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順口溜都有哪些?

新時密碼


我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後居陝西,“陝西八大怪”是獨有一番風韻,其中與飲食有關的順口溜有以下幾個:

第一怪:麵條像褲帶

陝西地處中國內地中部,降水量較少,乾燥,因此盛產小麥,當地人民以麵食為主。其中有一種當地特色的面叫做(“biang'biang”)面。一根麵條寬二寸左右,長在1米上下,厚度1毫米,像人的皮帶 一樣,一根就有二兩左右。一般人一頓飯就吃一根麵條就足夠了。這個“biang”字非常難寫,陝西當地人也給它有個順口溜: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朝裡走,你一扭,我一扭,左一長,右一長,中間坐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撾個勾搭勾麻糖,坐上車車走咸陽”。





第二怪:鍋盔像鍋蓋

鍋盔是一種大餅,形狀大如鍋蓋。做鍋盔,面是老酵面的發麵,把它擀成鍋口大小的圓餅,厚度大約兩公分,然後放在大鍋裡,用小火慢慢烤制。這樣的鍋盔外焦裡酥,清香可口,層次分明,像一朵菊花。鍋盔很大,大得像鍋蓋一樣,所以叫做鍋盔像鍋蓋。

第三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人們都說湖南人和四川人喜歡吃辣子,沒想到陝西人也這麼愛吃辣子,他們拿辣子當作料,我們拿辣子當菜吃。油潑辣子饅頭夾著吃,簡直是別有一番味道。


第四怪:凳子不坐蹲起來

蹲著吃飯成為關中地區特別是農村最有名的亮點,這一怪遠近聞名,關中人的蹲也是地球上的絕版。有人蹲半天腿不麻腰不痛,確實是一種硬功夫。 蹲也是關中地區獨有的一道風景,蹲是講功夫的,只有長年累月的歷練,才能長蹲如坐,不累不乏。 關中人把蹲下叫圪蹴下,看看就連同說詞也如此古怪。



第五怪:帕帕頭上戴

相信大家曾經在電視劇裡看到過,關中農村婦女的頭上都頂著一塊布,沒錯她們把它叫帕帕 。最早陝西地區也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布,同樣也織成手帕戴在頭上,它既能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手和用來包東西,既經濟實惠又方便。


第六怪: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城市還是陝西農村,到處都能看見“一邊蓋”的房子。為什麼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幹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雨水全部流到自己家的田地裡, 田地也得到了灌溉。又因近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第七怪:姑娘不對外

據祖輩相傳,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此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也有自產自銷,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說法,時間久了,不僅男人們不外出工作,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唱戲是原始的土說詞,意指秦腔。其特點是秦腔的表演樸實、粗獷、豪放,富有誇張性。“唱戲吼起來”為陝西十大怪之一。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臺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農家阿富


農村順口溜“四大累、四大快、四大急、四不摸”,指的是啥?

農村人還是很有智慧的,經常總結身邊的一些小事,然後將這些事情總結成一句通俗易懂的俗語和順口溜。農村順口溜“四大累、四大快、四大急、四不摸”,指的是啥?

“四大”是指“四大累、四大快、四大急、四不摸”

四大累:活大泥:農村蓋房子都是弄泥巴蓋,活草泥是一件非常累的活。脫土坯:脫土坯也不輕鬆,一停也不停的蹲起,幹一天能累的腰都直不起來。生孩子:生過孩子的女性都知道,絕對是個很痛苦的活,有可能還會有生命的危險。打溜鬚:打溜鬚就是說的溜鬚拍馬,雖然身體上不累,但是心累啊。

四大快:四大快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法就是速度快,分別是指:飛毛腿、火箭炮、電驢子、狗追兔子。另一種說法就是快樂,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四大急:四大急是指火燒房子、賊挖牆、狼叼孩子和雨淋場。這裡說的房子、財產、孩子、糧食,都是非常重要的東西,一旦受到損害,肯定會很著急。

四不摸:四不摸就是說不摸木匠的斧頭、不摸廚師伙伕的刀、不摸光棍的行李、不摸姑娘的腰。木匠的斧頭和廚師的菜豆,都是他們吃飯的傢伙,光棍的行李是光棍僅有的財產,姑娘的腰部算是隱私部位。這些都是他們很重要的,所以不能摸。


下窪鎮微生活


在農村,做為流傳廣泛的順口溜,可以波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現在說幾個給大家聽聽吧。

首先對不要臉面的人,尤其是吃嘴的小孩,人們會用手颳著小孩的臉說:羞(土話令消)、羞,沒臉雕,臉上長了個馬屁包,我說給你割了吧,你說長哦好。

見了光頭漢,人們也有順口溜編排他:光頭蛋,往南看,往南一看就發電。

以前人下地,有的人不講究,就在路邊屙屎拉尿,很不文明,所以人們就用順口溜來批評他:南來的,北往的,過來一個扛槍的,不打兔子不打鷹,專打那個撅幫的。(拉屎的用當地的土話就是撅幫的)

在揹著孩子玩的時候,人們也會編一個順口溜:背背,遭遭。黃米,糕糕。天上個啥,天上個星,地下個啥地下個坑,騎馬放炮戴紅纓。

在做大型遊戲時,兩隊分列兩旁。一隊喊:

雞雞鴒,

另一對喊:跑馬場。

馬場開。

騎哦騾哦扛著刀。

你去咋?

俺派兵。

你派誰?

俺派某某某個二毛賊。

喊完以後,某某某就代表本隊前去闖關了。

小時候,孩子們都會在晚飯後到街裡玩。為了召集人,人們也會喊出一個順口溜:孩哦們,出來玩,大米乾飯米麵團。來的早了吃一碗,來哩晚了狗屎軲轆拌炒麵。

呵呵,太多了,就說這些吧。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順口溜,請留言指教。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是北方的,有這麼一個順口溜叫,北方有三寶,山藥,莜麵,大皮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