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持刀殺母,到底該如何管教孩子?

源動力教育


作為80後的父母,每每聽聞這樣悲傷的新聞,心裡面就會湧出一種膽戰心驚的情緒,會在內心深處小心翼翼的拷問著自己在對待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有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

80後的父母可能因為自己的父母沒有給自己更好的物質條件和更多關心更多愛,所以會產生“自卑”心理,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這種自卑可能會轉化為變得更加優秀的動力,因為變得更加優秀就能獲得父母對自己的更多關注。也有可能在日後長大一些有獨立能力和自我意識 的時候轉變為自己對自己的補償,也就是在生活中為自己考慮更多更愛自己的那種人。但是當他們有了孩子,這種自卑心理就會轉變成對自己子女的補償,類似於“我吃過什麼樣的苦以後就堅決不會再讓我的孩子吃這種苦。”

受過教育和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的不同是根本的。受教育最根本的是會讓人擺脫愚昧無知,心存敬畏。教育讓這群80後學會的時理性思考的能力。受過教育的這群80後知道孩子不再是自己的所有物,做決定時會詢問孩子的意見;他們也知道孩子雖然小,但是依然是一個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他們會充分尊重孩子的決定;他們同樣知道,對待孩子不能再粗暴打罵。80後的父母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代父母。


林鵬晨龍


★首先,對這位年輕母親遭遇不幸表示哀悼。本不該對別人家的不幸多加評論,既然悟空小秘書有邀請,同時也覺得此事有典型意義,願與各位分享一些個人的看法。人之初,性本善。一個年僅12歲的男孩弒母,只是因為“我就是恨她”。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對親生母親哪來的恨呢?值得反思!本人以為,如何管教孩子,不妨從家長身上找找原因。


(1)家長缺位。這位不幸的母親陳欣(化名)才34歲,22歲時生下兒子吳某康,“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被寵壞了” “孩子父親主要在外掙錢,對孩子的管教比較少”, 陳欣“這兩年回老家生二兒子,才開始帶吳某康,看到他身上有不好的習慣,會去管教他”。在農村,一些老人文化偏低,照顧孫輩的日常起居尚可,其它的,或就顧不周全了。男孩已經12歲了,正是青春叛逆期,這個時候再來管有些晚了。鄰居說:“警察帶這孩子回案發現場瞭解情況,他居然還在樓下笑” “臉上沒有一點害怕的表情” 。事發前一個星期,吳某康並沒有去上學,家裡人並不知情,因為他都是按時出家門的,“出了這事兒後,他老師才說他逃學的事” 。陳欣被害後,吳某康居然用母親的手機向老師請假“吳某康明天請假行不,他感冒了”。

(2)家教缺力。吳某康雖然生活在農村,物質上的享受並不差,12歲身高約有1.4米與母親差不多,外公陳某華說“外孫比女兒還要壯一些” 。但是,品德上的教育沒跟上。比如, “這孩子習慣不好,喜歡偷別人錢物”;母親說“有一次我給他20元錢,他覺得少,還打了我幾下”;外公說:“女兒看他抽菸、經常玩手機,不聽話,會罵他,但是很少打他” “反而是他經常不高興就打他媽媽” 。這些劣跡,家長不當回事,沒人管教。之前吳某康偷了爺爺1000多元,“他爺爺也不批評他,昨天警察帶他回事發現場瞭解情況,他爺爺還摸了摸他的臉”。 “事發那天晚上,應該是吳某康抽菸,我女兒用皮帶抽了他,所以他才會拿菜刀砍向他媽。”陳某華說,“我女兒確實有脾氣,但是人很善良。”但是,吳某康被帶走時卻鎮靜地說:“我就是恨她。”

★養兒或防老。但是,“養兒”卻是人生中最大的一門學問。父母對孩子,太溺愛像在犯罪,過度嚴厲更在犯罪,尤其要尊重性別差異,謹防“弒母文化”等危機出現。農民外出務工能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已不可無視,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來面對。尤其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對孩子的管教負有第一責任,義不容辭。自己生的孩子,自己要養,沒有任何理由置子女的要求和情感於不顧,放棄對孩子的監護和教育。否則,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害人害己,不可收拾!


