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的人發明的《易經》,現在的人卻還沒有完全弄懂?

大帥76496302


歷經三古,成乎三聖的《易經》,被稱為“群經之首”,這本書是中華思想智慧的源頭。這本書從本質上講是哲學著作,反映了先賢對天地自然陰陽消長變化規律的認識。易對中國人思維認知及生活產生了潛移默化地影響。比如易經中的“乾”卦,主要講述的君主帝王成長之道,處世哲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這兩個概括中國人傳統品質的成語就出自於易經的乾坤兩卦。

當然易經是“玄之又玄”的深奧學問,易經包涵象數、義理、納甲預測等學問。這本書的抽象性,論述的類比性象徵性是常人無法真正能領悟的。

現代社會高科技,快節奏,絕大多數人忙於生活和金錢苦心專研易經的學者少之又少。九十年代社會上掀起了易經熱,大量預測類的書本出版發行,一些人沒有深入研讀易理,只懂一些皮毛,便裝起大師預測創收。當然也出現了諸如劉大均、曾仕現強等一些易學大家。現代社會對八卦的起源研究還沒有科學定論。

易學是國學,作為中國文化人應該學習易經基本知識,充實自己大腦。




齊居士


易經,中華文化的根。

在夏朝,易經叫連山;在商朝,易經叫歸藏;及至周朝,始稱周易。

易經的由來,傳說是伏羲氏發明的。當時叫先天八卦,。這個就有很大的問題了。上古時候吃都吃不飽,哪有時間來研究這,研究那。而且憑伏羲一個人,根本不可能發明得了這偉大的著作的,整一個系統,濃縮成八個卦,代表宇宙萬事萬物。應該是繼承。那麼上古時候處於文明未發的時代。何來的繼承呢?現在很多學者猜測,這完整的系統繼承的很有可能就是大洪水之前的文明。

像中醫系統。道家系統。

易經由八個方位,(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

八個事物,(風,火,地,澤,天,水,山,雷)

八個事物,八八組合,變成六十四卦。如天和風組合成卦——天風姤。這樣的六十四卦,抽象的代表宇宙萬事萬物。(比如發明計算機時,發明人參考了易經的陰陽道理,所以現在的計算機是二進制的)

易經延生出儒,道,墨,兵,農,法,醫,名等各家各派。各家各派在春秋戰國時期大放異彩。


當然了,易經也可以預測未來。應用如梅花易數,奇門遁甲,堪輿術等。這不是迷信,因為不懂,而斥之為迷信的人,只會暴露智商。

現在的人很多都還沒弄懂這本群經之首,只能說是因為沒夠沉浸進去,學易經可不能一闕而就。想有小成必須二十年的研玩。想靠此出名必須要有四十年的研究。更不要說,看了幾本攻略,讀了幾遍,還是雲裡霧裡。就把易經的偉大當作是別人的追棒出來的。


一家之語,難免偏頗。歡迎各位朋友關注和指點


指月問心248


研究《易經》的人多,市面上有關《易經》的書很多,不過現在很多研究《易經》的人,都是把《易經》當成風水、算命來使用,似乎走偏了。

現代的人研究不透《易經》,最關鍵的因素:不懂觀天象

有人可能會問,現在天文這麼發達,觀天象有用嗎?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百經之首,《易經》是集合了古代的《連山》、《歸藏》和《周易》,(但《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

現在所講的《易經》,通常指《周易》,是周文王在伏羲氏“易經”基礎上發展而來。

《伏羲八卦》稱為:先天八卦

從自然先天而生,從自然先天生“文”,生“文字”,從自然先天“無中生有”。

完成中國文化——“無中生有”思維認知,開始中國文化——“一分為二”思維認知。

《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天人關係”,中國人始終貫穿著“無中生有,一分為二,對立統一”的思維模式。

《周易》就是《周文王易》俗稱:後天八卦

從伏羲“先天八卦”而生,易變“後天八卦”,演成易經64卦,核心字:易。講日月天地與人(萬物)生長普通‘變易關係,提出【一陰一陽謂之道】。在【無中生有,一分為二】思維認知基礎上,系統演成8次一分為二(64卦)定性定量認知,開啟中國文化思維不斷定性定量深入認知過程。由此,《易經》成為中國文化萬經之首。是以陰陽兩種元素的對立統一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它的影響很大,遍及中國的哲學、宗教、醫學、天文、算數、文學、音樂、藝術、軍事和武術。

