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意不好做,為什麼好多人都關門了?

深山農村小哥


以前一個月3千可以到店裡買300左右的衣服,現在一個月2萬,消費從實體店到京東,然後淘寶,現在都混到拼多多了,小孩快2歲了,現在租房子住,房子一年一漲,一年下來,連當房奴的機會都沒有,去年丈母孃去醫院住院,10天花了近十萬,還是報銷後的費用,平時只能省吃儉用,害怕生病,害怕失業,夫妻兩人錢都不敢怎麼花

住房,看病,出行,結婚,生子,這些都是大費用,買個房,撥幾代人的血,還有很多想撥還沒參與權,如果我現在房子買好了,不還貸,身體健康,我覺得生活應該還是很滋潤的,兩個人加起來2萬多,雖然不多,但是過生活應該還是幸福的。

我自己開實體店與網上同步的,商場越來越多,門市越來越多,人卻越來越少,到處分散,門面每年上漲,如果光靠實體店,一年下來房租費都不夠,真的很累,經常半夜聽到消息,都爬起來回復,害怕錯過一個顧客,導致睡眠經常不好,真希望房價,教育,醫療,出行能降下來,太累了,


好孝心線下批發零售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門寧:

今年下午和幾個朋友聊天,大家還說起了今年生意不好做,開的店快維持不下去了。

一位在萬達開飲品店的朋友,原本找到了下家接手他的店,去萬達辦手續的時候被萬達截胡,租了萬達的空鋪。過去人山人海的萬達廣場都已經蕭條了,其他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另一位朋友看到國家放開二胎生育的政策,開了一家外語幼兒園,結果孩子沒見到,附近幼兒園開了不少,投資估計要打水漂。現在正在觀望,隨時準備轉手,繼續打工上班。

不僅是實體店,做淘寶店、微商的朋友也都感覺到,今年生意不如往年,業績大幅下滑,賺不到錢。線上線下其實都很艱難!

為什麼生意這麼難做,大家普遍這樣認為:

1、競爭太過激烈,過去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下,企業擴張經營,居民投資創業,使得各行各業供給過剩。供給過剩,意味著行業的利潤空間就小,於是多數人賺不到錢。

2、生意競爭激烈,賺不到錢就算了,房租持續上漲,人工持續上漲,使得經營的成本不斷增加,最終發現做老闆是在給房東打工,給員工打工。

3、經營費用也很高,尤其是員工社保,佔到人工成本的三分之一,有人調侃買家多花錢,賣家少拿錢,全是中間商賺差價。

收入下降,成本上升,還沒有政策支持,生意自然就做不下去了。


首席投資官


做生意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幾十年前中國還處於發展初期,各行各業都未被開發,以前的創業是皮革廠,機械廠,以小規模逐步開發市場,努力幾十年才成規模,也在行業裡紮根,當然其中倒閉的也不計其數。

而現在,每個行業都已形成固定模式,市場的利用率到達一個頂點,這個時候再想在原有的基礎上擠進市場是件很艱難的事情。更何況,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形勢也漸漸發生著改變,不管是水果業、零售業、服裝業、各種大小超市,經營模式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了。

同時,現在很多新的行業發展迅速,如互聯網,這些年發展勢頭較猛,中國比全球其他國家更早進入移動支付年代,領先在世界前沿。這也導致了一些以前的行業漸漸被時代所淘汰,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環球老虎財經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得不說說我岳父了。

2017年10月,我岳父經過近半年的考察,終於決定要開一家小吃店——鴨來噠!從家裡拿了進三十萬,這個原本是準備今年結婚時,給我們兩個置辦婚禮和買車的。


和別人合夥,一共開了兩家店,青島一家,武漢一家。從此開始了兩頭跑的生活,主要是在青島。一個月能回來一次就已經算是很好了。

剛開始的時候,岳父心氣很足,每次回來,在和我聊天的時候,總是說“嗯,累是累了點,但是能掙到錢!”那時想著還真是,在給我們發視頻的時候,店裡總是排著隊。有時一天的營業額可以達到八九千,比我一個月工資還高。當時把我心裡也弄的心癢癢的,也想辭職幹這個。還是要感謝我老婆,即使攔住我,說這工資雖沒有那麼掙錢,但是勝在穩定,房貸、家庭開銷不用愁。


後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明顯感覺到岳父的心氣沒有那麼足了。在旁敲側擊的詢問以後才瞭解,這個小吃店雖說賺錢,但是房租太高了。而且在小吃店對面,又開了一個烤鴨腸店,兩個店惡性競爭,讓小吃店更加不好賺錢。

像這種小吃店,必須要在那種人流量很大的地方才能掙到錢。現在的房租,隨著人們的經濟水平和房價的飆升,也跟著水漲船高。

一個十平方的小店面,一年的房租就要25萬。再加上要僱傭兩到三個員工,這個一年就要12-15萬,最後再刨去水電、稅務和自己的開銷,一年最少要45萬

像小吃店,只有在星期六星期天的時候,才有好生意。才會有一天七八千的收入。平時基本上只夠員工的工資或者連這個都沒有

到了現在,已經八月份了,還有兩個月就要交下一年的房租,可是,整年下來,一分錢都沒有掙到。還把自己投資的二十幾萬扔進去咯!根本就沒有錢,下一年的房租哪裡來?這個小店只能關門了。

