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事業單位農業服務中心編制人員在這次改革中,該何去何從?他們有發展前景嗎?

白青格樂1


鄉鎮農業部門將實行“大農業”格局,根據“歸併相近職能,設置綜合性辦事機構和事業單位”的要求,鄉鎮的農業、林業、畜牧等部門很可能整合到一塊,組建綜合服務中心。總的來說,該機構的發展前景是很不錯的。

目前,已經有不少省份出臺了市縣機構改革的總體意見,比如廣東、寧夏、四川、黑龍江、廣西等等。就鄉鎮一級的改革要求看,各地方案既有共性,也有個性。總的來說,各地都推行下放權力政策,儘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強化基層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這樣改革的目的也是解決長期以來鄉鎮一級事多權小的矛盾,再加上鄉鎮直接面對群體、服務群眾,需要充實各項職能。要在鄉鎮一級實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對於農村服務中心來說,在這次改革中很大可能性將和相近職能的站所進行合併,比如林業、畜牧。

這次改革對於人員來說,也是一個機會。農業服務中心人員應該絕大部分都是事業編制,因為鄉鎮有不再保留事業單位的要求,參考遼寧、四川等地做法,面向廣大鄉鎮事業人員通過內部考試等形式可以過渡為行政編制,遼寧將機構精簡下來的行政編制拿出很大一部分用在鄉鎮上。

當然還有一種做法是,鄉鎮一級職能整合為大中心後,歸縣局管理。這樣的話,原有人員繼續保留事業編制身份,單位整合的,按照人隨編走進行調整。對於原有人員來說,變動不大。除非是合同制等編外人員,可能會進行分流、轉崗。

就農業服務中心來說,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在鄉鎮,直接接觸農業,一方面國家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另一方面這次改革提出權力下放,對農業服務中心來說都是機遇。

大家有什麼好的看法或有關於改革的消息,歡迎留言評論。


大白i說事


鄉鎮編制內人員肯定是成立幾個中心,自然有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包括以前的農機站,農技站,農經站,畜牧站,園藝站,林業站,水保站,水利站諸如此類的七站八所,這些站每個站人不多,多的也就三四個人,少的甚至一兩個人,但是單位多,加起來也是個龐大的數字,所以也是改革的重點,不像衛生教育服務中心,就一個衛生院和計生站外加個中心學區校長,這樣整合資源,即可以讓農業服務人員發揮自己的職責,又能加強管理,畢竟過去的由縣局管理有些鞭長莫及,交給鄉鎮政府有利於監管,更有利於當地的農業生產


寂寞的青韻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由頂層設計改革方案的人員來回答!在全國範圍內,應該考慮人民吃飯的重要性,應該考慮這些人員的地位和辛苦程度及其待遇等等各個環節中的具體情況而進行。


13997776125


關鍵鄉鎮要有人才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