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為什麼把長平之戰的趙國降軍都殺了,而不是押回秦國做奴隸呢?

棒棰島的棒槌


孫子兵法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長平之戰秦國雖勝卻也是慘勝,很多人只知道趙國五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卻不知道秦國也戰死三十餘萬,史書記載秦卒亡之過半。在秦國內缺糧草,外缺軍隊的情況下,二十萬趙軍俘虜只有處死才能使秦國的利益最大化。押回秦國做奴隸就是給秦國埋設了一顆定時炸彈,也不符合秦國的法治精神,所以白起選擇讓趙國的勇士光榮的去死,而不是押回秦國做奴隸。

戰爭是國與國之間政治的外延,是一種用暴力解決問題的直接手段。秦趙兩國皆有統一天下的意願與實力,消滅對方是唯一可行的手段,在當時還沒有通過王室聯姻手段合併兩個國家的先例,因此削弱對方的戰爭潛力是打贏對方的關鍵因素。二十萬趙軍成建制投降秦軍,如果全部押回秦國國內做奴隸,那麼時間一久必然他們會發起暴動,給秦國本土製造嚴重的安全事件。到時秦國將忙於平叛各地趙人起義,無暇東出統一六國,也會嚴重影響秦國的國內生產。

秦國在商鞅變法後,奴隸數量大量減少,多數隸農都被轉成平民,分給田地種地納糧,或者從軍打仗。秦國為了增加人口,還從三晉及楚國大量招募流民進入秦國為民,開荒增加糧食產量。如果將趙國降軍全部變成奴隸,那麼不符合秦國的地主階級利益;如果將趙國降軍全部變為秦國平民,分給他們田地生產,那麼引發的動亂將會更大,畢竟這些趙國降軍的家屬都在趙國。

白起不過是直接將趙國降軍坑殺了事,也算讓這些將士死得沒有痛苦。樂毅被稱為儒將,在破齊後將三十萬齊軍押送到遼東做苦力,不到五年時間裡這些齊軍俘虜全部被折磨而死。兩相對比,還是白起對趙軍俘虜仁慈一些,畢竟沒有折磨他們。借用商鞅的話來說:一個國家需要鮮血來澆灌才能茁壯成長,這些鮮血有百姓的血,有貴族官吏的血,更有將軍士兵的血,只有經歷給血與火的錘鍊,這個國家才會長盛不衰。


大秦鐵鷹劍士


把降軍帶回去當奴隸,或者直接充軍,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一定不是一個切實可行的好主意。

秦趙長平之戰,白起打敗趙國,收取了幾十萬的趙國降軍。最後無奈之下只能全數坑殺,只放回了很少的部分人。

都說那麼多人,為何要殺掉而不是利用起來呢?

首先我們要搞懂一個問題,那時候的諸侯之間的關係,就相當於我們今天和外國之間的關係。

假設今天我們征服了一個國家,俘虜了別人幾十萬的軍隊,我們會留下他們還是殺了他們。

答案很顯然會是除掉他們,畢竟一個國家最難征服的就是軍人。想讓軍人背叛他的國家,這無疑比登天還難。

白起是一個軍事家,對於戰爭,他看的很清楚。將利益最大化,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沒有選擇的時候,就乾脆也別再有選擇,所以一不做二不休。

秦國大戰,面對同樣強大的趙國,且不說秦王是否願意接受這群人,如果這群人背後捅刀子的話,那一定會是一個慘痛的結果。

幾十萬長平冤魂自然可憐,但是這就是戰爭啊。生死由命,富貴在天。



看點兒歷史


白起在長平之戰後,坑殺了投降的趙卒四十萬。白起這麼做的原因有很多種說法,有缺糧論、有軍功論,都有一定道理。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秦趙之間的世仇,白起擔心趙國降卒反覆無常,降而復叛,生出禍亂,所以,將四十萬降卒全部坑殺。

缺糧論,是有道理的。當時秦軍和趙軍降卒一起,在長平地區有六七十萬之眾,養活這麼多人,是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的。如果糧食供應不上,那麼趙降卒發生叛亂是很正常的事情。

