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漁港風情小鎮,在浙江省旅遊風情小鎮TOP10榜單位於榜首。

石浦

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歷史悠久,明初設昌國衛,為浙東抗倭重地,與天津衛等齊名,素有“浙洋中路重鎮”之稱。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為生,蘊涵出眾多神奇的漁文化和漁風情,豐富而廣博。文化與旅遊“結盟”,成為石浦的“金名片”。

01石浦漁港古城海洋文化的見證者

石浦古城是象山最富盛名的景點之一,獨特而美麗。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已有六百年的歷史的它,一頭是山,一頭是海,有著山城漁港特有的錯落,置身其中,能切身觸摸到歷史的豐厚。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走在古城蜿蜒曲折的臺階上,兩邊的店鋪掛著玲琅滿目的商品,大多是當地的特產海鮮,還有一些貝殼類的工藝品和石浦特色小吃。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不拘泥於歷史,也不拘泥於石浦,這是漁港古城的美麗所在。各具特色的14個景點分佈在古城主要街道,都被賦予了新的寓意。宏章綢莊、源生錢莊、栽興煙莊、侍郎府、亞洲飛人館、大皆春藥店、耕海牧漁館等等,還有港城滄桑,耕海牧漁,甕城,關帝廟等,使人流連忘返,目不暇接。

☀遊玩項目:漁俗表演、特色小吃、參觀融漁文化、商賈文化、海防文化的特色場館,織漁網,做漁燈,體驗漁家生活等。

02中國漁村零距離接觸海洋生活

中國漁村,無疑是中國漁文化為主題的休閒旅遊度假基地中最為令人神往的地方之一。一座具有厚重漁文化氣息的文化度假基地,一個極具個性的主題漁村,傳統與現代並存,新舊交錯,在這裡,俯首皆是歡樂和浪漫的記憶,到處都是令人雀躍的驚喜。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漁村裡特有的文化民俗街讓中國2億年的漁民文化在這裡還原。漁網作坊裡,工人一邊織網一邊教授編織技巧;在工藝品作坊裡,人們可以親自動手製作沙雕和漂流瓶;去船作坊,人們將會學到處理海上遇險的問題和一些日常修船的方法,拋開煩憂,正兒八經地做一回淳樸的漁民。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當朝陽在海平線上露出一絲霞光的時候,波光粼粼的港口,升起了無數白帆,一聲悠長的號角,萬船出海,讓岸邊的親人枕著濤聲,在潮起潮落中等成了“望潮”······這是千百年漁民的生活寫照。

在漁民們看來,這是一種極其平凡、普通的生活,就如同鐘擺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擺動。而在那些從未走進過漁村人們的心中,這就是一個瑰麗而浪漫的夢。中國漁村將記錄漁民的生活與勞作,記錄這片海洋的今天與明天。

☀遊玩項目:海濱浴場、篝火情歌派對、帳篷露營、海鮮燒烤、沙灘騎馬

03東海半邊山休閒放鬆,沉澱找回自我

東海半邊山景區是集運動、療養、休閒度假、研學、遊樂、小鎮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它瀕臨浩瀚東海,是個三面碧水相擁的小半島,一線穿陸,依託豐富的自然山海資源發展開來。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東海半邊山景區顛覆了遊人對象山旅遊遊海島、踏沙灘、嘗海鮮的單一認知:青山、綠樹、鮮花、風車,遍佈著溫情,宛若一個優雅輕盈的歐式小鎮。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享山水相映,自然美景的美輪美奐,也放鬆自我,消去雜念。半邊山景區除了“生態天然氧吧“的美譽,更能讓每一個到來的遊客深度感受到“漁樵耕讀”、”世外桃源“的宜居生活。

☀遊玩項目:蛟龍沙灘、寧波人工療養院、魚躍沙灘、半山林海、四季百草園、愛情海婚紗攝影基地

04檀頭山島最清澈的東海海域

檀頭山島位於石浦鎮東面東面8公里的海面上,從石浦港乘航前往約需40分鐘。這裡地勢高陡,山崗疊翠,連綿起伏。主峰石檀山居島東側,海拔225米。登高望遠,海景山色盡收眼底。檀頭山島100米以上山峰14座,岸線曲折,長45公里。島上有有大沙頭和小沙頭兩個沙灘。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檀頭山是一個可愛的漁島,民風淳樸,環境恬靜。這裡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具有漁村、大王宮等人文景觀和濃郁的漁鄉風土人情;這裡魚類資源豐富,有各種海鮮、特色水產,是集觀賞海景、品嚐海鮮、體驗漁鄉習俗於一體的海島休閒旅遊好去處。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檀頭山島中部是狹頸狀地貌,東、西兩個相背的海灣各孕育一個沙灘,兩灘最近處僅相距數十米,俗稱“姐妹灘”。東沙灘面向東海,平緩舒展,灘長約1700米,沙幼色黃,不粘不陷,“潮來一排雪,潮去一片金”,令人叫絕。這裡金沙碧海,白浪衝灘,鷗飛長空,白雲藍天兩相映,素有“東海第一灘”之美譽。

玩累了?