有人說現在的實體店不好乾,除了想吃個熱的,不然基本上都能在網上買到,而且還更加便宜。這樣,就把一部分投資人嚇退了。再加上現在的房價一天天高,房租也一天天漲。想要開個店,實在是太難了,辛辛苦苦掙了一年,全都給了房東。最後一個就是同行太多了,俗話說同行是冤家,只要惡性競爭,就沒什麼賺頭了。


歷史鹹談



這生意做的,看看街上一個人都沒有,


手機用戶3718376755



我有個朋友,開了一家奶茶店,準確來說是早茶店,花了八萬多從廣東一個農村買來的配方,都知道廣東早茶很出名,她們的第一站是在廣州開店,我嘗過她們的一些產品,確實很不錯,但是在廣州這個遍地早茶,多家百年字號的地方,他們的生意慘淡,每天淨利潤也只有兩三百塊錢,產品好抵不過百年字號,這樣的收入對於三人合夥來說根本不賺錢。你以為會倒閉?並沒有!

朋友退出,回到四川開起了店鋪,廣州早茶和四川美食發生碰撞。幾乎零競爭,加上店鋪定位,針對年輕女性,飲品加小吃,很快打開本地市場,從廣州的日利潤兩三百到四川的日利潤八九百,回購高達80%。一個人的收入抵上很多家庭一家的收入,後來陸續出現競爭者,但依然沒有超過他,因為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強,加上原始積累和一些策劃,是很多競爭者做不到的。


你說生意不好做,是因為你看別人賣燒烤賺錢,你也去賣燒烤,能明白嗎?做生意本來就是一件戰場廝殺的事,需要你不斷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它不是你開個店發個傳單然後守店就行的,你不願動腦,只想模仿別人,生意能好嗎?


李心翰


1.全國經濟大蕭條,2017年中國實體經濟接近奔盤。

2.互聯網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現在市場消費主導體為80、90、00後,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任何你想購買的商品。

3.製造成本增加,由於製造業的各種成本增加,導致實體店面銷售利潤微薄。在這當中就滋生了小作坊製造出來的商品流入市場,低成本、質量差、高利潤,這些商品的流入擾亂了原本健康的市場銷售環境,讓品牌零售店雪上加霜。

2018年將是實體經濟的冰河時期,有準備做實體店的朋友一定要選好位置和項目,一定要謹慎投資。



爪機閣


給大家說個真實案例: 去年七月份姨妹看到我對面商鋪《臺食記》生意好,他們主要做網店,屬於餐飲快餐類!成都好像有七八家!於是她就在百度上搜到了一家類似的加盟店,名叫《食光便當》,當時去南京公司實地考察了的。姨妹和我老婆去了。加盟的人很多,本來錢都交了的,加盟費9萬元,但因成都推廣事宜要自己負責,就退費回來了,但回來後的幾天北京分部一直打電話說這個項目好!姨妹本來就想找事做,私自晚上坐飛機去簽了加盟合同!春節後派了兩個人去北京學習配料,然後又費盡周折找了家店,位於天府新區北新大道上!126平米,房租32600元每月,裝修花了8萬多,加上押金,置辦餐具等一切開支,總共用了53萬元,自開業一直生意不好,主要是味不對四川人口味!且公司的配料特貴!光16桶配料就花了四萬多,後來沒開一個多月就關門了!這時才知這個加盟是圈錢的,後來姨妹去北京公司大鬧了一場,最後退回了加盟費9萬,轉讓出去收了5萬,盡虧32萬,這就是不懂行做生意兩個月付出的代價! 其失敗原因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1.房租貴,與當地周邊環境人口消費力不成正比! 2不懂行,做餐飲做不出老百姓喜歡的口味,抓不住顧客的胃,也就留不住顧客。 3.行業選擇不對!沒經過調查就盲目行事!後果當然可想而知! 4,人員上欠缺,做任何生意還是要摸著石頭過河! 5.同質化太嚴重,沒有自己的特色,市場競爭力弱! 6.現顧客實際消費力在減弱,能省則省,生意當然沒前幾年好過。 7現無形費用支過高,人工工資!外賣平臺提成,外賣配送費等,所剩店家就少得可憐! 所以現在好多店鋪空著,而大家寧願去送外賣也不願輕易去開鋪子當小老闆!




龍瑞美業


不只是生意,很多行業都處在經濟下行,飄搖的階段。

同事的老公84年的程序員,最近公司突然宣佈開啟996模式,他很無奈的準備辭職,但是因為年齡大想換個打工的活都不容易,一邊是工作一邊是家庭,總之很糾結。

還有一個前同事,辭職已經三個月了,目前還在找工作,原來想從換個行業,因為現在的行業做到一點兒激情都沒了,發現換行業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無果;那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大甲方吧,同樣無果;繼續退而求其次,現在已經開始面小公司了,如果這個還不行,可能就要幹回老本行了。

對了,今年應該是投資人最難熬的一年,聽說很多都已經轉行了。那些經濟上行的時候賺的盆缽滿缽的人,去年搭進去公司、房產、體積的人不是少數,總之中年人除了發胖容易,真是啥啥都不容易。關門是好事兒,別去跳樓就行。


科技知一


在我們商場,這樣一個20平的檔口,2000-2008年日均營業額在1.5-2萬,月租金5萬,十個人工工資3.5萬。消費者人擠人,有誰說租金貴?2012租金開始下降,直到今年租金2.4萬,人工二個1萬2。日日均銷售額才3000元..生意沒法做了,主要因為是沒有人流,沒有銷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