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明代青花看永宣”?

晴天的雨902


早期的明代青花完全傳承了元青花的所有優點,在開國之初的工匠和從業人員還沒有心思將重點放在精耕細作上面。從永樂開始,社會相對安定,經濟開始繁榮起來。上流社會對藝術品的要求開始提高。相對於元青花的古樸粗劣,明朝人開始將青花從更精更細方面製造。


明朝人天生就愛創新,能把原有的藝術和工藝做的更加精緻。青花也一樣,在明朝大量使用了西方流進來的色彩,無論是胎體的製作還是青色的調配都做到了極致,在火候的把控上面也更加專業。明代的瓷器燒製開始有了專業的控火官,在瓷器燒製方面更加專業。


更加精巧的青花瓷在宣德以前擁有著極高的社會地位。鬥彩、粉彩、琺琅彩的出現,讓青花逐漸失去了在瓷器界的地位。獨寵變成了雨露均霑,青花與鬥彩多少有些重疊。這應該就是明代的青花永宣之後就沉默了的原因吧!


明清書畫鑑賞


青花瓷本來就是源於中國的白地藍花高溫釉下彩瓷,簡稱為青花瓷器,也指代該工藝。清新明快,質樸大方,是一種遍佈世界最廣的瓷器,是中華民族審美理念的體現。廣義的青花包括一切白底藍花陶器、石胎瓷和瓷器,狹義青花以景德鎮窯產品為標準,胎體瓷化,呈純白半透明狀,藍色由含鈷顏料髮色;外罩著一層透明釉,青花必是釉下彩,在高溫還原中燒成。


明代無疑是中國瓷業的高峰,最具代表的作品就是青花瓷。宋元很少有記載,明初鄙薄其流俗,也十分憎恨外族入主而不提元人的過去,致使青花來源不明,始制年代成謎,後人誤以為是明代首創的青花。現代考古學興起前,該觀點在古董行很流行。文獻記載最早帶款識的青花是永樂青花壓手杯,有實物存世,藏於北京故宮。

明代青花仍有存量,很早就被珍賞。明代共17朝,除建文、洪熙、泰昌外其餘朝均有傳世或出土瓷,一般就是把明代分為“永宣”、“成弘”、“嘉萬”3時期,其餘不提。

現而今可見最古的帶款青花來自永樂、宣德。宣德常見,永樂極罕見。形制相近,不易區分,故合稱“永樂宣德”被譽為青花之王,是青花的黃金時期。

鄭和從西洋帶回“蘇勃泥”青料史有明文。永宣青花胎體細膩,釉層肥厚,永樂釉層尤為肥潤。髮色濃豔,高鐵低錳,減少了藍色中的紫色調,甚至可燒成寶石藍的鮮豔。高鐵的部分會在藍色區出現黑色結晶斑點,稱“錫斑”,局部下陷,是此時瓷器的特點。現存器物以宣德大盤為最多。


亦文亦物


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收藏和研究是一門學問。想在收藏過程中少吃藥,多撿漏,以最少的代價換回最珍貴的藏品,文物知識一日不可不學。

為什麼說明代青花看永宣?其實,不只是明代青花看永宣,整個青花瓷都看永宣,哪怕在目前元青花佔據了我國青花瓷拍賣最高價的現狀下。

自古以來,青花瓷就是最能代表我國瓷器工藝水平的品種。青花又稱釉下藍花瓷器,屬於釉下彩高溫瓷器,具有釉上彩不可替代的好處,它不會掉色,歷經幾百年還能舊器如新。由於不使用對人體有毒的鉛作為溶劑,青花瓷更適合人們日常使用。再加上最初的青花瓷,屬於舶來品來樣加工,其使用的彩繪原料從元到明初永樂宣德,都是進口青料,極為難得,所以青花瓷一出現,就成為極其名貴的奢侈品。

為什麼說永宣青花瓷比任何時候的青花瓷更珍貴呢?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永宣青花瓷採用的是進口蘇麻離青和蘇勃泥青彩繪,胎骨使用的是元代以來的麻倉御土。器型上有很多來自中東地區的器型,紋飾上博採眾長,有伊斯蘭,藏傳佛教,和中國傳統紋飾,也繼承和發展了元代青花的繁密多層的特點,這些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後世再無青花瓷達到這個原料和工藝上的高峰。

第二,永宣青花瓷的原材料極其貴重,當時進口的青料價逾黃金,連皇上都很少使用,大量用來作為政治手段對外進行賞賚。所以很多永宣青花瓷都保存在中東和西藏地區。宣德八年之後,青花瓷才第一次大批量生產,其原因極有可能是發現了可以替代的國產青料。

第三,永宣青花瓷在歷史上就極受到重視,明人說我朝宣德瓷器,已經可以和宋代名窯媲美。首宣,次成,次永,次嘉。是明朝人對於本朝瓷器水平的點評。明代,永宣青花瓷器已經成為收藏家的寵兒。

為什麼說永宣青花瓷比元青花更珍貴呢?

