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有什麼功效?

沃野玉田


金銀花別名忍冬花,為忍冬科纏繞性植物花蕾。金銀花適應能力很強,耐蔭,耐寒,也耐乾旱和喜水,所以全國各地均有種植及生長。

一、作用及功效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的作用。主治溫病發熱,外感風熱,熱毒血痢等症。對於腸炎,乳腺炎,扁桃體炎均有一定的效果。

二、臨床應用

1、用於癰腫疔瘡:金銀花性寒味甘,清熱解毒,散寒消腫,為治療癰腫疔瘡之要藥。治療方法可單用此藥煎服,也可用於擦試患處。與皂針10g穿山甲10g白芷15g配伍應用,如仙方活命飲。

2 、用於外感風熱症:常配伍連翹12g薄荷6g牛蒡子10g應用,如銀翹散等,用於散肺經熱邪,清心胃熱毒。

此外,金銀花可加蒸餾水製成金銀花露水,有清熱解毒作用,可用於咽喉腫痛、痱子等。


特約問答作者:今日頭條——中醫藥研究學者


綜合內科張醫生


金銀花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及同屬植物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金銀花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常用中藥,又稱“銀花”、“雙花”、“忍冬”。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的功效,主治溫病發熱、風熱感冒、咽喉腫痛、肺炎、丹毒、蜂窩狀組織炎、痢疾等多種疾病。現代研究證明,金銀花含有綠原酸、異綠原酸、木犀草素苷等藥理活性成分,對多種致病菌及病毒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臨床用途非常廣泛,可與其它藥物配伍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菌痢、急性泌尿系統感染、高血壓等病症。

1、金銀花配連翹、黃芩等。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功效。用於外感風熱所致的感冒,症見發熱、咳嗽、咽痛。

2、金銀花配蒲公英、板藍根等。有抗病毒作用,用於治療腮腺炎。

3、金銀花配菊花等。可以祛暑明目,清熱解毒,用於風火目赤、咽喉腫痛、肥胖、高血脂及高血壓者。但兩者性寒涼,對於脾胃虛弱的不宜長期服用。

4、金銀花配柴胡、牛黃、羚羊角等。有清熱解毒功效。用於外感溫邪,臟腑實熱引起的內熱高燒,咽喉腫痛,咳嗽痰盛,大便乾燥。

5、金銀花配黃連等。可用於急性痢疾。

6、金銀花配車前草、旱蓮草等。可用於泌尿道感染。

7、金銀花配連翹、大青根等。可預防流腦。

8、金銀花加水蒸餾可獲得“金銀花露”,有清暑解熱的作用,可以治療小兒熱癤、痱子、暑熱等症。

9、金銀花配玉葉金花、崗梅等。用於風熱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炎,口乾,咽喉腫痛等。


逸仙藥師


金銀花許多人都用過、甚至種過,夏日花藤滿架,清香沁人,採摘下來,可蒸洗曬乾待用,也可直接煮成茶飲,深受喜愛。

金銀花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中藥裡的“抗生素”

中醫認為,金銀花性寒味甘,能清熱解毒、涼散風熱。,

因此常被用於醫治外感風熱導致的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目赤腫痛。

現代研究還證明,金銀花對鏈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腦膜炎球菌等,都有較強的抑菌力。因此對細菌性痢疾、扁桃體炎、內外癰瘍腫毒等均有較好治療效果;並有抗病毒作用,對預防流感、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也有一定療效。

因此,金銀花有“中藥裡的抗生素”及“中藥裡的預防針”之稱。


下面舉一些使用的例子:


  • 金銀花水含漱

做法:直接用金銀花泡水、涼置後含漱。

作用:改善因慢性口腔炎症引起的口臭。


  • 金銀花煎水內服

做法:新鮮活幹金銀花煎水。

作用:可治外感風熱導致的咽痛、咳嗽等;也可以用於改善脾胃積熱導致的大便乾燥、便秘等。


  • 金銀花煎水外洗

做法:同上,煎水洗浴,也可加入甘草;也可用新鮮的搗爛外敷。

做用:防治夏天生瘡、長痱、皮膚感染;對已經長成的癤、痱子、疔瘡等也有較好的療效。


還可自制夏日消暑清涼飲料

烈日炎炎,暑熱煩渴,不時會有頭痛目赤或頭暈目眩,心煩難眠。下面這一款茶飲最合適不過。

材料:金銀花100克、菊花100克,洗淨,山楂1000克,

做法:拍破,放入乾淨的砂鍋內,加清水6升左右,小火煮沸,約30分鐘左右,取汁去渣,再將藥汁倒回淨鍋中,然後,緩緩向鍋內倒入蜂蜜100克,邊倒邊攪,至蜜完全溶化,冷卻即成。



最後,提醒各位,金銀花性寒,脾胃虛寒、食少便瀉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女性經期也不適合。


家庭醫生雜誌


金銀花春末夏初花開不絕,剛開花的時候,它的顏色是象牙白色,翌日就會變為金釵黃色,這樣新舊相參,黃白互映,所以得名金銀花。它是有色有香的藤本植物,葉對生,花兒成對生於葉腋間,像一對永不分離的戀人,有人便給它起了個有浪漫色彩的名字“鴛鴦藤”。


