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讀985、211大學的農村孩子,最終過得怎麼樣?

王2519


看了這個問題感覺有點頭疼,我也是農村出來的,畢業的院校既是985,也是211,應該來說也是一所名校了,電子科技大學,在四川的名頭還是挺大的。

畢業的時候就直接被南京的一個國營企業要走了,在南京8年多,在企業裡面做了5年多,然後辭職出來和同事一起創業,遺憾的是,創業失敗,還欠了一些債,期間奶奶去世,感覺到離家太遠實在不方便,所以後來回到了離家近的長沙。

回到長沙後,一直處於打工的狀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欠債也都還清,目前準備再次創業。

與同齡的人比起來,所謂的見識、思維都要好很多,同時頭腦靈活,能夠迅速找出工作中的問題點,也能快速給出解答方案,一直來說還是比較受領導重視的。

現在經常回家看父母,越來越感覺當初選擇回來,是非常正確的選擇,俗話說得好,“父母在,不遠遊。”現在在長沙雖然沒有以前在南京的那樣舒服,不過從來就不後悔,能夠經常回家看父母,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沒有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感概。

希望自己再次創業能夠成功,不是想證明什麼,只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過得更好!


子辰314


我來講四個孩子,兩個985,兩個211,他們現在的狀況有很大差別。

先講一對堂兄弟,哥哥C考的是南京大學自主招生,畢業後聽從父母的安排到鄰縣考了個公務員,然後成家生子,讓父母過上了含飴弄孫的日子。

這是個聽話的孩子,從小一直任由父親安排,跳級、自招、考編、結婚,按部就班完成了父母交待的任務。現在,或許是小縣城安不下他的心,他又考到二線城市去當了法官。但他不敢走得再遠了,父母不許。其實也挺好,一家人其樂融融。

弟弟L科大少年班,考研讀博,出國留學,現在國外一家科研機構任職,收入不是我這種窮老師可以想象的。不過,他的父母親談到他既驕傲又難受,見他只能通過視頻,好幾年也難得回來一趟。

他們的父母都是農村中小學老師,是我當年的同事,所以,情況我比較熟悉。

再講我的兩個同村的考取211的孩子。

Y考的是上海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工作。機會多,人又靈活,升職加薪是常態,30歲就做了某企業高管。但他並不滿足,利用手中積攢的資源和人脈,自己開了家公司,現在混得風生水起。在農村老家修的大宅院讓人咋舌!去年,乾脆把父母接到上海享福去了。家裡的房屋和宅基地選址也好,將來徵拆也是一筆財富。

這個黑瘦小子現在成了我農村老家人口中的傳奇了!大夥兒對他的父母也是掩不住的羨慕嫉妒恨呀。

另一個帥小夥考的是武漢理工大學,入學不久就學于謙,抽菸喝酒燙頭。談戀愛逃學掛科,後來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被學校退學了!說起他,大夥兒真是痛心疾首。現在,在他弟弟的幫襯下,找了份工作。不過,確實是聰明人,在公司裡又混成了中層,日子還是過得去的。

這四個孩子,都從農村走到了重點大學,但之後的人生軌跡完全不同。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作出了選擇,過上了自己或滿足或不滿的生活。但是,比起村裡沒有進過重點大學的孩子,他們的眼界、思維方式、適應能力、把握機會的能力遠遠高出一截,因而,他們競爭力更強。或許,這才是無論如何也希望自家孩子考上好大學的原因吧。

劍客談教育


我是從農村地區來的,有認識不少從985、211工程大學畢業的農村大學生,這個問題還是比較熟悉的。

一、985程序員.

老家有一個小夥子,當時上的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這個小夥子從初中到高中學習都是比較踏實的,我考上一所98521工程大學也是比較合理的。他在本科畢業後,去了廣東省珠海市的一家軟件公司裡面上班,後來可能是覺得公司治理老家太遠了,後來就回到了西安找了一家軟件公司上班。到了先上班以後他在當地找了媳婦,然後現在娃已經有了。



二、985經濟學.

我這附近還有另外一個年紀比較小的女孩,當時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學,這個女孩子家裡面本來是想讓他去考教師的,但是這個女孩子比較任性,現在目前還是在西安的一家公司裡面上班。


三、985農學.

有一個比我們大十幾歲的小夥子,當時上的也是形容科技大學農學方面專業,後來他在畢業的時候,他媳婦可能在市裡面有關係,讓他在市裡的一家農業科技研究所裡面上班,後來有幾年是在市委組織部上班,不過現在又回到了他當初上班的那個研究所,已經是研究所的領導了。

四、高三舍友們.

