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支付寶這次15億的活動有的人每天十幾,而有的人每天只有一毛兩毛呢?

用戶106321011654


支付寶現在的線上活動不斷,螞蟻森林,借唄,花唄的活動如火如荼。作為目前最大的移動支付軟件,活動不斷,最近大規模的瓜分紅包活動,最高領取 99 元,每天一次,大家會發現有的人可以領到十幾塊,有的卻是一倆毛,原因何在,為什麼會這樣做?
支付寶花唄紅包,越是花唄老用戶領到的紅包越小,越是不怎麼用花唄領到的紅包越大,如果第一次開通花唄,紅包更大,最高的有領到三十多塊的。同一用戶多次領取紅包的,基本就是一毛錢了,支付寶還是很聰明的。
支付寶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刺激新用戶使用餘額寶,使用花唄,吸引大批新用戶的到來。支付寶搞活動一出手就是 15 個億,大家自然樂見其成。活動的操作也非常簡單,就是在支付寶 APP 搜索一串數字,就可得到相應紅包。而且領完紅包後分享出去,如果別人成功領取,也可以得到相應賞金。畢竟輸個口令就能領取錢的事情誰都願意幹,但支付寶肯定也不會白白做這場活動給你送前,其自個打的算盤也是有自個道理的。
除了惠及用戶外,應該還是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吸引更多用戶,特別是讓更多人開通【花唄】,因為不少紅包都是直接到了花唄。
更多交流歡迎留言評論 !

stormzhang


根據我的體驗,這次支付寶12月瓜分15億的活動,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開花唄功能,作為配合,最近電視上的花唄廣告也非常的頻繁。

所謂花唄,就是支付寶自己的類似信用卡的服務,用戶如果想要買一樣東西但是錢不夠的話,就可以使用花唄向支付寶預支一定的額度來購買商品。由於花唄是直接用來購物而不涉及到現金,所以很多網友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在向支付寶借錢。

支付寶給用戶開花唄,本質的目的還是為了盈利。雖然花唄和信用卡一樣,只要不分期並且在一個月內還錢,就不會產生利息和手續費。但花唄用的多了,一旦養成超前消費的習慣,就難免會出現分期購物的情況。比如最近剛出的新iPhone XS Max、iPad Pro 12.9等數碼產品,價格都在萬元以上,很多網友都是通過花唄分期購買,支付寶就從中賺取一定的手續費。

不過咱們國家的消費者在購物時都比較謹慎,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超前消費的習慣,也沒有信用卡。為了引導這些用戶開花唄,支付寶就搞了這次12月瓜分15億的活動。根據我的觀察,通常沒有開通花唄服務的用戶,獲得的紅包金額比較大。比如我自己就在第一次掃碼的時候獲得了7.18元的花唄紅包。

但是這些大額紅包也都註明了,必須開通花唄功能、並且通過花唄購物才能使用這些紅包。雖然花唄本質上和信用卡沒什麼區別,也是合法的金融服務。但是很多年輕人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盲目使用花唄“剁手”,很容遇到還款困難的情況。比如前面提到的iPhone XS Max,它的256GB版本是10999元,使用花唄分期12個月雖然可以享受無息,但每個月也要還916.5元。如果忍不住又買了9299元的iPad Pro 12.9英寸版,免息分期12個月每個月就要還744.91元。兩樣加起來就是1661.41元。如果是剛剛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每個月背上1600塊錢的債務還是比較吃力的。

而一旦花唄逾期沒有及時還款,那麼就和信用卡一樣,會在徵信上留下汙點,以後買房、買車,甚至子女上學都會面臨很多問題。所以我認為如果沒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平時收入也不高的話,最好不要開通支付寶的花唄服務。

這次支付寶12月瓜分15億活動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引導用戶在線下消費的時候使用支付寶付款。如果平時在線下很少使用支付寶消費的用戶,那麼參加活動獲得的紅包就會比較大。

雖然現在支付寶和微信是國人常用的兩大移動支付平臺,但支付寶總體上是處於下風的。因為微信除了支付功能之外,還是最常用的社交軟件,平時微信就常駐在手機後臺,用戶打開微信非常方便,所以很多人就習慣用微信支付。

而支付寶只是一款支付軟件,用戶在平時是很少開啟支付寶的。再加上支付寶的功能越來越多,程序越來越臃腫,因此在很多配置不高的國產手機上,打開支付寶的速度比較緩慢。很多這一部分用戶都不喜歡用支付寶進行線下消費。

所以現在支付寶用紅包招攬的就是沒有開通花唄,以及平時很少用支付寶進行線下消費的用戶。至於那些早就開通了花唄,或者平時已經習慣了線下支付寶支付的用戶就屬於熟客,就算不給紅包他們也一樣會使用支付寶付款,這些用戶能夠掃出來的紅包就比較小。


貓眼看數碼


  最近一段時間,支付寶瓜分15億紅包的活動非常火爆。相信很多人跟題主一樣困惑,為何有的人每天領十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的紅包,有的人只能領到幾毛錢呢?


