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農村實施禁止放煙花爆竹規定,是好是壞呢?對民俗活動有何影響?

田曉農村論談


農村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都有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營造節日喜慶、歡樂、祥和的氛圍。農村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恐怕不現實,也不能“一刀切”地去禁止。從環境保護和身體健康上看,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當然是好事!

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我們當地春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燒草紙冥幣,可村裡人,依舊在除夕之夜和春節燃放鞭炮,只不過分貝不高,最大的鞭炮也只有5000響。小孩子們把掛鞭拆散著燃放。不燃放鞭炮確實春節冷靜許多。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在農村無法完全禁止。農民一年忙到頭,也就春節期間才能閒下來,放鬆一下,熱鬧一下,無論如何農民也要買幾掛鞭炮燃放一下,否則沒年味。

春節、紅白喜事燃放鞭炮是中國人傳統文化習俗,年味就是年俗文化,沒有了傳統文化內涵,也就沒有年味。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過年沒年味了,有的人也不知道過年習俗了,認為過年就是吃好、玩好,甚至拋下父母跑外面旅遊過年。在農村不喝“臘八粥”,不殺年豬,不打豆腐,不醃製臘肉、臘魚,不掃揚塵,如果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更沒有年味了。

燃放煙花爆竹確實對環境有破壞,每年除夕我們當地農村籠罩在霧霾中,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硫磺味嗆死人了,我關緊門窗,躲在室內不敢出門,半夜被刺耳鞭炮聲吵醒,難以入眠。我對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支持的,但也應該考慮一下農村風俗習慣、鄉土文化。我認為還是限時段燃放比較好,零點至次日6點禁止燃放,早上8點至11點禁止燃放,下午13點至17點禁止燃放比較合適。


長江老農


農村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我覺得農村一些人是不會接受的,理解不了,我們中國幾千年的傳承,每逢佳節,都會燃放煙花爆竹熱鬧一番,放煙花已經成為一種習俗,爆竹聲聲辭舊歲是我們對中國傳統春節的記憶,燃放煙花炮竹是幾千來留下來的風俗,也是很多小夥伴們最開心的事,特別是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各家各戶為了給自己迎個好彩頭,把自己家裡的黴運都趕出去,都是必須放鞭炮的,放鞭炮和過年一樣都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是沒有辦法從我們思想上抹去的,就好比過年放鞭炮和過年吃餃子一樣重要,一些農村的老人也會經常說,過年連個放炮的都沒有,真是沒有一點年味。

當然從另一方面講,過年過節大量的燃放煙花爆竹會對環境造成汙染,使霧霾加重,對人的健康有影響。如果能有什麼辦法兩者平衡一下就好了!





鄉村李子木


燃放煙花爆竹是我國老百姓由來已久的一種習慣,不單單是農村,在城市也一樣。逢年過節,紅白喜事,那都不用說了,煙花爆竹是少不了的。公司開業,企業年會,商場慶典,那都會燃放鞭炮,代表喜慶熱鬧。

雖然煙花一燃,爆竹一點,熱熱鬧鬧的,大家也喜笑顏開。可由此帶來的弊端也著實不少。

首當其衝的就是環境汙染。

最明顯的就是春節期間,我國自古就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的講究,燃放鞭炮代表著辭舊迎新,代表著年節的熱鬧和喜慶,所以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

在那幾天裡,爆竹聲是此起彼伏,這裡還沒停,那邊又響起來了。整個村子上空都飄著一層煙霧,彷彿置身於雲裡霧裡。這些煙霧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等有害氣體,彌散在家裡和空氣中,人們吸入體內對身體是非常有害的。

而且,農村燃放完煙花爆竹之後,地面的碎屑一時半會兒不會掃除,如果適逢一場大雨,將這些碎屑衝到江河中,就會造成河水汙染。

其次就是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燃放煙花爆竹,本來是件喜事,但因為一些人缺乏安全意識,或者購買了不合格產品,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安全事故。

因為燃放煙花爆竹而導致房屋被燒,人員被炸事件是時有發生。輕者破財,重則致殘甚至喪命都不在少數。再者就是鋪張浪費。

有些農村攀比之風盛行,農民之間好比排場,講面子。年節裡放起煙花爆竹來,是你家放,他家也放,誰也不比誰落後。而且還好爭個時間長短,一放就沒完沒了,看誰家放的時間長,誰家就贏了面子,有些人家一放能放上幾十分鐘。

現在的煙花爆竹都是挺貴的,動不動就是幾百元。就拿那種最常見的一盤盤的鞭炮來說,一盤就得上百元。那些攀比的人家,誰家不是幾盤幾盤的買,都在比著誰家的響數多。這一聲聲的爆竹聲裡,可不都在燒錢嗎?

