值壯年,把它買回家裡去,不僅能幫忙幹一些力氣活,而且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母驢還會生育,把小驢養大了還能賣錢,這樣還會為家裡增加收入。這是非常划算的時期。

而叫驢則不一樣了,其到了十年的時候,雖然也是正值壯年,但是這個時期的驢子都開始變得“奸詐”、懶惰了,並且還會因為其對“哪方面”的需要,所以幹活也不像之前那麼勤快了。同時,這些驢子在發情期的時候,還會經常不斷的發出叫聲,這也是它叫“叫驢”的原因。可是,驢子的叫聲是很難聽的,特別是見到母驢發情時,脾氣也會非常的暴躁,非常不好馴服,這也是它被稱為叫驢的原因。這樣就會影響到周圍鄰居們的休息,如果再繼續養著,就還可能影響到鄰里之間的關係。既然不能幹活了,還偷懶,並且會影響倫理關係,自然就沒有繼續飼養的必要了!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這樣做是不是有點絕情,可是在過去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高,養驢也主要是為了減輕農活,是不像現在這樣可以把一頭驢子當寵物來飼養的。其實,這個也是古人經驗的總結,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那你知道如果辨別驢年齡的大小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人生哲理?

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先得了解一下驢的壽命和一些稱呼。

草驢:母驢。

叫驢:不騸的公驢,留著配種。

驢的壽命:驢這種牲口,壽命還是挺長的,至少能活二十多歲,世界上年齡最大的驢,活了五十多歲

瞭解了以上信息,再解釋這句農村俗語,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草驢十年買

草驢最值錢,十年的草驢正值壯年好生養的時候,買回家不只是能幫農家做營生,拉個車,馱點重物,拉磨拉水車等等,關鍵是能繼續下驢崽,還能生騾子。

農村還有句老話:“買不起的騾子,喂不起到馬”騾子分驢騾和馬騾兩種,是驢和馬雜交生下的牲口。別看騾子是雜種,不能生育,可其它的雜交優勢全佔了,吃的又少,又能幹活,好騾子價錢比驢和馬都貴。

叫驢十年賣

農村人,尤其是搞養殖的農戶,最清楚這些配種牲口的毛病,性格暴躁,幹活不中用,光想“好事”。當種驢你首先得精力旺盛,青春健康,這樣才能保證優生優育嘛!十歲的叫驢,等於近五十歲的人類,雖然還想,可已經比不了更年期的叫驢了,留著光吃草料,幹活也不行,不是賠本買賣?那當然要早打譜出手,賣了省心。

這句話的人生哲理就是,人生最大的籌碼就是你得有價值,還能持續創造價值。

總有好多人說卸磨殺驢,換做你,你在不富裕的情況下,能省吃儉用寧可老婆孩子餓肚皮,去養一頭無利用價值只能耗費糧食的老叫驢嗎?當然是趁還能賣點錢,或者肉質鮮嫩點的時候,讓它再增加點價值。您說呢?

關注阿兮隨筆,看不一樣的三農解讀。感謝您的點贊評論轉發!

阿兮隨筆


現在農村也很少能見到驢和馬了,更別說騾子了。恐怕現在的孩子們見過這三種牲畜的也很少了。

只能說以前生產隊時候或土地剛下戶那時候,後來隨著小機械的普及,牲畜基本上都淘汰了。

草驢一一母驢,主要是生養下一代。做活也是做點輕活,主要是怕累著,怕流產。拉磨,看著輕,那活可是沉重,轉一上午圈,起碼要磨一百斤糧食。驢一般到兩歲就拉車,拉磨開始了。母驢十年,正是壯年,起碼還能生育,能買十年草驢的主要目的,還主要是為了生小驢崽。

公驢一一叫驢,性子暴燥,又踢又咬。一般要是不留種驢,早早就閹割了。閹割了以後的驢,幹活和馬搭配,厲害吶。

公驢一般到十歲,己到後壯年時期。如果花大價錢買一頭公驢,又沒閹割。那是傻子做派。因為這傢伙一遇到草驢,就出情況,呼兒叫著,拉都拉不住。公驢一般到這時候,就送到屠宰場了。


用戶5894663192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是東北總叨叨。

總叨叨通過查閱資料發現這句話有兩個含義:

1、草驢也就是平常指不怎麼叫喚,只是蔫吧滴,消停滴,像大姑娘一樣羞噠噠噠滴只是低頭吃草的母驢,也就是說母驢比較溫順,好馴服的意思。



說草驢十年買,意思就是直接買回來大約十歲的母驢來。這樣的母驢已經發育成熟,可以直接用來生育小毛驢,這就節約了許多前期飼養十年左右的成本開銷。


2、叫驢,也就是說沒事兒就嗚嗷大聲叫喚的公驢,就因為好大聲叫喚,所以叫作叫驢。人們養叫驢的主要目的都是用來運載貨物或者是拉磨耕田等,這樣就需要叫驢的體格健壯。叫驢到了十年左右就基本長成,過了體力最好的小青年時期,開始逐步體力下降,影響幹活了。所以叫驢十年賣說的就是叫驢如果不是用來繼續幫助生小驢駒的話,在十歲左右就需要賣掉。



