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每月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是否合情合理?

張立經


問題:農民每月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是否合情合理?

近年來,農民既可以有條件地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如果參加的是前者,月養老金水平目前都超過了500元,如果是今年退休,即使是在全國經濟落後地區,按最低標準繳費額,每月也至少可以領取700-800元左右的養老金。因此,題主說的500元,應該是不包含這些農民朋友的,顯然題主應該是指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民朋友的月人均養老金待遇水平。目前這些朋友的月人均養老水平,全國均值僅為135元左右。這些朋友每月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是否合情合理,這才是接下來我們要討論的話題。

1、農民每月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合情合理

500元的月人均養老金待遇水平,對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民朋友是否合情合理呢?平心而論,從滿足晚年生存需求角度而言,完全合情合理。何況農民朋友,也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尤其是老一輩農民,交公糧,修鐵路......老了應該有所回饋。500元的水平,對多數農村老人來說,就有了安全感,有了基本的生活保證,不考慮重大疾病的話,晚年基本可以安心過活了,不用手心朝上,找兒女要錢了。只是很遺憾,目前大部分地區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全國各地經濟水平迥異,各地財政情況也有極大的落差,各地城鄉居民養老金的待遇水平參差不齊,相差懸殊。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地區達到或超過了月人均養老金500元這一水準。如上海、北京,蘇州等地。

對絕大部分地區的大部分農民朋友來說,月人均養老金目前只有100-150元,距離500元還有一定的距離,N年內,還只是一個美麗的願望。農民朋友的養老金水平偏低,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到了晚年,幹不動了,容易生病,指著這100多元過活,困擾重重,真不好活,就給兒女和社會增添了很多負擔,農民朋友的養老金待遇的確有待提高。要提高,錢從哪兒來?讓絕大多數農民朋友早日享受每月500元以上的養老金,個人和國家都有責任。

2、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想拿得多,也要交的多才行

要提醒某些朋友的是,從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建立後,退休工資已經改成養老金了。現在的養老金和從前的退休工資已經是兩回事,本質的區別是,以前不用交費,看在職時的貢獻,退休工資由單位發放。現在要繳費,不看在職工作情況,看社保繳費多少,養老金由社保發放。為什麼以前農民沒有退休工資,沒單位。為什麼現在農民有了養老金,因為交了養老保險。社保要發養老金,錢呢?不交或少交養老保險,想拿或多拿養老金,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啊,不勞無獲,少勞多得,不現實。

我國人口這麼多,尤其是農村人口更多,想達到月人均養老金500元,絕非易事。如果只靠國家,也許1-2年可以,更遠的將來呢?需要多少可以循環接續的真金白銀做物質基礎呢?是不現實的,因此在國家加強並提高社保制度建設的力度的同時,也需要新一代的農民朋友能客觀認識上去,提高繳費水平,儘自己的一份力,共同建設才行。至於老一輩,可以進行階段性減免或政府提供補助來過渡。總之,還是盡了繳費的義務,再講權利。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才是硬道理。如果每年只想交100-200元,將來卻想每月拿500元,現實嗎?做夢也會笑醒不是?權利義務不對等,真的只能是夢!

可現在看,讓農民朋友真正認識上去,並有能力交更多的費用,又談何容易?最讓人無語的是,不少朋友都是交的時候嫌多,領的時候嫌少,只會抱怨,攀比,嫉恨,就是很好的例證。有的人甚至不肯交社保,拿不到養老金,然後又抱怨社會和國家不公,天上會掉餡餅嗎?不勞而獲,是做夢!面對現實,認識上去了,多繳費,多盡義務,將來才能多享受與之相應的權利。還有的朋友,總愛和城鎮職工的養老金攀比,可是你能像城裡人一樣,交那麼多錢嗎?人家的養老金也是若干年交的真金白銀換來的。如果你還要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比,那就更慘了,人比人,氣死人。生氣有用嗎?和自己過不去,氣病了,活受。氣死了,活該。這是實話,實話逆耳,難聽,可這是事實。

3、國家社保制度建設任重而道遠

伴隨著多項社保相關政策的推出和落實,經過多年艱苦卓絕的努力,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全民覆蓋,世界排名第一,作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難能可貴。尤其是能在金融危機、次貸危機,全球經濟衰退的過程中前行,談何容易?為我們的祖國點贊。

同時也必須承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完善,尤其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障制度,建立時間太短,從無到有,制度建設還不夠成熟。從現實角度講,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難題。縮小養老金貧富差距就是一個艱難的課題。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還可以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如何進一步提高農民朋友的養老金,需要管理層的大智慧。農民每月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合情合理合民意,這個夢想一定可以實現。只是時間早晚的事。為了加快節奏,讓很多人有生之年少些遺憾,國家和個人應該共同努力,想方設法讓這個夢想早日變成現實。