早在前幾年,各地城市就已經陸續開始禁止燃放鞭炮了。之後,關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也開始在農村實行了。

也有農民說燃放煙花爆竹是自古就有的傳統,也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如果直接徹底給禁止了,實在是可惜。而且,沒了爆竹聲聲的春節,那還有什麼年味呀!

理確實是這麼個理!但是弊端也確確實實不能忽視!所以,是否可以採取一些折中的辦法,比如規定年節裡燃放煙花爆竹的時間以及數量。又或者用一些環保的替代產品諸如電子鞭炮之類的來代替傳統的煙花爆竹。對於農村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規定,朋友們,您怎麼看?


陌上花開且緩歸


好與壞,看怎麼分!

好處是降低春節那幾天的汙染。

壞處是沒有鞭炮的聲響,春節少了更多的年味。年味不是電視播的片子,年味是媽媽把餃子下鍋了,會跟孩子說,去拉掛鞭,全家吃年夜飯。也許有人會說,沒有鞭炮也可以一起吃年夜飯,你說的很對,但是年味似乎就少了一些。這幾年看中國人的年味少了很多,是咱們生活好了?還是我們的心態變了呢?我記得書中寫到什麼是“年”,為何過年才放鞭炮。

目前不管燃放鞭炮好與壞,對於春節回家過年是遊子及家人們應當應分的事。

我喜歡年,因為這是一家人可以團聚的日子,我喜歡年,因為我喜歡放鞭炮得日子,特別是和鄰居懟二踢腳的樂趣。

再有就是農村會有紅白喜事,鞭炮燃放當然也是必不可少了。如果不叫放,你可以試試,老百姓答應不!!!

個人觀點,不喜來噴,我們天天吸霧霾,不在乎春節那兩天多吸一點


易經風水龍門派


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來看:

首先,從傳統來看農村燃放煙花爆竹已有千年歷史,重大節假日,紅白喜事燃放煙花爆竹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表達心願或者某種訴求的一種方式,完全取締確實不近情理;

同時,保護環境,淨化空氣也確實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好事,作為燃放煙花爆竹所引起的空氣和環境汙染,可能釀成的火災或人身傷害等諸多副作用來看取締也是有理有據;

怎樣在既保護了環境,又保持了傳統上尋求一種平衡,找到一種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建議在沒有找到一種環保安全替代品前做到定時、定點、定量燃放煙花爆竹,出臺一些規範管理也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澧水樵夫


放煙花炮竹是我們中國特有的一種民間習俗,據說是避邪用的,同時又是提升喜氣的一種表現,這種習俗近代愈演愈烈,甚至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逐步變成了有錢有勢的一種象徵,演變到了互相攀比的惡習,甚至封建迷信推波助瀾,似乎有橫掃宇宙之勢;每逢春節各大醫院外傷科,眼科\燒傷科據說收入頗豐,尤其心臟外科人滿為患,以往經驗,年前多買些雞蛋,年後一個月雞蛋特貴,據說年前買保胎藥的特多,賣口罩的經常斷貨,消防車總是遲到,經常火燒旺家;清潔工總能獲獎,據報到某些國家導彈上架如臨大敵。民俗可以沿續,要適可而止,象徵性的表示一下是可以的,不要氾濫成災,隨著城市對煙花的取締,逐步的加強各方面管理,我們相信將來會有一個雅俗共享的局面。


320667780009


這個問題要看禁止的目的!出於安全考慮,完全在於人為。出於汙染環境?!限量即可。畢竟只是紅白喜事和一年一度大年初一增加點氣氛放一下。又不是天天燃放!如果出於噪音影響環境?!那爆竹就是製造響聲的,如果無聲也沒有人買它!如果要禁止,最好多禁幾項,禁吃的好處很多,可以不讓人勞累,不產生垃圾,節約糧食,不給地球增加負擔。等等省很多事。


郭雙寶154819839


都他媽的治老百姓厲害,電瓶車,摩的三輪不能上路違法,不去打擊工廠,看看它們乾的啥!禁止煙花爆竹是好事,為某些免鳥人正外快了好時機,打掉源頭自然而解,不要啥事就拿老百姓開刀


幸福有約102


不應該禁止,應指定限時燃放,適可燃放對繼承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有促進作業。


西北軍軍


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將被你們毀了,歷史會記住這個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