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價上漲的今天農民要求提高糧食價格你怎麼看?

布衣等將相


在今天和大家說明一下,現在的物價調整大哈,生產資料的價格都在上漲,農業機器,農村用電用水,機械化用的柴油,人工費用,都是在處於一個上升的趨勢。

而且很多漲價的幅度還不小。特別是農藥花卉,這些基本的生產資料,大家幅度都非常大。

現在農產品的價格有時候是一波三折。

那一邊是漲價,一邊是銷售,價格並沒漲下去,這樣就意味著農民伯伯的收入是在縮水,錢包是在慢慢的在變變小。

一邊炸一邊將一邊在縮水,在這種壓力的情況下,所以廣大農民伯伯他們要求提高農產品的價格就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呀。

農民伯伯沒有其他的收益,所以只能指望農副產品的價格漲上去哦。

本文原創於《三農創業坑》,三農創業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別談夢想和情懷了,

小故事,大教訓,少走彎路,不掉進坑裡,是我們的初衷。

親愛的三農回鄉創業的朋友們,是否能給你提供一些幫助,如果能給你一些幫助,給一個點贊吧,

如果覺得能夠幫助到身邊的朋友,就轉發給他哦,這也就是《三農創業坑》的最初出發點,本文章原創,請監督版權,謝謝!


三農創業坑


很多人把改變農村發展落後的藥方開到了大幅提高糧食價格上。認為這樣會直接改變長期以來的剪刀差,大幅提高農民的收入。意願很好,但可不可行呢,小吏用數據告訴你。

首先看提高收購價格對農民日常生活的影響。

目前最新的小麥收購價格在1.23元左右。小麥作為口糧,最主要的用處是做成麵粉,以市場上普通的75粉(出粉率75%)為例,一斤麵粉需要1.34斤小麥,換算成原料價格為1.67元左右,市場上銷售價大約1.8元每斤。

假設小麥價格大幅提高到3元每斤,那每斤麵粉的售價會提高到4.5元左右,麵粉價格的上漲會帶動整個面製品行業價格上,麵條、饅頭、包子、包括一些零食。

糧價的上漲讓種植糧食作物有利可圖,會相應擠壓蔬菜種植空間。為了抵消這種擠壓或者因蔬菜產量減少,蔬菜價格會相應的提高,畜禽養殖也是這樣,農資產品也是這樣。最後的結果是農產品價格相應全部提高,農資產品價格全部相應提高,農業機械價格全部相應提高。

那城市會有什麼反應?不用過分分析,農產品價格升高後,城市生活成本相應提高。為了平抑這種成本,人們收入肯定會要求增加。然後工人工資隨之上漲,上漲的前提是工廠收入增加,工廠收入增加的前提是產品價格提高。最後,你會發現所有東西價格全部漲了一遍。結果是大家手裡都有錢了,可是錢卻“不值錢”了,這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那國家能不能控制住只讓農產品漲價,其他產品不漲價呢?拿著城裡人現在的收入去吃5塊錢一斤的麵粉、2塊錢一個的饅頭、30塊錢一斤的肉,你覺得呢?

然後,再看看我國糧食價格與進口糧食價格的倒掛

民以食為天,糧食特別是口糧是社會必須品,涉及國家糧食安全、是一種極端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國糧食生產成本與國際糧食價格倒掛問題一直非常突出。

目前,小麥一斤1.23元,那成本會有多少?以我們這裡為例,從翻地開始,到種子、化肥、農藥、澆水,開春之後二次施肥、澆水、打藥到最後機械收割,一畝地的綜合成本不低於600元,按照豐收年景來算,1000斤的產量,每斤成本價也超過6毛。這還不包括勞動力投入。如果是租地的話,成本還會大幅上升。

那國外小麥價格是多少?

2018年9月29日美國小麥現貨市場價格為551美分/蒲式耳,換算過來的話市場價是6毛4分錢。這基本上就是國際市場上的小麥價格。而我們的市場保護價還在1.2元以上。所以為了糧食安全、保護國內價格,國家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價格壓力。如果再大幅提高,那壓力是不可承受的。

所以小吏認為,大幅提高糧食價格是不可取的,也是沒法實現的。


那農民就這樣等著受窮,糧食種植就真的走向末路了嗎?