當時我們高三宿舍裡面是住了10個人,後來全部考上二本以上高校,其中就有5個人是上的211工程大學。剛才這裡面有一個當時130分考上大學的同學,他在長安大學學習的是建築學方面的專業,我本科月底以後去外面上了班又考上長安大學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研究生畢業後現在是在西安的一家建築公司上班。宿舍裡面還有個舍友是以590分考上長安大學機械方面的專業,現在是在洛陽的一家公司裡上班。宿舍裡面有一個小夥子,是以590分的成績考上了華北電力大學,現在是在江蘇的一家火電廠裡面上班。就是因為這個小夥子當時是第540分的成績,考上了中國地質大學,現在是在北京的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裡面上班。



饕餮視聽


我感覺這個問題我比較有資格回答,我身邊有幾個這樣的例子。

第一個例子,我剛上初中的時候,我們村一個女孩考上了北京大學,一時間轟動整個村莊。這個女孩是姐妹兩個,從小沒有了母親,是父親把他們兩個拉扯大的。上高中的時候,姐妹兩個一塊考上了我們當地的重點高中,兩個人學習,在全校都是前幾名。由於家裡條件太差,姐姐可憐父親就輟學幫父親幹活,供妹妹讀書。數年以後,妹妹如願以償,考上了北京大學,目前在某個國家保密單位工作,而姐姐在家裡面幹農活。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真不是吹的。

第二個例子,我們從小一塊長大的,小學,一個班的,初高中都是一個學校的,他學習比較好,腦子特別靈光聰明。平時大家學習,他從來不學習。高考的時候發揮失誤,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目前在騰訊公司總部工作,好像是軟件工程師,聽他母親說,一個月工資八九萬,我感覺有點邪乎,不太現實,不過每個月兩三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個例子也是從小一塊長大,和第二個例子中的那個同學,我們是一個班的,他們兩個都是第一名,第二名,不分伯仲。這個同學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讀數學專業,好像還在讀博士。


第四個例子,絕對是個女漢子,一個非常勵志的典型。高中的時候我複習一年,她複習三年。讀的是黑龍江大學韓語專業,大學一年級,作為交換生去韓國讀書一年,大學畢業之後直接考取的韓國的研究生,韓語專業,現在在讀博士,好像馬上該畢業了。讀書期間,幫大公司老總兼職當翻譯,貌似還挺不錯的。

剩下幾個211,985畢業的,有的在本田公司總部工作,有的去銀行了,有的去大學裡面教書了。還有一個考上了北京的公務員。

說來說去,都比我這個不入流學校畢業的基層公務員強太多了。


叮咚wrmfw


都認為寒門無法考取名校,但我認為,農村中的優秀學子一樣的可一流名校,甚至北大清華,我2017年帶畢業的一個農村男生,通過農村專項計劃的形式考取了清華大學。近年來,受政策傾斜,有更多的農村學生進入一流名校。

這些學生在學習上無可挑剔,絕大多數是全面發展的,因此在大學裡成績都很優秀。不過進入大學後,若論綜合素養,來自農村的學生確實有很多方面不及大城市學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在大城市的發展。

不過以我的瞭解,考取名校的農村學生畢業後回到本地的很少,大多數選擇了在外打拼。憑藉著從小養成的勤奮和吃苦精神,他們原來自身的不足在大城市的環境中慢慢得以彌補,從而有了更好的發展。


我有個學生,當年考的是武漢大學的計算機系。在大學裡他執著於程序設計,曾兩次拿過亞洲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銀獎,一次銅獎,成績優異,以至於微軟、百度和通訊向他拋來橄欖枝,也有許諾薪資極高的遊戲開發公司,但他最終選擇了通訊。

他從大四開始就在騰訊實習,最終在包括來自西交大、上海交大在內的四名實習生中,只有他以本科學歷留了下來,而另外三個研究生則被淘汰。如今,他已是騰訊公司所在部門一個研發團隊的負責人,發展前景很好。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不過大多數都選擇了走學術道路,出國留學的也頗有幾個,博士畢業後在大學任教的比較多。

總之,來自農村的優秀高中生在進入大學後會度過一個艱難的適應期,但很快他們就能適應並嶄露頭角,因為他們能夠把農村學生特有的吃苦精神一直髮揚下去。畢竟,能考取名校的農村學子,都是把刻苦、高效和自律很好結合起來的人。

