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最好的理財方式是什麼?

壹路虔行


理財沒有最好,只是看自己想要做哪個,自己適合哪個

先說一下銀行,銀行一年利率也就是1.5%左右,利率很小

其次餘額寶,餘額寶利率大概在4.5%左右

可以瞭解一下影視行業,影視行業屬於暴利行業,而且風險小,門檻低

想要了解影視行業的,可以關注私信小編,歡迎交流


專注影視投資


理財方式沒有好與壞,只有適合不適合。對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說,安全係數高,穩健的理財產品就是好的。對激進型理財者來說,收益率高的理財產品就是好的。



所以說無論哪種理財產品,適合自己就好。 現在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理財產品也五花八門,讓投資者眼花繚亂的。那麼保守型的投資者有什麼理財產品選擇呢?

銀行定期存款,銀行三年定期和五年定期,收益率都還不錯4.25%,5%,當然我是按利息比較高的地方銀行來算的,有些大銀行達不到這個利率。銀行定期的安全係數有保障,唯一的缺點是流動性差,如果提前支取,收益按活期利息支付。

銀行理財,銀行的理財產品按安全係數分為五個等級。風險越大,收益率也越高。建議購買PR2級以下的產品,收益率在4%~5%,安全係數也比較有保障。



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多投資於國債,逆回購,銀行存款……低風險產品,所以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只是近期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持續走低,現期3.5%左右。它最大的優勢是靈活,存儲自由。可以把應急資金投資貨幣基金,即使有需要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當然這些都是安全係數高的保守型投資。如果投資人屬於激進型投資者,可以選擇股票,基金,外匯……這些高收益產品收益率高,風險也相當的大,如果失敗不僅僅是收益受損的情況,本金都會損失,所以投資需謹慎。


坤鵬論


首席執行官評論員溪梅認為:現在最好的理財有很多,我覺得不能說是最好,得是那種適合自己的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理財,打個比方我說了這個理財好但是你做了並沒有覺得怎麼樣,理財還是靠自己,給自己規劃出來一個計劃和目標。如果是保守型的那就不用考慮那種收益高風險高的,要不內心承受不了那個打擊。每個人對理財的理解不同,做的方式也不同。所以說沒有最好的,只有更適合於自己的。

p2p: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這個p2p理財的,要找一家靠譜資質比較好的平臺。像這樣都是5萬起投,收益根據自己投資的金額來定。每款理財產品不同收益也會不同,風險也是一樣的。其實收益和風險是成正比的。產品時間為3月、6月和一年。平均值年化益在8%-15%。

貨幣理財:這款是最基礎的理財,有優點也有弊端。優點操作簡單,使用靈活,存取方便。在應急時刻能體現出來的優點。缺點就是收益比較低而已。但也有很多人喜歡做這款的理財。風險是比較低的。年化益在3.7%-4.0%左右。

基金定投:更適合於有固定收入的人群,也是可以幫助月光族變成有存款族。長期投資的一款。幫你存錢,其實設置好時間金額其他的就不用管了,到了時間就給你轉進去。比銀行利息高很多。可以看到自己一年的累積存了多少每天的收益是多少,都是能看到的。


首席投資官


理財沒有最好的方式,只有最適合的方式,首先你要明白你的資產狀況,當你對自己有了更多的瞭解之後便知道怎麼樣的理財是最適合自己的了。

從每個月的收入開始做好統計,當你有了這部分的統計之後就會明白你的收入來源,除了每個月的工資、獎金之外你還應該將投資收益也算進你的收入當中,另外也可以將房租的收入全部都算進來這樣你就確定好你每個月的收入了。

