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智擎”技術:敢跟“創馳藍天”叫板的中國力量

2018年對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是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年。1-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86萬輛,同比增長了75.6%,年銷量超百萬已無懸念。這其中,吉利旗下的新能源車型銷量同比去年更是翻了一番,達到4.16萬輛。銷量爆發式增長的背後,中國品牌的技術積澱到底如何呢?最近,天涯君就來到了自主品牌領頭羊吉利,深入探析其新能源“智擎”技術。

中國品牌技術“亮劍”

“智擎”是吉利2017年發佈的iNTEC技術品牌旗下的動力總成子品牌,吉利之所以要推出這個品牌,主要是因為此前在性價比、設計、智能互聯之外,幾乎沒有人會因為核心技術上的優勢而選擇中國品牌,核心技術未獲認可已成為自主品牌向上的最大阻礙。


吉利“智擎”技術:敢跟“創馳藍天”叫板的中國力量


這和日系當年的處境有些類似。對於汽車企業發佈的技術品牌,很多人比較熟悉的可能會是2010年馬自達推出的“創馳藍天”,2011年本田推出FUNTEC技術品牌以及本田旗下的“地球夢”發動機技術,但在此之前,日系的口碑主要集中在經濟性和舒適性方面,在核心技術方面同樣缺乏認可。

吉利“智擎”技術:敢跟“創馳藍天”叫板的中國力量


吉利iNTEC技術品牌稱得上是中國品牌在技術領域的一次亮劍,打響了中國品牌走出技術靜默期的第一槍,涵蓋了動力、健康、安全、駕駛以及智能互聯五大模塊。其中,動力總成模塊的“智擎”品牌是最核心的部分,包含了智擎電動、智擎醇動、智擎氫動和智擎混動四個系列,分別覆蓋純電動、替代能源、氫燃料電池以及混動四大技術路線,而我們此次重點了解的就是已經量產的博瑞GE所搭載的“智擎”混動技術。

“智擎”混動為何領先?

相比即將走入歷史的純燃油車和在技術上還面臨續航、充電等痛點的純電動車,混動技術無疑是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主流汽車動力方案。在這方面,豐田是佈局最早的廠商,其混動技術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就已量產,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巨大的優勢。那麼中國品牌如何才能在混動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吉利的答案是:智。


吉利“智擎”技術:敢跟“創馳藍天”叫板的中國力量


從“智擎”技術品牌的命名上,我們就可以看出這一點,而在吉利最新量產的混動車型博瑞GE上,我們更是可以切實領略智能化對於混動技術飛躍性的提升。

相比傳統混動車型需要讓消費者手動選擇駕駛模式,而智能車機只負責導航的侷限性,博瑞GE的智擎混動系統創造性地將智能化技術與動力系統深度結合,整車控制器可以根據導航規劃的整體道路信息,比如道路場景,擁堵情況,回家信息等,結合混合動力系統的效率,提前進行整個導航道路的能量規劃。在車輛行駛過程中,整車控制器根據能量規劃,分不同路段執行能量管理策略,根據導航後臺反饋的路況擁堵信息,自行選擇最適宜的駕駛模式。

吉利“智擎”技術:敢跟“創馳藍天”叫板的中國力量


這樣一來,不僅避免了用戶不清楚不同混動模式原理所帶來的麻煩,也可以最大程度節省能源和時間成本。

不僅僅是“智能”,博瑞GE的這套“智擎”混動技術還通過與沃爾沃合作,基於1.5TD+7DCT動力總成,在業界首創了P2.5架構,將電機置於變速器內,通過動力耦合策略,將電機和變速器形成一個整體,配合傳動效率高達97%的變速箱,0.6s內就可以實現燃油動力和電驅動力的無縫連接。相較於傳統P2架構,這套系統的輸出性能更強,動力銜接更順暢;而相比於獨立電機的P3路線,P2.5結構更加緊湊,更有利於空間佈局的優化。

吉利“智擎”技術:敢跟“創馳藍天”叫板的中國力量


除此之外,博瑞GE還推出了中國第一款量產48V輕度混動車型博瑞GE MHEV,相比燃油車,這套48V輕混系統可實現發動機舒適起動、助力、停機輔助、滑行、改變意圖、能量回收、擴展停機等功能,油耗顯著降低,整車NVH性能得到提升,發動機起動和熄火時的振動有明顯改善。相比需要搭載更大容量電池和大功率電機的插電混動車型,博瑞GE MHEV的擁車成本則要低得多,而且不需要充電,更加方便。

“智擎”的未來

憑藉著首創的智能化動力模式切換、高效率P2.5混動架構以及48V輕混系統,吉利“智擎”毫無疑問已經在混動領域找到了正確的突破方向,那就是智能、創新以及人性化,這些也必將是中國品牌在新能源產業實現突破的關鍵所在。而在以吉利為代表的中國品牌的引領下,中國汽車產業必也將沿著“智擎”的突破之路向上,在新能源時代佔據新的制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