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求職者那麼多,優秀的求職者也不少,為什麼有些企業還招不上來人?

科技探索


1、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供需不平,一方面是求知者的原因,目前社會主力為70-90後,尤其90後,這些人求職往往更在乎職業發展前景及自我能力實現價值,而且薪酬水平也是很高的,然而企業在招聘時會有人員預算及崗位職責及數量的限制,也會導致由於雙方未達到統一,所以求職者依舊很多,而企業還在一直招聘。

2、目前行業需求不同,會存在過火和過冷的行業,所以也一定程度加劇找工作的人多,但是企業卻一直招不到人的情況。

所以求職者在找工作的時候更是要有耐心,而且深思熟慮考慮全面。


大雄說


企業要的是工資2000幹20000的工作的員工,當然不好招了,應聘者也不是傻子。

我最近參加了一場公司內部的培訓,老闆突然串場,把開會的意義搞錯了,上來就批鬥了一群高管,大家一臉懵逼,但是高管們還是根據老闆的意思回答了老闆的問題,我整場會開下來,發現實幹有想法的兩個高層可能要涼涼了,而馬屁精人事總監要繼續升職,唯唯諾諾見高拜見低踩的可有可無的那個部門總監就這個樣子混日子了。說白了,老闆覺得高薪挖來的高層居然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差評,垃圾,沒有建樹還對公司那麼多的意見,但是我想說,長期頻繁的換掉高層,連工作都不熟悉就下崗了,怎麼能評價一個人的工作好壞呢,而且一地的爛攤子指望一線人員解決,當然不如那些可有可無說兩句閒話的總監工作好乾。

每次聽到老闆說手下某某不能幹的時候,我覺得不是某某不能幹,而是沒有按照老闆的意思幹。


小市民日記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有,但是可能最近2年越來越突出了!它的原因比較多,我來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吧。

第一,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重,可用的青壯年勞動力越來越少了。(這是有數據依舊的,大家可以去查詢下中國人口相關數據)

第二,每個人都是人才,但是每個人的要變成“才”得放到固定的位置上,才能發揮才能。

第三,用人單位與求職者永遠是矛盾的,他們是有思想衝突的!求職者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企業希望能力強,創造價值,儘可能的一個人能多做點事,所以只能取中間值,但是原因走中間的人並不多。

第四,高工資與能力確實是成正比的!想拿高工資,又不想做事,或者能力不足,那肯定是拿不了的。很多求職者就是自我感覺非常好,但是這並不代表企業就覺得你好。

第五,現在社會物質基本上都能滿足,沒太大生存壓力,這導致很多求職者,對於工作的重視度並不夠,有最好,沒有餓不死。

第六,目前國內經濟形勢嚴峻,企業用工成本上漲📈,所以企業希望能找到合適能馬上為公司創造價值的人,這也是導致很多公司一直挑選人的原因。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如果覺得有幫助請記得給我留言評論,點贊,關注我喲!





唐成


一個新入行不久的HR來聊聊,“找工作的求職者那麼多,優秀的求職者也不少,為什麼有些企業還招不上來人”這個問題。

當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現在所在的公司,就真的是招不上來人的公司,想想也是無比辛酸。其實一般招不上來人的,一般是中小企業。




現在的所在的公司,是一個百來人的製造業公司。我從入職以來到現在,一直在招幾個技術崗位的人,大半年過去了,來面試了的人最終不是沒有入職,就是即使入職了,過不了多久就走了。據統計,目前招來的人,在公司呆過的時間,最長的也還沒超過3個月。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

1、公司給出的薪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目前公司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薪酬體系,來面試時,薪酬的談判幾乎是“拍腦袋”決定。我主要是負責通過各個招聘渠道(包括各種網絡招聘渠道,智聯、Boss直聘等)找人來面試,最終談工資是由老闆的助理去談的。

