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寶中——為老三屆畢業五十週年而作

啊,寶中——為老三屆畢業五十週年而作

啊,寶中——為老三屆畢業五十週年而作

第一章 校園戀

回憶起我們的學校生涯,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們的校園,

那是一個綠樹簇擁著、清水環抱著、假山聳立著、小鳥鳴叫著的美麗地方:

春天的清晨,當陽光撒落在剪淞閣的尖頂上,

晨霧瀰漫開來,校園披上了金妝,

夏日的夜晚,太陽的餘暉融化在暮色的蒼茫,

池塘邊月華映著燈光,書聲伴著蛙唱,

秋日的下午,校園裡一派熱鬧景象,

操場上龍騰虎躍,實驗室裡人影幢幢,

當大雪覆蓋著校園,大地一片白茫茫,

那飄動的紅領巾,像是團團火焰輝映著松柏的青蒼。

同學們,你還記得學校最東邊我們玩耍的“東大溝”嗎?

我們最暢快的,就是在“東大溝”黃土坡上滑翔;

你還記得剪淞閣下的黑板報廊嗎?

那黑板報上也許有過你歪斜的字體、稚嫩的文章;

你還記得那一排排教室、那操場、那飯堂,

我們在那竹林旁讀書,在冬青叢中捉迷藏?

啊,寶中,我可愛的校園,我成長的搖籃,

啊,寶中,我魂牽夢縈的地方!

那是我們心中揮之不去的畫卷,

那是銘刻在我們腦海中的天堂!

啊,寶中——為老三屆畢業五十週年而作

第二章

赤子心

讓我們打開記憶的閘門,去閱讀過去的詩篇,

讓我們疏理一下思緒,把歷史的情景再現。

你會記得“金代數”、“梅幾何”這充滿敬意的綽號指的是誰,

你也許不會忘記陶金如、潘大白兩位語文巨擘上課的容顏,

你會想起張漢文校長、張豪校長在校會上的講話,

腦海中也會把邰讓之主任、朱九成主任劬勞的身影浮現;

忘不了那些敬業盡職老師們課堂上的連珠妙語,

忘不了他們課後和我們在一起時的親密無間;

忘不了他們在操場上的生龍活虎,

忘不了他們舞臺上的熱力四射,激情沖天……

然而那個年代,我們的老師卻遭受過不公正的待遇,

也有我們中這些不懂事的孩子的推波助瀾,

悔恨始終折磨著自己的心靈,

我們真不該這樣狂熱地盲從而頭腦簡單!

敬愛的老師,請接受我們發自內心的懺悔,

請原諒我們的衝動,接受我們遲來的道歉!

讓我們說一句,對不起,親愛的老師,

那些在天堂的老師們,你們是否也能聽見?

啊,我敬愛的老師們,我們衷心的祝願,

祝願你們健康長壽,白髮童顏,

祝願你們幸福吉祥,快樂永遠!

啊,寶中——為老三屆畢業五十週年而作

第三章

同窗情

雖然我們都已是古稀之年,白髮已經滿頭,

可同學時的友情依然在腦海中浮游;

那是一段美好的學習生活,

並不像我們的兒孫們那麼沉重地像是在負重行走。

夾著幾本書就來學校上課了,連書包都不需要,

上課時認真聽講,下課後是我們的自由。

美術小組在假山旁寫生,運動隊在操場上精神抖擻,

物理小組的土火箭穿雲升空,化學小組用頭髮造出了醬油……

黑板報欄前,總是人頭攢動,那是我們自己的文章,

週末的晚會,師生同臺演出,歌聲嘹亮,吹拉彈奏……

記得年年的農忙假,我們打起揹包,

去拾麥穗、踩水車、打垡頭;

忘不了那年冬天,全校同學挖荷塘的淤泥,

不怕髒,不怕累,有的同學光著腳突龍溝;

也許住宿的農村同學,還記得二分錢一碗的菜湯,

那時候大家穿得都是補丁的衣服,卻沒人以此為羞。

如今我們重又歡聚一堂,

青春逝去,華年不再,卻豪情依舊;

無論時光如何流逝,

同學之情深似大海,濃如美酒!

啊,寶中——為老三屆畢業五十週年而作

第四章

寶中魂

也許,我們都沒有好好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歲月就流逝了,

但是我們也一步一個腳印地在人生中上印下自己的足痕——

無論是嚴冬酷暑的風雨,

或是烏雲密佈的晨昏;

我們堅信不管道路再崎嶇,只要不懈努力,

前途就會暢通無阻,風雨之後必然是氣朗天清!

我們沒有過多的嗟怨命運的不公平,

我們沒有沉浸在痛苦與憂傷中悲吟,

勤奮進取,不畏艱苦,自強自信,

這是我們老三屆一貫尊崇的精神;

敢幹敢拼,不驕不躁,求實求真,

就是寶中為我們鑄就的人生之魂。

在母校九十華誕的今天,我們欣喜地看到——

母校更加五彩繽紛:

樓舍櫛比,綠草如茵,

青松入雲,池水耀金,

母校在不斷前進:

承寶地前賢之光燻,揚古邑文化之清芬,

列蘇中名校之首,創時代教育之新。

我們以寶中自豪,

我們為寶中振奮,

五十年風雨兼程,千萬裡前程似錦,

讓我們舉起手中的酒杯,

說出我們心中聲音:

我們是寶應中學的學生,

我們是老三屆人!

我們是寶應中學的學生,

我們是老三屆人!

我們是寶應中學的學生,

我們是老三屆人!

(此詩在寶應中學老三屆畢業五十 週年大聯歡活動中朗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