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推廣重疾險,互聯網巨頭做保險靠譜嗎,你怎麼看?

蔣顯禮


作為一個保險代理人我發表下我的看法:

我覺得互聯網是一個趨勢,但是有他好的一面也有他不可行的一面,其實互聯網保險銷售相當於“代理”某個或多個保險公司的產品,我覺得其中有兩個問題

一、一個問題要明確,只有業餘的代理人,沒有業餘的保險公司。這裡有人要問了,怎麼沒有“垃圾”的保險公司?生了病不賠錢,保險公司都是騙子。保險合同是投保人於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係的協議,屬於民商合同的一種,其設立、變更或終止時具有保險內容的民事法律關係,因此保險合同不僅適用保險法,也適用合同法和民法通則等。所以保險公司在發生某事時沒有對投保人進行賠償肯定是合法的,責任在合同之外。說到業餘的代理人問題,一個優秀代理人是會把保險合同逐條剖析給你聽,並讓你能夠理解,且不存在誇大、虛構的情況。說到主題,一個優秀的保險代理人有時都會漏掉一些必須告知投保人的事宜,更何況是在相對業餘的互聯網銷售(某寶上保險板塊客服親測,只知道表面),投保人自己估計也是一頭霧水。這樣就會造成一種情況,不相信保險的人會越來越多,保險行業在中國的發展會越來越慢,當然不排除好的平臺,我只是說的整體方向。

二、據我瞭解,互聯網上的保險產品價格跟跟同類保險公司產品差異更大,外行說的“性價比高”的產品。單產品這一塊,保險公司盈利主要利差和死差,這個想了解自己可以百度。99年後的新保單基本消除了利差損,但隨著保險公司之間競爭的加劇,特別是在未來某個高息時代,監管層如放鬆或大幅提高最高預定利率,部分保險公司由於對短期利益的追逐,依然有可能出現大批利差損的虧損保單,這種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如果出現在保險業過了成長期的時代,直接會造成保險公司的倒閉。說這麼多要得到的結論是,我國保險業這麼多年,能夠留下來的,這塊肯定比我算得好,價格低的互聯網保險產品絕大多保險責任少,想要得到更好的保障,還是得需要更專業的人。

其實說這麼多,還沒在互聯網的到發展的產物,一定有大好的前景,需要規避的問題太多了。


沒事放會牛


賣保險很簡單,不過,提供服務的就不多了。

互聯網上買保險純屬自助投保,你得想清楚幾個問題:

1,你買的保險是你需要的嗎?

2,你買的保單投保流程合規合法真實有效嗎?

3,你買的保險性價比高嗎?

4,你會不會擔心保單失效?

5,你如果發生了風險,誰去報案,誰去理賠?

6,如果你和保險公司發生理賠糾紛,誰幫你維權?

如果以上問題你不能解決,那就請專業保險經紀人吧,任何事都是平衡的,以為互聯網上買了保險省了錢,其實失去的可能會更多,缺失專業服務的保單也許將來只是一堆昂貴的廢紙!



蔣姓超獨立理財規劃師


保險是200年來從未衰退的行業,大家保險保障的意識都在提高,互聯網巨頭也來分一杯羹,互聯網保險未來確實不可估量。

但目前來看,還是有監管不到位,產品上下架快,保險轉換成互保,售後理賠困難等操作性複雜,投訴率極高的現象。現在入手我覺得風險還挺高的,不要想著佔價格便宜而忽視後面的風險


A小葉子54


互聯網巨頭多,也不是誰想做就能火,關鍵是信任,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懷疑互聯網保險是錯誤的,跟不上時代。


雲九重


還有誰敢買騙子公司的保險呀,那不是找死啊


笑對人生4359857172336


是打車的滴滴嗎,前一次被殺的乘客有多少保障?切,不務正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