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候老人太折磨人,甚至拖垮孩子,該怎麼辦?

哎呀呀呀1233321


說實話,對任何人來說,伺候臥病在床、無法自理的老人,這種問題都是

讓人難以選擇的困境,甚至是絕境!

站在孩子的角度,可能會有這些想法

1、贍養照顧老人是做兒女的本分,父母的養育之恩,這個時候不報答,還等著老人過世了再補救嗎?任何一個對父母有感恩之心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有這種想法。

2、錢沒了還可以想辦法賺,如果父母人沒了,那就再也沒了,在父母生病的早期階段,大部分兒女都會是這麼個想法,盡一切能力來醫療、救治父母。

3、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就慢慢暴露出來了。

4、為老人花的錢越來越多,也看不到結束的時候,家裡的經濟條件逐漸惡化,作為兒女,下面還有幼小的孩子嗷嗷待哺,老婆家裡也有兩個老人,要花錢的地方還多的很,能借錢的渠道也有限,未來怎麼辦?

5、老人住院也越來越頻繁了,護工費用太貴,也照顧的不好,只能家裡人輪流值守照顧,老人已經無法生活自理,常年需要有人陪護,老媽媽(或者老爸爸)的年紀也大了,讓老人去照顧老人根本就是力不從心,只能自己盡力的抽時間去陪護了,可是,時間長了,人不是鐵打的,怎麼能頂得住呢?

6、自己人到中年,家庭、事業、孩子養育的壓力都很大,工作又不能輕易的丟掉,一旦丟了飯碗,以後還能否找到這樣收入的職位都難說了,可是老人現在這種狀態,我不得不經常請假、晚上、週末去照顧老人,這樣哪還有足夠的精力去顧及工作把工作做好呢?

7、如果有兄弟姐妹,面對這種情況,還能夠互相輪換一下,無論是經濟壓力,還是個人時間的投入,壓力沒那麼大,如果是獨生子,怎麼面對這樣的壓力啊?

8、即便有兄弟姐妹,如果有的對老人不聞不問,有的身在異地無法回來,所有的壓力都主要壓在我的身上,我該怎麼辦?繼續堅持?還是放棄?

9、我這樣的投入,很可能導致我會失去職業發展空間和職位,失去進一步改善家庭經濟狀況的能力,揹負更多的債務,讓妻子跟著我受罪,讓孩子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而最終的結果可能只是讓老人在這種生病受苦的狀態下多堅持幾年,這樣做,值得嗎?

10、如果我放棄,老人會怎麼想?親人、朋友會怎麼看我?我以後在家人、親人面前還怎麼抬得起頭?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生病,時間拖的長了,任何人的孝心都可能被身心疲憊、精神壓力、經濟壓力、對未來的恐懼所消耗的一乾二淨,剩下來支撐孩子不得不堅持下來的,估計也就只剩下責任和法律的義務了,如果最後不得不選擇放棄,也只能說是一個誰都不願意面對又不得不面對的現實結局。

站在老人的角度,可能會有這些想法

1、我就這麼個孩子,辛苦拉扯大,現在我生病了,不指望你來照顧我,指望誰呢?

2、我也不希望生病,我多希望身體快點恢復,還能跟老伴到處走走看看,和老朋友們多見見面,幫兒女們再帶帶孫子,多享幾年的天倫之樂啊。

3、我也不想這樣,自己不能照顧自己,不能起床,不能翻身,不能說話,大小便都失禁了,身不如死,可我想死又死不了啊,兒女們都在做最大的努力,我既不想讓他們失望難過,又不想讓他們為我受苦,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啊。

4、老伴的身體也不行了,還要跟兒女一起辛苦的照顧我,如果老伴也倒下了,孩子們該怎麼辦,老伴怎麼辦啊。

其實,很多老人真的很為子女著想,省吃儉用的為了孩子,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捨不得出去玩,生病了也喜歡硬扛著,生怕看病多花錢還讓兒女擔心。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源於對兒女的愛啊。

