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之下,美的到底要做什麼?

工業互聯網之下,美的到底要做什麼?

【藍科技】祁浩然

轉型為科技企業集團之後,美的正在傾力打造一個全新的體系——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M.IoT)。這是美的集團加快向科技集團轉型的必經之路。這也是美的將以全新願景、使命、價值觀開啟轉型升級的新徵程。

工業互聯網是生產力變革的關鍵基礎已成業界共識。但關鍵在於,如何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實現機器與機器的互聯,如何實現人與機器的互動,則考驗著每個參與企業的智慧。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張小懿表示,要解決傳統制造業的典型挑戰,歸根結底是通過技術手段,提升企業的敏捷和精益水平。

由於工業互聯網可以把實體、信息、業務流程和人員連接起來,藉助數據分析、優化決策,所以降本、增效、保質成為可能,也是全球科技巨頭在力推工業互聯網的根本所在。

人機互動、共同協作,通過技術創新解決傳統制造業的難題,提升企業的敏捷和精益水平,這是工業互聯網的必要條件,也是提升企業科技實力、精益管理能力的工具。

在過去的50年發展歷程中,美的積累了海量的工業應用數據;與庫卡等世界機器人巨頭的協同,獲得了無與倫比的硬件支撐;在工業仿真等核心領域領先的軟件實力,讓美的已擁有成熟的全價值鏈支撐套件。

這是美的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條件。事實上,工業互聯網需要雲端的鏈接、海量工業數據的匯聚,更是將製造業知識、軟件、硬件三者結合,基於工業機理、業務實踐所生成的研、產、銷全價值鏈集成解決方案。

而這些要素,是美的過去50年積累的寶貴財富和在工業互聯網中佔據的無可比擬的優勢。

工業互聯網之下,美的到底要做什麼?

仔細觀察美的集團不難發現,在工業互聯網的依託之下,即是其技術的創新與提升,也是精益管理水平的一次再造。

工業互聯網的精髓,實質是人機互動的更高境界,是機器人時代的昇華。美的以注塑車間為範例,進行了一系列工業互聯網改造,目前已經收到明顯效果。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張小懿介紹說,在這個改造項目中,美的通過“計劃採購一體化”等精益管理,原材料庫存減少八成;智能裝備在提升生產整體效率17%的同時,也讓工人避免暴露在高溫、有害的工作環境中;優化對設備的智能預測與維護後,故障響應時間縮減80%,故障率降低36%,停機時間縮短57%,品質也有效提升;將人工智能應用於品質檢測,使檢驗成本下降55%,外觀檢測精度上升80%;以往需要人工24小時監控的烘乾機、色母機等設備,由於改為智能預警,異常響應時間縮短75%,黑點率和色差率也有效降低……

如果站在大的背景下來看,美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未來發展,與整個製造行業的升級轉型密切關聯:隨著人口紅利的衰退,技術驅動成為眾多製造企業的生存關鍵;當消費升級愈演愈烈,下游用戶對工業產品的個性化、供應效率、週轉速度的要求必然水漲船高,各類產品迭代速度也會加快,這都會倒逼整個產業對工業互聯網產生更多需求。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Marketsand Markets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約為640億美元,2023年市場規模預計達到914億美元,五年間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7.39%。在巨大的市場蛋糕面前,早已湧入了不少大企業。

在過去五年中,美的累計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接近300億人民幣。目前美的研發工程師已經超過1萬人,同時2018年美的投入在研發上的金額高達15億美金。通過藍科技整理得知,目前美的集團的累計國內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9萬件,授權維持量超過了4.3萬件。

而這些要素,是美的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在技術創新方面最好的佐證。早在2012年,美的集團在投資上就停止了對傳統的、粗放式的投資,進行了以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為核心的投資佈局,突出了“產品領先、效率驅動、全球經營”三大戰略。圍繞這三方面構建新的競爭能力。特別是在收購德國庫卡之後,美的已經變成全方位的科技企業集團。

工業互聯網並非狹隘的“設備聯網”或“機器換人”,而是需要製造業知識、軟件與硬件三者的相互融合。

以家電製造業起家的美的,在製造業全產業鏈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同時近年來隨著美的在機器人及自動化、大數據、智慧物流等方面的佈局和整合,科技企業的創新與互聯網基因已經完全融入到美的的發展血液道中,也讓其擺脫了製造企業硬件強於軟件的困局。

基於這種整合的差異化優勢,從而打造出了中國第一家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M.IoT提供基於工業機理、業務實踐生成研、產、銷全價值鏈集成解決方案。用工業互聯網加速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用工業互聯網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