當然,少部分農村學生也有在大學裡迷失自我,進而工作無著,無法立足於社會,但是,這樣的並不多。

學有方法,考有技巧,優學優考策略致力於將學與考的最優結合,助力學子圓夢。如果問題,歡迎私信交流。


優學優考策略


身邊有幾個985,211院校畢業的朋友,有幾個是初中同學,他考上了北航,學習的是企業管理,大學畢業就跟農業銀行簽約,現在在北京CBD上班,他老婆是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兩個人從初中就在一起,大學畢業就結婚,後來家裡湊了八十多萬首付。2012再三環買了一套五十多平房子。房貸一個月五六千。他們都是獨生子,兩個家庭的老人都是五十多,也在工作是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



還有一個初中同學,在中國地質大學,畢業之後跟著家人做生意去了廣東,據說還可以。在那邊買了房子。

另一個同學上的中國傳媒,後來畢業參加公務員考試,筆試都過了,進入市裡財政局工作。他還比較幸運,家裡沒背景,靠自己努力進去的。全村第一個財政局公務員。很厲害,很多人都給他家說媒。


時光差你一個解釋


我是農村孩子,211大學畢業。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客觀事實:能考上985、211的都不是笨蛋。


1、2010年211大學畢業,因為名校畢業,加上當時動畫、遊戲興起火熱,實習期間就有公司想簽過去,當時對方意向薪資7K左右。我拒絕了,選擇自主創業。

2、創業期間,明顯感受到211名校的好處。因為這個社會精英階層大多數都是名校出身,碰到校友也是最正常的事情,所以在事業會排除好多的阻力。

3、我創辦企業後,在招人上雖然看能力比學歷重要。但發現,往往名校畢業的學生綜合能力比一般學校的學生能力強。如果是相同的薪酬付出,通過面試的人員裡面肯定優先考慮985、211大學畢業的。因為名校學生的學校軟硬件支撐的知識結構肯定在後面爆發力比一般大學畢業的強。

4、我身邊有不少的的同學、師弟在我們211大學畢業後積累財富的能力比我強多了。其中一師弟企業估值N十億,被國際著名風投公司IDG資本投資。

5、以上幾點都說明,211、985畢業出來的農村孩子一般來說不會太差,除非他自己不上進,因為他曾經高考時已經超越了一批人。


黃校長課堂


有人說,現在寒門難出貴子,社會上的精英都是靠老爹,靠背後的關係得來的。這樣的人,實在是目光短淺,從985、211大學畢業的孩子,不論是城市孩子,還是農村孩子。在某些方面,要比一般大學的學生獲取的機會多,成功的幾率也就大很多。本人有個表哥,家境比較貧寒,2008年考取的南開大學,學費申請的是助學金貸款,平時也勤工儉學,獎學金拿到手軟,最後他以一個優秀的姿態進入了華為,目前年薪上百萬。

其實,你看出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度過大學這個寶貴的增值期,畢竟大學是你從學校到社會的,最後一個過渡昇華期,好好把握,你自會有一番成就。說985、211本科生不值錢的,你是不知道這些學生,接受的師資力量,和入校進行企業宣講的企業有多好吧。


我可能上了假大學


我也是一名讀了985 211工程大學的傢伙。


就是這個地方,當年據說全國排名前10

並且我考了我們全縣第一名,我們家族人跟村裡人家吹牛都說我是高考狀元,彷彿他們已經看到我加官進爵的樣子了


這是川大江安校區

川大確實是百年名校,創始人吳玉章先生、張瀾先生,都是中國革命先驅。





朱德,郭沫若,巴金是知名校友。


德水,以校友朱德命名


沫溪,以校友郭沫若命名



巴金先生塑像


川大的華西醫科學院,蜚聲國內外


那時我覺得我真幸運,還有,我真牛B,我畢業了肯定能飛黃騰達,叱吒風雲當個女強人。


川大江安校區圖書館,藏書量,是我國西南地區藏書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館舍總面積63,100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達699.75萬餘冊。

據說神州五號上天時,還載著川大校旗不知是真是假。



然而,事隔多年,我才明白一句家鄉俗語,豬就是豬,邀到北京去還是豬。牛B的是學校,自己不努力,一切都是浮雲。



學校好,只是外因,內外因素才是決定性因素

在學校我只是成績一般的學生,秉著大學就是玩的精神,參加社團,當志願者,搞文藝活動,兼職,全都搞了,唯獨沒有好好學習,要到考試才臨時抱佛腳,跑到圖書館突擊功課。



同學有得到獎學金到歐洲遊學四年的,有當培訓生的,有進外企的,有跨專業考研的。



而我簡歷投了不知多少,那時面試之前也不知道先做功課,先學習一些面試的注意事項技巧啊那些,那時候百度一下或者買本書學習學習,至少能更好地展現自己,歸根結底,自己成績單不夠硬氣,沒有得過獎學金,很多大企業是很看重成績的,因為畢竟是學生,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都搞不好,以後別人又能放心把工作交給你嗎?肯定不會。所以現在還在大學的朋友,你們還是好好學習吧,還有多看書,不要荒廢了四年光陰。打醬油的註定沒有好結果,到最後果然沒有一個滿意的工作,最終我響應國家號召,到西部艱苦地方去。