如果在城鄉居民參保人自願提高繳費標準的前提下,國家也能多從財政撥出一些錢來,每年都能和城鎮職工一樣,為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向繳費多,繳費年限長的人群傾斜,掛鉤調整,並適時提高調整幅度,那麼大多數地區的大多數肯繳費,願意多繳費的農民朋友可以每月享受人均500元以上的養老金的夢想就指日可待了,而且還會更高,越來越高。希望國家做的更多,更好,讓農民朋友進一步分享改革開放數十年的勝利成果,分享幸福感和獲得感。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加我的關注,查看更多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60歲以的農民享受500元的養老金完全合理,他們在集體化的時候交農業稅,公糧,愛國糧,忠心糧,三超糧。身強體壯的年輕去支援三線建設是自己帶糧食,隊裡掛工分,國家沒給過一分工錢,一粒糧。去支援國家三線建設人還不是靠在家耕田耕地的老弱病殘的人幫國家養著,老了國家給500元生活費算過分嗎?職工以前(現在六十五歲以上的)也買過保,他們退休了卻每月幾千元的領,他們有貢獻,農民也有貢獻,憑什麼分“前娘養的後孃養的”,應該公平對待。


林親怡


問:農民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是否合情合理?

我們地區是從2011年開始政府給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55元養老金,不滿60歲的要每年交100社保,一直交到滿60週歲為止開始領錢,最多的要交15年。

這55元養老金每年都漲,漲到今年是每月153元了。

這153元如果粗茶淡飯,夠我一月的飯錢,吃的好一些也能渡過半月吃喝。

如果加上別的開銷,比如電費,穿衣,冬季取暖,和感冒吃藥,每月500元差不多夠了。


每月給500元,就不用幹活了,也不用找兒子們要錢了,全年的生活費就都解決了。自己的積蓄存銀行預備不測之需,真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每月給500元的養老金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因為當初我們也為祖國建設作了貢獻了嗎!況且500元不算太多,全國一億四千萬老年農民每年只七千二百億,哪裡省點就出來了。


只是有這個呼聲和這個提議,盼著開全國人大吧,如果人大農民代表居多,通過還是滿有希望的。

只是通過宜早不宜晚,如果拖到二十年以後,把我們這一代老傢伙們熬沒有了,給一千也不會花了。


金蘋果老楊


誠邀回答:農民每月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那是完全合理的。他們用結實的臂膀扛起了13億多人吃飯的重擔;現在享受500元以上養老金過份嗎?大家都知道,在過去經濟不發達的時代,農民作出的一切貢獻都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農民上繳的公糧、農民上繳的各種農業稅等。在過去上繳公糧的歲月裡,全天下所有長輩們都繳納過;那時只要國家規定上繳的任務,農民們都義無反顧地去繳納,生怕自己完成不了任務、錯過上繳的時間。那怕自己家少留一點糧食、那怕去借,都要把任務完成。對於過去上繳公糧的那些往事,我是心有體會;因為我跟父親上繳過公糧,看到繳公糧的那種熱鬧場面;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農民的那種熱情。然而,現在國家富裕了、強大了;而農民們都老了,他們享受500元以上的養老金是合情合理。我們都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沒有農民當年繳納的公糧能有今天的一切嗎?也就是說,沒有農民的貢獻和付出,就不會孕育今天的生機。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說的就是糧食的重要性,而糧食就是出自農民之手。

也許有些工人們會說,工人的退休金;那是他們自己每個月從工資扣除所積累的,都是自己的工資。沒錯!是他們自己的工資,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但現在國家富有了,把我們老一輩所付出的代價以福利的形式返還給他們不行嗎?那更加會體現國家對農民的尊重和肯定,這不好嗎?

溫馨提示:工人和農民都是社會重要組成部分,都不能分彼此;他們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而已!也許很多人瞧不起農民,可你們是否知道,自己往上數幾代,不也是農民?





鄉下庭院


農業稅剛減免幾年?沒減之前義務交了幾十年,如今花甲人群好多走了,農民體諒國家,要求不高,六十以上五六百元還引起城裡人嫉妒!這種人請到農村體驗考查下,農民交公糧後,一張白條就沒有!將心比心,人心是肉長的!!


韓興水736


農民每月享受500元養老金是不是合情合理?這個問題議論時間也不短了。由誰要評這個理?農民與工人平等享受很合情合理。由於歷史發展的原因和我們的國情而言,農民忍受一些,國家能給多少享受多少。從每月55元,到有專家提出每月400元、500元,或有人建議800、900元,甚至1000元,也不為過。我們是人民當家做主的人民民主社會主義國家。這些問題理應由人民代表大會討論決定。


user315089179783夏開


農民每月領取500元以上的養老金,當然符合情理。

不過目前實際情況是,絕大多數農民並沒有領取到這樣的水平的養老金。

依據人社部門公佈的數據,2017年底全國共有1.56億城鄉居民(包括城鎮失業無業人員)享受退休待遇,人均養老金待遇只有125元每月,其中國家補貼113元。

當然,農民並不能作身份區別。農民可以參加職工養老保險,也可以參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尤其是以前的老民辦教師,國家通過各種各樣的優惠政策,先後將200多萬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現在他們都是享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的,待遇是非常不錯的,能達四五千元。參加了企業人員養老保險的人,包括自己掏錢參加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人,現在剛退休的退休待遇最低也八九百元,高的能達兩三千元。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待遇實際上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國家統一的基礎養老金,有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構成。