生態號


作為過來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要讓孩子跟自己有陌生感,哪怕是父母在外工作,也要至少保證經常跟孩子聊天視頻,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簡單粗暴,要學會溝通,簡單的打罵不起什麼作用的,反而有時候會適得其反,比如說,孩子想要某一樣東西,你覺得沒有必要,那麼不要很粗暴的說不行,要問明白孩子為什麼想要,然後跟他說明為什麼不建議要,溝通最重要。說個我自己的,我兒子六歲左右的時候逛超市,看到了某一款零食,包裝很好看,他想要吃,但是我看了一下是那種比較酸的,我兒子不喜歡吃酸的,我就告訴他最好不要,當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並不一定那麼聽話,他非要要,我就跟他說,買可以買,但是是你自己選擇的,就算再不好吃你也要慢慢吃完,絕不能浪費,他同意以後我就買了,結果他吃了一個星期才吃完,從此以後我的建議他都會好好聽從。


冰愛琪1314


12歲孩子殺母,不能說全是孩子的錯。這孩子的母親或許很愛孩子,只是愛用錯了方式,變成了自己的催命符。

孩子教育這個問題可以學學老一輩。我覺得放養,或許會更好。不要老是去逼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父母逼迫孩子學習必須要考到好成績。你們小時間就是天天學習,必須每次考試都是滿分嗎?都有小時候,都曾不滿過父母教育。為什麼就不能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和孩子坐到一起,以一種平和,對等的身份聊聊呢?是不是隻要孩子學習夠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啦!

現在家庭壓力大,孩子競爭激烈,父母都在望子成龍。可你望子成龍的前提是孩子健康的成長啊!健康不單單是指身體健康,還有心裡健康。我覺得培養一個心裡健康,樂觀,陽光的孩子就很難了。我絕不會要求我孩子如何如何。他能健康快樂成長就好啦!沒必要非得成龍成鳳。

孩子教育問題,一直都在討論,可一直都沒有解決。現在犯罪越來越低齡化。這跟家庭教育是密不可能的。

也請父母記住,孩子優不優秀不是隻是一張成績單所能決定的。學習成績也不是唯一判斷孩子好與不好的方式。

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陽光,好好的長大就好。



姐是你們不能惹的神


現在越來越多的社會信息,報道這類殺母弒父的事件!

歸根到底,這是孩子的錯,父母的錯,還是這個社會的錯?

其實,類似於這類的事,不僅僅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事件,在遠古時代,唐宋元明清,哪個時代沒有這類事件發生?只不過是我們這個時代信息發達,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如果必須要對這種事件,找一個根源,究竟是誰的錯?誰也不能確定!

人之初性本善!

如何教導孩子,這是不可定性的答案!

成才之前,先成人!

只有“人”站穩了,才是王道。

才能有更充足的時間,去學習成才之路!



李曉0708


【12月2日晚間,沅江一名12歲的小學六年級男生,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持刀將母親砍了20餘刀,致其母親當場死亡……】看了這則報道,內心感到隱隱的絞痛。這年頭,不但身體的疾病呈年輕化趨勢,這“心病”也年輕化了……感嘆之餘,也陷入沉思,究竟原因何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完全應該是家庭教育的失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並不是天生就惡、就壞的,如此兇殘之舉,定然是錯誤家教的必然結果:幼時覺得還小,過分的寵;稍大點任性,覺得長大就好;到忤逆不聽話了,只有嘮嘮叨叨……於是一步步的寵愛、遷就、嘮叨,直到不可挽回……

這是現今不少家庭只知生養,不知教育而結成的惡果。儘管如此慘烈的案件並不會多,但是子女教育不得當、問題子女較普遍的現象卻比比皆是,這是值得年輕的父母們及時警醒,並加以解決的。畢竟,少年兒童是家庭和社會的未來希望,而我們是種瓜只能得瓜、種豆只能得豆的。


WILLSON1625027


當這一行新聞跳躍於我眼前的時候,我已經不想再去讀更多的相關“報導”,我只覺得空氣似乎要將我窒息一樣,一種說不出的難受直達胸懷!我只想逃離這種悲劇事件帶給我的心靈羈絆,為這位母親可憐,為世間有這樣的孩子感到悲哀!

儘管心底難受,但我卻不能無動於衷,我只想用寥寥幾筆文字吐槽一下,用這種方式驅趕我心底的厭惡,我被振醒的靈魂也促使我不由拿起筆寫一些心情文字,希望閱讀到這篇內容的人內心警醒,特別是做父母的,該如何教化孩子,希望能夠從這篇內容裡收到一些有益的幫助!

我們知道,凡事只要是產生劇烈衝突的,其內心必然經受著無與倫比的摧殘,然後做出瘋狂的舉動!

想必這個孩子定是這樣,對於母親,如果沒有瘋狂的恨意,他就不會做出瘋狂的弒母的舉動!那種除之而後快的心理完全佔據了他當時心理上的主導地位,而唯有弒母才能夠消除他內心的魔障!