  先來說下支付寶瓜分15億紅包這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激活花唄這個功能。不然,支付寶怎麼會憑空撒15億紅包,一切還是為了利益。說白了,花唄與銀行的信用卡非常類似,都是先花錢,再還款,有40天的免息時間。此外,花唄也像信用卡一樣,能夠分期還款。

  具體來說,花唄分期3個月手續費總金額的2.5%;分期6個月手續費總金額的4.5%;而分期12個月手續費總金額的8.8%。重點在這裡,支付寶可以通過花唄分期業務賺錢,這也是支付寶拿出15億紅包推廣花唄業務的真正原因


  正所謂,天下攘攘,皆為利來。支付寶撒15億紅包,肯定是針對有消費能力,而且沒有開通花唄的用戶。從我身邊的一些例子來看,沒開通花唄的用戶,每次都能掃到十幾塊錢的紅包,而開通花唄的,只有幾塊錢,甚至幾毛錢。


  由此不難判斷,花唄的紅包是可以通過一些機制來控制的,沒有開通花唄的人,掃到的紅包數量就大。試想,用戶已經開通了花唄,再回饋大紅包有何意義?當然了,這僅僅是猜測,但完全符合馬爸爸的商業邏輯。


賈敬華


支付寶的營銷模式超級厲害,這是拿真金白銀吸引新用戶,讓你養成養成用支付寶消費的習慣。有人說,支付寶對新用戶比較優待,一般初使用支付寶消費時,紅包數額較大,但是對於老用戶紅包數額較小,這個也不盡然,偶爾的成份很多。

從身邊的朋友們瞭解的信息來看,不管是新用戶還是老用戶,也都存在紅包大小不等的現象,因此,有人提出支付寶會用“殺熟”方式喜新厭舊。如果你這麼想,倒也無可厚非,不過,不管紅包大與小,你都已經養成使用它的習慣。

紅包不重要,心情最關鍵。如果你把這些蠅頭小利看的很輕,不管多與少,你都會感覺到很開心。如果你把利字看得重了,和身邊人相比,你紅包小了,自然會影響心情,甚至怪馬雲對你不公平。可不能這麼想,馬雲已經退休嘍。

對於商人而言,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你現在得到的紅包,最終是要消費出去的。有了這紅包,你花也不花,花肯定也不只是用紅包這一點點錢吧?最終還得消費你卡里屬於自己的錢。


韓國成老師


從12月份開始,支付寶紅包刷爆朋友圈和社交媒體,這個活動最多的能夠領到99元的紅包,使用後第二天還能繼續領取,但是很多人發現一種情況,自己每天領到的紅包都是幾毛錢以至幾分錢,但是別人領取自己的紅包都是十幾塊錢的這種狀況,為什麼會這樣兒呢?

互聯網有一個詞叫做“殺熟”什麼意思呢?就是比方說我們平常使用支付寶,要是你留意的話,你會發覺開始領取的紅包金額都比較大,但是漸漸時間長了之後就會發現可以領到的紅包就越來越少了,以至到最後就每次都是隻有幾毛甚至幾分錢。

在領取紅包的過程中,支付寶主要就是通過紅包引起你的興趣,通過實體店餘額寶,再到這個月的花唄紅包,培養你的消費習慣。把打廣告的錢用在支付寶紅包上,大家在推廣支付寶的同時帶動更多的人使用支付寶支付。


同時我們在使用支付寶紅包時必須大於紅包額度在能進行抵扣,人們消費紅包的話必須注入現金,龐大的人群基礎資金流,光是利息都不容忽視了。

支付寶的領紅包,最主要還是為了培養消費者的習慣,之前推出餘額寶紅包的時候,餘額寶用戶少,但是領到紅包之後大有可能為了消費這個紅包而是去使用餘額寶支付,之後就養成習慣了。比如說本月開始的紅包就是為了推廣花唄支付,讓用戶使用並且習慣花唄支付才是支付寶紅包活動的真正目的。


為什麼支付瓜分15億的紅包活動有的人每天十幾,而有的人每天只有一毛兩毛呢,原來是這個原因。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互聯網數字碼8020418


這個情況確實存在,就像今天我的紅包是27元,而我的幾個同事也就幾元,甚至是幾毛。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吸引花唄新用戶,這個紅包的名字花唄消費紅包,在實體店只有使用花唄支付才可以觸動這個紅包,才可以使用。

如果花唄新用戶得到的只用幾毛或幾元的紅包,她們就不在乎,因為花唄其實跟信用卡功能原理是差不多的,很多人是不習慣或者根本就不喜歡用的。但紅包達到十幾元甚至幾十元,誘惑就大了,很多人就不願意放棄了,就會開通了花唄從而使用花唄了,這就達了這次瓜分紅包的用意了。

