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宋朝和遼國不打仗人民安居有人罵宋朝,而漢武帝把人弄得賣兒賣女還有人誇他,你怎麼看?

老宮批發


歷史要從長遠的時間以及所產生的影響來評價,而不能只侷限於一個階段。

宋朝和遼國打仗,宋朝基本處於弱勢,於是選擇與遼國和議,換來了一定時期的安定。但是北方的威脅一直是宋朝所不能迴避的,宋朝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結果到後來也同樣是國破家亡。再往後面看就是靖康之恥、宋室南渡,中原盡落異族之手。再往後看,宋室偏安東南以後,基本延承北宋作風,依然以和議為主導而換取安定,最終百年以後,亡國亡天下,宋人死傷空前,而存者盡為奴隸。中華基業,也至此遲滯不前,影響惡劣如此,大宋不為人罵才怪哉!

反觀漢朝,漢朝前期也被匈奴欺壓,但是漢朝忍辱負重,積累幾代力量而反抗匈奴,最終大敗匈奴。漢朝為了反抗匈奴,百姓犧牲很大。但是那一代人做出犧牲以後,為後世迎來了幾百年的太平。大漢聲威可以遠播異域,漢民從此可以長立世界之林,國家尊嚴和國民血性從此練就,如此功過,一目瞭然。若非漢室犧牲,後代國運如何?吉凶難料。

宋朝在歷史上,內部可以欣欣向榮,但是外部威脅始終沒有解決,最終也亡於外部,積累數百年的東西不也付諸一空?而漢朝影響至今,雖最終亡於內部,但何來屈辱之痛?

歷史經驗告訴後世,好戰必亡,而忘戰必危。有戰爭就必然有傷害,如果一味屈膝卑躬,雖能享一時安寧,但久之必為其害。尤其是秉性方面,做久了奴隸就很難再站起來。


蘇綻


漢武帝在位期間徵匈奴徵西域徵江南,打了一輩子仗,為了打仗民不聊生,大漢幾成鼎沸之勢,在位後期下輪臺“罪己詔”,這樣一個敢為國家民族立脊樑、敢承認錯誤的皇帝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為熱血男兒所追捧的皇帝,漢武帝一生征戰樹立了漢族屹立世界的崇高地位,一生功績成了民族之脊樑和尊嚴,但也對他在位後期窮兵黷武剛愎自用帶給國家的巨大傷痛做出深刻批判。

北宋富庶甲於各朝,文化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領先世界,社會安定繁榮,但在國防領域一直受制於遼國而不思進取,一味地委屈求和,丟失民族氣節,漢族的衰落始於宋朝,其統治階級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本應該繁榮富強發展壯大的漢族開始走上下坡路,歷任皇帝被遼國嚇破膽貪生怕死是主要原因。

所以人們對宋朝的怨念就來自於皇帝對外敵屈辱求和、丟失民族氣節,但對其文化經濟科技等領域的成就還是非常認可的。





甘辛巴


議和亡國!——澶淵之盟的過程與反思。

看到題目感覺非常很不是滋味。遼宋不打戰人民安居?很顯然這是某些文人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看看史書上是怎麼寫的: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共二十五年間,宋遼間戰役無數,死亡數十萬,因戰亂而死的百姓無法統計!

景德元年九月,遼國以二十萬騎兵及三十萬步兵攻下南瀛、莫二州。隨後深入宋境,徑抵澶州黃河北渡囗。而宋朝國都汴梁就在黃河南岸,北宋已危如累卵。如果不是遼軍統帥蕭撻凜在前線視察時被宋軍的床子弩(又名九牛弩,據稱九頭牛才能上弦,號稱射程二千米)射殺,氣勢如虹的遼軍下一個目標當然就是滅宋!

那些說宋朝不打仗人民安居樂業的人,你在這種情況下還敢大放厥詞嗎?可笑至極!

