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CEO唐燕發:投資將回歸“冷靜” 理性看待估值問題

2017年底,華潤醫藥股權投資基金、華潤醫藥投資、華潤三九和華潤醫藥商業集團在內的14個出資方,共同投資設立了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主要從事中國醫藥行業企業股權投資,募集總金額為人民幣25億元。這支“華潤系”的醫藥產業投資基金,還獲得了“國家隊”基金的支持,在成立之初便備受矚目。

今年以來,國內醫療行業投資進入“冷靜期”。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了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CEO唐燕發。唐燕發認為,當前醫藥投資行業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大部分標的估值過高,“標的估值過高不是好事,如果不能迅速實現自我‘造血’,企業在下一輪融資時就將面臨困境”。而隨著投資機構的資金使用到位,機構將會越來越理性,企業應當理性看待估值回落的問題。

“戰略孵化+併購+Pre-IPO”三輪驅動發展

NBD:在發展主業的同時,華潤醫藥另外設立了投資基金,外界都很關注,華潤究竟在下一盤怎樣的棋?能否談談基金的主要運作思路和目的?

唐燕發:第一,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有“戰略孵化”作用,比如說我們想進入新的醫藥創新項目,但早期研發都處於虧損階段,如果通過上市公司投資,將會影響上市公司經營,而產業投資基金則可以做戰略孵化器,在前期孵化新的項目,目前基金側重於生物製藥和化學小分子創新藥。

第二,併購。華潤醫藥產業投資基金可以看成一個併購基金,主要併購控股與上市公司華潤醫藥現有主業相關的項目,落實公司發展戰略,提升併購效率,實現外延式增長。可以看成是華潤醫藥對外併購多了個投資工具。

第三,Pre-IPO。Pre-IPO就是純財務投資,可以投整個醫藥健康領域,前面兩個投資可能不包括醫療服務,因為不會考慮去控股一個醫療服務的公司,這與華潤的醫療業務有重合。

NBD:從成立以來到現在,基金投資了哪些項目,能否透露一下?投資的邏輯是什麼?

唐燕發:到目前為止,基金已經過會的項目有5個項目,總金額5.7億元。第一個項目是2017年底投資的,該公司2018年7月已在香港上市。還有上市公司的定增、研發性項目等,業務涉及中藥、診斷試劑配送等,都與上市公司華潤醫藥相關。此外,今年投資的項目很大一部分是研發性項目。

今年正在進行的一個大項目是宮頸癌疫苗,也已過會,投資金額2.5億元,是目前投資最大的項目,我們是領投方。這是一個典型的孵化項目,該公司主要研發生產宮頸癌疫苗,目前已拿到臨床批件。目前的宮頸癌疫苗基本上由默沙東生產,現在全球面臨疫苗緊缺的境況。所以,國產九價宮頸癌疫苗的市場前景很大,目前只有5家公司拿到了臨床批件。

企業應理性看待估值回落

NBD:從行業來看,你認為近幾年我國醫藥健康行業有哪些的熱點?行業內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

唐燕發:醫藥行業的熱點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最近大家比較關注的是創新藥,縱觀醫藥行業的發展,五年前、十年前哪有什麼創新藥?現在生物藥或者化學藥方面的1.1類新藥,以前很少,現在就逐漸“冒出來”了。原因之一,在於很多海歸回國創業,或者是國內大型藥企聘請專業人士共同創業,助力我國創新藥的發展。

此外,行業的熱點包括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新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行業,CRO行業與一致性評價也有關係,創新藥的發展會帶動CRO行業的發展。腫瘤、心血管、糖尿病等的治療領域也一直是市場的熱點,比如腫瘤免疫治療確實能給一些人帶來治療疾病的希望。還有就是醫療器械,這個行業的發展比醫藥還好。此外,國家醫保控費政策會給治療療效比較明確的藥帶來發展紅利,中藥注射劑和輔助用藥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NBD:你如何看待目前我國醫藥健康行業的投資環境和現狀?

唐燕發:投資行業還是有一些投資機會,不管是醫藥類公司的併購,還是PE/VC行業,整個醫藥大健康領域一直是熱點。即使說投資“變冷”,但相對於其他行業來說,熱度還是更高一些。其實那些機會,就“埋伏”著投資熱點。

實際上,投資環境和現狀分為兩塊。第一類是傳統產業發展,例如醫藥類的公司,為了尋求發展去投資與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將產業壯大;第二類是PE/VC行業的投資,醫藥類公司和PE/VC側重點是不一樣的。PE/VC更多地選擇新賽道、新熱點,新東西才有想象空間,沒有想象空間估值不可能上去。

當然從投資的角度來講,醫藥健康領域的投資有些過熱,當前面對的最大困難是大部分標的估值仍然過高,造成一二級市場價格倒掛。標的估值過高不是好事,如果不能迅速實現自我“造血”,企業在下一輪融資時就將面臨困境。而隨著投資機構的資金使用到位,機構將會越來越理性,因此企業應當理性看待估值回落的問題。

NBD:那麼,你如何整個醫藥健康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唐燕發: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一方面由需求決定,一方面與技術進步有關。剛才所說的創新藥,不僅人才不斷增加,國家政策也在鼓勵醫藥創新,給回國搞科研的人才提供國家經費支持,而且國家各種基金共同發力給資源、給支持等。上述都共同決定了醫藥健康行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