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不用數碼,退回光學相機時代,用膠片拍照,你還能真正會拍照嗎?

幽谷林子


這是個好問題啊。

我記的我的第一臺相機,就是eos5e,那是一臺膠片機,當時驚歎於它的眼控對焦功能,也是我走向入門的第一臺相機,然而,由於膠片的成本、沖洗的成本非常高,相機的使用率很低,我估計拍攝張數也就數千張吧。我當時並沒有去學沖洗,到現在,還覺得沖洗技術很高深,很可惜沒有去實踐一下。

說到用膠片機拍照和用數碼相機拍照,最大的不同,除了上面說的成本外,還有一個就是膠捲上的相片質量,在沒有沖印出來之前,你是無法看到的,而數碼的好處就是可以立馬瀏覽,如果拍的不好,可以刪除重拍,膠片機不行,只能連拍,只能包圍曝光,有時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膠片機對於拍照技術的要求較高,因為你無法實時預覽,你只能憑經驗確定是否要減少曝光,或增加曝光,對於膠捲的選取、沖洗的處理,都是極具技術含量的。

而數碼相機的出現,極大解決了上述問題。至少可以無所顧忌的大拍特拍,百裡挑一,可以說數碼相機,會讓中國人裡湧現出一大批攝影師,當手機攝影技術的成熟,又讓人人成為攝影師成為可能。

回到題主的問題,當退回光學相機的時代,用膠片拍照,那種感覺,真的和數碼拍照是不同的,你會更加註重按下快門前的思考,畢竟,每一張都是成本,當然,也許會更加讓你專注於攝影本身。還有膠片的畫質,也是讓現代人迷醉的。


野馬影畫


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就會使用膠片相機,開始是向親朋好友借的,到1984年我購買了鳳凰205A單反膠片相機,是不可拆卸的50mm標準定焦鏡頭,最大光圈f/2.8,最高快門速度1/300秒,沒有測光系統,拍照需根據實時場景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和目測估算距離,(鏡頭上有調整距離刻度。)(當時的相機還沒有lso感光度設置,只有膠捲自帶的固定感光度,如100定,200-400定等,數字越大,感光越快),1999年被評為公交一汽公司先進,去昆明參觀世界園博會,又買了一臺海鷗DF2000單反相機,有內側光,可更換鏡頭,最大光圈3.5/f,28~70mm變焦,最高快門速度達1/1000秒,拍攝更方便,內測光可大大減少曝光失誤率。在這中間還買了一臺理光ff_10傻瓜膠片相機。早期膠片單反相機跟現代數碼單反相機內在技術含量雖然相差很大,但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如果現在讓我用膠片相機拍攝,應該沒什麼問題。

當年的膠片相機圖片








木土興國


本人自八五年學習攝影以來。一直用膠片拍照。30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斷過。即便是後來數碼相機的出現,我也時常用膠捲來拍攝。現在還存有120135膠捲上百卷。收藏的膠片相機有上百部。每個禮拜我都會上街拍攝幾卷膠捲。自己完成沖洗放大。現在自己基本是放大黑白照片。彩色膠捲基本上寄到淘寶。現在不但用膠捲拍照。而且還用相紙拍照。本人喜歡針孔攝影。用相紙和膠片兒拍攝了好多針孔攝影作品。如果有喜歡的可以與我交流。








小孔攝影


就是有點貴,拍攝後不能馬上知道照片效果😊



平安95285521558


沒用過膠片相機哦,但估計攝影的本質都是一樣的,用鏡頭記錄光影的變化與講述故事,內涵不變,那麼一定能再拍出好的作品!



Lee小李很白不玩攝影


玩過135/120負片,黑白,反轉片的,表示無壓力,哈哈!😄


瑞德喜歡自釀酒


黑白沖印放大搞過,彩色沒有。


楚風150696528


我曾經在八十年代就用過海歐120膠片相機,全手動包括自己沖洗膠捲,洗照片。


冬夏學攝影


我本來就是從膠片時代手動機過來的 所以手動光圈 手動快門 手動對焦 手動衝膠片都不是問題


羅懷幸


其實沒有多大的差別,如果你用的是數碼單反的m檔拍攝,除了對焦以外,和膠片相機沒有什麼不一樣。當然對於手動對焦,傳統膠片相機的裂像對焦很好用,現代的數碼單反沒有這個裝置。總的來說,只是幾天的熟悉時間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