北宋方面則乘此天賜良機,在寇準請求之下,大將高瓊把宋真宗的車輦趕過黃河北岸、御駕親臨城樓之上直接讓宋軍頓時士氣百倍,高呼的萬歲聲排山倒海,遼軍聞之陣型大亂。遼太后隨後不得不同意議和,雙方簽下澶洲之盟。北宋以金帛買來110年的和平時期。至此,有些人又會跳出來說人民安居樂業一百多年的話了。

然而歷史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在當時的形勢下,北宋絕對失去了聚殲遼軍的大好機會: 宋軍的絕對主力已雲集澶州,再加上能讓士兵發瘋的皇帝,即使不主動進攻,守住澶州是綽綽有餘的,失去統帥的遼軍士氣低落,又長途奔襲離國千里,不出半月就將面臨糧盡之危。而在遼軍後方還有大量宋軍可以打劫騷擾,只要遼軍北竄,則其必然慘敗於宋軍的掩殺,很多人都認為遼太后蕭燕燕根本回不到長城以北。此外王安石和富弼指責澶淵之盟後國家“忘戰去兵,武備俱廢”!這個說法在金軍攻下汴梁製造靖康之恥時被證明完全正確。

澶淵之盟雖換來百年之和平,卻造成了百年之後的滅國,我們還能說遼宋不打仗人民安居嗎?滅國時還是要打仗,人民能安居嗎?苟且於一時不能苟且於萬年!

由北宋的澶淵之盟聯想到南宋的紹興和議,你會發現歷史總是如此驚人的相似: 岳飛四戰擊敗金軍,打贏的南宋又是以岳飛人頭、金帛和土地換回趙構生母韋氏及一百多年的“和平”(實際上二十年後金國就撕毀協議發動進攻),失去騎兵和天才統帥的南宋屢戰屢敗,最終被元軍滅亡於崖山!

古人云: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又有養虎之患的成語。可是現在又有人鼓吹宋朝的繁華,鼓吹虛假的和平,卻忘記了弱宋的亡國之痛。

警鐘長鳴,真正的和平是不能用金錢換來的!國力的強盛和國防的穩固才是和平的基石!對於來犯之敵,決不能手弱!











明月山脈


有條讓人印象深刻的段子,講的是扁鵲三兄弟。人們都覺得老三扁鵲醫術最高,而扁家人都清楚,扁鵲水平遠不如兩位哥哥。大哥眼光犀利,在疾病未發之前,就能看出徵兆,防患於未然。二哥也很厲害,在疾病可能加重之前,就能發現問題,並著手解決。扁老三呢,缺乏這種眼力,只能研究那些已經病得不輕的人,治癒率也較低,然而給人的印象是,好像只有他能夠“起死回生”。

【圖:扁鵲】


其實,扁家大哥二哥,醫術更佳,他們可以提前預防治療病痛。然而,世人卻不以神醫許之,為何?因為他們的“功績”,世人不易看見,難以認識到,便以為沒有,至少是不甚肯定的

曹丕說,世人向聲背實,崇尚虛名,背離實際,目光短淺,識見不明,過信見聞,以是常懷謬見而不自知


窮兵黷武,好大喜功的漢武帝等人,名聲更大,而崇尚無為,剋制自我的宋仁宗等皇帝,名聲要小許多,便是人們黯於所見的結果。


普通人這麼貴漢武而賤趙宋,倒是無甚危害,如君王將相這般,國家容易陷入危險狀態,百姓可能就要遭殃了


不過,具體到題主此問,

人們罵宋朝,不是罵宋朝給老百姓一個太平時代,而是痛恨趙宋王朝相對弱勢,甚至是屈辱的外交,自覺民族自尊心受損了。再者,不少人,討厭宋朝,因為其版圖較小,北宋南宋,先後被兩個少數民族政權滅掉,思及此事,便覺此朝太弱太差,繼而,情緒化地以為宋朝一無是處了。

人們誇讚漢武帝的是他的豐功偉績,是犯我大漢雖遠必誅的豪邁,絕對不是漢武帝窮兵黷武導致的百姓妻離子散


一將功成萬骨枯,一代雄主之名的建立,因之而枯萎死滅的生靈,何止千萬?!