我無法不承認母親在教育上的失敗,可我一當想到這位母親在當時情境下遭受的深切痛苦,便又捲起我雷霆般的怒火,這世界上總有那麼一兩個糟糕透頂的小孩,可惜,給這位母親遇上了。她怎麼敢相信她的孩子會向她舉起屠刀,在臨死的那一刻,她心裡應該多少有些悔恨吧,悔恨自己把孩子管理得不近人情,另外還有極大的心痛,心痛這樣的孩子已經完全無救了呀!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家庭對孩子的管教特別嚴苛,甚至我們作為外人都不曾忍心看下去,逆來順受的孩子大多心智都不成熟,每一次被罵,每一次的捱打,都會深深刻印在他們的心裡,在他們安逸和享樂的年紀卻要遭受皮鞭和肉刑,他們的內心是極其憤怒的,換做一個正常人他都會報復,何況一個小孩。

每一次鞭刑都會削弱孩子對原生家庭父母的愛,這讓他們覺得自己除了遭受鞭打之外,還要接受來自父母的施捨,內心羞憤又無已言表,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想要獨立的意識,並不想完全受制於父母!這種時候,他們會把父母的恩情看得很淡,他們覺得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來抵抗來自父母的壓迫!

一旦他們產生這樣的想法,對於父母愈演愈烈的錯誤教導,他們往往也就採取了極端的舉動,報復就是最後的結果!用最凌厲的手段制裁自己仇恨的對象!

從這一樁弒母案我們可以看出,母親平素應該極少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而是完全以自己的意志為前提去約束孩子,否則就很難有這樣的個例發生!

再就是,有些孩子真的很壞,特別壞的那種,好像天生就那樣,直叫你恨鐵不成鋼,恨得咬牙切齒也無濟於事!怎麼管教都不聽話,或者收效甚微!面對此種局面,家長也是頭痛萬分!

那,到底我們的孩子該如何管教呢!

個人覺著,嚴厲的打罵一定是不行的,在教育孩子上不能用武力去解決問題!第二、要切實瞭解孩子的生活意向!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因地制宜的制定計劃,這才是我們每個父母應該要做的。

如果那個母親能夠按第二種方法給孩子以教育,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悲劇!

悲劇已然發生,再多的沉緬已經於事無補,願這位母親在天堂走好,教育孩子可見你已經盡心了,但做法不得當,最後賠上了自己!願你來世有個安穩的生活,不至今天這樣悲慘!

至於孩子,一定是太過頑劣,不然你母親也不會這樣懲罰於你,而你做了你母親的兒子,卻學不來乖巧,那就讓社會給你更多的磨鍊,讓你用後半生懺悔今天的錯誤!善惡終有報,願你好自為之!



紅小影


12歲男孩持刀殺母,到底該如何管教孩子?很痛心也常常不能自己。生活在一個有五千年禮儀傳承的國家,小小年齡持刀殺母,這個小家懇定不是一有愛有溫暖的家庭。

子不孝父母過。孩子才12歲,還沒成年,父母是孩子最能信任和依靠的人,孩子選擇了持刀殺母…父母平日對孩子的任性太放縱了,父母對家庭對兒女缺少擔當缺少責任缺少溝通…孩子有了委屈有了問題,他找不到聽他訴說苦哀的家和親人,所以他走向極端,暴漲了自私自利的毀滅慾望…

普天之下哪個父母不盼兒女優秀?我們為人父母,首先要在孩子心裡住著,教他孝道,教他做人最齊碼的擔當,對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別把自私推託再傳到孩子身上,農村有句俗語根正苗旺嘛。

生活不易,生存不易,管教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平日關心孩子吃穿住行不行了,打罵喝訴更難行通,網絡時代的管教,父母也難!


開心151933790


中國人要用附和國情的方法教育孩子。少一天快樂教育,培養個性,全面發展口號山響。結果喊口號的個個象文盲似的。

最有教育的一件事電腦問題,前幾年多少家長把電腦等同於遊戲機,都不知道互聯網正在改變世界。多少家長不知道利用,引導這一高科技術,不許孩子碰電腦。結果是自己屁都不會,也不願學習,瞭解。武斷加蠻橫,造成了非常多的不幸。

孩子接受了新事物,但方向需要調整。家長無知,不學習(這種事情多發生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的家長)造成了矛盾。


觀山聽海徐勇994


該批評就批評但別打擊,該表揚時表揚,欣賞加鼓勵加親吻或擁抱,孩子感到家庭溫暖了,會變得聽話,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很自信;發現特長正確引導,孩子會越來越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