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無法體現書法真功夫,這個說法正確嗎?

湖邊農夫


在我看來,要體現書法的真功夫,恰恰要用生宣書寫。書法最直觀的呈現是點畫,無論是字的形態還是書家的風格情感都要通過點畫來呈現,因為我們觀察到一幅作品,最直觀的看到的就是由一個個點畫組成的字。書法對於點畫的要求很高,優質的點畫有錐畫沙、屋漏痕、印印泥之譽。還有就是對書家筆力的要求,筆力雄強的書家往往能力透紙背。這裡需要介紹兩種宣紙(生宣和熟宣)的性能,熟宣不吃墨,適合寫小楷和畫工筆畫。生宣吃墨,適合寫書法和畫寫意山水。用生宣寫字,墨才會滲進紙裡去,筆畫才會顯得厚重不流滑,才會顯出較高的線質。用熟宣寫字的話,墨根本就滲不到紙裡去,都浮在紙面,點畫很容易流於輕浮。

所以說生宣無法體現書法真功夫,這個說法不正確。


寫字那些事兒


謝謝你的提問。你的問題是書法用紙問題。

書法家的真功夫,會從對用紙的熟練與否看出來的。

書法與具體的物質材料關係是有密切聯繫的。


構成書法的要素少不了筆、墨、紙三大要素。

過去,有筆、墨、紙、硯四大要素之說,原因是,以前的墨是固體墨,叫墨錠,寫字前要使用硯臺加水磨墨,才能有墨汁。

現在墨汁是工業成品,使用很方便,所以,我們基本已經不用墨錠,也不磨墨了。

書法的用紙也是很有講究的,最好是半熟紙。

但是,現代書法家更喜歡生宣。


生宣有很多好處,吸水性好,含墨量大,由於在生宣紙上寫字,行筆速度相對要快,筆畫之間對墨的變化反應比較敏感,所以,寫出來的書法作品,墨色飛動,筆觸分明,還有一種其他紙達不到的墨色層次豐富感的效果。裝裱出來以後,感覺書法作品筆筆都很有氣韻。

所以,好的書法家,都喜歡生宣紙去創作書法作品,尤其是寫行書草書,最為酣暢淋漓,有時還會產生意外的筆墨效果。這也是書法家駕馭用紙的真功夫。

但是,對於一些不是很熟練的人來說,用生宣紙寫字,掌握不好,墨會洇化一團,影響書法的神采。所以會選擇半熟紙寫字。


半熟紙也是寫字的好紙,尤其寫小字、楷書,效果都非常好,寫草書、行書也很好,而且比較紙張的性能也容易掌握。

所以,善不善於用生宣,也是對書法家功力的檢驗。因為,只有具備高超的駕馭紙的能力,才能顯示出書法家的書法技能修養。

書法家的功夫包括多項指標,比如,用筆,用墨,用紙當然也是一個指標。尤其是駕馭生宣紙的功夫,也是書法家最高超的功夫之一。


千千千里馬


此說法還真有一定的道理。

古人書畫用紙一般為麻紙、硬綿紙等,在現今西南邊陲的一些古老村落中也還有遺存,民國期間產的生箋及線裝書印刷紙也很好用,十分適合毛筆書寫。

生宣作為書畫專用,出現只有幾百年,流行普及也就百餘年,主要是其尺幅不受限制,更能體現多種作品形式。



對生宣的使用,有一定適應過程。要掌握紙性,熟悉墨性,瞭解筆性。使用習慣後,藉助紙性,能發揮出墨的變化,筆跡的效果。但同時,生宣也會遮掩筆法上的一些細節和瑕疵。有些作者會利用生宣洇漫的效果,去處理諸如鉤、折、回鋒等一些筆法上的細節,或掩蓋功力上的一些欠缺,總之讓人看了不免有偷工取巧之嫌。




宣紙作為書畫中最常見的用品,不管喜不喜歡,都瑕不掩玉。掌握不了,則多體驗;掌握了,也沒有什麼不傳之秘,總之只是種學習用品而已。

[臨池管窺]謝謝速覽!


