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最後是怎麼死的?有何記載?

易經奇門太乙六壬國學


唐僧回國後的日子,過得不那麼舒心,最後是在憂鬱中病死的。


在死前最後一段日子裡,玄奘甚至失去了自由,要在武裝守衛監視下緩慢的進行譯經,甚至得病了也得不到及時治療。(皇室確實派出了御醫,但卻是在他死後2天才姍姍來遲)


玄奘最後死的地方,是在今天陝西的銅川市玉華山。這裡一度是唐朝皇室避暑勝地,但另一方面,這裡到了冬季又非常冷,而玄奘西行時留下了畏寒的毛病,一到冬季就發病不過,所以把他安排在這裡生活,其用意無疑是有問題的。


玄奘死在公元664年的2月5日,一年裡最冷的時候。


而玄奘死後的葬禮,其實也辦得不符合他的身份,雖然出現了成千上萬的民眾自發為他送行,但送葬行列裡詭異的沒有出現一名朝官。也沒有人敢出面為他撰寫塔銘墓誌。大家都知道----皇帝李治不喜歡他。


等他死後,皇帝宣佈西行帶回來的佛經翻譯工作隨之結束,所以取經帶回來的經書大部分實際都沒有翻譯完。


至於唐高宗為什麼這麼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索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西遊記後沒寫的事——玄奘和尚不為人知的淒涼結局》,而在問答裡我只是簡單說一下:


最大原因,是玄奘的歸來,引起了唐朝的宗教狂熱從而引起了皇權的警惕。而對於世俗化的唐朝政權來說,在朝廷之外出現另一個精神崇拜中心是非常危險的。


但經過巧妙的談判,玄奘和李世民達成了一定默契,在李世民老年時,玄奘和李世民的一批臣子相處得不錯,而且李世民本人也因為玄奘,慢慢的對佛教產生了好感。


玄奘因此一度向李唐皇室提出了一系列提升佛教地位的要求:如讓佛教徒在司法審判中享受特權,放開對佛教寺廟數量限制等等,他希望佛教能替代道教,成為唐朝的國教。


但等到李世民於649年駕崩後,接任的新皇帝李治,卻是個崇信道教的皇帝。


於是無論從宗教角度和世俗權力角度,佛教和玄奘都要靠邊站,於是李治對玄奘採取了表面熱情但私下打壓的態度。

參考文獻:

《玄奘法師與唐太宗、高宗——初唐政教關係的個案研究》

《玄奘的最後十年_655_664_兼論總章二年_669_改葬事》_劉淑芬


閉家鎖的紅楓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的創始人,河南洛陽偃師人,俗家姓名陳禕,法名玄奘,13歲出家,24歲時就精通經藏、律藏、論藏三門課程,而被尊稱為“三藏法師‘’;


玄奘為了探究佛教各派學說,於唐貞觀元年向唐太宗打報告,請求西行前往印度留學,唐太宗都沒有批,多次申請無果後,求學若渴的玄奘決定偷渡,私自前往印度,他一個人西行五萬裡,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前後歷時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於貞觀十七年啟程回國,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七尊,經論657部。 貞觀十九年玄奘到達長安,此時唐太宗為了征戰高句麗,住在洛陽,立即詔令玄奘前往洛陽見他,唐太宗見到玄奘,深感欣慰,並問玄奘當年取經為何不告知朝廷,玄奘說,我再三陳表,但朝廷就是不批,沒有辦法,我只能私自前行。


玄奘想到家鄉附近的少林寺翻譯經書,那裡遠離市集,環境清靜,但唐太宗不準,他想讓玄奘棄佛還俗,幫助他處理政務,唐太宗的這些要求與玄奘翻譯佛經,弘揚佛法的宗旨相違背,理所當然的遭到了玄奘的斷然拒絕,唐太宗仍不放棄,又想要玄奘隨自己一同前往遼東觀戰,也遭到了玄奘的拒絕。 唐太宗沒有得到他想要的,自然也就不允許玄奘回少林寺,只允許玄奘在長安的皇家寺廟弘福寺及大感恩寺等地譯經。