另外就是支出,要將你近幾個月的支出算出來,也就是總的支出,包括生活消費等等,總的支出決定了你每個月能夠結餘多少錢用於投資,這樣才能夠源源不斷地有更多的錢在資本市場上給你帶來更好的回報。在投資的過程當中也要不斷總結,總結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通過你不斷調整之後就能夠有更多的更好的投資習慣,對於你所投資的市場也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理財當然不僅僅是投資,更是對自己財務狀況的一個約束和管理,這樣才有起步資金能夠更好的進入資本市場。一開始的時候不要投資風險太高的理財產品,可以在市場裡先觀測一下,同時將錢放在貨幣理財基金當中備用,因為貨幣理財基金要比銀行存款的利息高,並且沒什麼風險,這樣就能夠將資產合理運用,取得更高的收益。

之後可以看一下黃金、期貨、股票類的基金,看這些基金的歷史表現怎麼樣,之後可以拿出一小部分錢分散在各個基金當中,這樣能夠給你帶來一次試錯的機會,當你瞭解一個基金的走勢之後就會明白接下來是否繼續投資了,並且能夠摒棄一些表現不好的基金。

在不斷投資的過程裡就會建立逐步自己的投資組合,這才是最適合你的,也就是最好的理財方式。


變革家


簡單來說,理財要學會資產分配。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把錢分成幾個部分來投資效果是最好的了。

一、銀行的理財產品

一般的門檻是五萬,從十幾天到半年甚至到一年的都有,可以根據自己對現金的流動性要求進行選擇。收益來說。和餘額寶差不多,安全性也比較靠譜。

二、貨幣型基金

餘額寶、理財通是個不錯的選擇。從風險來看,還是不錯的。餘額寶和理財通一般風險接近於0。但是比較尷尬的一點是利息還是比較少,只有3%-5%左右。

三、P2P理財

P2P近幾年興起,比較火熱。收益較高是人們比較關注的原因之一。一般理財平臺的收益為5%-10%。風險性也僅稍高於餘額寶。

P2P發展至今,也出現了幾個變種,比如P2bank模式,這兩年也開始火了起來,兔子金服開創的P2bank理財,因為資產端對接的全是銀行產品,安全性對比P2P來說更安全。收益9%,也算是不輸給P2P了。

四、股票型基金

這類產品收益還是蠻不錯的,但是風險問題也是不太讓人放心的一點。

五、股市

說實話,股市我真不想寫的,但是還是列出來吧。還是那句話,股市有風險,入行需謹慎。


用戶71958709081


1、投資收益高

選擇安全的平臺,註冊2-4個賬號(為什麼註冊這麼多號?參加活動啊,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私信我或者自己去摸索,很簡單),綜合下來,年化收益10%左右可輕鬆實現,去年的話13%很容易,再之前15-20%也是可以的,但是p2p的大發展導致很多問題,不是大家擔心的跑路問題,是銀行存款大搬家的問題,銀行可是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銀行完了,大家都沒好日子過,相比之下平臺跑路算什麼的,國家才不擔心呢。所以,各種嚴控、監管和打壓,這不,存款終於開始迴流銀行了。

2、風險總體可控

選擇合適的平臺,基本無風險,炒股容易虧,基金也是虧,買房好像錢不夠,存銀行吧,等於去補貼富人,那怎麼辦,我覺悟低,只好拿出來去p2p平臺理財了。但平臺怎麼選?首選國家隊,再選大保險公司履約承保的,三選上市平臺,四選上市公司控股的平臺,五選?還選啥啊,這麼多平臺還不夠你投的,你得有多少錢啊!:)如果是上述條件複合疊加的,豈不更好?