【本文圖片,皆自網絡,侵刪。】


然而,那些血氣方剛的傻瓜,頭腦簡單的傢伙,卻總是崇尚武力,好像一旦發生戰爭,獨獨自己能夠置身事外,或者順理成章地躋身統帥地位,輕易建立不世功名。這樣的人,真適合生活在漢武帝的年代,如果他們“有幸”穿越到武帝時期,但願他們活不到漢武帝下《罪己詔》的年代,要不,偶像跌入黃昏之中,確實不是件容易接受的事情


當然,如果真的生活在動盪時代,自身儼如螻蟻,被皇王驅使,成了別個滿足膨脹扭曲的私慾時,他們可能不會再讚美所謂大漢武帝,反而希望生活在貧弱的宋代了。所幸的是,當今世界還算比較太平。希望這種幸運之光,還能繼續普照這個滄桑、健忘而又可愛的塵世。


更多人文精彩,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風雅人文觀察


有些網民為什麼罵宋朝而誇漢武帝?

因為他沒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場,而是站在統治者,而且是最高統治者的立場來看問題。

中國曆代王朝有一個共同的心頭大患,就是來自北方異族的威脅(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大多數情況下是為了掠奪中原的財富和人口(人是勞動力,屬於高級生產工具,也是財富)。而中原王朝抵禦外敵入侵,毫無疑問就是保家衛國,屬於正義的一方。

但是,同樣的保家衛國,卻有不同的實質內涵。有時為了鞏固皇權,有時為了黎民百姓,有時二者皆而有之。

北宋建立之前,五代的梁唐晉漢周都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直接威脅,同時也都或多或少有求於對方,支持自己鞏固割據政權。

北宋基本統一天下後,此時的北方遊牧民族已是遼國。雙方發生戰爭的目的有所不同,宋是為了收復傳統領土燕雲十六州,而遼國除了繼承掠奪財富的優良傳統之外,也存在多佔一些富饒地盤的打算。對於雙方,都不是滅國之戰,所以都有所保留,存在見好就收的想法。因此,當戰爭陷入相持狀態,和平就自然成為了交戰雙方的最佳選擇。

漢朝由於經過秦末的戰亂,國力空虛,在經歷了白登之圍後,被迫對匈奴採取了退縮妥協的政策。到了漢武帝時期,匈奴早已從眾多的部落發展為部落聯盟國家,並持續不斷地對漢朝進行著長期的騷擾。但是,當時的匈奴對漢朝並不構成致命的威脅,漢武帝主動發起戰爭,師出有名,但目的出現了偏差。漢武帝數次用兵,試圖全殲遊牧的匈奴,完全脫離了實際,也脫離了保家衛國的初衷。尤其是後期討伐匈奴,完全是為了開創自己的功業,為了自己青史留名。戰爭不僅耗空了兩代皇帝積累下來的國庫財富,也幾乎耗盡了民力,到了漢武帝晚期,全國人口減半,損失之大遠遠超過了匈奴帶來的破壞。這樣的窮兵黷武、勞命傷財、得不償失的行為,根本不值得讚揚!打個比方,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雖然絞死了薩達姆,但損害了美國的長遠利益,因此遭到國內民眾的普遍批評。

假如有人穿越,如果生活在宋仁宗至宋徽宗的一百多年曆史時期,你大概率可以安居樂業。如果你穿越到漢武帝時代,你有50%的概率死於非命。

最後想請教某些無原則吹捧漢武帝的網民:作為社會底層,卻有著最高統治者的意識,地球上還有比這更下賤的物種嗎?