找個地方歇歇吧

飲海三灣

枕著濤聲入眠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拾級走上藍色的石階,一抹海洋的味道撲鼻而來。這間漁文化為主題的房子就建造在石浦的半山腰處,背靠蔥鬱的竹林,山下民居錯落,港灣千帆停泊,坐擁一片海闊天空。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人家住在潮菸裡,萬里濤聲到枕邊。”說的可不就是這處棲居!走進飲海三灣的大廳,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頭頂的魚燈,中間是捕魚的漁網兜,魚兒圍著漁網轉,寓意著石浦漁民滿載而歸。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吹著溫柔的海風,聆聽著大海的聲音。什麼都不想不做,彷彿時間停在了這裡。民宿主人兒時曾見過成群的海豚從銅瓦門游來,魚師廟前“拜”過,如今因為機械作業海豚消失,但主人的夢想卻永不會滅。伴著飲海三灣,期待海豚再一次跳躍在海天之間。

Tips:

地址: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三灣路觀魚弄17號

必去體驗:觀看清晨漁船出海捕撈勝景;遊走石浦漁港古城,品嚐海鮮大排檔

沙塘靜灣

推窗即是藍天白雲大海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在石浦東首的沙塘灣,有這麼一所遺世獨立卻又迎來送往的家園。面向著大海,由舊民房改建而成,既可聽海浪,亦可聞海風。“復古風”的裝飾,近乎完美地詮釋了曾經佔據你心中多年的海景夢。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面朝大海,在門口的休閒長椅上小坐,品一杯醇香的卡布奇諾,靜靜放空,把心停泊在沙塘靜灣。村裡的漁民們經常在近海捕點小海鮮,老闆娘就直接從他們手裡買來做成海鮮菜來招待客人,絕對讓你大飽口福。

Tips:

地址: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沙塘灣村59-60號

必去體驗:欣賞海邊日出日落;沙灘遊玩;漁人碼頭品嚐新鮮海鮮等

老底子的美食

一定要嘗一嘗

麥餅筒最不可或缺的老底子味道

在象山人的記憶裡,“麥餅筒”算是最不可或缺的老底子味道了。大家圍在桌子邊上,或坐,或站,那麥餅皮裹著食材吃,與旁人閒話家常,甚是美妙。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石浦人總將麥餅筒發音成“席餅筒”,一字之差,反而概括了它的精髓:餅皮如同席子將美味捲起來。雖說形似春捲,但深究起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配料的食材分開都有自己的個性,結合則是完整的一體,味道恰當好處。吃麥餅筒的時候,備上一大桌菜作為餡料,蛋絲、炒米麵、蟶子、蝦仁.....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但麥餅筒最難的不是這一大桌子作為餡料的菜,而是麥餅皮。皮的製作十分考究,需將小麥粉加水、適量鹽、食用油拌勻後,在溫火燒的熬盤上烙成一張張圓形的麥餅皮子。手藝好的主婦攤成的麥餅不但皮薄、均勻而無洞眼,且外周“滴括周圓”。當地人用九個字概括:“薄如紙,色白潤,入口韌”。

炸蝦餅炸出來的海鮮也很美味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海鮮到石浦就是可以燜煮油炸,炸蝦餃也常出現在石浦的街頭巷尾裡,香氣四溢,總是未見其店根據味道便能鎖定位置了。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調好的麵糊濃稠度剛剛好,小勺舀麵糊到大勺裡,放上新鮮的紅頭蝦,再來一小勺麵糊覆蓋住,浸入滾燙的熱油裡滋滋作響,不一會出鍋啦!剛炸好的蝦餃酥脆而又誘人,咬到嘴裡的蝦餅即便有些燙嘴,也只記得鮮美里泛著蔥香的味道了。

魚餈面正宗石浦的味道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不吃一碗魚餈面,怎麼算到過石浦。新鮮的馬鮫魚肉,剁成肉糜,加少量的黃酒和澱粉反覆敲打成扁平的魚肉麵餅,用蒸籠蒸熟,配大白菜勾芡便是一碗鮮美的魚餈面了。吃在嘴裡爽滑,後勁的鮮滿滿溢出來,每一根面都是飽滿誠意的美味。

海鮮麵別樣的海鮮大雜燴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只要你敢選,幾乎所有的海鮮都能下到面裡面。小到花蛤、元貝、蟶子這樣的貝類,蝦姑、白蝦、皮皮蝦、石蟹這類小海鮮,亦或是黃魚、鯧魚、白蟹這類的大貨都可以做,當然海鮮的種類就決定了這碗麵的價值。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問十個石浦人,海鮮麵哪裡最好吃,或許就會有十個不同的答案,眾口不一,每個人都有一家自己的心頭好。

石浦人對海鮮有著苛刻的要求,碩大的湯碗內,被切成條狀的鯧魚塊泛著銀光,海蝦則晶瑩中透著鮮紅,而海鮮下面略放高湯調味的麵條透著的熱氣,逸出的也滿是鮮香的味道!不需要什麼紅燒爆炒的花樣烹飪,只要在你吃到第一口的時候就能吃出一種生命力來。

石浦,一座活著的古城

來石浦吧

往後餘生

都想在這個省級風情小鎮度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