唐太宗及唐高宗李治之所以多次要求玄奘還俗,主要是因為唐朝初期對佛教並不支持,甚至排斥佛教,再加上唐朝多次受到西突厥的騷擾,先後多次發動戰爭,唐太宗非常需要精通西域、中亞各地地理、交通、民族風情、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人才,而玄奘沿途歷經西域、中亞等多地,對那裡的情況都非常瞭解,他是不二人選,唐太宗多次提出讓他還俗都遭到拒絕,因此玄奘想會少林寺的請求唐太宗也是不答應的。


玄奘無奈,只好潛下心來編譯佛經,經過他不懈的努力,在貞觀二十二年將翻譯好的《瑜伽師地論》呈送給唐太宗作序,唐太宗親自撰寫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後來唐高宗李治又為其撰寫後記《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記》,都由唐代大書法家褚遂良書寫。 唐麟德元年(664年)正月初九傍晚,玄奘在跨越屋後水渠時不慎跌倒,小腿被劃傷破皮,從此一病不起,至二月初五夜半時圓寂,據說當年有近百萬人為其送葬,這麼多人為一個和尚送葬,在中國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遺產君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被後人稱為大遍覺,是中國法相唯識宗的初祖。在翻譯完六百卷《大般若經》後,於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農曆二月五日夜半,玄奘法師圓寂於陝西銅川玉華寺,虛歲壽64歲。詳細記載請看玄奘法師親傳弟子慧立所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1,玄奘法師圓寂前後

玄奘法師晚年在陝北的玉華寺專心翻譯《大般若經》。玉華寺是由唐太宗的避暑行宮玉華宮改建而成,冬季氣候較冷。

玄奘法師早年西行去印度求法,經過大雪山,受過風寒,落下風疾,回國後曾屢次發病。

玄奘法師在翻譯完六百卷《大般若經》後,感覺時日無多。

麟德元年(公元664)正月初一,眾弟子請他接著翻譯《大寶積經》,也大約有六百卷,玄奘法師只翻譯了幾行就擱下,沒有再接著翻譯《大寶積經》。

玄奘說:

此經部軸與《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氣力不復辦此,死期已至,勢非賒遠。

正月八日,一個高昌國僧人玄覺,夢見有一尊佛像非常高大,忽然崩倒。玄覺非常吃驚,就告訴玄奘法師。玄奘說:不是你的事,這是我謝滅的徵兆。

正月初九晚上,玄奘到後房去的時候,邁過一個小溝渠,大概是因為結冰的緣故,就跌倒了,但沒有什麼大礙,只是腿上擦破了點皮。一連四天,都還可以隨意走動。

正月十三日,玄奘就臥病在床。

正月十六日,玄奘無論睜眼閉眼總看到白蓮花:

“吾眼前有白蓮華,大於槃(盤),鮮淨可愛。”

正月二十三日,

“玄奘此毒身深可厭患。所作事畢無宜久住。願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兜率陀天)彌勒內眷屬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時。亦願隨下廣作佛事。乃至無上菩提。”

“南無彌勒如來應正等覺,願與含識速奉慈顏;南無彌勒如來所居內眾,願捨命已必生其中。”

二月五日夜半,

“弟子光(普光)等問。和上(和尚:親教師)決定得生彌勒內院不。法師報雲。得生。言訖喘息漸微。少間神逝。”

玄奘法師信奉弘揚唯識學的彌勒菩薩,最後往生兜率天內院,面見彌勒菩薩。

《西遊記》說太上老君也在兜率天煉丹。

2,唐高宗對玄奘法師猜忌多於支持

唐朝的皇帝把自己的族譜追溯到老子李耳,唐高宗更傾向於道教,還把老子封為太上玄元皇帝,下聖旨將道教排在佛教前面,“況道先佛後,又何疑焉!”

