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當中往往老大最自私,這句話有多大可信度?

那純真的年代


不能說百分之百,也的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向我們家老大就是這種情況,當初我老母拆遷以後,包括家中的一切,全部歸於老大,並且和我們兄弟並兩個姐姐說好,將來我母親的生老病死,全部由他一家擔負,但真到了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後,他和他媳婦,那是一推二六五,並且和他亳無一點關聯,這其中還包括他的女兒,從六七歲起,我母親就一直在照顧他的閨女接送上學等一切,直到她去新疆石河子上大學為此,至死都沒吃過她那怕是一塊糖蛋蛋,並且我老母一二年去世後,她連一張紙都沒有給我那苦命的老母燒過,後,我老母在世時,全憑我和我們家老二並我二姐一照顧老母的起居,直到一二年去世,但,直到現今我父母的墳頭我老大都沒有給上過一回墳,填過一次土!


李德才21


往往老大對家庭付出最大



蘆葦蒲草


完全不可信!

一個家庭中老大往往是付出最大的人!以前都是多子女家庭,老大必須幫父母承擔一部分責任。

以我家為例,我們姐妹三人,我老小。父親在我讀小學五年級時去世,大姐當時剛好讀高一,二姐讀初中,媽媽是普通售貨員,平時沒什麼主見,家庭一下子失去了支柱。後來我大伯父和我媽媽商議,決定讓大姐退學頂替爸爸的職位工作賺錢,幸好那時有頂替制度,我和二姐繼續讀書。大姐從學徒開始,每月工資23塊,自己留3塊,拿出20塊補貼家用。母親是個能力相對差的人,父親去世對她打擊太大,以至於不能挑起家庭重擔,17歲的大姐義無反顧擔起家庭重擔。母親將每月工資交我大姐,再加上我和二姐有一部分撫卹金,大姐就成了我和二姐的媽媽,一直供我們讀完大學。

人的自私與否,不是看排行,它的成因是很複雜的。


Tad680316


人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在兄弟姐妹中老大往往付出的比較多。

拿我自己說明,父親去世後我帶三個弟弟,最小的十一,我才十八歲,我放棄了求學的機會,支掌著家裡的生活,一直到弟弟們都結婚,我已經兩個孩子才自己淨身出戶單過,開始借房子住,一年後才買房,當時和弟弟們分家時,家產有4匹馬,還有50多棵樹,5個豬,外債1750多元弟弟們結婚欠下的,那是九一年,分家很簡單,東西沒我的,外債歸我還。

到現在他們還是欠我的錢,他人買樓,兒子結婚都從我這拿過錢,甚至有時候還和我兒子爭,說我,你那錢有的是,就我們點唄,要不早晚讓大鵬華了,我感覺兄弟姐妹中老大不自私。


說說43430


從我家族來看。分兩面。

我奶奶7個兒子。所以我最遺憾的是沒有一個姑。我人生中對親戚叫的最彆扭的兩個稱呼,姑和姐。因為,我沒有親姑,沒有親姐。

我大大爺人還行,但是娶了個惡毒的老婆,八九年前經常罵我奶奶。所以從我二大爺到我7叔,都不待見他。他們家也是和後面的兄弟們很少聯繫,除了家族必須的公事,沒人願意搭理他們。

家族中,堂兄弟姐妹加起來,一共8男8女。

我是家族第一個大學生,所以觀念和上一輩是不一樣的。其實堂兄弟姐妹們,很多都幾年見不到一次,很陌生。我和三大爺家的堂哥,是少數能把家族人全部認全,而唯一能和大部分堂兄弟姐妹玩得很好的,只有我一個。因為我對奶奶比較孝順,因此我也是在大爺叔嬸的心裡,認可度最高的。

我爸排5,我家裡我是老大,96年。大妹妹07年,小妹妹10年,弟弟12年。我從來不打弟弟妹妹,但我明顯對妹妹的愛要比對弟弟多。我家裡唯一會打孩子的人就是我媽。但是隻要我在,她是不敢動手的。我就像一個守護者一直保護妹妹,保護她們不受委屈。所以妹妹自然也很依賴我。但是我沒想到弟弟竟然也那麼愛戴我。理由竟然是我從來不打他。😌說的有點感動。反正是有好東西吃就留給她們。我最愛的應該是我小妹妹,但是我媽要是違揹我大妹妹的意志讓她讓著更小的弟弟妹妹,我會直接站起來反駁她。

所以可以看出來,這個問題跟是不是老大沒關係,而跟一個人的品質有關係。


用戶50373432583


我就是老大,我的父母也是老大,說老大最自私,這我可不認同。

當然,當老大也有不少好處的,我小時候的吃穿就比我弟妹好,因為我是第一個嘛,等我弟出生了,有兩個孩子,生活水平就差多了,我總穿新衣服新鞋子,弟弟妹妹都穿我淘汰的。我結婚的時候我父母給了一筆錢,弟妹結婚的時候給的一樣多,但是物價漲了,所以較真起來,還是我最賺了,如果說我享受了這些好處就是必須如何如何,否則就是自私,那就是自私吧。

做老大也是很有壓力的,得多幹活少吃飯,付出的時候你是老大,長兄長姐嘛,得做榜樣,不但要照顧父母,還得照顧弟妹,否則(各種帽子),拿錢的時候要少拿,現在不是宗族制了,長子沒有優先繼承權,但是觀念還在,你最大,得讓著弟妹,從小就這麼教育著長大的,不讓就是自私(這裡帽子也很多)