我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先說一下我奶奶的情況。

我奶奶是3年前去世的,高壽87,一直到85歲之前,老人的身體都很健朗,每天會走動走動,想吃的時候就吃,也會偶爾讓兒女們帶著出去短途旅遊一下,平時能夠自己做飯吃,生活完全自理,直到86歲左右的時候被查出來癌症中後期,因為我父親他們兄弟姐妹9個,都很孝順、團結,大家採取輪流照顧的方式,治療的費用、投入的時間精力平均到每個人都不多,老人也能得到及時充足的照料和治療,所以後面兩年沒有受太多的苦,走的很安詳。

再說一下我外婆的情況。

我外婆今年高壽91了,但是近10年來,身體每況愈下,前幾年摔跤骨折過,每年都要住幾次院,去年開始已經生活無法自理,一直臥病在床,每天吃流食,因為我母親幾個兄弟姐妹分的比較散,各自也要幫自己家的孩子帶孫子,照顧外婆的重任就主要落在了小舅和小舅媽的身上,特別是小舅媽真的是受累了,放棄了外出工作,每天起早貪黑的照顧老人,端屎端尿,擦身子,給老人翻身(防止得褥瘡),這樣的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年了,說實話,也只有小舅媽那種樂觀的心態才能支撐她堅持到現在。


其實,每家都有每家的情況,每家都有每家的苦,作為子女,我們要做的就是儘自己的能力去盡孝道,量力而行,保護好自己的小家庭免於陷入絕境。作為父母和老年人,真心希望老人們能夠多多保持健康的心態,該吃吃,該喝喝,多運動,保持身體的健康是對自己、對兒女最大的幫助!

我現在對這種事情就想開了,雖然我父母身體還很好,60多歲,但是我不讓他們幫我帶孩子了,我自己來帶,他們自己回老家了,能夠經常見到兄弟姐妹和同事朋友,想玩就玩,想幹啥就幹啥,不要揹負那麼多兒女的壓力,每天有規律的作息時間表,能夠鍛鍊身體、跳跳舞、去公園散步,邀上三五好友聚餐、打牌,偶爾出去旅行一下,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有什麼想買的,儘管去買,不用考慮留錢給兒女,不需要整天為帶孫子操心,不需要整天考慮給兒女們做哪些可口的飯菜,最重要的是父母開心、身體健康就好。

至於我自己,早就想好了,鍛鍊好身體,多存錢,做好財務規劃和準備,等老了之後,儘量不拖累孩子,生活能自理的時候儘量到處去玩,生活不能自理了,有條件去養老院,孩子們想我了就來看看,各自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看了很多故事之後,回答這個問題。

一個照顧10年母親的朋友,微信上跟我說。真的要崩潰了,母親一天24小時要去48趟廁所。把自己逼得,對著暴風雨高喊,老天劈死我吧。

我告訴她,跟母親睡一個床去。隔了半個月,朋友表揚我,說太神奇了。老媽竟然正常排洩時間了,問我咋這麼聰明。我告訴她,問自己的母親。他母親說總擔心尿床勞累女兒,所以有點兒排洩感覺就喊。忘記時間和女兒的睡眠了。然而擠一個床覺得尿女兒就會醒。就這樣倆人相安無事了。

其實我不聰明,我做老人心靈呵護義工。接觸多了,弄懂了你的心什麼樣對方心就什麼樣兒的哲理。所以知道她母親需要依靠了而已。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回老。用心對待這個世界的生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當兩顆心不在一個頻道上,還必須得在一起。兩個人都會疲憊不堪。

伺候父母,孝順老人。需要的是那顆呵護生命奉獻自我的那顆心。心在了,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了。

尤其面對臨終老人,相互只有感受相互的心靈來交流。心同頻共振就能輕鬆簡單的伺候照顧臨終老人。也許拿出這顆敬畏生命的心了,什麼困難糟心事兒也不存在了呢?

