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早安,我是葉梓,今天是

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924天。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佳能EF 11-24mm f/4L USM

今天我們的小夥伴晏飛問了我一個問題,他說我就要去日本了,想買一隻鏡頭,現在已經有了24-70mm焦段的變焦鏡頭,想添一隻超廣角變焦鏡頭,是選11-24mm,還是選擇16-35mm?

我先給大家看一張我用14mm的超廣角鏡頭拍的畫面,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這樣的鏡頭裡我只要稍微仰拍一點就會導致整個建築有急劇的下面大上面小、近處大遠處小的變形。我其實不太喜歡這種太劇烈的效果,可能有人會喜歡覺得它很有衝擊力,很有力量感,但是這樣劇烈的效果會使得建築本身協調的美感消失殆盡。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等效焦距14mm 拍攝的建築外觀(葉梓攝影)

所以我覺得如果不是有特別的需要,一般來說超廣角到16mm就已經差不多了,再往下走的話就很難使用了。

我說它很難使用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越是廣角鏡頭,它裡邊的拍到的東西、同一個畫面中所拍到的事物的數量就急劇增加。因為它的可視角度變大了,這樣一來構圖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因為你原本是一個相對簡潔的畫面,現在你越是超廣角東西就越多越亂。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等效焦距14mm 拍攝的建築室內(葉梓攝影)

唯一的好處是什麼?就是在室內拍攝整個建築內部的時候,這種非常極端的超廣角確實可以在同一個畫面裡面收進更多的室內的建築的細節,我們先拋開它的劇烈的變形不說,對整個室內裝潢風格的描述還是比較完整的。因為室內設計這個東西很多時候確實是要整體看待的,不能只看一個局部,所以超廣角有它的優勢。但是我依然覺得16mm已經足夠廣了,所以我是強烈建議他買16-35mm。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佳能 EF 16-35mm f/2.8L III USM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佳能 EF 17-40mm f/4L IS USM

這裡有兩支鏡頭,一支是16-35mm大光圈f/2.8的鏡頭,一支是17-40mm f/4.0的鏡頭,這兩支鏡頭的差價很大。我推薦他買f/4的那一支,因為我們用超廣角鏡頭的時候很少需要用大光圈讓快門速度變快來進行抓拍,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架在三腳架上使用f/8、f/11、f/16這樣的小光圈來拍攝建築物(而超廣角鏡頭常常用來拍攝建築物)。所以你其實用不太著那麼大的光圈,自然也就不太必要為它付出那麼大的代價。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佳能 EF 8-15mm f/4L USM 魚眼鏡頭

另外晏飛問我超廣角的拍攝效果會不會跟魚眼鏡頭有些類似?其實是很不一樣的,因為魚眼鏡頭裡會有非常劇烈的桶形畸變。比如你垂直拍一堵牆的時候在魚眼鏡頭裡它是隆起來的,但是不管是廣角還是超廣角的鏡頭,在拍一堵牆的時候,鏡頭的設計者們都是在努力的去把這一面牆拍成一個平整的樣子的,並不希望它中間鼓出來。

我在最後放一張我用魚眼鏡頭拍攝的畫面,你會看到我頭頂的這條彩燈原本是條直線,但是現在你們看起來它是一個向上隆起的圓弧,這種反重力反常識的效果帶來了一點玄幻的感覺。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奧林巴斯8mm 魚眼鏡頭拍攝的畫面(葉梓攝影)

今天我們就分享這麼多,下次大家在選擇超廣角鏡頭的時候就可以做個參考,總之我還是推薦17-40mm f/4。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超廣角鏡頭的焦段如何選擇?是越廣越好嗎?—攝影早自習第924日

後期前後對比

另外,由我教授的《7天攝影后期PS訓練營》將於1月7日開班。別猶豫,只需7天,每天跟著葉梓老師完成一個攝影后期小主題,幫你掌握你最想知道的那些風光和人像的PS後期技巧。現在報名還可以領取優惠券,詳情可以點擊下方藍色“瞭解更多”。

今天是攝影早自習陪伴大家的第923天,我是葉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眾號“攝影早自習”,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