3、流動性好

p2p平臺的網貸項目,基本都有很好的流動性,一是時間可長可短,二是回款方式多樣可選,三是中途轉讓方便,這就保證了流動性,實話講,比炒股流動性都好,畢竟股票還有可能停牌不是?相比之下銀行存款基本沒優勢。


遁逃者


理財的方式沒有最好最優之說,只有適不適合自己了,什麼基金是合適自己的主要是看自己承受風險的能力了。

1、銀行存款:銀行存款不管是活期或者是定期,利率都特別低,但是勝在安全性高,比較適合比較謹慎,承受能力低的朋友。

2、貨幣基金:貨幣基金相對於銀行存款,利率高出很多,安全性也比較高,是很好的適用於謹慎投資者的方式。

3、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這兩種基金方式風險性比較大,但是相應的如果市場比較好,賺的也會很多。

4、P2P:P2P平臺是近幾年興起來的,利率也較高,一般為5%-10%,主要看週期了,風險性主要是會出現壞賬,如果投資P2P一定要選大的平臺。

以上是我瞭解的幾個平臺,大家如果有別的推薦的可以評論區回覆么


貓耳朵309


好的理財方式有很多,最好就不一定了,畢竟不同的理財方式側重點不一樣,我覺得有四種理財方式各有其最好的一方面,下面看看他們好在哪裡。

1、餘額寶和貨幣基金:收益和靈活性匹配最好。

這種理財方式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論收益不是最好的,但是論靈活性和收益綜合起來是最好的,想花錢隨時取,不花的時候還有比較高的收益,用購物和購買其他理財產品行方便。

2、P2P理財,固定收益效果最好。

論固定收益,這種理財是最好的,年化收益率10%左右,重點是選平臺,選對平臺後基本不用操心,但是關鍵是選平臺,要學會控制風險才行,否則一旦中雷,得不償失。

3、偏股基金,高風險產品中最適合工薪族理財。

這種理財方式操作得當的話,收益還是非常高的,15-20%的收益是可期的。但是對應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重點是選基金和風險控制方法,如果方法不得當,產生損失的幾率非常大,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我覺得對工薪族來說,這是風險收益比較適當的高風險理財產品。

4、國債,安全保障性最好。

這種理財方法應該是安全性最好的,收益和銀行存款差不多。


關注理財,請關注天涯孤行者!


互金直通車


沒有最好的理財方式,只有最適合的理財方式。

這個最適合見仁見智了。

說到穩妥理財很多人應該第一反應是銀行存款

,不管是出於安全考慮還是出於習慣,目前大多數人仍然習慣於把錢存在銀行,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可以選擇把銀行活期的錢存成定期,不要一次性存,可以每隔一個月存一部分,這樣一年以後每過一個月就會有一筆錢到期,如果真急需用錢也不至於損失更多利息收入。

貨幣基金可能還有很多人不熟悉,但其實大家熟悉的餘額寶就是貨幣基金的一種。以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幣基金是家庭理財的不二之選。招行的招招盈、恆豐銀行的小金罐也都是貨幣基金,收益也都比餘額寶高很多,同樣支持隨存隨取,提現時時到賬,非常方便。

基金是指混合基金或股票基金,雖然這類基金本質上也是炒股,也就是把錢給基金公司,由基金經理拿去炒股,專業性和安全性都比我們自己炒要好得多,如果把時間拉長,比如1年、3年或5年,選一支好基金平均年化收益在6%以上還是能夠達到的。



聚財者聯盟


理財方式從來就沒有最好的,只有自己認可的和適合的。就像選衣服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和衡量標準。

再好的理財產品不適合自己也沒有用。私人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甚至能超過6%,很高了吧?單從收益上講秒殺所有這寶那寶的,也秒殺所有銀行理財產品,趕緊投唄。



對不起,起步至少600萬。

適合你不?

還有人炒股、炒基金,好的時候年化收益40%以上,巴菲特也不見得有這樣的收益,還有人炒外匯、炒期貨,更有投資權證的,一天收益100%是常有的事情,趕緊投啊。

你只看到掙錢的時候,沒看到虧錢的時候差點跳樓,50%以上虧損不在少數,血本無果的人也不少。

你適合不?



所以呀,有多少米做多少飯。理財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選擇自己認可的,這兩點很重要。收益與風險永遠是成比例的。要想博個高收益就得能承擔高風險,願賭服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