話不在繼續,伺候老人。陪伴心靈,只有伺候了才能感悟出自己的心。才能懂得怎麼樣才能更好的去生活。


鷹擊長空93530926


伺候老人太折磨人,甚至拖垮孩子,該怎麼辦呢?我來回答一下。

伺候老人確實不容易不但費力,還更費心勞神。

我父親腦中風後,我們幾個人輪流伺候。儘管幾天才會輪到一天,可是那種勞累卻也是難以承受的。

首先,能幹的活他也不幹,比如抓個癢,擦個嘴什麼的他都不自己做,還就讓你給他幹。餵飯時吃的不順口了就用手打。尤其是到了吃藥的時候,更是難以灌進口去。因為長期躺著,身體不得勁,一會要坐,一會要出去轉什麼的。幾乎天天晚上要出去坐輪椅轉悠好幾圈呢。

好在我們姐妹九個輪流值班,九天一次,也沒有覺得多累。

現在的孩子,獨生子女也是不少,如果碰到一箇中風病人,伺候起來,還真的是要命的。

白天要上班,,就已經夠累了,回家還要支應老人,有時候一晚上睡不好個覺,這樣折騰的時間長了,不累垮才怪呢!

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送養老院。

在養老院裡,有專人伺候,吃飯穿衣打針輸液翻身等都有專人負責,比自己伺候的還要好。自己只要拼命掙錢,為老人提供養老院費用,沒事的時候多去探望探望就是好孩子了。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無解。我婚後有近20年住父母家照顧他們,直到老父親93歲走後,老哥看我太累,才良心發現與我輪流照顧近90歲的老母親。我才有機會迴歸自己的家庭。這20年中我一直誇孩子爹是好男人,對我無怨無悔。今年兒子結婚後10天,我無意翻看了他的手機,才發現他與三調情的微信,繼而又發現了他與三出去旅遊的照片、打給三錢的銀行賬號,給三充電話的收據......。就是因為照顧父母而無暇顧及自己的家,導致他出軌近10年了我才發現。不是我反應慢,其實我也有感覺他的變化,只是為了全心全意照顧老人和孩子(一直隨我住),我只能忽略自己的家。只是對父母和自己的家而言,很難做到兩全其美......


小傘感悟


說一下我們家的親身經歷。

上週四中午,午休時間,我正在午睡,突然手機響了,迷迷糊糊接起來一看,是我媽,剛接通,就聽到我媽在電話裡哭得嗚嗚的,問我她該怎麼辦?究竟還要伺候我姥姥多長時間她才能解脫?是的,這是她的真實想法,不要說她不孝順,而是有時候你即使很孝順,依然不能令人滿意。



我說的是我姥爺。姥姥姥爺都八十多了,姥姥七十歲那年得了老年痴呆症,姥爺從六十歲開始就因骨結核多次住院,我爸媽和舅舅都盡心盡力照顧,後來截掉了雙腿的下肢,安上假肢後適應的很好,生活自理是沒問題的,因為我們家離他那裡很近,我媽隔三差五就過去看望,給他們拿各種好吃的,姥爺吃飯比較挑剔,我媽去了就變著花樣給做吃的。

這些年來倒也相安無事,這幾年兩位老人年齡大了,姥姥自患了老年痴呆症後就不再主動走路,腿腳已經很不方便,姥爺自己一人已經攙扶不了她,舅舅和媽媽就輪流住在那裡照顧。

只有這兩個兒女,兩人都心靈手巧,做飯是愛吃什麼做什麼,舅舅條件不錯,我們家也可以,新鮮的水果一年四季都有,對那些貴的水果,比如芒果、草莓、櫻桃等剛下市的時候,我媽自己不捨得吃也要給老人買來吃。

可是我姥爺這個人脾氣不好,最讓我媽受不了的是特別重男輕女。他希望他的兒子,也就是我的舅舅一直在身邊照顧,可是舅舅也有自己的家庭,姥姥姥爺長期在農村老家生活,不想去城裡而且上下樓腿腳不方便,那麼只能是舅舅和我媽輪流過去照顧。

問題就出在這兒,舅舅在家的時候姥爺和顏悅色,我媽在的時候就成天給我媽擺臉色,我媽也是六十五歲的人了,心臟不好,腸胃不好,有高血壓,嚴重的失眠症,本身是需要靜養的,可每天都要接受來自姥爺的負面情緒,姥爺耳背看電視時有助聽器也不戴,電視播的震天響,我媽本來就失眠這樣就更睡不著覺了,天天給姥姥端屎端尿還不受待見,一邊照顧姥姥一邊受姥爺的氣。