軍功論,這個稍微有點牽強。因為“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秦王早已經賞過一次了。對於秦國的“一首一級”軍功制,應該傳說成分較大,奕天覺得不會這麼簡單,俘虜應該也是計算首級數量的,然後統一進行分配。殺與不殺,都會記算軍功,根本沒有殺的必要。否則,秦軍打了勝仗,還不瘋了一般屠殺俘虜。其他幾國的軍隊知道之後,哪還會投降,必須跟秦軍血戰到底。這隻會讓秦軍面對的抵抗越來越激烈。

其實吧,白起坑殺趙軍降卒的原因,《史記》和《資治通鑑》中都有明確的記載,而且還是白起自己說的,“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大意就是說,當初秦軍攻克上黨,上黨百姓不願歸秦而去投奔了趙國。而趙國士兵反覆無常,不全部殺掉,恐怕會有後亂。

原因就是這麼簡單,白起已經清清楚楚的說明了,就是怕趙卒反覆無常,降了復叛,徒增禍亂。因為秦國和三晉趙魏韓之間的恩怨已久,這從韓國上黨的馮亭不願歸秦而投趙就可以看出些許端倪。白起是深知這一點的,他知道趙軍目前投降只是迫於無奈,只要一有機會就會生出事端。

如果押送四十萬趙軍返回秦地,押送途中會不會發生事端?返回秦地後,這四十萬趙軍作為奴隸應該如何安排呢?四十萬趙軍肯定不可以安排在一起去修秦皇陵,容易結夥作亂。那麼分散趙軍又是一個耗時費力的差事,畢竟不是成千上百個。即使一家分配五個奴隸,也要找八萬戶,這八萬戶還不能離得比較近,以防串聯。但是這麼安排下去,豈不是在自己國家安排了四十萬名趙國奸細。

白起一想,乾脆,照舊例,殺之,秦昭王也毫無異議。白起於是“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這才有了現在長平古戰場遺址中,那數不盡的累累白骨。


奕天讀歷史


白起把長平之戰的趙國降軍都殺了確實非其所願,但又不得不為,原因是來自多方面的:一是自身的糧響不足;二是秦國不拔糧;三是政策上主張殺降弱國。三者之間最直接導致白起殺降的原因是自身糧響不足,供秦軍數日供可,供降軍實在供不起。



趙國為何冒然換將主動攻擊秦軍?兩國舉國對峙於長平國庫均空,由於長平戰事起,農人為兵趙國的耕地早已失耕。兩年來,趙軍一直在堅守,如今糧草已空,再也無法餓著肚子堅守,披迫換將一博。



秦將白起利用趙軍主動出壁壘進攻之際,一面佯作敗退誘敵深入的同時,派出輕兵五千,騎兵二萬五幹搶佔趙軍長平關等隘口,一路利用地形將40萬趙軍團團合圍於長平達46天之久。最後趙軍絕糧絕援而降。



在長平戰役的最後階段裡,趙軍日子不好過,秦軍也好不到哪裡去。秦軍遠離國境達500公里,雖然取勝,但是本土已經無給可供,剩下數天回國之糧一旦收降趙國40萬降卒,必定因供給問題危及自身的存亡,保全自己,此時也是秦軍的第一要務。畢竟40萬降卒要押解500公里才能回到本國,長途拔涉顯然不現實。



基於缺糧、斷供和弱國的三大原因,既然押解回國不能,又不能放回去,辦法也只有一個,就是殺降了。於是乎,長平慘劇就發生了。


海馬叔叔說史事兒


長平之戰,趙國40萬大軍敗亡,在最後時刻趙國究竟剩下多少人投降史書中並沒有記載,但至少可以肯定,絕對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以至於白起動下了坑殺的念頭,也創造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規模重大的戰場屠殺。

但相信很多人也會存在一個疑問,在數十年後,秦國一統天下時全國人口只有兩千萬,不同於現在,那個年代的人口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相當珍貴的資源,甚至在一些戰爭中,交戰國已爭相搶奪對方人口作為勝利的保障,明明在長平之戰中獲得了這麼多的男性青壯年,如果能夠留下必然是一個豐厚的人力財富,即便全部押往秦國充當奴隸也足可以帶來不小的收穫,但白起為何選擇將絕大部分的趙國戰俘悉數屠殺,只留下兩百多個未成年人回去報信,在戰場上經歷了無數殺戮的白起,難道不知道人的寶貴?



