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一、吳昌碩的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秋菊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依樣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1921年作

此幅《依樣》構圖呈半弧形,花葉藤蔓依勢而下,上密下疏,幾欲撐滿全紙,五隻葫蘆各擇其位,畫幅下端那隻垂枝往下,勃勃生機也。藤蔓於此處彎環向上,為全圖形成俯仰顧盼態勢,既合物理,又合畫理。不經意間已為題款留出位置,十四個字分列三行,筆墨濃淡、字體大小、經營位置,恰倒好處。

以畫題揣測,此畫為昌碩先生寫生之作,當然僅僅揣測而已。吳昌碩作此畫時年已七八,滿腹畫稿,信手揮寫即可。舊諺謂“依樣畫葫蘆”,昌碩先生斷其句而全其意,最是此題妙處。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藤本植物是吳昌碩最為擅長的題材。此圖寫葫蘆大藤,盡顯以草隸之筆入畫的氣勢。他以潑墨寫葉,濃墨勾葉筋,淡墨寫葫蘆。而盤旋往復、貫通全畫的則是以書入畫的大藤,它是此畫的血脈,畫因它的流動而生意盎然。

在疏密虛實的處理上,畫家尤具苦心,實處密不透風,虛處中疏通透,如此才使疏密得當、虛實相生。此畫設色古樸,用筆豪放,充分表現了吳昌碩古拙、渾重、豪邁的畫風。

精彩的題款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這幅畫就是如此。在左下角有款曰:“依樣”,寓意詼諧,別有情趣。吳昌碩畫葫蘆不少,有道:“胡蘆胡蘆,爾安所職?剖為大瓢,醉我斗室?”

吳昌碩灑脫不凡的書法與繪畫相映成趣。右上角一小印與左下角之印遙相顧盼,於細微處見巧思。 “聾道人”、“大聾”、“聾”等均為吳昌碩晚年的自號,填於款識中,亦可見畫家的幽默情趣。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1915年作

題識:秋果黃且紅,如錦張碧空。安得製成衣,被之七十翁。乙卯秋,吳昌碩

這幅《葫蘆圖》共有吳昌碩三方鈐印:吳俊之印(白)、吳昌石(朱)、虛素(朱)。畫面左下方較大的一方“虛素”之印,也是吳昌碩經常用的一方印。吳昌碩將石鼓文的結體和章法,在虛與實、空與滿、對稱與非對稱之間巧妙經營,而這種方寸之間的佈局經驗,為吳昌碩畫面構成形式創新提供了無盡的可能性。

在《葫蘆圖》中,主體物在畫面的上端和中部抱團集中,末了,象徵性的掃了兩筆藤須,避免了集中而帶來的凝滯感受,為靈動之氣製造了一個出口;整體呈倒三角之勢中心線與對角線重合,自上而下噴薄而出,邊幅不修卻處處透露了璞玉渾金的藝術才情。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題識:老圃尋秋趁早涼,垂垂滿架半青黃。此中所賣知何藥,莫問江東柄短長。苦鐵道人。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題識:年來我空如匏繫,莫問葫蘆柄短長。

吳昌碩這幅《葫蘆圖》,十分單純,但又真氣磅礴,墨色華滋。畫中八九片葉子極盡偃仰掩映之美,看似隨意的葫蘆當空垂掛,卻是別樣風情。《葫蘆圖》可看出吳昌碩筆墨的書意美,全在於一氣斡旋。

吳昌碩自雲“苦鐵畫氣不畫形”、“食金石力,養草木心”,畫中奔放的氣勢與雄健的氣魄躍於筆端,不可遏止,而構圖的疏密,雄渾恣肆,空間美無處不在。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此幅葫蘆圖用鵝黃色沒骨畫法,顏色豔麗明快,在墨色厚重的大片葉子的襯托下,形成對比,畫面十分鮮亮。整幅畫以淡墨枯筆將藤蔓肆意纏繞,使畫面氣韻生動,墨趣橫生。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1904年作

題識:實垂垂,縣清秋。千金直,在中流。吳昌碩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依樣葫蘆圖 1924年作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吳昌碩 葫蘆圖

二、齊白石的葫蘆圖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白石老人曾有詩言:劫後殘軀心膽寒,無聊更變卻非難。一心要學葫蘆訣,無故哈哈笑世間。

葫蘆寄託了白石老人獨特的情思,也是老人喜畫的題材,他曾說:“因喜葫蘆能解笑”。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1127萬元,2013年5月中國嘉德)

此圖無年款,從題字與筆墨判斷,約作於20年代中期,即“衰年變法”接近成熟的時期。畫面上的葫蘆還吊在架上,連同枝葉在秋風中搖曳,墨葉把黃色葫蘆襯托得分外明亮。

題曰“頭大頭小,模樣逼真,願人須識,不失為君子身。”白石老人在其它畫葫蘆作品中,常題“依樣”二字(民間常說“依葫蘆畫瓢”),還見有題 “依樣無羞”四字之作的。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齊白石畫此幅作品時已是九十六歲高齡,筆墨依然充滿了力度與活力,技法已臻化境,可謂信手拈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1947年作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農家好樣》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麻雀》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麻雀》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牽牛花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牽牛花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草蟲》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吳昌碩的葫蘆VS齊白石的葫蘆,比比看!



齊白石《葫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