另一部分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是由個人繳納的錢數、政府補貼、集體補助以及結存利息構成個人賬戶餘額。退休時根據個人賬戶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計發月數(60歲退休是139個月)確定發放標準。

目前,全國各地的基礎養老金標準並不統一,國家有最低標準是88元每月(從2018年1月1日開始實行)。像河南省只有98元,河北省只有108元,山東省是118元,陝西省136元,浙江省155元,青海省175元。多數地方只有100到200元之間。

不過經濟發達的地區相應的標準會非常高,比如天津市是295元,南京市是410元,北京市達到了710元,上海市達到了930元。相對於當地的社會消費情況,這一水平仍然達不到低保線。北京市2018年的低保線是1000元每人。

國家2018年3月份出臺了《關於要求各地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增長機制的意見》。

未來基礎養老金會逐步調整,不過要想上調到500元,可能時間還比較長一點。

現行政策下,如果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想要拿到500元的養老金,可能需要自己存一部分養老金了。

比如我們每年交2000元,繳費15年,按照每年5%的利率計算的話,個人賬戶當時就能累計45200元。

這樣個人賬戶養老金就有每月325元,再加上當地的基礎養老金,就能拿到410元以上了。如果當地政府補貼和集體補助再高一些,拿到500元的養老金也不是問題。

所以,農民要想拿到500元的養老金,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夠提高補貼程度,讓農民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希望農民能夠參與養老金的繳費,按照每年2500元左右檔次繳費,退休時就能拿到每月500元左右的養老金了。

最後一提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納的錢數不可能虧本。萬一領取不完就去世了,個人賬戶的個人繳費餘額和利息,可以返還給繼承人,所以放心吧。


暖心人社


幹部和退休工人一個月開退休費5000千左右元錢,給他們的錢都沒地方花銷了,有的老太太老頭搞傳銷買假保健品亂吃補品,而農民有的老人飯都吃不上,所有老人穿的衣服都兒女不穿的舊衣服破衣服。農村老人沒有干時毛買新衣服好看漂亮的買。一年四季都買不起新衣服,國家應該讓所有的國民吃飽穿暖,不能有撐死的。有餓死的。更不能 諸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像出現我們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國。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從歷史5000千年歷來注重農業,糧食是全國14億人口生命安全的保障,誰敢一老吃進口糧食。我服他沒心沒肺。誰知道外國把糧食改變基因,我們國人民吃了會發生什麼後果,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為了14人民,我們注重農業糧食生產是當悟之急。


用戶5190832701053


農村老人享受500元的養老金是否合理

現在的農村60週歲以上的老人,都是為國家盡過很多義務的人,他們雖然沒有拿現錢交過養老金,但是他們在上世紀為國家幹了很多的義務工,算成工資的話,到底是多少錢,沒人算得清,都交給了國家。特別是65歲以上的老人盡義務更多。

所以說農村老人享受500元養老金是合理的。

從五年前我們這裡己經要45歲以上的中年人開始交養老保險了。所交的數額不等,每年交1000元,1500元,最高到5000元。到60週歲開領時,根據你交總錢數去領養老金。

不知別的地區都是怎麼做的?


農家評述122


誠邀,小編認同給每個老人500元的合理訴求。最近這些年,農村的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農村老人都面臨著養老難的問題。關於中國農民養老的問題,國家也十分重視,但是實行補貼的力度不夠。中國原來是一個農業大國,現在也是農業人口居多,在過去在生產隊做出過貢獻的農民養老的問題上,應該加以考慮和出臺新的政策。



農民要退休金一點都不過分,從建國以來,特別是3年自然災害,由於國家貧困吃不飽飯,都是農民兄弟流盡了汗水,勤勞耕作,生產隊收的糧食,先上交政府,交完公糧已經所剩無幾,根本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吃不飽飯是常事,餓死的也不少。交公糧算不算納稅,當然算。既然納稅了國家就應該保證他們的生活,農民就應該是個職業,是職業就應該有養老金。



而且交了幾十年的公糧,向政府出售的購糧是以超低的價格買給政府,致使當時的農村年年鬧饑荒,當時又有誰理解過農民的苦衷呢?而且當時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農民也是主力軍,象修鐵路,築公路,開河修渠築堤壩都是農民自帶糧食為國家做義務工完成的,又有多少記得呢?農民的貢獻不僅僅是養活了全國數億人,對國家的建設也算得上是大功臣。



老百姓辛苦一輩子了,也幹不動了,又要吃飯又要花錢,年紀大了身體健康也不行了,嚴重的每天吃藥打針都需要錢,現在一個人一個月幾十塊錢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說句實在話香菜貴的時候30塊一斤,香菜都吃不起,別說養老了。



所以說農村老人享受500元養老金是合理的。雖然說這些錢不是很多,也不可能完全解決農村老人的養老壓力,不過也能讓砍人們安享晚年起到一定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