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要說釣魚這件事吧,有好多事情確實想想也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蚯蚓一般都不在岸邊生長,但是隻要是淡水魚就沒有不愛吃蚯蚓的;再比如說,鯽魚和鯉魚都在一片水域一生長,就算是生理原因導致體型大小不一,但是食口、口癖上總該多少有點類似吧,可是釣鯽魚的餌就是不上鯉魚,反之亦然,如果有釣友非要堅持說釣鯽魚的餌釣上了鯉魚,釣鯉魚的餌上了鯽魚,只能是個例,或者是那片水域的魚餓瘋了,是不是感覺很有意思?那麼釣鯽魚和釣鯉魚,除了餌料味型上不同之外都有哪些區別呢?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第一不同處,線組、漂組明顯不同,鯽魚小,大多就也就在半斤左右的時候就被釣走了,很少有野生鯽魚能成活到1斤以上,就算是人工養殖的工程鯽也很難長到2斤以上,所以被釣上岸鯽魚,產生的拉力值就不算是很大,所以整個釣組使用的鉤、線、漂都不會很大,吃鉛再大的鯽魚漂就靈鈍而言也比鯉魚的漂組要靈敏的多。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鯉魚則不一樣,一則體型較大,一般一年生長期的鯉魚就能長到1~2斤左右,整體的骨刺數量比鯽魚少,但是骨刺直徑比鯽魚大,所以體積相等情況下,鯉魚的掙扎力度比鯽魚就打很多,漂組線組整體就要比釣鯽魚的釣組大很多;比如說,0.6的子線,1.2的大線,釣鯽魚理論上1斤的板鯽沒啥問題,但是這個線組釣1.5斤左右的鯉魚除非是軟竿,否則妥妥的切線。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第二處不同,適口的餌料味型和狀態各有不同;鯽魚口髒,什麼都能吃,什麼都愛吃,鯽魚體型小的時候喜歡是甜香,體型大了就獨愛吃腥香;而鯉魚則相反,體型小的時候喜歡腥味十足的餌料,反而是體型大了以後改為喜歡吃素餌,偏甜味比較多一些。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第三處不同,因為鯽鯉進食習慣不同,所以釣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鯽魚和鯉魚都屬於腮部濾食性進食,鯽魚主要的食物來源來多出自於水中的浮游生物,對動態的食物很感興趣,是追著食物跑,所以釣鯽魚經常講逗釣,就是時不時抖動杆子讓餌料動起來,既能增加霧化,也能增加誘魚;而鯉魚就不同,鯉魚多喜歡從水底覓食,對於頻繁的動來動去的食物反而有極大的警惕性,所以釣鯉魚則需要儘可能的動作幅度不要大,雖然也講究逗魚,但是不會像逗鯽魚一樣那麼頻繁。

第四處不同,鯽鯉吃口後的漂相明顯不同;鯽魚體型小,浮漂的吃鉛也不大,鯽魚大多數情況下是追著食物跑,所以進食後有一個餌到嘴的停頓一下(寫本文時正在看有釣友上傳的鯽魚吃口視頻,再次確認,鯽魚吸食時餌料是自外向內被吸過來的,進嘴後鯽魚會閉合一下嘴唇,所以浮漂有個明顯的停頓),因為是低頭追食,然後魚唇中鉤後會有一個抬頭後遊竄的動作,浮漂會跟著抬頭的動作馬上上抬,這個上抬會有一個停頓,看了好多次視頻,不知道是什麼原理。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但是鯉魚就不同了,鯉魚進食非常像豬在泥底拱食,大頭朝下,所過之處泥漿翻湧,對於鉤餌是主動上前一口連吸帶咬吞進嘴裡,中鉤後會馬上抬頭迅速扭頭之後快速朝反方向逃竄,因為動作很連貫,在水面上觀察漂相會覺得鯉魚是直接一個大黑漂,其實不是的,應該是也是類似一個頓口,然後下一個下沉,只是鯉魚的動作幅度大,給人的感覺就是浮漂直接下沉。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第五處,中鉤後提竿的手法不同;釣鯽魚,確定鯽魚中鉤之後,主要動的是手腕,手腕輕提,刺魚後肘部發力順勢提竿,如果仔細觀察競技釣尾賽,會發現那些高手肩膀幾乎不怎麼變形,手腕一提,肘部一抬,魚會順勢飛回來。

淡水釣經常鯽鯉同在,但是釣鯽不釣鯉反之亦然,釣鯽鯉有什麼區別

而鯉魚不行,黑漂之後,1.5斤以上的鯉魚會直接拉黑漂,同時竿稍有強烈的下拉竿,此時也是手腕先提,確保刺魚,然後是自腰部、肩膀、肘部、手腕這麼一個連續的發力過程,輕揚釣竿,形成大彎弓之後,再快而迅速的八字溜魚,收放之間,連續幾次卸掉鯉魚掙扎的力度,整個過程講究一個行雲流水。

這些就是釣鯽釣鯉比較明顯的區別之處,當然,釣竿的不同這個就不多說了,畢竟只要是釣魚人應該都知道的事情,說的多了就騙字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