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社保費徵收發作嚴重改動,不交社保不可!

你到手的薪酬又要少了?是的!

然而,咱們真的還能夠信任社保嗎?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不繳社保不可了!

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證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證局在北京聯合舉行社會保險費和非稅收入徵管責任劃轉作業動員佈置視頻會議。

其間說到依照黨中央、國務院決議計劃佈置,本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會保險費和榜首批非稅收入徵管責任劃轉交接作業,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分一致徵收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先行劃轉的非稅收入。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社保徵收作業總算要從人社部轉移到國稅局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社保總算從福利變成了稅收?)

其實,關於社保徵收轉移的音訊早就傳出來了,

7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自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分一致徵收。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做?

專家給出了兩個原因:

榜首、少繳漏繳社保的公司越來越多

2015年的時分有38.3%的公司是正常交納的,但去年就降到了24.1%。

企業不按規則交納社保有兩個最典型的例子:

漏繳社保:

在小城市,比如一家10個人的小公司,老闆只買了一個員工最低標準的社保就可能過關了,其餘9個人都沒買。

這樣老闆就能夠少交一大筆錢,員工感覺到手的錢多了,儘管這樣是不符合法令的,可是雙方都感覺有利,大家也就都當沒看見了。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少繳社保:

這個一般發作在監管比較嚴厲的大城市,比如北京。

怎麼回事呢?

社保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則,每個地方不一樣。假如薪酬低於基數,依照最低標準交納,假如高於基數且不高於最高上限,則依照實踐薪酬據實交納,假如高於最高上限,則依照最高上限交納。

可是有不少公司的實踐做法是,薪酬10000,卻按3387的薪酬基數(北京的養老保險最低基數)交社保!

儘管和漏繳的操作方法不同,可是理論是一樣的,這樣老闆就能夠少交一大筆錢,員工感覺到手的錢多了,雙方都有利就都當睜眼瞎。

專家說,這樣是不對的,是枉顧國家律法的不道德行為,所以要由最瞭解企業用工本錢的稅務機關來徵收社保,這樣能夠衝擊少繳漏繳社保,就像衝擊偷稅漏稅一樣!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第二、多繳社保對員工本人有優點

以上海為例:

在新政施行之前,有部分不規範交納社保的公司做法是:你實踐薪酬10000元,卻依照社保繳費下限4279元(最新)來為你交社保。

不過,社保費由稅務部分一致徵收以後,這情況很有可能會改動!你和單位得依照實踐薪酬10000元交社保。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咱們來算筆賬:

假如在一個不依照規則交納社保的單位,以員工薪酬是10000元為例:

新政前

按下限4279元基數交,個人扣除社保後的薪酬是:9550.70元

按下限4279元基數交,企業所要交納的社保數額:1335.06元

新政後

按實踐10000元基數交,個人扣除社保後的薪酬是:8950.00元

按實踐10000元基數交,企業所要交納的社保數額:3120.00元

這樣你節約了600元,公司少掏了1700元,看起來皆大歡喜,你的到手薪酬看上去變多了,實質上享受到的社會保證變少了。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新政後,員工儘管到手薪酬少了約600元,可是企業要多交納約1700元,你交的錢多了,退休以後享受到的社會保證也會增多。

有不少專家認為,關於個人而言,依照規則交納社保費,在醫保和未來的養老金方面,都能給多交納者一個有力保證。

關於專家的說法,我不能同意,至少不能完全同意。

多交社保未必有用?

首先,榜首點是真的,不管由於什麼原因,不按規則交納社保的企業確實變得越來越多了!

其實關於企業來說,尤其創業初期的小微企業來說,過去社保低繳基本已經是“揭露的秘密”。

由於社保的負擔實在太重了!

還是以上海為例:

企業主開除稅前一萬的薪酬,員工實踐到手只有7855元,可是企業實踐支出的本錢卻高達13820元。


這個本錢中有大約43%被國家拿走了,有數據顯示,現在社保交納費用,已佔到企業用人本錢的40%到60%之多。

許多小企業都是承擔不起這個負擔的,所以,社保這個東西儘量能躲就躲了。

從法令來說,儘管是不道德的,可是從情理來說,是能夠理解的!

而關於社保繳的越多,就能享受更多的福利,我就更不能認同了!

就拿社保中最重要的養老金來說,咱們來算筆賬: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到2017年,我國參加鄉鎮員工養老保險的人數為4.02億,其間在收取的人數為1.14億人,人均收取養老金:3.15萬元。

客觀地說,當下收取養老金的1.14億人,是不必擔心的。由於每個月平均2600元的養老金,能夠滿足基本日子,假如退休夫婦兩個人加起來,還能夠日子很潤澤。

可是,在這背面,其實早已經隱藏著了危機!

從2005年到2015年,憑藉著基數少、人口盈利,我國養老金完成十年漲,而且年均漲幅均在10%左右。

可從2016年開始,養老金增速急剎車。

社保:社保新規,你怎麼看你的工資在此減少的呢?


用數據說話,2016年增速降至了6.5%,2017年進一步降至了5.5%。而2018年,增速將定在5%左右。

為什麼養老金增幅俄然下降?原因很簡單,養老金呈現了赤字,錢不夠了!

早在2015年,東北三省就已經呈現,鄉鎮員工養老保險金當期收不抵支,而且遠比想象中嚴重。黑龍江赤字183億元,遼寧、吉林分別是105億和41億。

要知道,當年黑龍江全年財務收入才1165億元,養老金虧本就佔了財務收入的15.7%。可怕程度可想而知。

從全國範圍來說,2014年我國鄉鎮員工基本養老保險虧空1321億元,這個數字到2015年放大為2797億元,2016年直接攀升至5086億元,而2017年,這個數字將突破7000億元。

更可怕的可怕的並不是虧空的數字本身,而是虧空的增速!

2015年虧空同比增加111.7%,2016年同比增加81.8%,2017年也極有可能超過40%的幅度。

回到財務補助上,2014年各級政府補助養老金為3548億元,到2016年這個數字上升至6511億元,年均漲幅35.5%。

很明顯,長期以往,財務壓力會越來越大!

假如沒有財務補助,咱們的養老金能夠支撐多久?按2017年養老金累計結存4.4萬億元計算,以年均虧本7000億速度,答案是6年時刻將全部耗費殆盡。

也就是說,即便不考慮虧空增速,不考慮老人越來越多,最晚2023年,咱們的養老金,將耗費殆盡。

假如咱們不對社保做出任何改動的話,咱們到時分能不能領到都是個問題,更不要說能繳的越多保證的越多了。

所以,專家說的到底正不正確,你自己判斷。

進退維谷的社保!

其實,拋開任何官樣文章的理由來看,這個方針落地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一個,社保耗費的太快了,再不找到新鮮血液,根本等不到咱們老的時分就已經沒錢了。

所以,社保的徵收必須更加嚴厲!

可是,社保的徵收又不能再嚴厲了,現在社保的負擔都已經佔到企業用工本錢的40%左右了,還能有多大的提升空間,再提高,恐怕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放棄自己的企業,到那個時分,恐怕社保就真的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了。

難不難,難,真難,連不需要考慮這些問題的我都感覺很難。

說到這,有些朋友可能對自己交的社保很迷茫,想問問我關於社保的觀點,很簡單:

社保是不交不可,可是別把希望都寄託在社保上,尤其是養老這個問題,只能靠自己,不能信任其它任何人,更不能信任已經忽悠了咱們好幾次的某些人。說得再悲觀一點,權當自己沒有交過社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