最慘的是到父母年事已高要生病住院什麼的,家裡大小事務還得老大召集拍板,這活真不好乾,這年頭老大不好當,誰愛當誰當去。


流浪的雪夭


這個分人吧!我姐是家中老大,自私的狠,母親給她抱大倆個孩子,像保姆一樣伺候著她全家,姐不但不值情經常找母親茬和母親對打對罵,母親一次次原諒她,伺候十幾年一分錢每給過母親一件衣服沒給母親忝過,把習母親賣紙箱片的十九元錢愣是要了過去,為此和母親吵了好幾天,用不著母親了,天天無事生非和母親吵架,對母親橫挑鼻子豎挑眼,母親有病她不管,把母親趕出來,把母親妝老的衣服扔來。有一次把母親趕到我家母親和我哭訴,姐拿木棍打她,把母親身上打腫,讓我看時身上還紅腫一條條血印子,就這麼惡毒沒人性,到外宣揚她對母親多麼的孝順,滿嘴瞎話,不願母親罵她十大惡。她在婆家妯娌當中最小,倆大伯子把老事業都讓給她,公婆養老費和請保姆和公婆看病一切費用都是她倆大伯子出,一分不讓她拿,她二伯做水產非常有錢,每天都給她們錢,這幾年看出姐的人品,不再給她,她把人家恨之入骨,背地什麼解很罵人傢什麼。更狠的多次下毒害我絕症,圖財害命,我現在住房是企業佔地一千多平,地勢很好,她提出讓我搬走,她開場子,一分錢不提不讓我入股,我沒應,從此你懷恨在心,事事處找我茬給我使壞,滅絕人性的毒害於我,比蛇蠍毒,比達姬狠,世上罕見的自私鬼惡魔。


手機用戶文賢


這句話是胡扯!

一個人的人品和排行是沒有任何關係的!

一個人的人品有先天的個性和後天父母的養育兩個因素決定。我自己身邊一些排行老大的倒是對家裡幫助最多的那一個,我自己不是老大,自知對家庭的付出不如老大多,自己也深得老大的關照!

如果說一家幾個孩子,老大首先得到的是獨生子女的待遇,之後才有了老二、老三,如果父母性格平和,一般老大是最懂事、最能照顧家的那一個。

獨生子女又怎麼說呢?

如果一個人總說他人自私,我想很可能這個人也是很自私的,否則他不會去說他人。


快樂庭院


兄弟姐妹中誰最自私,這是個有爭論的問題。看網上發言,是老大的理直氣壯,是小的氣弱委婉。

我感覺,老大財迷,小的自私,有老人健在或老在當家心態不同,各有例子。

有老人在多是最小的沾光,分家給最好的房院,但也基本上用錢找平,老人一般和小的住,給老人生活費平攤。

沒老人在,老大掌握家產財權,日常和分家小的吃虧。

至於老大對家貢獻大辛苦,但分家前老大的孩子長大成人了,而小的有的剛結婚,要從頭開始,從前已經給家裡貢獻,工資收入全交光,也幫老大養大孩子。

老大好與不好,主要是大嫂起著中心作用。

各舉一例:

一個老人把最好的房院給小的,弟兄房多少補差價,拿號決定。弟兄關第很好,互相幫助。

一個是沒有老人了,老大不財迷,給弟弟蓋房娶媳婦,名聲很好,關係很好。這個簡單。

一個是老大財迷自私,嫂哥分家前阻攔弟相對象,滿意的不行,看不上的做主。讓把工資全交給大嫂,說是為弟蓋房娶媳婦。後來弟結婚就分家,婚禮錢一分沒有當場當眾借錢,分家由弟還,房三間不再蓋,兄房十幾間,家產早在分家前私藏不少,弟又讓了許多家產家財給老大。最終弟兄叔侄之間不如路人,各有怨恨。


海市蜃樓128276533


老大得到的資助最多老么得到的照顧最多

作為受到中華傳統孝道渲染萬千普通家庭之一的我家,可以作為一個典型供大家探討。

這裡說明一下老大得到的不一定是正資助,也有可能是家庭負債。老一輩的人一定深有感觸。

就拿我父親家庭打比方吧,父親兄弟姊妹5人,大伯比小姑年長20歲。爺爺英年早逝。一家6口人,大伯早早的充當起了家庭的頂樑柱,在那個大集體年代食物都是按照勞動力來分配,只有大伯、大姑、奶奶算得上正經勞動力。女人做活本來不強,相當於兩個半勞動力養活了6張嘴巴。啃食野菜,外借食物也是常有的事。傷殘病痛也只能用最簡單的土方法醫治,導致現在也是後遺症頻發。提及此處也是深感痛心。


後來改革開放,大伯提出做瓦窯,父親小姑紛紛輟學湊錢,束髮之年的父親也進入瓦窯充當搬運工的角色。生活不會辜負那些勤勞的人,日子一天天好轉債務也慢慢償還,大伯、父親、小姑接連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那些留在身上的頑疾,常常鞭策著從苦難日子走出來的後代要珍稀來之不易的安逸生活。

時光荏苒,為了家庭生計父親母親外出打工,留下了嗷嗷待哺的我,中國最多的一批留守兒童90後。童年的時光並不枯燥,可最盼望的還是過年,與父母團聚的美好時光。

後來有了弟弟,比我小10歲的00後。父母在家經營著小生意,而我也到達了叛逆期私自輟學,外出打工。成年之後父母張羅著給老大買房,老大懂事之後父母湊錢給老大做買賣,可憐的父母白了頭還在擔憂兩個兒子。

老二沒有那些獨自在家漆黑的夜晚,也沒有經歷過發著高燒癱睡在路邊草垛的不知所措。

老大不自私,只是時代浪潮太快。不得不奮力追趕罷了。

我為中華人,從小耳濡目染血濃於水,百善孝為先,兄弟如手足的優秀文化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