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鬱孤臺下清江水,記載著虔城的歷歷往事、興衰榮辱。

一、碼頭商圈

自古以來,城市大都是依水而建,贛州也不例外。在以水運為主的時代,中山路和濂溪路憑藉一條黃金水道——贛江,以獨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最原始的商業聚集地——碼頭商圈,併成為客家人南遷的重要“驛站”。作為那個時代和商業標誌性建築的建春門、湧金門以及連接它們的古城牆早已成為贛州的名勝古蹟。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以碼頭為中心,由中山路、濂溪路、贛江路構成的30年代商圈。

二、標準鍾商圈

隨著水運的式微、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張,中山路和濂溪路商業已不能滿足贛州的發展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商業中心——標準鍾,並輻射到周邊的解放路、南京路等。俱往矣,標準鍾昔日繁華景象已不再重現,曾經造就過多少商業傳奇故事的“騎樓”如今只能成為過去。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以標準鍾為中心,由陽明路、解放路構成的50—70年代商圈。

三、南門口商圈

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贛州城區人口的膨脹,城市中心的南移,文清路和南門口的大規模改造與整飾以及文清路各種業態的彙集,贛州的商業中心從此從標準鍾轉移至文清路、南門口,形成由文清路、青年路、厚德路、紅旗大道構成的南門口商圈。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以南門文化廣場為中心,由文清路、青年路、厚德路、紅旗大道構成的現代商圈。

四、東門商圈

東門商圈是贛州商業的“批發窗口”。四大市場(贛南貿易廣場、龍都商城、贛南摩托車大市場、東門市場)、贛州金鑽購物廣場和兩個車站(火車站、汽車站)搭起了這個“批發窗口”的架構,成為目前贛州最具輻射力的市場集群。東門商圈是一個以副食品、小家電、摩托車(電動車)、化工、五金、燈飾等為主的批零兼售的商圈,不僅輻射贛南各縣市,還輻射周邊省市。但是,因東門商圈幾大專業市場建設於上世紀90年代,裡面的商鋪雜亂無章、人車橫行,缺乏統一管理。無論在規劃、設計、交通還是管理方面都存在諸多缺陷。久而久之東門商圈成為了相對低端的消費市場。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以八一四大道為軸心,形成東門商圈。

五、新區商圈

新區正在崛起,商圈正在形成。在章江新區與開發區分界線上的客家大道兩側,正在形成專業市場片區,贛南建材大市場、傢俱市場、南北市場、汽車市場已成規模。隨著萬盛MALL、九方購物中心開業,以長征大道為軸線的新區商圈正在逐步成型。尤其是隨著市級行政機關的遷入和周邊多個新建住宅小區的交付使用,圍繞著黃金廣場周圍人氣現已大幅聚集,商業氛圍將日漸濃郁,一個新的商圈——黃金廣場商圈日漸成形。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以黃金廣場為中心,形成中航城大型綜合體新區商圈。

六、城市現狀

截止到2012年末,章貢區人口已經達到55.6萬,到2015年,贛州中心城市的城鎮人口預計達到160萬左右。隨著南康撤市設區獲國務院批覆、《蓉江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等方案通過市規委會審議等政策影響,贛州未來幾年城市化進程的腳步勢必加快,城市人口也將劇增。

目前現狀能滿足市民綜合性需求的商圈僅有南門口商圈、東門商圈以及新興的三康廟商圈、黃金廣場商圈。從商業發展的規律來看,每10萬人就需要一個商圈。贛州現有的四大商圈在未來必定不能滿足贛州的城市發展進程和市民的需要。在未來的贛州將形成數十個大小商圈共同繁榮的景象。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七、城市規劃

2011年,央企航母—華潤置地落戶贛州,為贛州帶來了超大型城市綜合體—華潤中心•萬象城。城市綜合體,對一個懷有理想的城市而言,它是“從城市進化到都市”的必需品,成功的城市綜合體,將成為城市的象徵和圖騰。巴黎拉•德方斯廣場如此,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如此,東京六本木新城如此,它們濃縮著時代的記憶,它們與城市融為一體,共同前進。

而縱觀中國一線城市,萬象城所到之處,都將推動城市的商業發展乃至改變城市的商業格局。所以,萬象城也被稱作“中國商業的巨無霸”。贛州作為新興的三線城市,發展潛力必將無限。贛州華潤中心•萬象城地處贛州市章江新區CLD(中央居住區),緊鄰城市中央公園,靠近章貢區政府、贛州中學,周邊眾多高品質樓盤雲集,行政、商業、教育、醫療資源配套齊全,未來10年內圍繞著萬象城周邊將會形成章江新區繼黃金廣場商圈後的又一大商圈。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八、未來發展

從贛州市城鄉規劃建設局在2013年公示公告的《贛州都市區總體規劃(2012-2030年)》可以看出,贛州中心城市空間總體佈局將圍繞著構築“一帶、三軸、六區”的城市空間發展總體結構而進行。

“一帶”為沿江文化旅遊功能發展帶,整合上猶江、章水、章江、貢江、贛江五大江河。“三軸”分別為國家級產業拓展軸、都市服務拓展軸、新興功能拓展軸。“六區”分別為:贛州古城文化振興區、蓉江新城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北部高端產業聚集區、南康產業聚集區、贛縣產業聚集區、上猶生態休閒旅遊區。

從規劃公示中可以看出,未來20年內,贛州中心城區的核心區域還將向南遷移至蓉江新城(潭東),而擁有360萬平米建築面積的現代化商業綜合體—贛州毅德城與聚集在一起的高校區將會成為未來蓉江新城的核心區域。毅德城的那句廣告語“今日潭東,明日浦東”絕非虛言。

贛州商圈變遷史,對接南康大勢所趨……

回望贛州商圈變遷歷史,我們在感慨時光飛逝的同時,不由得也為贛州驕傲。隨著《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正式出臺、南康撤市設區獲國務院批覆、《蓉江新城控制性詳細規劃》通過市規委會審議等利好政策的出臺、實施,贛州中心城區的版圖正在逐步擴大,人口不斷增多。作為紅色故都的贛州正在向著現代化都市的道路上邁進,對這座城市有著特殊情感的我們,期待大贛州的崛起!(來源網易房產、文/張禛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