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真正學習好的孩子從來不補課,天天上補習班的孩子成績還是上不去,對此你有何看法?

拍客之


這個問題的本質是一個人應該怎麼學習,與上不上補習課無關。



一、自主學習

一個人應該儘早的明白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而且要終生學習?

人類社會生存的本質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這個社會的環境是時時刻刻都在不斷變化的。人要在這種變化的環境下持續的生存下去,生活好。就需要不斷的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

而是應適應這種變化,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所以邏輯思維的口號就是陪你終身學習。

明白了為什麼要學習,才能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兒,不能靠外力來推動。

二、學習方法

其實學習的方法因人而異。而且這個方法應該在我們學生時代就應該建立起來。

對於學習這件事來說,每個人最終要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一定要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不能最終用於指導自己行動的學習,價值很低。

在方法上一定要探索出一個從學習到實踐並取得成功的方法,形成一個閉環。如果一次都沒有取得成功,那很難做出大的成就,也很難持續獲得成功。

曾經在李善友的混沌大學裡聽到兩個牛人的學習方法。一個叫費曼學習法,一個叫李叫獸的學習方法,還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自行查找。


致良知平天下


我就說一下我的班上的兩個女生的情況吧!兩個人成績都差不多!都是班上前三名!年級上前20名!

A是班長,家裡獨生子女,從小學到初中,都在外面的培訓機構上課,基本上每年都要3萬左右的輔導費,因為在我們學校都書只是交生活費,一學期也就500元,他父母本來是想送她去私立學校讀,但是又太遠了,所有就近搖號進了我們學校。她小學開始就補習。因為學校老師和培訓機構老師的嚴格要求,她都是非常好的執行了老師的任務安排。所有各科成績都非常好。但是在初二上期末的時候,突然成績就出狀況了。多次談話才知道,他的父母當時忙生意,沒有怎麼管理他,所有就放養了兩個月,結果她就玩手機,作業也沒之前那麼好。我感覺她的成績好,都是因為有人監督她,讓她無時無刻都在保持學習。是在外的力量影響她,而自己並沒有形成動力。

B是班上的數學課代表,小學就讀的就是一所非常好的學校,可行說,她沒有參加過校外的輔導班,因為她的家裡還有一個弟弟,父母共兩個孩子,可能是壓力有些大,但是在她身上我看到的就是,真的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自覺,她很喜歡看書,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在小學的時候,她喜歡朗誦,後來成為小學時的播音員,然後又因為自己喜歡這方面,老師就把她選拔為學校的主持人,各種活動,都是她在主持,站在講臺上,落落大方,沒有畏懼感。在小組學習的時候,她很注重幫同學,基本上有什麼困難的問題,她都會耐心的給別人講,聽她說,她其實很想去補習,倒是她媽媽不同意,讓她課堂上聽課認真,不懂課後問老師,週末基本上都是去書店看書,或者是在家看書。

兩個學生成績目前來說都不錯。


一線談教育


我呆過上海最大最貴的一對一補習機構,結婚後去的,當年我明確的去應聘的目的是為還沒揣進肚子裡的小包子去學下教育理念。

不說內幕分享下心得。

補課!盲目的補,你的孩子永遠補不上去?

請問:家長們?你瞭解你的孩子嗎?性格?優缺點?愛好?興趣?擅長啥?學習不好的原因在哪裡嗎?

影響孩子學習好壞的原因有千絲萬縷,我就不一一分析了。

我要強調的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選擇給孩子補課之前,先分析孩子,學校,老師,家長,教育機構等等各方面的問題吧!

別想著,我花很多錢,把孩子丟給教育機構,肯定就能補好!這絕大多數是個美夢!

我在裡面見過各種各樣的家長:哭訴指責打罵孩子的家長;愛打麻將不管孩子的家長;工作辛苦沒時間管孩子的家長;只知道賺錢沒有教育理念的家長;痛苦流涕後悔自責的家長;一擲千金就是要分的家長;迷茫失措只想花錢買分數的家長……太多了!

我總結了下,成績不好的孩子其實大多數並不笨,但他們從小缺少,缺失家長的陪伴教育和引導!

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性格,教養,談吐,眼界,視野,格局。影響孩子的三觀正確與否。影響孩子的思維行為模式。

成績好的孩子不一定非常聰明,成績差的孩子不一定笨!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現在為了孩子選擇了自由職業,雖然很辛苦,但有一個陪伴成長非常重要!


