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在位30年以上的長壽皇帝沒有一個心甘情願退位的嗎?為什麼?

影音沙漏


從歷史上來看在位三十年以上的皇帝,就拿五位在位時問最長的皇帝來分析一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稱帝,史稱,“始皇帝”,但此中國歷史便進入了帝制時代。直到1912年,清朝宣統皇帝退位,“皇帝”這一稱謂才御底退出中國的歷史舞臺。左這2132年中,中國一共產生了422皇帝,接下來講到的是在大一統王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五個皇帝。

1.清朝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在位61年(1654一1722)

康熙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他8歲登基,在太皇太后孝莊的輔佐下,15歲時親政,併成功剷除權臣鰲拜。1673年,吳三桂發動三番之亂控制了半壁江山,康熙臨危不懼,指揮有方,成功平定了吳三桂。1683年,康熙又成功收復了臺灣。後來他又驅逐沙俄,平定了葛爾建立了豐功偉業。另外,由於他勤奮好學,勵精圖治,使得當時中國天下太平,開啟了“康亁盛世”,1722年,在位61年們康熙在暢春園駕崩,享年69歲。

2.清朝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廣大位60年(1736一1796)

乾隆是康熙皇帝之孫,自幼深受康熙喜愛。1736年,25歲的乾隆正式登基,他平定邊疆,改革雍正時期朝政治理的弊端,使得全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欣欣向榮,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國庫也相當充實,使得“多地暴發農民.起義。1796年,在位60年的乾隆舉行歸政大典,將皇位禪讓給兒子嘉慶皇帝,自己成了太上皇。據說,亁隆十分尊敬重袓父康熙,他不願打破,因些

告之選擇在位60年的時候退位。1799年,乾隆在養心殿廣源逝,享年89歲。

3.漢武帝劉徹在位54年(前141年一前87年)

劉徹是漢景帝劉啟之子,公元前144年,15歲的劉徹登基既位。當時,北方的匈奴時常入侵襲擾,給漢朝邊疆穩定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在漢武帝之前,朝廷考慮到建國時間不長,國為不足,於是決定休養生息,對匈奴人採取和親政策,希望能在外部局勢穩定的情況下發展經濟,使得當時出現了“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武帝的國力日益強盛,於是漢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主動出擊匈奴,奪取河西走廊,將匈奴單于趕往漠北地區,解決了匈奴威脅中原地區的問題。另外,他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創建了絲綢之路,並加強了與周邊各國的聯繫。在漢武帝晚年爆發了巫蠱之禍,因此逼的太子劉據起兵造反,最後被迫自殺,這也使的漢武帝十分痛心,併為此頒佈巜輪臺罪己詔》,承認自己的錯誤。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的漢武帝劉徹病逝,享年70歲。

4.明朝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48年(1572一1620):

朱翊鈞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1572年10歲的久小翊釣登基既位,年號萬曆。在萬曆在位的前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政,他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全國的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後來,萬曆開始怠於朝政,長期沉迷酒色,並使得朝廷內部派系林立,時常爆發黨爭。萬曆四十三年(1115年),爆發了明朝歷史上著名的“挺擊案",一個叫張差的人刺殺太朱常洛末遂,那時,萬曆想違背“立嗣立長”的祖訓,冊立鄭貴妃之子朱常洵為太子,遭到了朝臣的反對,也由此引發了“國本之爭”。有人懷疑這是太子朱常洛自導自演的苦肉計,想借此陷害鄭貴妃。最後,萬曆只是將兇手張差凌遲,沒有深究,也使得萬曆與朝臣們的關係日益冷淡,在萬曆最後的三十年裡,他索性拒絕上朝,不理朝政,這也是中國封建歷史中的一個奇景。1620年,在位48年的萬曆皇帝因為長期沉迷酒色一病不起,不久後病逝,終年58歲。

5.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在位45年(1521一1561):

朱厚熜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是萬曆皇帝的的祖父。1521年由於駕崩的明武宗朱厚照沒有子嗣,朝臣們援引“兄終弟及”的原則,擁立朱厚照的堂弟人小厚熜既位,是為嘉靖皇帝。他對內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對外抗擊倭寇,鞏固了明朝的統治,開創了《嘉靖中興》的局面。1567年,在位45年的嘉靖皇帝病逝於乾清宮,終年60歲。

從以上的五位帝王的經歷和從政終了來看,沒有一個願意主動讓位的帝王,原因就是那張龍椅坐上去是沒有一個願意下來的,因為那是人生最高峰,在那上面可以彪柄自我,完善自我,最終目的就是青史留名,萬世永傳,但,到老年了,認識上的保守和固步自封,使得每位帝王都留下了大小不一的敗筆,所以以說人類的終極目標就是登峰造極,上到峰頂的都不願意下來。這是本人的一點看法,對與否請各位良師評判。