在這一點,相信白起是清楚的,理論上這些戰俘如果能夠留下,對秦國的人口資源是一個巨大的擴充,但結合當時的形勢,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擺到了白起和秦國面前:他們已經支撐不起對這些戰俘的供應了。



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取得了最終勝利,但也只是慘勝,保守估計秦軍的損失也在20萬人上下,也是秦國建國以來損失最大的戰役,長達數年的消耗也讓秦國陷入到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這樣的時刻,還要再多供應幾十萬張嘴,對於秦國而言是一個難以承受的結果,雖然理論上將這些趙國戰俘押回秦國可以緩解生產,但如果實際進行會存在太多的干涉因素。

一方面長平之戰秦軍付出了巨大損失,剩餘的軍隊還要保持在上黨長平一帶的佔領,沒有足夠的兵力押運這些戰俘回國,更不可能派遣大量的軍隊回國來維持穩定,這樣如何保證這些戰俘回到秦國的安全性?



另一方面如上面所說,秦國的經濟已經無法再支撐這多出來的幾十萬張嘴,更別說長平之戰打垮的趙國的軍事力量,再此關鍵的時刻秦國不可能留給趙國喘息的機會,僅過一年多就發動了滅趙之戰,雖然隨後戰爭失敗,但在馬上就開動另一場戰爭的情況下,秦國更不可能拿出足夠的供應來支配這些戰俘。

由於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秦國的主力軍隊仍然在新的佔領區和趙國境內作戰,秦國也拿不出更多的軍事力量來看押這些戰俘,或者對戰俘進行洗腦企圖編入秦國軍隊,在這些特殊的背景下,短時間內無法對戰俘進行整編,也無法養活這些俘虜,那最直接的手段只能是短時間內將所有俘虜全部就地“處理”!


遼寧資深球迷


首先,我認為白起只是個將軍,無權擅自做主坑殺趙軍,他只是奉秦國朝堂的命令行事。秦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後殺降,我分析其原因有三。


一,範睢,這個極有個性的秦相制定了對付東方六國的“攻人”之策,即消滅六國的有生力量。其實就是一個字,就是“殺”。這個策略很殘酷,也很有效果,極大的削弱了東方諸國的抗秦力量。

翻看史書,不難發現。秦國在對楚國、韓國,等的一系列戰役中,多次執行類似長平之戰殺降的政策。

二,長平之戰時,秦國耗盡了人力物力。

長平之戰期間,華夏大地上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糧食幾乎絕收。戰後獲勝的秦,耗盡了國力,尤其國內庫存的糧食用盡了。無力養活投降的趙軍。

戰場上,秦國出動幾乎全部的男子,大半戰死沙場。秦軍士卒也因此很仇恨趙軍,不願收留放下武器的趙軍,分享很有限的糧食。

三,趙國是唯一能抗衡秦國的強國。趙國北鄰匈奴,與匈奴多有爭戰,趙國軍隊因此鍛鍊得彪悍善戰。尤其是趙武靈王實行了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趙軍的戰力更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缺糧的秦國因此不願放歸數十萬趙軍俘虜。以免以後的戰場上,再次面臨這數十萬人組成的強大的趙軍。

所以,長平之戰以後的趙軍俘虜被殺的命運就確定了。


德全不畏


白起,戰國時候赫赫有名的戰神,兵家代表人物。在秦昭王(羋月之子)在位的五十多年裡,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據統計,秦國滅敵130多萬人,其中90多萬是白起的戰績,被封為武安君。成為戰國諸侯國聽到就瑟瑟發抖的人屠。

白起殺人之旅:

公元前293年,白起奉命攻打攻打韓、魏二國,斬獲首級二十四萬,俘虜魏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公元前273年,攻打魏國,斬殺敵人十三萬人;與趙將賈偃戰,沉其卒兩萬人於河中。公元前264年,攻韓,拔五城,斬首五萬。此處例舉的全部是白起一次性巨大規模殺人的殲滅戰,似乎,白起一直都在打殲滅戰?當然,殺人最多的,還是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的過程:

長平之戰的直接導火索是秦國圍了韓國的上黨郡,趙孝成王橫插一手,收了上黨郡。秦國打頭陣的是年輕的將領王齕,下了趙國兩城之後,趙國用了“戰國四大名將”中,最能防守的大將廉頗,開始在正面交鋒中,被小將王齕就打的落花流水。後來廉頗退守,修起百里石長城,以丹河為界,與秦軍對峙。