金銀花的來源


金銀花來源於忍冬科植物忍冬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主產於河南、山東等地。夏初開花前採收,乾燥。


金銀花的藥用價值


金銀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經。成人常用量為6-15g。


主要用於外感風熱或溫病發熱,中暑、熱毒血痢、多種感染性疾病。現代藥理表明金銀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熱等作用。


對於頭昏頭暈、口乾、多汗煩悶、菌痢、麻疹、肺炎、乙腦、急性乳腺炎、敗血症、闌尾炎、皮膚感染、癰疽疔瘡、腮腺炎、化膿性扁桃體炎等病症均有一定療效。


金銀花煲水後外用對小孩溼疹等皮膚瘙癢有一定治療作用。對畜禽的多種致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


金銀花的食用價值


我國自古就有“寓醫於食”、“醫食同源”之說,金銀花就屬於其中之一。金銀花泡茶作為飲料有消脂減肥、清熱解毒、消除體內多餘毒素的效果,具有顯著的保健作用。


金銀花酒:取金銀花適量,加入優質高粱酒,添加甘草、牛膝、丹參、紅花等藥材製成保健酒,具有通經活絡、益氣通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風溼骨病、長期腰腿痛的患者。


金銀花粥:取金銀花30g,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g,水300ml,再煮為稀粥。功效: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


金銀花茶:取金銀花適量,加入適量開水浸泡。功效:可用於咽喉腫痛,感冒發熱等症。




藥師提醒


金銀花雖然使用方便,清熱解毒效果顯著,毒副作用很小,還具有解酒、養容美顏等作用。但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不宜服用。同時有研究表明長期大量使用,會對肝腎造成一定的損害作用。故不宜大劑量長期使用。




感謝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張誠光、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張耕

以上由 廣東省藥學會 廣東省中醫院 沈玉巧 提供答案!


藥盾公益


金銀花,正名為忍冬,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的乾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在《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記載,稱其為:“凌冬不凋”。“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由於花初開為白色,經一、二日則色黃,故名金銀花,又名銀花、雙花。

金銀花味甘性寒,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金銀花長於清氣分熱、解火毒、消癰腫,清熱解毒之功頗強,為治瘡瘍要藥。常用於治療癰腫疔瘡、喉痺、丹毒、血痢等熱毒證。又能疏散風熱,治療風熱感冒、溫病發熱。

金銀花是一種食藥兩用的藥材,常用於治療:

1. 溫病初起

金銀花性寒,疏風散熱之中尤善退熱,是治療風熱感冒、溫病發熱的良品。在溫病初起的階段,服用金銀花,可以緩解發熱、頭痛口渴、咳嗽咽痛等症狀,同時防止熱毒襲肺。

2. 咽喉腫痛

金銀花能清熱解毒,治療喉痺。現代藥理學實驗證實,金銀花中所含綠原酸、異綠原酸、木犀草苷等成分具有抗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抗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抗炎等作用,因此能消炎止痛,治療咽喉腫痛。

3. 皮膚感染

金銀花煮水,內服或外洗,可以治療小兒熱瘡、痱子、溼疹等皮膚瘙癢症。

4. 痢疾

金銀花能解毒涼血止痢,治療熱毒血痢。現代藥理學實驗證實,金銀花提取物對腸道急性感染的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志賀桿菌、以及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霍亂弧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可以治療泌尿系感染等。

此外,金銀花還具有免疫調節、保肝、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作用。


藥事健康


金銀花別名:土忍冬,山銀花。

現代研究有抗病毒、抗細菌、抗細菌毒素、解熱、抗炎、抗氧化、保肝、降血糖及降血脂等作用。


採集加工:藥用花、莖、根、葉。花開於春末夏初,宜在含苞待放時採,季節性很強,花全開後藥效降低;採後曬乾,用硫磺燻過保存,可減少生蟲發黴。莖、葉、藤可隨時採,曬乾切段備用。



性味功能:甘苦涼。清熱解毒。

主治用法:感冒發熱,上感咳嗽,菌痢,咽喉發炎,癤腫感染。乾花每用25克。風溼腰腿疼痛,感冒周身骨疼,用藤,每用100克煎服。


用藥禁忌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用。

經驗藥方@1預防流行性感冒:金銀花10g,紫蘇10g,馬蘭10g。水煎加紅糖沖服。

②風熱感冒,頭痛發熱,咽痛口渴:金銀花15g,連翹12g,消芥6g,薄荷6g,甘草6g,水煎服。

③麥粒腫:金銀花40g,蒲公英120g,加水1000ml,煎沸15分鐘左右,分2次服。

④痢疾:全銀花15g,白芍10g,黃芩10g,木香5g。水煎服。

⑤瘡癤腫痛:金銀花15g,野莉花10g,蒲公英10g,甘草3g。水煎服。

⑥牙齦腫痛:金銀花15g,水煎,衝白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

藥茶: 適用於外感發熱、慢性腸炎、扁桃體炎;夏季熱盛時飲用。金銀花5g、綠茶3g開水沖泡5~10分鐘飲用。

藥酒: 適用於斑禿。全銀花100g置容器中,用白酒500ml浸泡1周,待酒色呈棕黃色後備用。先用鮮生薑片擦斑禿處數遍,然後用紗布塊蘸藥酒擦斑禿處2~3min,待斑禿處皮膚髮紅為度,每日擦洗2次。