因為元青花瓷,屬於青花瓷的初創期,有著初創期瓷器胎釉不夠精細,紋飾不夠精美的通病。哪怕是著名的元青花八大人物紋飾罐和南博收藏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依然都有這些毛病。只是元青花瓷的話語權在西方人手裡,當時一出世,就趕上了好時候,那時英國人經濟水平也比較富裕,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才拍出了天價。

再者,元青花瓷器在歷史上可謂籍籍無名,完全是一匹黑馬,這和永宣青花從明朝開始就大名鼎鼎完全無法相比,所以不論是知名度還是藝術性,元青花瓷器整體還是無法和永宣比。

第三,元青花瓷目前尚無法確定是官窯還是民窯,而永宣青花則肯定是御窯廠燒製的中國最早意義上的官窯器,其出生證的不同,也是元青花不如永宣青花瓷器的重要證據之一。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瓷器鑑定真知堂


我曾說過宋瓷象飽經世事的智者,單純自然,元瓷象一個偉岸的壯漢,大氣震人魂魄,明永宣瓷象超級藝術家,自然天成,清瓷更花枝召展的姑娘,各具特色,各有其美。說正題,巧了我先後收了永樂青花四件,宣德清花四件。永樂青花分是一永樂青花獎盃尊,高31釐米,肥釉蘇麻離青,紋飾邊描金,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第二件鹿頭尊高32釐米,肥釉蘇麻離青,紋飾邊描金,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第三件一把蓮放大盤,口徑28釐米,特別之處是蓮花朵用醬釉狀飾。第四件青花釉裡紅雞心碗。宣德小盤人物紋,特別之處,青花呈黑色,兩件,藍釉留白大盤28釐米,特別之處如新。攜琴訪友圖葫蘆瓶。










大玩家6552


永宣青花,因為用的是蘇麻離青料,青料深入胎骨的特性,但是青花紋飾有凹凸起伏的特徵。這一特點使紋飾的層次感更加強烈,立體感十足。附幾張館藏器,供藏友交流鑑賞,多多交流,相互學習。

何必藏天下

2018年12月7日上午,於北京








何必藏天下


《明代青花看永宣》

永宣青花在明朝就是名譽品,它不是到了後世經過了時間的積累成了歷史文物後才升值的,它在當時就已經是名牌,而且是奢侈品牌。






走街串巷吊兒郎當


真正的瓷器研究.收藏是一門學問……。



平平凡夫為老朽


明代瓷器既有元代瓷器豪放,又有漢人的收釛之美!從器型上樣式多樣化,有文人的案頭用器,生活用器;裝飾擺件;禮器;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用料上也比元代更講究,不僅有國產的浙料也有進口的西亞的蘇嘛呢靑。隨著鄭和下西洋,再加上國運昌盛,用料考究不惜工本。再加上專業生產技術人員的參加,永宣瓷器是明代的鼎盛時期。明朝中晚期,由於實行海禁制度,國力不斷下降,生產的瓷器也不如永宣時期的考究。這都與國力密切聯繫!


馬乃吉


永宣瓷器,胎體和所用釉料是至關重要的。簡單說古代中國人喜歡的是抽象的意境美感,而不是西方人喜歡的具象的真實感。早期的畫工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或者樹木花草,你在現實生活中絕對找不到,是朦朦朧朧地形似。

永宣青花追求的就是宣紙上繪畫的情趣,積墨的立體感受,後代雖然多有仿製,都是刻意畫出來的暈散,全無永宣青花的自然天趣🙏🙏🙏


快樂人生152056287


永宣瓷器在整個瓷器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與其制瓷工藝技術與用料有密切關係,隨著大明王朝經洪武年間的發展,到了永宣時期已經開始富足,加上皇家對藝術品的要求越來越高,永宣瓷器在製作工藝及用料等方面都具有相當大的提高,相對其它時期都有顯著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