現實生活,商家為吸引新用戶,打折,免單,優惠券等等,都是商家的策略,都不足為奇了。


繁星點點11111


那是推薦沒有用過的支付寶的用的多了就少用的少的就多你看看我第一次用花唄



c電腦維修


這是一個活動。

阿里巴巴都有一個數據庫的。

針對於從來沒有使用過支付寶的人,和幾乎不用支付寶的人,你掃一下親人的支付寶二維碼,至少五塊以上,掃個十幾塊特別的正常。

可是針對於天天使用的人來說,就只有一毛了。

其實你自己想想,你最初開始掃別人的二維碼的時候,也是很多的。後面的後面隨著使用時間的變長慢慢的就少至一毛了。

現在任何公司幾乎都有一個自己的數據庫,甚至有好幾個的。

作為網上銷售的第一人,馬雲的算盤打得是真好。

就是想方設法的讓你使用支付寶,讓你知道支付寶的好,讓你以後也使用支付寶,而且你在使用的時候,確實蠻方便,有時候,你還得感謝他。


用戶在線等


最近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今天你掃了沒有,沒有的話掃我的二維碼,最高可以領1212元的紅包”

最近除了雙十二之外,還有一個很火爆的東西在朋友圈和QQ群瘋傳,就是這個頁面是不是很熟悉。

就是支付寶推廣賺賞金,聽說已經有人賺到5W多了,小編著實很佩服

相信推廣過支付寶紅包的人都知道,這個金額都是有大有小的

大的最多1212元,是不是很誘人,但是小的一般也只有幾毛。

有些人不僅是幾毛錢的問,而是每天每天都是幾毛,甚至感嘆馬雲不公平。

但是你想過為什麼自己每天只有幾毛的原因嘛。

仔細想想,這其實就是一個推廣一個不經常使用支付寶的人今後使用支付寶消費的活動。

支付寶推廣紅包金額為何別人成百上千,你的掃只有幾毛?

最近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今天你掃了沒有,沒有的話掃我的二維碼,最高可以領1212元的紅包”

最近除了雙十二之外,還有一個很火爆的東西在朋友圈和QQ群瘋傳,就是這個頁面是不是很熟悉。

就是支付寶推廣賺賞金,聽說已經有人賺到5W多了,小編著實很佩服

相信推廣過支付寶紅包的人都知道,這個金額都是有大有小的

大的最多1212元,是不是很誘人,但是小的一般也只有幾毛。

有些人不僅是幾毛錢的問,而是每天每天都是幾毛,甚至感嘆馬雲不公平。

但是你想過為什麼自己每天只有幾毛的原因嘛。

仔細想想,這其實就是一個推廣一個不經常使用支付寶的人今後使用支付寶消費的活動。

如果你屬於經常使用支付寶的用戶群體,自然不能算在推廣人群之中,因為你不屬於被推廣人群。

但是不讓你參加這個活動也說不過去,所以象徵性的給紅包,讓你抱有一個大額紅包的夢想。

所以大額紅包只會在不經常使用的人群中產生,小編做過此類測試。

比如說推廣我爸媽的支付寶,因為他們那一輩的人都是習慣用微信紅包。

所以基本上面值都是在十幾以上的紅包,這算起來相當於我4毛錢的30倍,想想有點不公啊。。。

甚至你會發現你經常去的小店與超市,以往都是隨你用微信還是支付寶。

現在開始推薦你使用支付寶先掃取他們的紅包,然後再支付,這就是支付寶在這場活動中的最終目的。

首先讓更多的人開始使用支付寶並且養成每天用的習慣,並且推廣到了更多的店鋪使用支付寶的收款方式。

這無疑是一種多重推廣,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誰佔據市場份額誰才有



那一刻感動231421684


題主您好,個人發現其他答案更多地是從“吸引新用戶,留住老用戶”角度來答。

因此這一方面本人不再贅述,由於“瓜分15億”活動本質上屬於互動營銷

,接下來將從互動營銷的“REST”法則出發做補充

Real(真實的)

假設支付寶給所有人的金額都是固定的,或者說波動很小。給的少了,大家可能都不太愛參與(就像“微信支付搖一搖”一般只有幾毛)。給的多了,支付寶自身的財務又負擔不起,可能這場活動做幾天就強行結束了。大家會覺得不真實,影響支付寶自身口碑。因此支付寶才選擇“大幅度內隨機給”。

Expectable(可期待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講,在這種隨機性事件面前,人們往往會產生“賭徒效應”。給的多的人會想“下一次也會是這麼多”,給的少的人會想“下次我一定也能像別人一樣拿得多”

。就這樣不斷循環,更能刺激人們的參與感。誰叫參加這個活動是免費的呢

Sharable(可分享的)

簡單理解,拿的少的人會到社交媒體上“吐槽”,拿的多的人會到社交媒體上“炫耀“。金額多少使得人們產生各種各樣的社交話題,突破騰訊包圍網,促進活動免費傳播

Targetable(可直達目標的)

這一活動的目的很簡單——促進花唄使用,讓雙十二的流量成為閉環。用天貓購物,用支付寶付款,用花唄借貸。可以說,阿里巴巴正在逐步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最後,碼字不易求關注,謝謝各位的大力支持 By 文案小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