藥膳: 適用於溫病初起見發熱惡寒,咳嗽,咽喉腫痛等。金銀花30g,水煎去渣取汁,再加粳米50g和清水適量,共煮為稀薄粥食用。


蜜果飄香


金銀花是忍冬科植物,由於忍冬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

主要功效:

1、治拉肚子

金銀花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治拉肚子。

2、皮膚瘙癢

喝金銀花可以消除皮膚瘙癢。對於身上有皮炎溼疹癬的朋友,平時多喝金銀花,少吃辛辣,海鮮,恢復會更快。

3、治風熱感冒

對外感風熱、身熱頭痛、咽乾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大醫本草堂頭條號,在線醫生答疑!關注後,邀請我回答問題吧!


大醫本草堂


金銀花 

【處方名】 金銀花 銀花 二花 雙花 銀花炭

【功能與主治】 清熱解毒。常用於: ①外感風熱或溫病 初起,發熱而微惡風寒者; ②瘡、癰、癤、腫;③熱毒瀉痢, 下痢膿血。此外亦可用於解暑、清利頭目。

【用法與用量】 內服: 煎湯,10~15g; 或入丸、散;外 用:研末搗敷。

【新用途】

一、內科

肺結核併發呼吸道感染: 金銀花250g,製成注射液1000 ml,每次5ml,肌注,每日2次。

二、婦科

子宮糜爛: 金銀花流浸膏塗患處,用藥前先清潔陰道及 子宮頸管口的分泌物,以免影響療效。再塗子宮頸管口內, 後塗子宮頸外表面。每日1次,2周為1療程。

三、兒科

1. 腸炎:20%金銀花注射液肌注,每次2ml; 或穴位注 射每次0.5~1ml,均每日2次。重症肺炎可同時用50%金 銀花注射液10~30ml加入10%葡萄糖300~500ml靜滴。對 暴喘型肺炎加入10%滷鹼注射液10ml或氫化考的松滴注, 對心力衰竭、高熱或抽風等對症處理。

2. 流行性腮腺炎: 金銀花、黃芩製成的銀黃注射液肌 注,每次2~3ml,每日1次,3日為1療程。

3. 嬰幼兒腹瀉: 金銀花炒至煙盡(成白灰色無效)研末, 加水行保留灌腸,6個月以下用1g,加水10ml; 6~12個 月用1.5g,加水15ml,1~2歲用2~3g,加水20~30ml, 每日2次。

四、五官科

急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潰瘍: 金銀花、蒲公英各60 g,製成眼藥水1000ml,每小時滴眼1次,每次2~3滴,直 至痊癒。

五、皮膚科

蕁麻疹: 鮮金銀花30g,每日3次,每日1劑。


中國醫藥養生


金銀花,其名出自《本草綱目》,該花初開為白色,後轉為黃色,因此得名金銀花。又因其一蒂二花,成雙成對,形影不離,狀如雄雌相伴,又似鴛鴦對舞,故有鴛鴦藤之稱。


金銀花的功效

1、抗病原微生物

金銀花對多種致病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霍亂弧菌、傷寒桿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2、消炎解毒

金銀花對癰腫疔瘡、腸癰肺癰有較強的散癰消腫功效,常用做清熱解毒、消炎之用。

3、疏熱

金銀花對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身熱頭痛、心煩少寐、神昏舌絳、咽乾口燥等有一定作用。

4、涼血止痢

金銀花對熱毒痢疾、下痢膿血、溼溫阻喉、咽喉腫痛等有解毒止痢涼血利咽之效。

5、清熱解毒

金銀花茶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疏利咽喉、消暑除煩的作用。可治療暑熱症、瀉痢、流感、瘡癤腫毒、急慢性扁桃體炎、牙周炎等病。

6、美容、減肥和保健養生

金銀花具有解暑、醒酒、清腦、解渴、清除體內有毒物質,降脂、減肥、美容潔膚、預防衰老、延年益壽多種功效。



金銀花的禁忌

脾胃虛弱者不宜常用

金銀花經常服用會使體質變虛,只有在體內有火,感冒咳嗽的時候服用,才對身體有益。此外,金銀花性味寒涼,會影響脾胃的運化,所以其一般在暑天使用較為合適。


樑上非君子


金銀花,清熱解毒,疏風散熱。銀翹散,雙黃連顆粒中含有金銀花,用於風熱感冒,咽喉痛,咳嗽,支氣管炎,有消炎,抗病毒的功效。



夏季日常可以用金銀花泡水喝,清熱解暑。現在比較常見的是利用金銀花製成金銀花露,用於暑熱,咽喉腫痛,小孩痱子等。

金銀花中的有效成分黃酮類,綠原酸等有廣普抗菌作用。

金銀花雖好,但是它性寒。脾胃虛寒,氣虛有膿不要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