我們來看看用人部門的要求吧:有過公司本行業的幾年的工作經驗,入職公司不需要人帶,直接能夠上手的;能夠接受打雜的;做事能夠沉得住氣;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性格上不可過於活躍等等一系列要求。



我們再來看看老闆的助理給面試者的薪資吧:試用期都是三個月,轉正之後再購買社保。無論能力強弱,無論是本科生,或者是專科生,或者是專科以下,給出的基本工資都是差不多,最多的也只有大概三百元的差距。目前我知道的,給出的最高的薪資也沒超過4K,而且包括了全勤、房補。


在招聘網上的薪資範圍,是包括了加班工資的。大部分的面試者,來面試之後,給的最多的就是“我回去考慮一下”,後面就沒有下文了。

所以,優秀的面試者很多,但是由於公司的薪資水平遠低於行業水平,也是很難招到人的了。

2、公司的工作氛圍,行業前景不太好。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願意入職的人了,結果別人入職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兩個部門負責人在辦公室大吵大鬧的場景(倆人拍桌子,立馬要動手的節奏)。結果第二天就沒看到頭一天入職的人了,後來人家發了一個比較委婉的短信:“我不適應公司的氛圍”。



另外,之前有個入職了一個多月的員工,提出離職,跟我聊了很多,員工其中有一點提到:“公司的客戶,好像永遠都是那幾個”。

即使入職,沒有一個明確的晉升渠道,給人一種在本公司是一眼望到頭的職業發展。

先談到這裡吧,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探討。


小呀阿狸小阿狸


一,不易招的人往往是老闆要求的全能型人才

比如:技術上要求要達到什麼樣的高度,管理水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英語口語要達到和美國人直接交流的水平。

又比如:有多少年多大團隊的管理經歷,找來一談,往往與老闆的管理理念不相同。這種既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又能與老闆理念相同的人,一般很難很難找得到。


二,有些公司已經名聲在外,只是老闆自己不知道,換人任性!

比如有些公司,頻繁更換管理人員。招個人來,三五十天甚至十天半個月就被辭退,長年累月,已經名聲在外。造成不管人事怎麼招都無人上門。只能說這種老闆對人對事都過於任性,不知上帝專門給他造些人才如何?

三,要求高,所給甚低

有一次,我在三和人才市場,有一位朋友問我能否給他的朋友介紹一位工程師,要求機電全能。問到工資,他說可以給四千,當時市場工程師的工價己達到了六千。



四,惡性加班

有的公司加班十二小時是常態,而且經常通霄達旦。一般人都聽而生畏。造成離職率非常高!招人不易。

綜合上述現象,造成招人難現象的原因在於一此用人公司。要求過高,或者不能善待員工所造成的。

解決為法為:

1,招聘要求切合實際;

2,善於發現人才,善於對待人才;

3,善待員工。

我是萬方,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萬里溪網名萬方


這個問題在國內還是比較普遍的,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有700到800萬之間,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一年之內很快找到工作,那麼市面上為什麼還有很多的企業是無法及時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員工呢?

一、主要原因分析

每年有這麼多的求職者需要求職,也有許多的求職者無法在三個月之內找到自己滿意稱職的工作,而企業同時也無法很快找到自己滿意的員工,這是為什麼呢?

1.一般情況下,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市面上求職大學生比較多,好多的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希望招聘有經驗的熟手,還有一些需要一些車間技術工種、職業工種。在需求和匹配度上面無法進行對應。

2.另外一種情況是企業的經營成本加大,企業的負擔加重,導致企業所開出的薪酬水平較低,而目前求職人員所期望的薪酬較高,這一點來說,也是無法進行匹配。

3.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求職者與企業招聘之間無法建立一個非常暢通信息對稱的交互平臺。

4.從總體上來講,可能是以下一些問題,比如說結構性矛盾,地區性矛盾,行業性矛盾都有可能導致企業無法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員工,求職者無法很快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機會。