唐高宗還認為:黃、老,中國之大聖,佛乃西胡之善人。

所以唐高宗自己對玄奘法師比較冷淡,在政治上還警惕形成宗教的一種勢力。

但因為武則天崇信佛教,所以唐高宗對玄奘法師時冷時熱。

顯慶二年(657)年,唐高宗和武則天到洛陽去住,也把玄奘帶過去,其實也是一種監視,安排他住在西苑的積翠宮。

在皇宮裡面被衛士看守,非常不自在。玄奘曾向唐高宗上表到少林寺翻譯佛經,唐高宗不准許。

玄奘在積翠宮繼續譯經,積勞成疾,這次病得非常嚴重。積翠宮連醫生都沒有,玄奘沒有請示唐高宗,直接從積翠宮到了洛陽一個寺院,請醫生來治療。

唐高宗非常不高興。

玄奘只得趕緊上表謝罪。

顯慶三年,唐高宗帶玄奘回到長安,卻把玄奘安排到了新建的西明寺,給了玄奘十個新弟子。而玄奘原來培養的譯經人才都在弘福寺和慈恩寺,這導致玄奘無法正常翻譯佛經。

再加上唐高宗和武則天開始整肅舊大臣,特別是原來唐太宗留下來的重臣,如長孫無忌、褚遂良等,長孫無忌最終被逼死。

這些大臣多與玄奘關係良好。

一方面為了翻譯,一方面為了避禍,玄奘上表請求到非常偏遠的陝北玉華寺去,並請派五個衛士把守寺門。

唐高宗看到是偏遠之地,就准許了。

本人是沂藍書院趙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現代史,繼承章太炎學派唯識史觀學說。


沂藍書院趙月光


歷史上真實的玄藏法師,其一生令人敬仰。獨自一人去印度求取佛法真諦,在那爛佗寺隨戒賢法師求學,完成學業後,遊歷印度各地,後做一夢,又回到那爛佗寺與諸位佛教高僧話別,堅持回國傳法。唐僧回國不久後,那爛佗寺便毀於戰火,化為廢墟,與三藏法師所夢一致。在印度歷年十七載。後回長安,萬人空巷,夾道歡迎。

三藏法師所學,是以彌勒佛祖的《師伽論》為核心,後來發展成《唯識論》,為佛法三藏增添精妙絕倫的理念。

法師回國後,以那爛佗寺中的寶塔原形為基礎,畫圖,監工,建造出《西安大雁塔》,並且安心翻譯佛經不提。

後來,法師的徒弟,辯機被殺,給法師的心裡留下痛苦,也給法師的道行提出疑問。

幾經周折,法師的身體逐日睏倦,便不再翻譯經典,安心往生。

一日,法師的徒弟突然夢到一座金光閃耀的寶塔傾刻倒下,心內疑惑,便問三藏法師,玄藏說道:此夢非汝,而是吾也。

經過數十年辛苦勞作,法師一日在躍一小水溝時,不慎跌倒,傷及腿骨,後來,在未講經說法。

一位在雪山面前,在荒漠面前,在風餐露宿面前,在強盜土匪面前百折不回的勇士,最後卻被一小水溝阻擋了生命前進的步伐。這就是,再強大的有色生命,也無法出離因果,從而也證明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生命解脫的正確方向倒底在哪裡?

玄藏法師經三日,於夢幻中看到七彩蓮花從天而降,跟從待者問道:法師往生否,玄藏法師回答,“往生”。

玄藏法師最後往生的地方為兜率天彌勒淨土內院,法師遺願:彌勒菩薩成佛時,他必將跟隨當來下生彌勒佛,繼續化度有情,此願未曾更改。

南無玄藏法師摩訶薩。


月影浮空


玄奘法師是在翻譯完75部經文後,西行過雪山的舊病復發,在無意間散步時候跌了一跤,隨後病臥在床,數日後圓寂的。


王鵬睿院長講慧門術數


唐僧移居銅川,翻譯佛經,一日不小心滑倒了,然後就化了。


古道一哥


病死在床上。在過水溝時,摔倒,破了皮,加上之前過度勞累,最後病死了。


挺BAT的是賤婊


唐僧的死可以分為兩次,一次是肉身的死,也就是凡人身份的死,這個在渡無底船的時候已經交代了。還有就是成佛後,回東土大唐宣揚佛法,最終僧人圓寂。


喵喵喵愛吃小魚乾


太宗皇帝建塔,翻譯經文。最後圓寂,經書後來被三車法師翻譯完


醉人江山


唐朝的玄奘法師是在翻印經書時,因勞累過度,身體不好,年老疾疾在身,最後在床上圓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