此外,我姥爺討厭女兒,也很討厭作為女婿的我爸,我爸晚上去吃飯他就外面說我爸把他的東西都吃沒了。有好吃的他只顧著自己和姥姥,別人誰也不管。都說老糊塗老糊塗,可是他一點也不糊塗,就是越來越自私了。

因為舅舅和媽媽盡心照顧,姥姥雖然已經不能自理但是精神頭什麼的都挺好,短時間之內是沒問題的。

說實話,作為子女的我們內心很矛盾,小時候常常住在姥姥姥爺家,兩位老人對孫輩的我們沒那麼多偏見,還是很疼愛我們的,只不過把所有的惡都給了我媽。

我們也只能盡力對媽媽好一點了,別的,有什麼辦法呢。


眼萌萌的新世界1


我的媽媽03年二十多點腦梗,醫院下病危通知書,後搶救成了植物人,氣管切開,喂鼻飼。爸爸當年63歲,退休後二次就業,每天武昌跑漢口上班。

怕照顧病人擊倒家屬,姐妹三人聯手出錢請保姆,斷斷續續請過上十人,終於踫到有緣人,她當過赤腳醫生,會打屁股針。媽媽從醫院出院回家,家庭護理14年,只去過一次醫院,於17年去世,醫生們都說照顧的很好,生命奇蹟!

那位保姆,我們都很感謝她,平時都喊姐姐,她的兒女來玩,我們都象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相處10來年。

爸爸今年77歲了,每天徒歩1.5萬步,身體健康,我們的兒女也已長大成人。臥床病人對整個家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我們儘量往好的方面去想。比如:我的女兒去橫渡長江,就是受外婆頑強生命力的影響,我去跑馬拉松,老公堅持徙歩等運動,愛惜身體注重鍛練,媽媽的病倒警示了我們!


霞霞塵埃


8年前,父親在家如廁時突然暈倒,年邁的母親在攙扶過程中體力不支,也一頭撞在牆角,癱坐一邊。這是我中午進門看到的景象。立即叫了120,送進醫院急救室,一週後父親離世。在住院搶救的最後時刻,母親毅然做出了放棄的決定。

父母非常愛我們,總是怕麻煩到子女,所以我內心至今都充滿了深深的自責和懊悔,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老去,也沒有意識到老人的需要,沒有讓年輕時就失去母親的老父親享受晚年的生活快樂。所以,自從父親走後,便精心擔負起照顧母親的責任,一直陪伴至今。8年中,遇到過不少難過的坎,很多的不理解,人都是有情緒的,但想到父親臨終時握著我的手讓我照顧好母親的囑託,咬咬牙,也就過去了。當然,自己的生活肯定不能像沒有老人負擔的那麼如意了,這就是現實生活,現實的無奈。

所以我非常能體會照顧老人的那份艱辛,也盼望國家,全社會認真面對我們行將而至的老年社會問題,真真正正拿出解決的辦法,把未來數量不斷下降的勞動力用在他們更能貢獻的地方,解脫他們的精神負擔,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這樣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人在呢88


我經歷了兩代老人,我的姥姥癱瘓在床12年,我伺候9年,從9歲到18歲。姥姥一個兒子,四個女兒,我媽是老小。其他兒子女兒都不管,一直跟著我父母。為了伺候她,我媽不讓我上高中,不讓我考大學。端屎端尿都是我的事。癱瘓12年,就是身為女兒的我媽都甚少端屎端尿,可以說屈指可數。等我人到中年,父親又住院,但是可笑的是,我父母一生的積蓄近百萬都給了我弟弟。我建議你如果條件允許給老人僱保姆吧,因為你不僅為人子還為人父為人夫,你還有自己的家需要照顧,你的小家更需要你。這不是自私。我們也人到中年,無論體力還是精力都不行了。自己如果累垮了病倒在床了,誰又來伺候你?