江南俗士1


宋不和遼打仗,是宋打不贏遼,說明宋不是強者,反簽定些不平等條約,說明宋沒骨氣,所謂安定是犧牲人民利益基礎上得來的,所以落下罵名,漢武帝經過幾代的修養反擊匈奴,大獲全勝,給人以振奮,有骨氣,剛強無比的感覺如印象人們反而有自豪感,當然比軟弱無能,苟且偷安的宋強多了


用戶7707873328605


尚功才能彰顯大國的自豪。

漢武帝的尚功自然不用多說,並朝鮮,徵大宛,吞百越,破匈奴,可謂是國威遠揚。

相比之下,宋朝則弱勢太多,徵遼失敗,簽訂《澶淵之盟》,向遼國納貢。即使和西夏的戰爭,也是勝負不等,多顯弱勢。靖康之恥,南宋建立,《紹興和議》簽訂,南宋向金國稱臣納貢。最後南宋被蒙元征服。

由此,人們用“強漢”,“弱宋”形容兩朝。

但窮兵黷武也會亡國。漢武帝后期,由於連年戰爭,導致人們生活苦不堪言,各地起義不斷,若沒有《輪臺罪己詔》,調整國策,西漢離滅亡不遠矣。更何況,漢武帝的尚功基礎,建立在“文景之治”基礎上,文景二帝無為而治,輕徭薄賦,其實他們也是與匈奴和親納貢。

宋朝的富庶眾所周知,雖然宋朝偏安一隅,但不積貧積弱。也許有人不相信北宋GDP佔世界80%,南宋GDP佔世界50%,但世界首張紙幣“交子”誕生於宋朝,由此可見其背後的經濟繁榮。

宋朝是社會的開端,最適宜生活的朝代。


五味社


我來看看大慫有多少粉絲。居然還有粉慫的?三撅黃河,讓金元明給他擦了幾百年屁股,北方搞得稀爛,也有臉說安居樂業。作為中央軍,懟不過任何一個地方節度使,沒錯,遼,西夏,大理,北越,都是巨唐時期的地方節度使,實際上這還不是大問題,大問題是,慫根本沒有打算一統天下,題主,你是不是覺得不打算一統天下,所以百姓能安居樂業?抱歉,看看民國軍閥是怎麼對付治下百姓的,慫本質上就是一個地方軍閥,其反動性質就不要再誇了,連封建帝國都不如。

不信你去查一查慫時期的糧食價格和唐和明對比嗎。那時候你就知道大慫的安居樂業是個什麼東西了。黃河出問題就是大慫防備遼國弄出來的,這種反動政權咋好意思誇


穿靴子的懶貓1


這個說法不準確,罵與誇是對那個時代的人而言,只有揣摩那個時代的人的想法才是準確的。

現在大多人因為時代久遠,沒有概念,又不願用腦子去將自己設身為當時的普通人去想,大都把自己看成皇帝。因為自身只是一普通人,卻不願放低身段,從自身角度設身漢宋百姓去分析,偏要站在道德高地,習慣性的將自己設身為皇帝能臣,實際上自己只是一個平庸昏聵皇帝,用這樣的思維去分析問題,自然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對於宋時代的人享受到了做人的樂趣,言論自由,安居樂業,國富民強,自然會感激宋,不會蠢到無知的罵宋。

對於漢武帝而言,當時的人被逼得賣兒賣女,誇漢武帝的只不過在戰爭中極個別的獲益者,極少數將軍及漢武帝,如果百姓誇漢武帝讓他賣兒賣女,誇他減少人口,假如這個百姓就是你,你處在漢武帝時代,你去賣兒賣女,你還誇他,鼓勵去戰爭,相信如果有這樣的人,這樣的人只能是神經病。人們不僅僅是罵他 ,詛咒他,恨不得殺了他,這才是絕大部分漢武帝統治下百姓的想法)。

趙匡胤結束五代十國,開創了三百二十年中國歷史上最繁華最富有,百姓最幸福最講民生的朝代!