接觸過很多《易經》專家、學者及民間人士,基本上沒有發現哪一位能觀星觀天象的,星象,即什麼年份、什麼月份、天上會出現有什麼星、在哪個方位等,如果不能對應星象與《易經》一同研究,基本上是表象的,只能用來看風水之類。

象《推背圖》的這樣的奇書,差不30年一卦象,就是根據星象結合《易經》來推算國運。

中華文化的核心是“天人關係”,《伏羲八卦》先天八卦,講的就是天人關係,天在上,地在下,日從東方出,從西邊落,先天八卦圖,是一個立體空間圖,用於佔天道、佔國運。

文王八卦(後天八卦),是一平面圖,上南下北,用於佔社會人事,用現在的話說,格局比伏羲小許多。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創新思維訓練課程 提升中小學生想象力及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讀懂國學經典!歡迎關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獲得上述 人字學習法 相關資料,請關注本頭條號,私信 “人”


漢字谷主


其實想真正研究《易經》這一本書,先去看一下四庫全書,四庫全書裡面對易經的研究基本上是羅列的,自古至今,所有的出名人物的必須研讀之物。

然後《易經》和《周易》,你要知道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東西。

64卦之前還有連山歸葬,以及各個不同版本的預警,然後要知道的另外一點就是,其實他是從巫術中發展過來的,並不是說就是非常高深的東西,它的其實都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的,只是後人牽強附會,然後就讓他搞得很高深莫測的樣子。



比如說另外一個系列像西漢時期的楊雄,他就把那個易經的六爻,按照他自己的構想,拓展成了九爻,要知道,西漢和東漢這兩個朝代,他們的讖語,還有迷信方面,都是非常的發達,他們非常追求什麼神仙方術。然後《周易》估計就是在西漢,特別是漢武帝到東漢之間逐漸完善成了64卦的,像什麼伏羲八卦,那都是扯淡。



然後我們說風水就是風水,這也是一種迷信,但是因為風水這個東西結合了一些地理,還有人的心理素質,心理的一些東西。,所以就讓很多人相信他,本質上風水是一種祖先崇拜。

然後還要說的就是說算命,其實算命如果看過英藥店,就知道算命先生,他也是類似於心理諮詢師一樣的角色,他們一般他會給你回答一些模稜兩可的話,然後讓你在心理上對它形成依賴,別讓他們可能更傾向於是一種催眠術,而不是說什麼特別高深的東西,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聽自己想聽的話,每個人都只想趨吉避凶。

算命先生他就只用學習你的這種心理的過程,把控你的心裡,然後就慢慢掌控,就像為什麼有很多人迷信傳銷一樣。所以《易經》也是一種迷信,《周易》也是。


真蕭三刀


《易經》就是一本講解宇宙真理及真相的神級天書。由於歷史比較久遠,而全部是繁體字寫成。和老子的《道德經》記載的道理基本上相同,(其實《道德經》就是一本向諸子百家宣戰的書…你們這些人是胡說八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個人你講得再有道理也只是片面的道理,你無法全部包括。)所以孔子都要問禮老子,拜他為為師!所以老子寫完道德經後,就西出函谷關,溜之大吉,在無蹤影。至今老子去向都成了謎。



宇宙歷史進程,像遊戲中的模擬世界一樣,已經設定好了!宇宙萬物都是由數組成的,《易經》就是算法,精通易學算法的人完全可以推演人類歷史進程,然後將之寫成預言,留傳下來。《易經》中所記載的道理就易宇宙萬物都是一靜一動,一陰一陽是不停變化的。也是分不開的,它是時時刻刻都在不停變化的。人類用現在的科學認識去讀懂它也是不易,人類所能讀懂的就像是程序裡面的數字一樣,也是一知半解。裡面很簡單的道理被我們複雜化了。裡面複雜的道理被我們簡單化了。就是說被我們誤解了。



就像孔子論語裡面的,“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我們很多人都理解成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那孔子說的不都成了廢話了嗎?其實這是不對的,真實意思是:這個人該知道的而你又知道你一定要告訴他讓他知道;這個人不該知道的,就算你知道你也一定不要告訴他。 而孔子的學問很多都是從《易經》裡面讀明白的。我們連孔子學說都沒研究透更何況是《易經》。