臨池管窺



不正確。生宣只是由於沒有經過加工,創作書法用墨控制不當易洇而造成漫漶不清 ,生宣並不意味著無法進行書法創作,恰恰相反,只要用墨適宜,生宣上的書法氣韻更足。也正是這個因素,就是生宣的這個特性,人們在加工出了半生半熟宣,來減弱洇的特性。嚴格意義說不同的宣紙的確會影響書法作品的藝術效果和書寫,但並不影響書法家書法功夫的表達。因為畢竟紙是媒體而不是書法家本人。書法家的功夫高低需要藉助工具包括優質的紙來表達展示,但根本還是在於書法家自身的修為如何。再說紙的優劣雖然有影響但也可能會出現意料之外的理想效果。所以,翰但墨書道認為這個說法不正確。




書法家對於紙的選擇,還有一個習慣問題,習慣用某種紙,由於比較熟悉其紙性,更能夠得心應手。雖然在熟宣上易於把握一些,但經過一定時間的熟悉或適應,在生宣上仍然可以得心應手,隨心所欲。


翰墨書道



明確的告訴你,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僅以兩點做如下說明……


1、生宣、半生熟、熟宣三者之間的區別

熟宣是基本不洇墨,而半生熟有一定的洇墨效果,生宣則洇墨效果非常明顯,很明顯,從洇墨的效果我們就能分辨出書法家的控筆功力。

初學者一半用熟宣,最常見的熟宣就是元書紙,怎麼理解呢?其實就類似於報紙,你試一試報紙上寫字就基本明白什麼叫熟宣了,因為不洇墨,初學者一開始就能看到些許效果。一段時間過後就可以改用半生熟,此時你會發現,熟宣上寫得還不錯,到了半生熟上就開始不像樣了,又經過一段時間,換到生宣上,一筆下去,一個點成了一個“圓”,於是又得話很長時間才能做多對下筆力度的控制,由此,想必就算不懂毛筆字的人也能看書誰更體現真功夫了吧。


2、楷行草所適用的紙張不同

有一定控筆能力過後,不同的書體就得用不同的紙張了。

小楷如果用生宣來寫,那真是沒法看,這一點簡繁有深刻體會,所以小楷基本都得用熟宣;中楷、隸書以半生熟為宜,此兩種書寫過程較慢,些許的洇墨效果會讓你的字看起來不那麼死板;行草初學還是以半生熟為主,熟練過後可換為生宣,生宣的洇墨效果能讓你的字更加飄逸、靈動。簡繁曾經見過用生宣寫歐楷的大師,那控筆功力真是到家了。由此,我們大概也能看出生宣更體現功夫。


現在的書法家基本以上述情況來選擇紙張,據我所知,一些知名書法家在公共場合寫中楷或者大楷甚至榜書的時候,基本都不會選擇生宣,最多也就半生熟,想必其中有很大理由都是用生宣一個不小心,一世英名就毀於一旦了吧。所以,生宣才是最能體現書法家功力的紙張。


一點個人淺見,管中窺豹而已,歡迎指正。關注簡繁y社區,一起討論、學習、進步……


簡繁y社區


這個說法不正確

熟宣寫正楷小楷,隸書,

大篆小篆比較好

寫行書草書就行不起來筆,因為吸墨慢

生宣剛好具備這個特點,吸墨吸水快

容易寫出濃淡乾溼的效果來

能夠很好的體現書法中的氣韻美

書卷氣美

線條流暢美,筆法變化美等

說生宣寫行書草書不行

是不正確的

生宣更能體現書法的美,

書法的功夫





翰林手繪裝飾


感謝邀請。

此説灋不正確。作為一個書家不僅要研究書寫,更重要的是要研究筆墨紙。

一、要選對你所需要的、適合於你寫的字體的生宣紙,這個可以選擇一個紙廠當場試驗,而後確定專供。

二、從筆墨上找毛病。筆是否合適?墨的含水量是否合適?