與風互語


其實沒有幾個皇帝是真正為了國家著想的,都是因為人的本性在作怪,所以才不主動退位的。

皇帝都掌握生殺大權想讓誰死就讓誰死想讓誰活就讓誰活。皇帝自稱是天子,上天安排的九五至尊。女人多的是後宮六院七十二妃,全國最漂亮的女人只要皇帝開口就能有人給送來,還掌握全過的軍隊,看哪個小國不順眼就幹(這是看這個朝代牛不牛決定的),全國的子民都臣服皇帝的腳下,想吃什麼各地大臣快馬加鞭給送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個男人除了好吃懶做的少數人之外,多數人都是希望一輩子能完成自己的想法,男人無非就是財色權,當了皇帝后這些事都不在話下,大部分男人都想當皇帝。

皇帝這個位置能滿足自己的慾望,試問有幾個能主動放下自己的權利,而甘心退位的?所以說皇帝沒有幾個主動退位的,主要是因為皇帝這位置背後的誘惑太大,能滿足一個男人所有的慾望,並不是因為為了朝代能昌盛下去。


一盤牛肉一壺老酒


封建王朝的皇帝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就算是像均田制、屯田制這樣的封建土地國有制的實質還是一種土地私有,即土地歸皇帝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皇帝制的特點是: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皇帝獨尊、皇權獨斷。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有皇帝一人獨攬。所以,皇帝在絕大數時間裡都是可以按著自己意願來處事的,再加上隨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不斷加深,朝中大臣的權利和地位實際上是在變相的被削弱,比如從兩漢時期皇帝對丞相待之以禮,謁見時賜丞相坐,到宋宰相大臣只能站著同皇帝議事,再到明大朝儀眾官皆跪,最後到清軍機大臣跪受筆錄。

至於你提到的規矩,多數都是先代王、祖宗立下的規矩或者是行為習慣、準則,不一定非要遵守。只要皇帝願意,作為擁有最大權利的他可以修改規則;退一步說,就是他自己制定的規則也是可以偶爾“破例”,當然機會和藉口一定要恰當。其實,古人都很講究規矩的,克己復禮,就算你不是皇帝,也逃不了會有很多規則、法律、規矩的約束,就算是長時間待在家裡的女子,也會有女訓女戒,甚至是家法、族規。

不做皇帝?皇帝擁有太多的特權,他只要金口一開,會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的替他操心和忙碌,他大概能擁有當時經濟條件下最好的任何東西,比如衣物、金銀珠寶、美食甚至是美女…只要他願意,就會有人源源不斷的送進宮來。基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這不是很多人能夠拒絕的了的。權勢、財富、地位…這是絕大多數人一輩子的追求。

當然…皇帝太任性了是不行的,但是在不影響朝綱,或者是上位者擁有足夠的實力的前提下,大臣們是沒法干涉、影響、改變其任何決定。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為二的,皇帝擁有全天下最多最好的東西,自然也要操全天下最大的心,受最大的累。權利肯定和義務是相對應的,正所謂“欲帶皇冠必承其重”。


尋覓seek


老鐵,很簡單的道理,你當皇帝,每天錦衣素食,美女左擁右抱,天上地下為你獨尊!萬民的命運皆在你手裡掌握,你的一個念頭可決定萬民生死,你覺得你過慣了這種生活你想退位嗎?反正如果是我,我肯定不願意退位。當一個人沉迷權利久了,突然間有人來到你面前要拿走你的權利,拿走屬於你的一切,你會給嗎?世上不貪念權利的又有幾人?我們都不是聖人,再者說了,就是聖人也有七情六慾,不然封神哪來的?只不過聖人們爭奪的是天地氣運,而我們凡人爭奪的是權勢!


相邑王三少爺


一個都沒有,當一個人掌握權力時間長了,嚐到了權力的滋味,是不會主動退位的,在我看來,乾隆也不是主動退位的,他要是主動退位,就不會以太上皇的身份,又掌握天下大權3年多。


淺談小郎君


有啊!南宋趙構傳給宋孝宗,清代乾隆傳給嘉慶


隨遇而安41432


乾隆皇帝退位後,照樣把持大權 貪戀權利。沒有人能拒絕皇權的誘惑


萌萌噠手抓餅


不能說沒有,大理段氏,當皇帝麼,管事一輩子了,突然退休,誰都不願意啊,待遇都低了,不發全工資了,以前的收下也不聽了,要我也不情願退位


水管工人帥大叔馬里奧


咋沒有,乾隆不是當了60年皇帝就退位了嗎?


長安李不白


對權力的慾望,舍不下天下獨尊的地位,說不定還有一些對退位後人生的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