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沒有出路,小吏認為一個辦法就是:大幅提高耕地補貼。

現在每畝地的地力補貼是125元。如果能夠大幅提高補貼金額,達到1000元或者更高,等於直接向農民發放福利,不會引起連鎖反應。還有利於保護耕地數量和農業種植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為。


鄉野小吏


關於糧食價格上漲,我看就免了吧,老百姓漲不起啊,糧食如果漲上三毛,那麼和糧食有關的產品就漲一塊,甚至更多,其次是其它產品,也會隨意而來的漲起來。比如糧食漲錢,那麼化肥廠裡的工人得買糧食吧,糧食價格漲了,那麼每天的生活開銷也大了,勢必逼著廠里加工資,那麼錢從哪來啊?就得提高產品價格,農民買化肥是不是還是得多掏錢?石油和其它產品都是如此。記得在一零年之前,康師傅方便麵那時還是一塊五一包,麵粉漲了好像是三毛錢左右,方便麵就一下漲了一塊錢,要知道一斤麵粉能做好幾包方便麵,可方便麵就漲了那麼多錢。所以啊農民的糧食是不敢再漲錢了,除非國家出臺一些措施,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愚世弄人


關於糧食漲價你怎麼看,作為農民,站在農民的立場,我想談一談個人的看法,

第一點現在農民都不是以農業種植為生話來源,而是打工來養家餬口,同時可以這祥說,誰家都不儲糧,從這一點說農民並不希望糧食漲價,因為大家都買糧吃,如果城裡人不想信,糧食收穫到集鎮看一看車水馬龍賣糧的情景早已一去不復了。

糧食誰想漲價呢,在農村也有人希望漲價,但是這些人在農村很少,只佔千分之二,三。這就是所謂種糧大戶,專家所說土地扭轉。他們是希望糧食漲價的,如果糧食不漲價,他們就可能會毀約了。種田不賺錢他們是不幹了。

這是我對糧食漲價的理解,而城裡認為糧食漲價,農民都歡迎,實際上是想當然,我的回答是錯。


安徽巢湖記憶


在物價上漲的今天農民要求提高糧食價格是基於自身利益的一種訴求!當代社會全球經濟一體化,美元霸權居於世界各國貨幣之首,美國為了壓榨別國財富源源流向美國就不得不濫發美元,把通貨膨脹通過美元輸入給世界各國。中國作為美國最大的海外貿易國,每年的貿易順差積累了大量的美元外匯,再加上國際熱錢不斷湧向中國目的做空中國經濟,國內就得發行更多的人民幣對沖!而這些印出來的錢實際上都是水,這些水勢必要蔓延到國民經濟的各個角落裡,正常來說糧食也是可以被通脹逐漸傳導的,但是糧食基於特殊的商品性質往往成為國家的政治安全工具,國家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就必須要死死按住糧食價格,防止城市低收入居民出現吃不起飯的情況發生!但是這些“水”進不去糧食就會往其他經濟領域裡流淌,造成全社會整體商品價值的提高,生活成本在漲價,可是糧食卻漲不上去,提升了農民的生活成本,農民還沒有錢,到最後受害的還是農民。希望國家可以研究對策不要讓通脹帶來的弊端作用在農民身上吧!


駿景農業


那個農民不想糧食提價?生產力低下?你去過農村嗎?你讓美國那個種七千公頃的人到農村種水稻,看看他能不能完成?如果種植十公頃水稻,既使全用機械指最先進機械,在插秧時也能僱人,你以為一二人能幹過來啊?收割既使是聯合一二人能幹過來嗎?春天育苗大棚一個棚也得五,六個人工等等!還有住山區的,地東一小塊西一小地,幾分地,能用機械,有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你覺得外國糧食價格,你別忘了,向美國的糧補比中國的高!為什麼他們哭著喊著把糧食賣到中國來!人家地多人少,自己用不了。另外,人家大規模的賣你機械,賣你農機車搭糧!一輛車一百多萬,你知道每年進口多少輛農機車嗎?賣糧只是毛毛雨,口岸出貨也不比國內低多少!