軟萌包子老虎媽


我兒子初二,重點班,班級有個女孩子,比全班同學都小兩歲,媽媽在外地工作,爸爸打工,由連微信都不會用的爺爺奶奶帶,不參加任何輔導班,全年1400個孩子,穩穩前三,這次月考又考第一。

個人覺得上不上輔導班和學校老師有關,如果恰好孩子所在班級各科老師都強,只要跟上課堂老師就沒有問題,如果真的有哪科老師確實講授不那麼好,單科做個課外補充也是有必要的。補不補課還要看孩子本身,如果孩子確實屬於理解能力不那麼強,課堂聽講不能聽得透的那種可以有針對性的給孩子做適當的課外補充。另外我認為英語和語文是需要做課外補充的,因為這兩項都是需要長期積累才能獲得收效的學科,通過自學很難形成體系,不像數理化一學就上分。


小和尚31632


作為一名班主任,瞭解過班上孩子的情況,可以說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參加補習班的,學習好的差的都有。甚至有一名學生,一直都在補數學,學的比老師講的進度要快得多,但是,輔導班學過、老師又講了一遍,這個孩子數學還是考的特別差,一半的分數都沒有。對於這種學生,盲目報班,家長也只是求得一個心理安慰,一點積極的作用也沒有,而且學生還覺得聽過了不想再聽第二遍,但實際學生還是不會不懂,這種報班反而起一種負面作用。要不就暫停報班,要不就有針對性地補習,這樣還是需要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多與孩子的老師溝通,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報或不報。


Junlin


今年高考,班級總分第二名的學生,英語高考成績為145分!下面是他的高考成績。

這個學生,在高三之前,英語一直保持在120+,偶爾會考到130分以上,高二升高三的暑假,為了參加英語能力大賽,報了一個英語培訓班,最後不僅在英語能力大賽中獲得一等獎,還直接提升了英語成績,高三多次考到130+,或者140+,最後高考的英語成績,是他高中三年考的最好的成績!

一、好學生從來不補課是假的!

有人做過一個統計,150年來中國教育精英多數來自官員、“紳士”、有產家庭,你永遠不要忽略資本和資源對教育的作用。所以,現在很多成績好的孩子,家庭情況同樣非常優越,在這種情況下,補課在所難免。

而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只是個別知識點或者題型存在盲區,通過補課,能夠更好的彌補自己的不足,往往能起到不錯的效果。

二、天天上輔導班的孩子成績上不去是真的!

需要補課但是不依賴補課,也許是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最根本的區別。成績差的學生,天天去輔導班,往往會依賴補課,而喪失了課堂這塊主陣地。真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出了問題的學生,去上輔導班用處不大,甚至會越補越差。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天天或者經常去補課,這個孩子的成績一定不會好。


總之,上課和補課就像吃飯和吃補品,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也不能保證一直不缺某些營養,但是通過簡單的彌補,就可以補回。而如果一個人因為補品好而依賴補品,不吃五穀雜糧,那麼這個人的身體也不可能健康。

我是“贏在高三”,致力於教育和教學研究,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我現在是一名大學生,曾經初中,高中的時候也補過課,周圍的同學或多或少也都會有補課的情況。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可能只是部分同學,但是過於片面,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對於部分真正學習好的孩子可能確實不用補課,因為他們從小就建立了紮實的基礎,知識的基本功比較深厚,從小到大又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規律和學習方法,並且能夠一直保持著學習熱情,所以他們完全可以自己消化當天所學,很清楚的瞭解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接受情況,有不懂不會的地方可以及時做出針對性練習,而且這樣的學生自學能力都比較強。

但是相反的,有很多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是通過補課而提升成績的,彌補了自己的漏洞以後,就可以不用繼續補課,進行自我對知識的消化。這種學生本來成績就不是特別差,但是會遇到學習上的難題無法在學校課堂上解決,所以他們也深刻的瞭解自己的漏洞,弱點在哪,通過補課來提升自己不足的地方,解決困擾自己的知識難點部分,這種學生的補課是有針對性的,而不是盲目的科科都補,也不是單純的為了跟上學校進度補課,補課相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昇華。簡單來說,就是達到更上一層樓的效果。


而對於天天上補習班的孩子來說,有兩種情況,這要取決於是否自願補課。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就幫孩子報了各種補課班,也就造成了現在很多學生在校不努力,校外花錢狂補習的情況,這也一方面導致了各種各樣的補課班相繼成立,造成了補課機構質量天差地別的情況。補習的效果一方面取決於補課的老師,另一方面是取決於孩子,如果他們不是自願去補習,那麼他們在補課的過程中也並不會產生過多的熱情,反而是更多的牴觸心裡,增加孩子的負擔與壓力,減少他們的自由娛樂時間,這樣當然不會提高成績。