唐實行的是節度使政治,節度使權利超過中央,形成潘鎮割據,安史之亂後國家陷入混亂的野蠻無序局面,後來有了五代十國,將軍頻繁利用軍中軍閥割據,百姓深受其苦,民不聊生,國家分裂,開了歷史的大倒退,是歷史上同五胡亂華一樣處於中國最黑暗的時代。

宋朝建國後結束了五代十國這一歷史最黑暗的時代,建立了煥然一新的新朝,建立了文明理性秩序井然的新朝 。從此軍政大權收歸中央,軍閥再也不能利用軍權頻繁發動政變,國家趨於穩定。趙匡胤建國後整個朝代貫徹仁義治國,他自己實施了一系列的好政策,解除重要將領的軍權,短期避免頻繁黃袍加身;建立政治家決定打不打,軍事家決定怎麼打的先進的文官政治;後周官員全部留用,優待後周君臣穩定人心;先南後北積累財力物力,既開疆拓土,又不窮兵贖武,不準縱兵為害百姓,要求仁義治人,體恤百姓,讓百姓休養生息。

整個宋以民生為主線,民生得到發展,經濟科技文化教育醫療軍事等等都得到長足的發展,大城市不斷湧現,百姓安居樂業,不管是清明上河圖內容還是後來的南宋趙構憑一己之力重新立國,都說明宋深得人心,宋的百姓擁護宋,宋的大多百姓會感謝宋,更不會罵宋。

今天罵宋的基本是罔顧事實,或者有極少數被宋處理的人員的後人,或個別偏激,四肢既不發達,頭腦卻相當簡單;當然也有不懂歷史,人云亦云。當然更有人跪慣了,站不起來了。

漢武帝一生開疆拓土,漢武帝在死前兩年發了一個罪己詔,因為窮兵贖武,將以前的積累用光,國家貧困,將他即位時的人口5000多萬經過常年的戰爭人口減掉一半,減為2500多萬,2000多萬無辜百姓因為戰爭原因死亡(有直接戰死,有貧困而死,有勞作而死等等減員),得到好處的是漢武帝榮升唐宗宋祖,秦皇漢武四大帝的美名,國家卻瀕臨滅亡,百姓既要當兵送死,又要提供戰爭所需,每個家庭幾十年時間因為戰爭原因減員一半人口,還有人賣兒賣女,在坐諸位的祖先在漢武帝時每一個人的家庭都逃不掉戰爭,每一個家庭都有多人因漢武帝的戰爭死亡,都有因貧窮討不到老婆或生了小孩,因貧困大人小孩餓死。如果說不罵漢武帝的,只有漢武帝自己,除了漢武帝以外,絕大多數漢的百姓在詛咒漢武帝,只不過常人看不到。所以漢武帝死前反思,勇於承認錯誤,發罪己詔,下決心停止戰爭,休養生息。(當然很多人不懂什麼叫罪己詔)。

民可載舟亦能覆舟,說的是要以百姓的利益為重。今天很多貌似愛國,誇誇其談者,看看自己為國家做了什麼,恐怕有些道貌岸然之人信口雌黃,馬列主義對人,自由主義對己吧。

歷史上這樣的實例太多,諸葛亮窮兵贖武,不顧實際,使蜀國連年北伐,均無功而返,用盡刀兵,最後使蜀國最早滅亡。

我們還是要有正確的人生觀,有敏銳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要務實愛國,不要流於表面,不要假道義,真虛偽。


聽雨: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普通人一般沒有分辨能力的,人性本惡,不知道反省的,說句實在話,漢武帝甚至不如宋徽宗,思維能力和執行力方面,漢武帝面對的匈奴實際是部落酋邦,匈奴時代,匈奴落後的一塌糊塗,就是匈奴的最高統治者一直在住帳篷,但是宋時代,遼已經是王朝,社會發展水平比匈奴高二個階段了,出現了大規模的城市和繁盛的手工業,漢武帝和匈奴打仗實際最後人心士氣和宋徽宗時代一樣了,士兵出現了邊行軍邊逃跑的現象,如果不是及時停戰後果不堪設想,宋徽宗實際是運氣不好,他在位,無論如何也滅掉了遼,而且使用的是孫子兵法,哈哈,不戰而屈人之兵!當時朝野一片歡呼,各種奏章把他吹捧為千古第一大帝,功績是超過漢武帝的,如果宋徽宗早點死掉或者完顏阿骨打認識點字,不那麼野蠻,休息和享受幾年才攻打大宋,那宋徽宗的歷史聲名和地位肯定 超過漢武帝的,宋徽宗絕對是現代電視劇極度追捧的徽宗大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