5874699705


單純的希望提高糧食價格的農民是井底之蛙!目光短淺!因為糧價高了,農資,籽種,化肥,農藥,水肥比你漲的還高!這就是水漲船高!老天有眼的話,賣糧食的錢不夠開支!老天不長眼,你得背一身債!正確的想法應該是,國家給種地的農民把工資發上,所有的投資國家出,完了糧食歸國家,統一把糧食投放市場,誰吃,拿錢來買!😜😜😜😜😜😜😜


糟老頭兒12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在物價上漲的今天,農民期待提高糧價的訴求科學興農可以理解,相信有幸看到本文的各位讀者也可以理解。不過這個訴求卻很難實現,對於農民訴求糧價上漲的意願自然是糧價的上漲速度高出其他物價的上漲速度,但是糧食作為人民最為基本的生活物資,物價的穩定壓倒一切,並且物價也不可能高也顯然不會高。

對於近十年的物價水平科學興農進行了查閱,其中糧食價位的漲幅基本上是在1.5倍的樣子,而個別像大豆這樣的作物,近十年的物價統計發現不增反降,然而其他商品的物價卻漲幅卻基本上都在2倍以上了。

而當前我國的許多農民家庭經濟收入還是依賴於糧食種植,也就是說依靠種田賣糧食,然而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賣糧食增加的收入同其他物價上漲的速度不成正比的話,變相的就是說人民幣有些貶值,不經花,那麼農民訴求糧價上漲的心情自然可以理解了。

並且近些年我國農資成本的上漲速度更是快速,近十年來看農資的上漲速度基本上在2倍以上了,農業種植投入越來越高,農業種植經濟效益也就越來越低。為此,國家對於農業種植推出了相應的種植補貼,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

然而糧價上漲卻有些不太實際,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糧食為人民的最基本物資。一旦糧價漲幅過大,對於人民的生活影響就會是一連串反應,比如說可能會有一些低保或者貧困人群購買不起糧食,無法滿足個別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物價的上漲也會導致國內用糧企業大幅度採購國外糧食,如此一來我國農民所種植的糧食將賣向何處?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的大豆,去年我國的國產非轉基因大豆價位基本上在1.7-1.8元每斤的樣子,然而國外進口大豆的價位才1.6元每斤的樣子,並且含油量高,對於我國大豆百分之七八十用於榨油現狀看,無疑進口大豆可以稱之為質優價廉了。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奇葩的景觀,我國去年一年進口了9553萬噸進口大豆,眾多的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卻不去採購國內的非轉基因大豆。結果可想而知,眾多農民手中的大豆捂在手裡賣不出去,出現了大面積的售糧難。

可以說如果我國的其他幾種糧食作物的價位也同樣提高的話,那麼未來我國將會有更多的農民面臨售糧難的問題。那麼如何提高農民收入?科學興農認為當前的農業補貼確實有些少,補貼力度顯得有些薄弱,上層也不斷的表態提高農民種植積極性,然而現狀卻是補貼力度偏弱,補貼不夠到位導致真正種植田地的農民無法領取相應的資金,種糧積極性不足。

未來關於農民致富依舊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究的問題,不過也要明確一點,農民增收指望高糧價不太現實,尋找更好的銷售途徑賣出比別人高的價位,政府更高的資金額度補貼或許是今後的方向。


科學興農


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物價在不斷的上漲,可是糧食價格漲不上去,糧價低,農民的收入實在太少了,相當一些農民是依靠糧食作物維持生計,靠種糧一點收入實在是難以維持生活,現在消費這麼高,物價這麼高,開支這麼大,花錢的路太多了,偶爾遇上大開支,比如家人有病需要醫治,孩子結婚又要買房買車,還要鉅額彩禮,農民靠這點收入是不行的,實在拿不出錢來,還得到處借錢,外債累累,開支總是大於收入,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窮,農民真不容易啊!作為農民也希望糧價能夠上漲,糧價一旦上漲,農民的收入相對來說就多一些,既使過不上高質量的生活,總比糧價低強吧!糧價假如提升了,農民對種糧的積極性才會提高,現在糧價這麼低,有些農民對種糧失去信心,感覺沒啥意思?有部分農民放棄種植糧食,選擇其它謀生之路,可是還有相當的農民仍在種植糧食作物,明知種糧收入不大,但還得繼續種下去,不種不行啊!對於目前種糧的農民熱切盼望糧價能漲起來,使自己的收入不斷增加,來解決燃眉之急,緩解一下經濟壓力,希望能過上好日子。


張玉林5817生活多快樂


關於農業問題,朋友們噴的已經夠狠的了,又不想多說,只想問一問,都說農業實現了機械化好,他能把農民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救出來,可機械化的錢誰出?一家一戶也只有個3一5畝地,一畝地一年兩季的機械化的錢就得350元(在我們這裡)。如果聽專家的,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到時農民手裡無地,糧油價格又死貴,身為農民又吃不起糧油,你說讓農民咋辦?愁死農民大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