三、書寫技巧。輕重緩急,幹濕濃淡是否掌握。

四、研究古人。所謂研究古人,是指你打基礎時所臨的字帖是什麼貼?這個很重要。比喻,有人臨《聖教序》,怎麼寫也寫不出那種精神,換毛邊紙就好了。有些字帖古人是寫在絹子上的,影印後今人不知道也看不出來,當然是寫不出那種精神了。

多找毛病,不能“冤枉”了生宣😀


劉德筠


這種說法不太正確。書法功夫主要體現在書寫技法和藝術手法等多方面,對綜合能力修煉程度上,其中,對紙法的掌控能力是書者必須具有的基本技能與文化素質。

如果,對紙性特點不瞭解,而且不能恰當的運用,說明在書法功夫修煉方面欠一點點火候。

倘若在書寫技法方面沒有問題,硬是用生宣寫字,真實的技術性、藝術性可能被掩蓋了,這不等於書法家功夫差,而是因為用紙不當導致書寫效果不理想。這樣情形,大多在筆會交流現場時有發生,由於每個人的書寫習慣和擅長的字體不一樣,故而使用的宣紙也是不同的。往往,主辦者不一定是懂書法的人,他們準備紙的時候,不可能買好幾種宣紙供人們使用。所以,由於紙性手感不適應,臨場發揮自然受到影響,因紙導致敗筆也就在所難免了。

初學者往往因不懂紙法,誤以為練字都得用生宣,於是,不論寫多大字或什麼書體都使用生宣,結果,影響了對正確運筆技法的掌握。在成手身上這種情況很少出現。

宣紙有生、熟、半生熟三大類別,每一種宣紙特性各異。打個比方,宣紙相當於服裝面料,哪種紙適合做什麼,不要亂用。

在書法訓練過程中,紙法訓練是一個項目,不但需要熟知,而且要反覆進行書寫實驗。比如,寫小楷多用熟宣,寫中楷用半熟宣,寫大楷或榜書用生宣。此外,根據書體或字體風格不同,使用宣紙也是有講究的,例如,寫歐楷宜用半生宣,寫顏體《勤禮碑》宜用生宣……等等,這些技巧,需要用心學習,親身體驗,方能胸有成竹熟練應用。

以上是我的一點體會。感興趣的朋友請點贊。謝謝支持!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生宣與書法、功夫聯繫起來,還真是有格局!

1、書法是功夫嗎?

什麼是功夫?有功夫抽袋煙,那不是。功夫聯繫的是武功、修煉,少林、武當、太極、八卦、五禽、六字等。

書法如何能是功夫?筆鋒如刀鋒,書勢是氣勢,書為心畫,功夫不過如此!

關鍵是書法“家”們不認可!

2、經典書法與宣紙不相干。

宣紙盛行於宋代以後,之後書法都非常低迷。書法經典作品都在以前。所以兩者不曾相關。

3、生宣能怎麼樣?

生宣吸墨能力強,洇墨效果妙。大字、大筆喜歡生宣。現在大家都喜歡大筆、大字、上牆。

王羲之側鋒信任了筆,後代自然可以信任紙。已是事實。

關鍵是這些玩法還是書法嗎?或許是,是書法之末。

你說生宣能展示書法功夫嗎?也許能。我認為不能,題主正確!


一點清風O學寫漂亮字


謝謝:

在生宣紙上書寫,最能體現一書者的學識、修養和技能。

生宣容易洇墨,如果沒有一定的書寫基礎、對生宣的駕馭能力,落筆易行成墨團,很影響字體的美觀。

生宣潤墨性強,書寫不能猶豫,不宜行筆太慢。

生宣書寫,會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及渾厚華滋的藝術效果。

作為一書者或書法愛好者來說,生宣書寫或創作作品是必然的,只要掌握了筆法、墨法、用紙方法三大要素的技巧運用,才能書寫出具有活力、神采、氣韻生動的書法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