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後主劉禪不投降,蜀國等待東吳的救援,能守得下去嗎?

江南皮革廠—CEO黃鶴


三國後期,擁有黃河流域的曹魏實力越來越強大,相反蜀漢、東吳兩國實力則越來越弱,所以如果後主劉禪不投降,蜀國等待東吳的救援,蜀漢仍然逃不了亡國命運,最多可能晚一點亡國罷了,原因大致上有:

1、曹魏統一北方後,北方空前穩定下來。到司馬懿當政後,除了出現幾場小規模的反司馬叛亂以外,魏國政局基本上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人口有所增長,經濟繁榮,到了三國後期更出現人才濟濟:鄧艾、鍾會、郭淮、陳泰等名將;

2、蜀漢自諸葛亮死後,實力大不如前,雖然在蔣琬、費瑋時代,採取休戰政策,但無法改變蜀國的困境,畢竟蜀漢採取錯誤的用人政策:重用荊襄集團、排擠益州土著,益州土著沒幾個願意為蜀漢效勞,所以導致蜀漢後期人才凋零,全憑姜維一人苦苦支撐,所以為什麼出現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當行鋒”。但軍事上雖然全憑姜維苦撐,但政治、經濟上則無人幫助後主,加上後主寵信宦官黃皓,沉迷酒色,早已把國內政治、經濟搞到一塌糊塗,試問這樣的國家怎樣抵擋得住實力遠超吳、蜀之和的魏國呢?無論人力、財力、民心都無法與魏國相提並論。魏國滅蜀是當時歷史大勢所趨。


權說故事


完全可以的,鄧艾當時帶入關的只有2000人,而且是一支孤軍,沒有後援。如果劉備還在,直接就能吃掉這支孤軍。就算是能力不濟,堅守城牆等姜維來救也是可行的。可惜劉蟬沒有上過戰場,沒有鬥志,直接就投降了。


輪迴醬1


如果劉禪死守成都,做個動員大會,城內軍民一心,短期內是可以守住的,鄧艾所部雖然驍勇善戰,然而長途跋涉,也是人困馬乏,攻城會造成極大的損失,所以還是守得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