學霸檸檬樹


《易經》是玄學,玄學和科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玄學的特點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解釋,並沒有一個可供反覆檢測的標準。

《易經》上說“潛龍勿用,見龍在田”,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沒有標準答案。

一些易經愛好者可能會反駁,說這些是有答案的,我不理解只是因為我對易經的研究不夠。

這樣的反駁恕我無法接受,我說的是一種客觀的標準。

比如科學上著名的“雙縫干涉實驗”,任何人去做都是一樣的結果。博士後也能做、初中生也能做,絕不會因為是愛因斯坦就做出一個不一樣的、更“深奧”的結果來。

哪天誰做出不一樣的結果來,記得告訴我,我替你去發表論文。

哈勃觀測到的星系紅移現象也是一樣,隨便你什麼人,觀測的結果都一樣,哈勃也好、哈林也好、哈比特人都沒關係。

科學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當然有一些東西我們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比如黑洞,那我們可以通過其它現象嚴格的“證明”它的存在。

還有一些是成熟的物理理論預測出來的(注意這個“預測”和算命之類的有本質區別),因為當時的技術條件無法觀測到,技術成熟了就可以,比如宇宙背景微波輻射、引力波等。這些結果最後又反過來證明了理論的正確。

上面說的這些,《易經》都不具備,所以《易經》並不是一門科學,弄沒弄懂,完全取決於個人。《西遊記》也很深奧、《紅樓夢》也很深奧、李商隱的詩也很深奧,很多人到現在也沒弄懂,這不奇怪。


丹讀


首先,提問者問題裡有錯別字,用心不專,而且發明二字,我猜測提問者對於易經應該沒有讀過。第二,什麼叫完全弄懂呢?這個沒有一個衡量標準的,孔子弄懂沒有?弄懂了,你問他完全弄懂了沒有?孔子估計也難回答。

再說周易,古人是怎麼讀書的?一生所接觸的東西很少,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花在書上的時間不要太多,晚上天黑就寢後睡不著怎麼辦?思考啊,想問題。我們現在的人幹什麼?玩手機,各種娛樂花在書上的時間太少了,思考更少。我認識的幾個人研究周易七八年就已經開始寫書了,可以各地開講座了,他們不一定比古人厲害,但是這個說明一個問題,社會上讀周易的少之又少。

我們可以做個統計,誰完全看過周易七遍以上的請留言。


江南李王爺


個人覺得,《易經》成書年代比較久遠,成書時間比較長。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有一個完整的修訂本。現代人與古人在表達方式還有文字方面有出入。再一個就是當時的環境,一句話在不同的語境下表達的意思是不同的。

例子:論語開篇“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上來就來這麼三個問句,搞得人一懵一懵的,根據語境來說,這是孔子他老人家回答弟子的問題。問題可能是,“老師你覺得什麼是高興的事?什麼是君子?”這是根據回答來推測問題。

言歸正傳,《易經》成書年代久遠我們不清楚當時的語境,再就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還有好多不同的版本,“真言一句話,贗語萬卷書”。到現在為止我們研究的是不是當時真正的《易經》大概還是兩說吧?

還有就是一本書經過幾千年還能流傳足矣證明其內容的博大,語言的精煉,說情說理的通透。《道德經》五千言至今還沒弄明白呢,更別說群經之首的《易經》了。


常想一二9160395


我是玄升子,研究中國文化以及風水預測等等十幾年了,易經可以說倒背如流,沒看1000次,也應該有八百次了。我始終認為易經為群經之首不為過。下面我簡單的談一下個人的理解。

關於易經

易經的最難之處在於變,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的解讀聽起來都有道理,每個人讀過之後都有不同的體會,實際上我覺得易經不僅僅包含哲學、天文學、人文環境,它甚至可以概括萬物,就這麼偉大。

包括生活中常見的一些東西都和易經有關係的。比如為什麼是九五至尊而不是九六九七九八九九?這些都有一定的說法,光是一個乾卦,蘊含的道理足夠一個人一輩子吃的了。如果你能夠運用得當我相信你可以賺上很多錢的。甚至影響到你的家庭、事業、人生毫不誇張。

