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軍人受尊崇,有人質疑,甚至有人不悄,其實大多人對軍人瞭解,更多是平常軍人光鮮亮麗的一面,而其背後的艱辛,就知之甚少。今天小編就帶你去了解一下和平年代的軍人,讓我們捫心自問,軍人該不該受尊崇?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這裡既是“生命禁區”,又是據守西藏的要衝。1961年,為了祖國的尊嚴,老一輩崗巴軍人聽從號令,扛著紅旗就上山,誓將崗巴當家建。從此,這裡有了飄揚的國旗,有了鋼鐵般的長城。

西藏軍區崗巴邊防營,成為全軍駐地海拔最高的建制營,管控防區百餘公里邊境線和通外山口,守衛著共和國“平均海拔最高、自然條件最差”的邊防線。在這裡,“氧氣吃不飽、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但從1961年進駐起,戰士們每天巡邏在祖國的最高邊防線上,54年,守土不失寸土。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神仙灣哨所位於崑崙山脈中段,是我國晝夜溫差最大的哨所,常年大風,空氣含氧量低,晝夜溫差達到30多度,在這裡巡防的邊境哨兵生活方式極其簡單,食堂、營地、巡邏,常年陪伴他們的只有雪山和大雪。建哨初期,這些邊防戰士僅僅依靠一頂棉布帳篷,一口架在石頭上的鐵鍋,啃著壓縮乾糧,喝著70°就沸騰的“開水”,硬是堅持了下來,條件極其惡劣的神仙灣被醫學專家稱作為生命禁區,能夠遊走在這片土地上的也只有我們的邊防戰士。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紅其拉甫山口位於帕米爾高原上,是我國海拔最高的陸地口岸。這裡海拔很高,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常年積雪,有時大雪封山長達8個月之久,風力常年在七八級以上,最低氣溫達零下40多攝氏度。對常人來說,呼吸,在這裡都成了一件困難的事。上世紀50年代,連隊老一輩戍邊人以“三峰駱駝一口鍋、三根木棍搭地窩、儲冰融雪當水喝”的豪邁氣概,硬是在帕米爾高原紮下了根。如今,戰士們繼承老一輩戍邊人的優良傳統,仍常年駐守在這裡。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距離連雲港市20海里的開山島位置孤絕、環境惡劣。從1986年起,王繼才和他的妻子以海島為家、與艱苦為伴,堅守黃海前哨,直至2018年7月27日,他在執勤時突發疾病,獻出了年僅58歲的生命,將守島衛島的生涯定格在了32個春秋。而他留給妻子最後的話是,“我走了,島以後交給你了!”作為一名普通民兵,他就這樣把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海防事業,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愛國奉獻的忠誠答卷。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全身22處負傷,戰鬥結束後昏迷7天7夜,被譽為“視死如歸、血戰到底的戰鬥英雄”韋昌進是;參與破獲販毒案件32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246名,被譽為“獨具虎膽、出生入死的緝毒英雄”印春榮是;在4.4秒生死考驗的人生抉擇中,為努力保住戰機喪失最佳跳傘機會,被追授“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張超是。他們如林俊德一樣鐵心向黨犧牲奉獻,用一個“德”字彰顯了什麼才是真正的政治過硬。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畢生致力於激光陀螺研發,使我國躋身世界上極少數能夠獨立研製激光陀螺國家的“掃地僧”高伯龍是;三次隨神舟進入太空,“矢志報國、逐夢太空的英雄航天員”景海鵬是;先後經歷空中特大險情5次、重大險情15次,被譽為“挑戰極限、勇爭第一的試飛英雄”李中華是。他們如馬偉明一樣矢志強軍不辱使命,一個“才”字彰顯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精英國士。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先後4次暈倒,壯烈犧牲在大堤上的抗洪烈士李向群是;關鍵時刻把潛水裝置讓給被救乘客的“最帥”潛水員官東是;讓“死亡地帶”變成和平之地的“掃雷英雄”杜富國是。他們如王忠心王繼才一樣用時間檢驗忠誠、用守責詮釋堅守,彰顯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海軍潛艇部隊一級軍士長謝世海,累計出海超過2000多天,相當於在海下生活了5年,對潛艇的瞭解,比對自己身體還了解,能處理潛艇上的一切突發情況,每次遠航出海,他都會成為各潛艇爭搶的對象。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當年研究“兩彈一星”的共和國功勳們,在戈壁荒漠一待就是幾十 年,有的人去世後家人都不知道他從事什麼工作。

軍人該不該受尊崇?看了這些和平年代的軍人還有啥要說?

祖國的強大,人們能夠安居樂業,離不開軍人的奉獻和犧牲。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