二、對求職者的建議

在這裡提醒求職者在求職的時候,要高效的通過各種渠道那尋找企業的招聘信息,我們要客觀地對待自己的職業需求和職業發展方向,穩定的提高自己。對於薪酬的要求要符合市場價格,不能盲目追高工資,要以自己的職業發展、要以能夠提升自己的職業水平和專業技能為第一選擇。

三、對企業引進人才的建議

企業在進行人才招聘的時候,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學歷、高能力、高經驗的人才。你適合企業發展為最合適的人選。

六合同風,資深人力資源總監,擅長求職面試,輔導擅長職業發展規劃輔導,擅長勞動法規輔導。


六合同風


從優秀求職者的角度來看,可能是錢沒給到位,感覺在這樣的崗位沒有很好的發展,不願意委屈自己;

從優秀企業的角度來看,可能是自己需要的是高精尖人才,且寧缺毋濫,所以一直沒能找到適合自己需求的人才;

雖然現在依然是供大於求,但是企業的招聘需求一直在不斷提升也是事實。根據前程無憂近日發佈的2018年1~10月的企業用人需求分析報告中說,2018年1~10月,在51job.com上發佈的招聘職位(去重)總量超過1300萬個,較2017年同期增長近8%。

2018年崗位與申請人比為1:28,2017年此比例為1:22,全年發佈的崗位空缺超過1500萬個成為定局。這一數據並未包含前程無憂旗下的應屆生求職網(yingjiesheng.com)和拉勾(lagou.com)。9月開始進入的校園招聘,目前通過前程無憂發佈的畢業生需要量是去年同期的124%。招聘的職位增速和2017年接近,但是在數字增長的背後隱含著巨大的人才知識技能的轉變和未來的工作方向。

快速變化的消費方向和智能技術的使用,正在改變企業的崗位機構和用人需求,今天的企業就是招聘一個合格的營業員也比過去難的多。比如氣質、語言能力,時尚的敏感性,對客戶需求敏感,通過社交媒體影響顧客的能力等等都是企業需要考核的項目。哈哈 俗話說的好,不想當時尚主編的美妝博主,不是一個好的賣場導購。而這麼優秀的賣場導購,是否願意做賣場導購呢?

這個可能就是企業招人難的原因吧!

更多詳情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51職前訂閱號】~ (zhiqian51)


應屆生求職網


影響招聘的因素大致是以下這幾樣。

1.個人能力與公司需求是否一致

2.個人薪資與公司支出是否能契合

3.個人期望工作時間與企業期望工作時間是否相同

4.個人期望工作地點與公司所需工作地點是否契合

5.個人性格與同事性格是否融洽

6.企業文化,個人能否認同

7.老闆好不好說話。

8.老闆的野心和個人的野心是否一致

。。。。

還有很多因素影響現在的招聘,所以表面上是,人才濟濟。但是現在的企業追求的是最合適的人才,而不是能力最強的人才。而人才對企業的看法也是一樣的,追求的是最合適的老闆和企業。而不是說追求什麼錢多,虛職之類的。



搬磚界的文化人


其實這一塊兒就是市場情況,企業招不到人,求職者找不到工作,這是造成了企業的需求,以及求職者的需求不匹配的問題,這是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企業,想著盈利,那拿2000塊錢,讓員工幹4000塊錢的工作,而求職者剩上的問題就是我只有2000的能力,卻想拿4000塊錢的工資,

造成的不匹配的問題,導致現在企業招不到人,還有還有一個就是現在的就業選擇性大了,自媒體,直播,等這些行業的興起,造成有些人不工作,哪怕在家拍點視頻也可以月入過萬,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現在生活條件水平上升,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不工作,也有家裡養


一技職場


企業招不來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用工需求大,人員效能提升慢。

2、給求職者開出的條件不夠。

3、部分求職者高不成低不就,給自己打100分,想拿1w+薪水,而實際水平在企業眼裡是70分,可以拿5000+薪水,矛盾就產生了。

其實只要條件開的好,沒有招不來人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