總叨叨


在農村千百萬的俗語中,有一條“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的俗語,這是從驢子的生長特性和生長壽命總結出來的經驗。


所謂的草驢就是母驢,叫驢就是公驢。一般情況下,驢駒子在一歲到一歲半的時候,其生殖器官已基本發育完全,母驢開始正常發情,並排出卵子,公驢出現性慾表現,具有繁殖能力,進入性成熟。性成熟後,驢駒身體繼續發育,待到一定年齡和體重時才可以配種。過早配種會影響驢體的發育。母驢體成熟為3.5~5歲,初配年齡以3歲左右,體重達到成驢體重的90%以上時為宜。而公驢一般到4歲才能正式配種使用。

驢子的壽命一般在二十五歲到三十歲左右,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果它們長期幫助人們從事農業勞動生產,就如人一樣會提前衰老,生命週期就會縮短,一般能夠活到二十歲就該壽終正寢了。



在農村,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草驢在進入繁殖期後,農民朋友一般是不會讓草驢從事重體力勞動的,草驢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繁殖,所以按照驢子的生命週期,十年以後它還可以生兒育女,有使用和利用價值,“草驢十年買”也就因此而來。


而叫驢則不一樣了,因為它不懷孕,所以只要農忙,許多的重體力活就非它莫屬,這樣它的體能消耗和身體各方面的機能下降的就比較快,相應的就降低了它的生命週期和使用週期。基本上十年過後,它的利用價值就會大打折扣,因此也就產生出了“叫驢十年不買”的俗語。


冬青裡的駱駝草


農村俗語大多是“話糙理不糙”,畢竟已經由我們的祖先生活經驗積累下來的東西,到底是有幾分道理。

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要理解這句話,首先我們要知道“草驢”和“叫驢”分別是什麼意思時,這句話就簡單得多了。


“草驢”指的是母驢;“叫驢”指的是公驢。

簡單直譯的理解不就是養殖了10年的母驢值得買回來,而自個養殖了10年的公驢可以賣掉了。

驢的壽命一般有20年左右,在養殖了母驢10年時候,就相當於人類生命的一半歲數,也就是大概人類50歲左右吧。


那時的母驢還能生驢仔,繁衍幾年小驢綽綽有餘。母驢價值還那麼高,在當時的農村,捨得賣掉。

再說說公驢。公驢活到10年時,已進入年邁狀態,50歲左右的年紀,人類都快進入準備退休狀態,也就是說公驢已經用盡能幫忙幹活的最好時間已經不值錢,賣掉才是最好的結果。

公驢衰老時期,就被選擇拋棄,會顯得很沒有人情味。


但細細想下,他們的做法也沒錯,畢竟在當時的農村,公驢已經無法幹活了,還得吃著食物不幹活,造成家裡開銷加大,收入變小。


誰都不是傻子,虧本買賣不做,聰明著。所以,繼續養公驢是不明智的想法。

不過,個人覺得農村這句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可能不大適合現在的生活了。



畢竟現在都不用驢幹活了,更多是要驢皮和吃驢肉,再加上現在的生活法則——“快速”,什麼都快。


所以,一般不會等到10年再去宰殺一隻了驢的,現在的人同樣不傻。


有書課堂


農村有很多俗語老話流傳至今,一直對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指導和參考作用。我們有一句話叫:話糙理不糙,農村的俗語就是其中的代表,雖然看似有些話語比較粗糙,但卻是我們的老祖先經過千百年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道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古人的智慧就蘊含在其中!“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就是其中之一!

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所謂的草驢就是母驢,叫驢就是公驢!在以往的時候,農業機械化不發達,驢能幫著農民幹不少事情。但是以前養驢都有一個說法,那就是養了十年的公驢就可以賣了,因為這時候的驢已經過了幹活的最好時間,到了衰老期,體力會逐漸不支。而十年大的母驢卻可以往家裡買,因為還可以進行繁殖,買回來不虧!而且在以前來說,家裡能有一頭母驢就已經算是一個大戶人家了!

這種說法會讓我們感到有種卸磨殺驢的感覺,認為把一個幹了十年髒活累活的驢因為老邁無法幹活就賣掉,實在有點無情!但是仔細一想,在以往的社會,農民是社會的最底層,生活所需都是靠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本來就生活不易,如果加上一個無法參與勞動的多餘消費者,將會消耗更多的資源,對農民來說並不是理智的選擇,所以才有”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的這種說法!