這一戰打了足足三年左右。古代看天吃飯最重要的就是春耕秋種,大量的壯年都在前線殺敵,誤了一年又一年。但是軍糧軍需卻日漸增大。雖然兩個國家都是大國,但都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長平之戰收尾:

趙國對廉頗一直堅守不出不滿,用年輕的趙括替下了老將廉頗。秦國則相反,秘密派出了武安君白起。趙孝成王此時毫無作為,秦昭襄王親自去徵兵納糧,支持前線。

最後,趙括完全不知白起已到戰場,以為自己面對的不過是年紀相當的王齕。“紙上談兵,天下無敵”,戰場經驗為0的趙括,很快就被佯裝敗退的秦軍,有條不紊的誘入包圍圈。最終,秦國全殲此次趙國45萬,幾乎是趙國舉國最精裝兵力!一直到被秦滅國,趙國都再沒有緩過勁兒來。


為什麼打全殲戰: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1、秦趙兩國對峙兩年多,大家都在用最後的人力、財力、物力,來支持這場戰爭。沒有多餘的來養戰俘。2、雙方多有廝殺,積怨太深。何況,秦國當時一共也只有60萬軍隊。如果收俘,這45萬人一旦脫困吃飽反水,秦軍會遭到不可想象的損失。3、秦國的軍功制度決定的,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商鞅變法中有很重要的一條是:“獎勵軍功”。所以,老百姓想要有土地有功名有官爵,殺敵是最好的途徑。這使秦國成為“戰鬥民族”的最重要因素——以利趨之。當時還沒有“殺俘不詳”這一說法,所以,從頭到尾,白起打的全部是殲滅戰。




有人會問:秦國其他將領怎麼就不是場場全殲?你以為其他秦將不想嗎?孫子說:“過十則圍之”。哪裡有這麼多兵力呢?所以,白起的殲滅戰,主要靠的還是白起的個人軍事才能。

不過,白起最後被賜自盡而死。上天給了廉頗異乎尋常的長壽。一直活到八十多歲,看著自己守衛了一生的國家沒落敗亡,不知心中何種滋味。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如是,如是我聞,繼往聖絕學,成智慧人生。文章在開單篇寫你從沒聽過的《易經》知識。喜歡就關注吧!感謝!


如是史社



總結了幾點一:秦趙長期處於對峙局面國力消耗巨大,又經歷自然災害,所以沒有能力養活這麼多人!



二:
當時各國地域觀念嚴重,視其他國家為仇敵的思想根深蒂固。如果貿然收編,可能會引起日後軍隊內部騷亂!


:坑殺這麼多人勢必會引起趙國上下人心惶惶,對其他敵對國家也會有一定震懾



:此站關乎國家命運以及歷史走向!對待敵人的仁慈就是對待自己的殘忍,歷代君王霸主無不如此


風中憂鬱的眼神


從秦穆公開始,歷史上有過多少次3國攻秦,5國攻秦,6國攻秦??而且秦都是被動挨打的,加上秦惠文王的三晉相王,幾乎是和今天的中國和日本一樣,這仇恨已經根深蒂固。趙國士兵,是到了山窮水盡,即將餓死的情況下才降的,幾乎可以說是詐降的,而且兵力幾乎是一對一。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負責任的將軍,為了自己的國家,為了自己的士兵以後少犧牲,都會選擇殺掉他們。兵不厭詐,更何況是誘降的!所以,這沒什麼,這只是過後攻擊白起戰神形象的一個藉口而已!秦國應該不留餘力的感謝白起,看之後幾十年就知道了,如果不是殺了那幫人,趙國國力依舊強大,而秦昭王死後,秦國權利真空的那幾十年裡,趙國率5國滅秦也說不定的


不只是外酷


1.范雎給秦昭王獻上“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戰略方針。在此後的秦國東進戰爭中,集中殲滅東方六國的有生力量。