不代表補課就一定會讓孩子有進步,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也不代表補的課越多,時間越長,效果就越好。


但是如果孩子能夠好好地利用補課時間,能夠在補習班認真的學習,將自己不懂不會的地方學會,久而久之,提高成績不是問題,用補課來提高成績是需要時間的,知識是無止境的,大家看到的只是學生每次的考試成績,用考試成績來判斷學生的補課是否有成效,其實這是很片面的。只要是考試就會有考試範圍,就有限制性,孩子在補課的過程中學會了一些知識,會做了一些新題型,但不保證正好考試就會考到這些知識點。所以想要驗證補課的效果,一定不能著急。


大家可能會認為天天補課的學生一定是成績非常差的學生,但其實不然,有很多成績不錯的同學他們想保持或者想進步也會報很多補習班,反倒是學習越好的同學報的班越多,他們天天補習,成績越來越好。

所以是否補課,補多少課不能完全地反應學生的成績情況,也不代表補課一點用處沒有。補課與成績的關係,主體在於孩子本身,兩者是不直接相關的。要看學生自己能否通過補課來獲得進步,來提高自己成績!


安達曼海的藍


原來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所以孩子從小學到初中,我都給他選擇了管理較松,課業較輕的學校。同時我要求他完成課堂作業既可,不給他報任何課外班,讓他有充足的自由支配時間,發展自己的愛好,他願意幹什麼都行。剛上一年級時成績還是不錯的,但一路滑下來,重點中學沒考上。我們很著急,他自己也很著急。

上了高中之後,儘管他很努力,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解決不過來。尤其是數學,直接脫了他後腿,不得不找一對一的老師補習。這時候我們才瞭解到,上補習班的可不都是學習差的孩子,可以這麼說,更多的是學習好的孩子,家長甚至一擲20萬到教育輔導機構,孩子隨時來上課。我一個同事,從小學開始就給她女兒上各種輔導班,請了數學家教,從初中一年級一直輔導到高中二年級,最後他女兒裸分考上了復旦大學。

單純高考這個角度講,我認為我的原來的做法錯了,即使孩子學習不錯,也應該進行補習和輔導,優中更優,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不立翁99


這個問題有些絕對了。現實是現在很多成績好的學生也在補課。

因為每個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好的還希望更好!當然,成績不好的,更是想通過補課來提高成績。


特別是小升初,有部分家長為了讓孩子上名校,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就把孩子送到各種英語班,數學班,以期孩子成績能有大幅度提高,在小升初的競爭中,有更多的進入名校的機會。這些孩子在輔導班學習的知識難度要遠遠高於書本,有的六年級的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已經達到了初中八年級學生的水平,知識的積累和拓展,讓這些孩子比同齡的孩子知識面更廣,考試時更能應對自如,因此也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更足。

所以,說到輔導班,不必“談虎變色”,只要孩子願意上,喜歡上,多學點知識有何不可?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如果孩子有顆積極上進的心,家長就要儘可能地為孩子創造條件。這是一種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孩子不想去,家長硬讓孩子去,這樣的輔導肯定會大打折扣,補了等於沒補。那是不是說,這類孩子就放任自流,任其發展呢?也不是,首先要耐心、細緻地查清楚孩子成績差的原因,然後和孩子多溝通,讓他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家長急也沒用,多表揚,多鼓勵,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激起他學習願望,然後有針對性的補課。這類孩子,如果思想問題不解決,單靠補課是沒有效果的。家長花了錢,孩子成績又提高不了,實在是得不償失的事。

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只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錯的學習方法,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是完全可以不用去輔導班的。


所以,上不上的輔導班應該因人而異,看實際情況而定。時下輔導機構多如牛毛,在報班之前,首先應認真遴選,選擇適合孩子的。這是其一。再者,有的家長不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報班過多,也是得不償失的事。凡事有度,適可而止。


靜等花開2579


我是近二十年教齡重點高中班主任。在重點高中學習安排非常緊,很難有時間給你在外䃼習,每天發下來的練習卷都要寫到晩上十一二點。小學、初中靠補習班保持優異成績到了高中會極不適應,如不能及時自我調整並適應則很容易掉隊。而自學能力強、自主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學生會很突出!試問大學保研的學生都是大學期間綜合成績上游的學生,大學期間誰給你輔導?主要是要靠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當然小學、初中、高中階段適當報點培優班是可以的,但絕不能讓小孩離不開輔導班,那和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沒啥區別,永遠長不大!順便提下到了碩博階段對自我學習創新能力要求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