駿景——殷


駿景農業


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膠東農村,母驢被稱作“草驢”,公驢則稱為“叫驢”。“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指的就是草驢在10歲左右時不論是買還是賣,都很搶手,而叫驢在10歲左右,就只能賣掉了。

草驢與叫驢的區別

在過去機械化程度不高的時期,農村人家裡大都養幾頭牛或驢,作為畜力幫助拉車、耕地。相對於馬、牛來說,驢子個頭小,但有耐力。農村人更鐘情於草驢,因為草驢性情溫順,好使喚。而叫驢則不同,叫驢雖說幹活和耐力都可以,但見到異性容易發情,且聲音洪亮。再說,草驢與公馬交配所生的驢騾既有驢的溫順、驢的耐力,又兼具馬的速度和迅捷,深受農村人的喜愛。所以,對於草驢和叫驢來說,人們還是喜歡草驢多一些。

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

當草驢在10歲的時候正值壯年,買回家也不用馴化,直接可以幹農活。再說,壯年的草驢還可以生育驢崽,也能帶來價值,是值得買賣的。而10歲對於叫驢來說,價值就差遠了。在農村,叫驢大多幹重活,體力透支,顯然所剩下的壽命不是很長。出了“過頭力”的叫驢再養在家裡,就浪費草料了,一般人家就會處理掉,也就有了“卸磨殺驢”的說法。

對於農村人的這種做法,你有啥不同的見解,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建行漸遠


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老話和俗語,是農民智慧的結晶,多源自生活,話糙理不糙,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俗語的一大特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又道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

草驢、叫驢

在咱們農村,養牲口養了上下幾千年,對一些牲口的特點就通俗的做了一個總結,

草驢指的就是母驢,叫驢指的是公驢,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母驢成天到晚就喜歡吃草,不怎麼愛叫喚,公驢就喜歡叫,因此得名。

草驢十年買

什麼樣的驢可以買,什麼樣的驢該賣了,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就全部概括在裡面了,驢的壽命大概二十年,十年的驢正是驢的巔峰轉折期,就如NBA的球星一樣,大概到了30歲,雖然依然在巔峰,但不得不服老,終究在走下坡路了。


對於母驢來說,幹活可能越來越不得勁了,但關鍵功能還在啊,買回來還有可能生騾子,在以前,騾子比馬貴,據村裡一位抗戰英雄說,當年從老百姓手裡徵集騾子,一匹騾子給1000,一匹馬才500,1000在那個年代,討媳婦,建房子等人生的幾個大事都能做完了,可想而知,騾子是多麼的值錢。

騾子值錢有它的道理,大家都知道,騾子是馬和母驢的雜交後代,唯一的缺點就是沒有生育能力,除此之外,結合了馬和驢的優點,在以前農業生產生活中,是一個普通百姓家的頂樑柱。


所以說,儘管十年的母驢幹活開始走下坡路了,但生騾子的能力還在,所以“草驢十年買”

叫驢十年賣

而十年的公驢,不管是耐力、體力都開始大幅度下滑了,而且脾氣還暴躁,儘管對農民朋友有“鞠躬盡瘁”,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養著一匹能吃不能做的驢,是極大的負擔,只能“卸磨殺驢”了。

給我們的啟示

一個人只有保持競爭力,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能力,讓自己不管在什麼年齡段,都有被利用的價值,能為企業做出應有的貢獻,才不會被輕易“卸磨殺驢”。


農人解說


農村俗語“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什麼人生哲理?

話粗理不粗,話糙理不糙。農村人總結出來的東西,看似土裡土氣令人啼笑皆非,但確實包含很多的聰明智慧。

相對於老一輩兒人,不要說草驢叫驢了,很多的農村年輕人就連毛驢也沒見過。談何懂得“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是啥意思?更不用提還包含什麼人生哲理了。

草驢就是母驢,叫驢就是公驢,民間的叫法很有意思的。

驢文化在國人心中是很重要的,佔有一席之地。你像語文中的黔驢技窮,卸磨殺驢,騎驢看曲本兒走著瞧,騎驢找馬等等,不僅僅是表面的文字含義,還有更深層次的內涵。

“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也並非字面的意思。十年也不是實際數字,大多是虛指。只能說十年是一個年齡段的代名詞,比如正是壯年期,青春期,衰老期等等。

“草驢十年買”,但看字面意思就是十年後的草驢也有人買。也不是說十歲的草驢真的還有人買,主要看草驢的利用價值,就是在十歲的時候還能幹活,還能生育小驢子,這就是草驢的價值所在。

“叫驢十年賣”,也不是實際指的十歲後就要賣掉,也要看叫驢的利用價值。十歲了幹不動活了,沒有利用價值了,再養活著肯定是出力不討好的,只有賣掉。

但為什麼我總覺得有種“卸磨殺驢”的味道呢?也許,老祖宗在創造成語俗語的時候就想到了更深層次的意義?也許是肯定的答案。

人生哲理啥的?確實有。但不能泛指,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闡述。

“草驢十年買,叫驢十年賣”和“卸磨殺驢”應該意思近似。都是說驢子沒有利用價值了就該處理掉了。

這個和社會資源競爭,人脈資源爭奪等等是不是也有關係呢。不敢再深思了,下一個詞彙,“勾心鬥角”.....又要從我的嘴裡蹦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