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荊盆景施什麼肥比較好?

用戶5352433265寧靜致遠


感謝邀答,黃荊,又名五指柑、布荊、五指風等,其造型雄渾大氣、蒼勁古樸,虯幹橫生,枝葉疏扶,瀟灑清秀,春季新葉萌發猶如枯木逢春,生機滿滿。冬季虯曲多姿、鋼骨鐵爪,盡顯古雅之態。且黃荊老樁資源豐富,極易成活,作為觀根觀骨的樁景很受歡迎。

古雅蒼勁

下面將為題主系統性的介紹一下關於黃荊盆景的一些日常養護技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挖樁:一般黃荊盆景都是採挖的老樁移栽培育。下樁時間與其它大部分盆栽一樣,建議在春季植物發芽前(2-3月份)採樁移栽,成活率最高(特別是北方天氣寒冷的地方秋後樹木回津,生根很慢,且少,故不建議秋後挖樁);

打理之後即可栽植

採挖回來的根據形態取捨修剪打理、清洗,殺樁時如果是大樁需要將細根都剪去,大樁的原細根基本不活,留著反而會腐爛易燒死新根,去砂去土候沙植,經常噴水保持樁身溼潤即可,可用毛氈或棉布包裹保溼更持久些。(如果有條件的建議地栽,一般見土都能活)

用毛氈或棉布包裹可以保溼更久

習性:

黃荊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適應性強。

土壤: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建議選用疏鬆肥沃的園土+河沙土,加入餅肥混合作為培養土。

黃荊易成活,老樁發芽較為遲緩的,一般按日常管理正常到四五月份也就是梅雨時節就會萌發新芽。

澆水:生長期時確保盆土溼潤為宜,日常養護則見幹見溼,“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方式進行。入秋後需要逐漸減少澆水頻率。冬季偶爾澆水保持確保土壤不幹凍即可。天氣乾燥的時候可適當向枝葉噴水,少量噴灑即可,過多容易導致葉片變大影響美觀。

施肥:生長期時薄肥勤施,7天/次,稀釋的腐熟液肥,雨天不施;成型之後1月/次或一個季度1次即可,冬季不施肥。

稍施薄肥即可

摘心摘葉:生長期需要適時摘葉心、摘葉,確保葉小稠密,枝節短小美觀,若植株有缺陷的地方,可以適當留芽觀察,以彌補造型的缺陷。摘葉之後適當追加水肥,20天左右就會萌發比原先小一半的新葉。

摘葉後萌發的小葉會更加繁茂美觀

整枝造型:黃荊的造型宜用粗扎細剪的方式進行,根據植株形態取形,主要枝幹攀扎取彎,小枝葉則細加修剪。蟠扎是對樁景初期進行創作加工最常用的方式,宜在生長季節枝條韌性好的時候進行。材料以金屬絲為佳,可更便於造型。將骨架盤扎之後再進行細剪,使其成型。黃荊的萌生力強,秋冬落葉後可再次進行整形修剪,疏去不必要的枝條,讓造型自然過渡更顯美感。

萌發力強,耐修剪

換盆:黃荊換盆一般2~3年換盆一次,帶宿土移栽,去掉一小半的舊土即可,換盆時適當修剪,剪去殘病枯根以及過長的老根。盆器

越冬:黃荊耐寒,盆栽家養的一般可放置在蔽風向陽處即可。夏季放在陽光充足通風的地方,不需要遮陰也能生長,如水泥地等地表溫度過高的地方不適合,應避免灼傷,阻礙生長。

蟲害防治:黃荊盆栽常見蟲害 有蚧殼蟲和蚜蟲,用50%樂果乳油劑2000倍液噴灑即可防治(務必在室外進行),蚧殼蟲可用物理手段洗衣粉或肥皂液刷洗即可。

關於黃荊盆栽的一些養護小技巧就介紹到這了,如有更好的見解,也歡迎盆友們交流互動分享經驗!


集匠坊


家裡放一盆黃荊盆景既養眼又美觀,所以大家都喜歡。相信大家都會細心照料的。

如何養護和施肥呢?第一黃荊喜光也耐陰,生長季節應放光照充足並且通風的地方。如果在陰溼的場所,枝條節間長,葉片大而不美,易招害蟲。二是在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溼潤,如果盆土乾燥會引起葉片發黃重則脫落。最重要的是第三點施肥,對於未成型的培育期黃荊生長季節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稀薄有機肥液。成型的黃荊四季各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機肥液。

希望大家關注評論。


花開沒有百日紅


黃荊我們這裡多,有藝術眼光的老農常會在修路挖基的時候淘到寶貝。一般都是樹根奇形怪狀蜿蜒曲折的老根做盆景才藝術,更具觀賞價值。因為黃荊根部膨大或有似乾枯狀才更有型,但土壤肥沃疏鬆的地裡一般長不出好看的老根。有價值的黃荊一般都是根部有石頭卡住或其它樹根相交卡住的一段生長不良,而別的部分自由生長形成畸形,還有的是在岩石縫隙裡,天旱乾枯,雨水好吸收養分足,這樣長出的根也藝術。所以黃荊盆景,不能一次施太多肥,最好是每年換土,最好是山上的落葉腐爛後的肥土,這樣不用施化肥。有一點需注意,山上的土容易生蟲,這種蟲會吃樹根,建議先把土拌碳酸銨化肥密封半天,蟲可殺死,比例是土100:銨肥1,也可用殺菜苗地下蟲藥物,比例略重。


也咫尺也天涯


普通花肥就行吧,這個我不在行。黃荊在山裡貧瘠乾旱的地方也生長的很好,適應能力很強。

我們章丘這邊叫荊棵子,滿山遍野多的是,開的小紫花挺好看的,種子圓圓的,有的人採了賣,不知道幹啥用,估計是一種藥材吧。

荊棵的樹根很漂亮,造型各異,適合於製作盆景,這邊遇到過很多刨出根瘤來製作盆景的,也有做根雕的。


有晴戶外


玉肥,薄肥勤施。餅肥也可。切忌尿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