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霞浦背山臨海,擁有全國最長海岸線。周邊海島漁村數不勝數。俗話說靠海吃海,生鮮市場上,狸貓換太子的伎倆可謂數見不鮮,不少人都被坑過。

買海鮮貓膩多,很多地方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讓幾十年經驗的霞浦老漁民來給你支招!

野生海鮮門道多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市面上大部分野生海鮮,都是大型船隻捕撈起來的凍品,這些凍品其實也不貴,其他零散捕捉的野生海鮮,比如魚類,由於成本和工具等因素,比較難活著送到市面上,一般都是保鮮或冰凍的。

市場上有一些攤販,將一些養殖的活魚,比如黃翅魚、石斑魚、海鱸魚等,說成是野生以賣出高價。

老漁民表示,能辨別野生魚和養殖魚的普通人,不到10%,一般人最好不要隨意購買所謂的野生海鮮,很容易被坑。

流動生意和熟客生意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有一些攤位,比如景點或人流量大的攤位,做的是流動人群的生意。如果購買者沒有問價比價,很可能就被唬住,花高價買次品。

而有一些攤位,服務範圍較小,做的是熟客生意。這些攤販不僅不會缺斤短兩,有時可能還會弄一點小優惠以贏得回頭客。

老漁民提醒,注意觀察攤販和其他顧客的交流,或者跟著買菜的大媽買海產品,比較不容易被坑。注意防騙,不要有天真的“淘貨心理”。

跟隨本地人碼頭掃貨

有人會問,直接去批發市場或碼頭掃貨是不是更真更實惠?

老漁民解答,批發市場散買也不會賣太便宜,不然很難零售,而且零售市場上的各種貓膩,批發市場也一樣可能有。另外,碼頭裡上來的海貨,可能有些不是海里撈的,而是攤販從批發市場買下來的,既不是野生的,也不是最新鮮的。

碼頭上確實也有一些漁民抓住的野生魚,說實話很難到市場,一般第一站都是流向酒樓飯店。如果想買這類東西,最好讓本地的朋友帶著去幫忙挑選,否則別下手。

三種常見海鮮鑑別方法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蝦菇

選擇蝦姑和選活蝦的方法差不多:

一是看它在水中的游泳速度和頻率,速度越快頻率越高,說明越鮮活;

其次捏蝦虎頭,越硬越好;

三是看其腹部的鰓,鰓越白說明越新鮮;

四是看重量,同樣大小重量越大越好。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辨別公母:母蝦腹部靠近頭頸的位置有三條乳白色的橫線,透過燈光可以看見母蝦背部中間有一條明顯的實線,這是紅紅的蝦子映襯出來的顏色——而公蝦通體一種顏色。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海蝦

不新鮮的蝦不但味道差,吃了鬧肚子就壞事了!因此買蝦時要辨別新鮮程度。

新鮮的蝦呈青白色(雌蝦)或蛋黃色(雄蝦),體表和腹肢不發黑,頭部和表面不發紅,頭、胸甲與蝦肉連接在一起。

除此之外還有:

一、養在水裡的活蝦,用網子去撈時遊的越快的越強健越新鮮;

二、看色澤,蝦殼硬,有光澤的是肉質比較鮮美的;

三、看殼與肌肉之間緊密程度,鮮蝦這兩者之間是非常緊實的,不易用手剝開,但如果是久置的蝦很容易用手就會剝開了;

四、靜靜觀察,鮮蝦會時不時有氣泡吐出,說明有正常的生命呼吸;

五、聞味道,蝦有一種腥味,越腥說明越新鮮,但不是腐爛的黴味,如果已經產生異味,就不新鮮了。

花蟹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花蟹

花蟹(梭子蟹)蟹肉肥美、營養豐富。選好的花蟹是有講究的:

首先看公母,公的腹部是三角形而母的是半圓形的,這是最簡單的辨別方法。喜歡吃膏就選母的,喜歡鮮甜蟹肉的就選公的;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霞浦老漁民告訴你,買海鮮的幾種“坑”你要知道!

二是看背部,蟹殼呈褐色或紫色,且堅硬,紋理清晰有光澤的為佳;

三看生命活力,可以將其翻過來,能迅速翻身說明非常健康,如果不能翻身說明生命力不強;

四看腹殼的軟硬,用大拇指去擠壓,硬的說明肉質肥厚;

五是看蟹足,蟹足和軀體連接緊密,提起蟹體時蟹足堅硬,不鬆弛下垂的最肥滿。

六是掂重量,如果兩個相同大小的,用手掂量一下,哪個重哪個肉就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