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水縣」“巧媳婦”美名揚四方


「商水縣」“巧媳婦”美名揚四方


本臺訊(廣電全媒體記者 許偉光)12月7日上午,全市“巧媳婦”工程推進電視電話會議召開,這是商水縣“巧 媳婦”工程去年被中央主流媒體集中報道關注後,又一次成為全市人民關注的焦點。

「商水縣」“巧媳婦”美名揚四方


商水縣是一個124萬人口的農業大縣,國家級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縣。每年外出務工人員多達30萬人,僅留守婦女就有20多萬,由於需要耕種農田、贍養老人、照顧孩子而無法外出務工,造成嚴重的“三留守”問題。

2013年以來,該縣聯合省婦聯、省服裝協會發起實施“巧媳婦”工程項目,實行“協會搭橋,政府引導,企業領辦,留守婦女參與,零風險保障,市場化運作”的模式, 採取企業總部在產業集聚區、鄉村設分廠、家裡當車間的生產方式,靈活組織生產。 對在村裡設置加工點的帶貧企業,縣裡在場地建設、機械購置方面給予到戶增收項目支持或財政以獎代補,引導企業將生產器具、原材料送到地域偏遠、因病、因殘、因年齡等不能進廠務工的人群手中,送設備材料上門、回收產品上門,讓不同年齡、不同技能、不同身體狀況的人群,均能有活幹,實現家門口就近就業,初步實現了兒童不留守、老人不空巢,促進家庭和諧、促進社會穩定,確保增加農民收入、確保形成 支柱產業的“兩不、兩促、兩確保”的發展目標。

「商水縣」“巧媳婦”美名揚四方


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商水縣巧媳婦工程項目已覆蓋漁網編織、服裝服飾、針織紡織 、無紡布製品、箱包玩具、毛髮加工、工藝電子、草編塑編、食品加工等20多個產業 領域,已形成漁網編織、服裝服飾、無紡布製品三大主導產業。其中,規模百人以上 的136家,50—100人的155家,50人以下的294家,全縣共有巧媳婦工程示範基地、企 業、加工點585家,穩定從業人數12萬人以上,人均增收1.2萬元,就業人員年收入總計超過10億元,年創產值46億元,累計帶動近2萬名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商水縣」“巧媳婦”美名揚四方


截至目前,商水縣已經基本實現全縣136個貧困村巧媳婦工程產業全覆蓋,今年巧媳婦工程累計帶貧8939人,為2018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在2017 河南(商水)產業扶貧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商水縣的巧媳婦工程是破解中原傳統農區縣城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是傳統農區產業扶貧的有力抓手,為中原傳統農區產業扶貧、區域發展提供了好做法、好經驗。2018年9月,商水縣被中國漁船漁機漁具行業協會評定為“中國生態漁網之鄉”。

周口手機臺聯合支付寶億萬紅包大派送,打開支付寶首頁搜索“518718242” 立即領紅包。每天都可以領取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