太陽花神MM


姥爺去世前我幫著媽媽一起伺候,開始沒有心理準備,老人當時腿腳已經不太靈活,但因為生活的習慣,自己去上廁所拉的身上都是糞便,後來買了椅子坐便器,但沒有用。後來,床上地上來回折騰,屎尿一床一地,媽媽天天都洗床單。後來買來尿不溼,因為帶著不舒服,每次都撕掉尿一床一地。早上起來,老人從床上爬在地上,屎尿一身。我想了辦法把床用板子當住,防止他往下爬,可還是能翻下來,怕他摔倒,又用專用綁繩把手腳固定住,第一次知道有老人專用的手腳綁繩。可,老人用力很勁的拉扯繩子,把手腳都磨出口子,沒辦法,又把繩子撤掉。白天放人看著。晚上在固定手腳。可第二天,繩子還是斷掉,又拉了一床屎尿。後來沒辦法,買了一塊油布鋪在床上,儘量待尿不溼,如果有屎尿我儘量處理後,用溫水和肥皂多擦洗幾遍防止褥瘡的發生。說實話,當時和家裡人商量送醫院,可之前愛人的爺爺90多歲,剛送過醫院,感覺是人遭罪錢也遭罪,老人一進醫院就被插了滿身的管子,尿管,胃管,一天好幾遍的扎針。可,一直不見好,問了醫生說超過80的老人不能用藥,根本就沒治療,到日子就讓你出院,老人這罪也遭了錢也花了。造孽啊!所以,這次就沒送姥爺去醫院。後來,我有段時間真忍不住了,問自己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發脾氣埋怨姥爺!現在想想,為什麼國人說百善孝為先,伺候老人真不是嘴裡說出來書裡寫出來的,是真真實實做出來的,而且除了耐心還要有一顆佛心,聽說很多兒女在伺候老人的時候都有輕微的抑鬱症,有時都希望老人快些走,老人去世後都感覺自己卸下一個大山。這是真實的,不是幾段文字和言語能概括的!希望大家能多努力賺錢,這樣在伺候老人的時候能可以省些力氣,也希望能有些耐心,聰明合理的安排時間來照顧老人!最後,希望一切都是美好的!主要是心靈是美好的!(最近很多朋友點讚了這篇文字,我很感謝,很多人也正在經歷這樣的生活。我想表達的是作為人一定要孝敬老人愛護幼小。不管老人現在如何,是他們把兒女帶到這個世界,是她們用血液和汗水養育了我們,是他們為我們的成長操心費力,所以兒女也應該無條件的愛護和贍養他們。只要我們調整好心態,多動智慧和用心儘量把事情做的圓滿,至於結果我想老人是不會怨兒女的。我希望看到這篇文字的人能真正理解孝字的含義,父母育我天地間,我用天下還父母,天下即我的所有,包括金錢,身體和時間。現在我還為沒能很好的照顧姥爺和埋怨姥爺的事情而懊悔和不安,希望大家別在有遺憾。願天下父母能健康長壽快樂。)


藍海寶吉


我說說我家的事吧,我公公今年90歲,我的後婆婆88歲,他們老兩口至今都是兩人一起過日子,基本上不用別人照顧,兩個老人兩方子女一共7個,公公75歲時得了胃癌,通過治療到現在,在82歲時,摔了一跤兩邊股骨頭全換,通過兩次大病住院,公公特別內疚,總覺得給子女添麻煩了,孩子們也孝順輪流侍候在這期間,公公生活特別有規律,幾點吃飯,幾點睡覺,每天六頓飯嚴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執行,正是老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寬廣的心胸,使老人身體逐漸康復,自己能做的事情,絕對不麻煩別人,同時也得兒女們的尊敬,隨著時間推移,公公在88歲時,有了智能手機,至從有手機以後,公公的生活豐富多彩起來了,竟然學會網上購物,同時會叫外買,哎呀這個老頭不得了,驚倒一群人,孩子們,鄰居們,都對他佩服的五體投地,想吃飯店裡的菜了,點兩個,用我後婆婆的話說,比請保姆合適,兩老人,雖然是半路夫妻,可是相親相愛,相互扶持到了這個歲數,他們兩個是我們家的福星,祝兩個老人,健康長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