關於過多的部分我不在描述,後面我會寫一些自己解讀的文章給大家參考。現在我來嘗試回答題主的問題。

難道現代人比古代人笨麼?顯然不可能。那為什麼現代人玩不轉《易經》。第一原因,我個人認為易經是處於變動之中,你根本就不知道先祖創造易經到底想表達什麼,怎麼玩的轉,只是現代人強加上去的而已,所以我讀易經只讀原版,連註釋都不看。除了上述原因,我覺得還有幾點,只是感覺。

易經的缺失

我隱約覺得易經好像少了一些很重要的東西,這個東西才是易經真正的魂,似乎有人刻意隱瞞,能明顯感覺到易經缺少了一些內容,這種感覺隨著我開悟的深度越來越高。以前還覺得自己錯覺什麼,可是最近不這樣覺得了?

大家想想,如果真的有人刻意隱瞞,那麼隱瞞的內容有多厲害我不知道。還有一點可能,流傳的缺失。在幾千年的河流當中,難道真的保存良好,一字不差,不可能。這個缺失的部分,很可能讓易經蒙上一層紗,這個紗擋住了真正的視線。幾年的抗日戰爭,足以讓很多東西永遠消失了。唉......有些話不能說。

現在易經都有很多版本,市面上常見的都是被加工過的版本。刻意為之?有所隱瞞?給各位一點想象空間,易經憑藉著殘缺的部分都能稱之為群經之首,你說完本的多厲害,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感悟到。


一維點 二維面 三維體

這個就是思維的層次,你的思維處在一維的時候,只是一個點,處在二維的時候是一個面。而人類目前生存與三維世界,那麼就是立體世界。你怎麼否認不會有四維度,五維度的世界呢?


我給你們舉一個簡單的列子,如果你現在看一副平面畫,以二維的角度看,你能夠看懂。但是你用二維的角度看三維立體的畫,你絕對看不懂,感覺亂糟糟的。三維同樣。


所以易經是不是建立在更高維度上面呢?你不可否認,也不可拒絕吧!


累了.......


玄升子


第一,要理解為什麼易經,黃帝內經,道德經等古人經典有如此高深莫測的境界,就得承認萬物有靈論。

第二,萬物有靈論,大概意思就是萬事萬物都有一種自有的靈性,這種靈性自有永有,自在永在,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第三,越有智慧的生物,其意識越強,主觀能動性越強,越能改變外界事物,但靈性和石頭是一樣多少的。也就是說,人和石頭的靈性是一樣多的,但人的意識性就強多了。

第四,世界勉強可以分為靈界和物質界兩大類。靈體在靈界生存,我們在物質界生存。

第五,物質界尚未成形的事物,在靈界會先逐漸出現,然後才在物質界出現。這就是靈界能夠預測物質界事物的原因,他們本來就能夠看見我們看不見的,尚未發生的事物。

第六,越低級的靈界,越喜歡干涉物質界的事情,也就是人界的發展。高級的靈體都是喜歡讓物質界自由發展的,因為他們無為,但無不為,沒有他們做不到的,只有他們不願做的。所以,求神求佛要發財,人家是不理睬你的,除非你想修道。

第七,低級的靈界喜歡操控物質界,往往是把人類往物慾的方向引導,使人類墮落。但高級的靈界就不允許這樣做了,於是他們儘量引導人們遠離物慾,遠離罪惡。

第八,一個空間的物體,是不能直接影響控制另一個空間的事物的,所以,高級的靈界為了影響人類,只得自己下凡投胎為人,成為各種宗教家,科學家,儘量影響人類的進程向良好的方向前進。

第九,因此,易經,道德經,內經,道經,佛經,聖經等萬世傳承的書籍,都是那些高級靈界的靈體投胎傳下來的。

題外話:印度有個天生的數學家叫拉馬努金,似乎只活了二十多歲,他寫了很多公式,現在發現三分之一的公式是已經被其他數學家發現的,還有三分之二的公式不知道拿來做什麼。他寫的這些公式,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在腦海中出現了,就趕緊記下來。靈界干涉人界的事例很多,比如出馬仙啊,鬼打牆啊,借屍還魂啊這之類的都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