西部,我的家鄉,寶興,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


寶興紅軍廣場


寶興縣城

然後我回到了家鄉,做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本想著建設家鄉,振興中華,誰知被安排到鄉鎮府做類似文秘的工作。自己能力只有那麼大,想像的和現實差距很大。



在家鄉當了三年西部計劃志願者,發現自己無力改變什麼,連自己的窘境都改變不了,更不說建設什麼家鄉。再說家鄉已經很好了,家鄉人都比我富。


寶興磽磧湖

兜兜轉轉的我終於考上了市一級的公務員,當然工資依然微博,工作依然瑣碎而操心。


寶興磽磧上九節盛況

生活在繼續,人生也還有無限能,雖然不如我的同學們發展得好,但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道路,我相信人生還有無限可能。


落魄女學霸


我自己和我表弟就是這樣的孩子,我來說說我們的經歷。

我和我大姑家的表弟都是農村孩子,那種四五線城市近郊的農村。我們都是那種上學比較自覺,家長也時時在耳邊說只有上出來學才能有出路。但是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學習都是不管的,什麼陪學作業,報輔導班,完全沒有。能給予的就是早上5點起床給做好飯菜,考試不好訓一頓。晚上我們這屋寫作業,父母那屋電視看得火熱。

我大學時天津大學985,我表弟是西北農林也985,我倆都是靠自己勤奮好學加有點天分考上的一本。上學的學費都是東拼西湊的,我上大學時一個月500的生活費,一年4000塊,包括吃飯、穿衣、來回車票。也就是說我爸媽一個學期就給我2000塊,然後什麼都不管我了。那時是2004年。500塊不能算非常少,至少可以吃飽飯,衣服穿得差點,反正凍不著的。但是我很自卑,整個大學階段都是這樣的,怕別人談論到家庭,也最不想跟別人談論父母家庭,也不敢談戀愛。

後來我成績好,考了我們那個專業排名第1的學校的研究生。我弟比我還爭氣,他被保送到本校的研究生了。

研究生畢業後,我不敢去北上廣,因為沒有家底支持,當時是09年,我算一下工資和房價,覺得靠我自己存錢,10年也付不起首付。自己一路努力拼過來,自尊心又虛高,不想找個有現成房子的男朋友,怕他看不起。於是,應聘回老家的高校當了一名大學老師,現在生活穩定,物質上算基本滿意。兒時窮慣了,物質慾望被輾壓得沒有復甦的能量了,現在有車有房覺得還不錯,更多的還是想追求個人成就。

我表弟研究生畢業後去了武漢一家國家級設計院工作,作為工程師,工作忙、累、收入也比較高,一年能有30多萬吧。他畢業一年後就在老家按揭裡買了房子,首付他自己出的。武漢的房子這兩年漲太快,他一直沒賺夠首付,所以一直沒能在武漢安上家。我表弟人踏實,長得比較周正,個子也高,單位領導喜歡給他介紹對象,都是那種家庭條件極好,房子都好幾套的女生。我表弟見了幾個,覺得這種家庭條件好的姑娘比較會生活,也有脾氣,跟他不是一路人,不太願意。家裡也給他介紹,他見了幾個,覺得人家這樣那樣。總之,有點高不成低不就,一直單身。

這些年,我有了孩子之後,也一直在思考家庭狀況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問題。慢慢的,我覺得,農村還是城市,經濟條件好還是壞,其實都不如父母的對人、事和錢的態度對孩子成長重要。父母豁達,不以金錢論英雄,還是也能對金錢有個寬鬆的態度。父母開明,不斤斤計較,孩子也能成長得落落大方。經過多年的讀書、思考和內在滋養,我已經擺脫了自卑的困擾。我現在的努力方向是多積攢個人優勢,換個東南大城市去工作,目的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東南城市氣候好,大環境好,開放程度高,孩子可以成長的更自由。

以我和我弟的親身經歷來看,農村裡經濟條件不好的孩子可能奮鬥起來有點瞻前顧後,因為沒有人給你託底。

都說階層已經固化,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和我表弟都比自己的父母提升了一個階層。可能我們沒有劉強東等那樣的能裡裡,實現從赤貧到億萬富翁的跨越。但正是我們這樣普通人的成長,才能說明,階層提升是真實而大量存在的。

25歲之前,混不好可以怪父母,25歲之後再混不好,就只能怪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