公元前268年,秦昭王任用范雎為客卿,范雎從齊國死裡逃生到秦國以後,開始得到秦昭王重用,兩年後,公元前266年,秦昭王任用范雎為秦國相國,范雎開始推倒前任魏冉的一系列政策方針,另起灶爐。一年後,公元前265年,在范雎的主持下,秦國攻取韓國的上黨,逼迫韓國獻上上黨。

然而,在攻取上黨時,韓王怕秦國,被逼無奈把上黨獻給秦國,但是鎮守在上黨的韓國守將馮亭和韓國士兵卻不願意投降秦國人,把上黨和附近的土地都獻給趙國了,馮亭等韓國將士跑到趙國去做趙國人了,而後趙國派大將帶大軍回來援助他們奪回上黨。這次事件也是後來長平之戰的導火索。

范雎一看這樣不行啊,打來打去,互相拉鋸,對於秦國往東吞併六國沒有什麼幫助啊。今天搶了這塊地,明天又給搶回去了,那這仗不是白打了嗎?

於是此時范雎給秦昭王獻上“毋獨攻其地而攻其人”的戰略方針。范雎指責此前秦國的戰略方針有問題,只佔地,不攻人,非但無法使韓趙魏等鄰國屈服,而且白白消耗秦國的國力,因為他們只要一合縱攻秦,秦國佔領的地盤又被奪回去了,而且談判的時候還處於劣勢。

所以白起在抓了趙國近四十萬俘虜以後,選擇坑殺之,我記得史書上記載,白起臨死前說他殺趙國四十萬人,並不是他非要殺人,而是趙國人太反覆無常了,當時不殺,這些人回過頭又去做趙國人來打秦國人。

而坑殺趙國四十萬俘虜,也符合范雎提出的“攻其人”的戰略方針,殲滅趙國的有生力量。在長平之戰以前,東方六國裡,只有趙國有單獨抗秦的能力,其他國家必須合縱才能跟秦國較量,殺了趙國這四十萬生力軍,從此趙國軍事力量迅速衰落,東方六國再也沒有能單獨抗秦的了。

2.秦國也缺糧,這四十萬軍人不好養活。秦國軍隊也缺糧,秦國國內還鬧饑荒。

長平之戰之前,秦趙兩國近百萬大軍已經在長平附近對峙了三年,秦國接近六十萬的軍隊需要無數軍糧物資,趙國消耗不下去了,秦國也好不到哪裡去。

白起被換到長平戰場以後,曾經派心腹衛先生去找范雎和秦王要糧食,結果要糧的衛先生被范雎給殺了,秦王還嚴厲批評白起不體恤民情,秦國老百姓真的過不下去了,你白起不能體諒體諒嗎?因這件事白起跟范雎還結下了仇怨,後來秦國攻打趙國國都邯鄲,白起不願領命,多少有一部分這個原因。

據史書記載,似乎在長平之戰前的三年對峙中,秦國國內還發生過饑荒,鬧過災害,所以秦王才批評白起不體恤民情。

秦國軍隊還喂不飽,這四十萬趙國人怎麼去餵飽,就算能餵飽,他們吃飽了,又跑回趙國做趙國人怎麼辦?做回趙國人又扛起戟挽起弓殺秦國人怎麼辦?

所以我覺得殺這四十萬人,不是白起一個人的意見,秦國統治階層都是這個意見。只不過這個天大的鍋,兩千年來只有白起一個人揹著。

3.四十萬俘虜,怎麼看管?秦國軍隊在長平之戰也是“損失過半”的。

秦趙兩國在這個時期是七雄裡最強大的兩個強國,長平之戰兩國投入軍隊將近百萬,秦國為了打贏這場戰爭,徵召國內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都到長平戰場了,而一場大戰下來,秦國軍隊損失過半。

假如《史記》裡這種數字記載不太確實,有誇大的嫌疑,但是秦趙兩國軍隊人數應該不會差距特別大。在冷兵器時代,一方去看管另一方人數等量的俘虜,還是被認為“反覆無常”的俘虜,該有多大的難度啊?

現代戰爭繳了敵軍的械以後,一個拿槍的兵說不定能看管幾十個俘虜,在古代,這豈不是太危險?俘虜們一擁而上,或者四散逃跑,就算看管的人有武器,也不好阻攔吧。

綜上三點,把這四十萬趙軍帶回秦國是非常不明智的選擇,白起明白這個道理,秦王和范雎肯定也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