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何以突然“四面楚歌”?

陶短房 旅加学者

12月4日,法国总理菲利普(Édouard Philpe)宣布,暂停11月18日公布的、原定自2019年1月1日起上调燃油税(柴油上涨0.069欧元/升,汽油上涨0.029欧元/升)的决定半年,在2019年5月前冻结电费和天然气费用上涨,自2019年1月15日至3月1日在法国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的、有关税收和公共支出的辩论”。这被认为是对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改革措施的严重打击。

此次调高燃油税的决定是马克龙政府“履行《巴黎气候协定》减排义务、加速推动能源绿色环保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马克龙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中的一环。从高调推出到半途而废,时间过去还不到一个月,正是因为“黄背心运动”的强烈冲击。

所谓“黄背心”,是指为反对燃油税进一步上调而聚集上街的抗议人群。这些通过网络串联聚起的人群统一穿着欧洲普通市民早晚高峰(尤其接送孩子)时用于提醒街上车辆“小心避让”的黄背心,以彰显其代表草根市井和普罗大众,最初他们只是和平地走上闹市,诉求和宣泄其对碳税的不满。随着事态的扩大,“黄背心运动”迅速转趋激烈,他们不再满足于和平抗议,而是多次在巴黎等地街头焚烧汽车、冲击店铺,和警察发生冲突,他们所高呼的口号也从“取消碳税增加”发展到“反对生活成本提高”乃至“马克龙辞职”,由一场经济抗议演变为政治抗争。12月1日星期六,这场运动达到高潮,并通过媒体、网络迅速传播扩散,给法国乃至整个世界造成了强烈震撼。

面对强烈冲击和巨大压力,马克龙虽然表现出明显保留和极不情愿。在总理宣布收回成命后几小时,马克龙还在公开场合痛斥“黄背心”们“扰乱公共秩序”“无论任何理由都无法为自己辩护”。但他最后还是被迫做出让步,而“黄背心”们却仍然不依不饶,高呼“马克龙不下台绝不收兵”。

“黄背心运动”仅仅是马克龙近期一系列内忧外患的一个侧面,事实上,曾是“万人迷”、拥有左中右各派群众广泛青睐的马克龙,近半年来已经陷入四面楚歌的尴尬孤立境地。11月30日,民调机构Viavoice公布了最新民调结果,马克龙支持率跌到了历史新低26%,而不支持率则高达65%,要知道他当选以来最高民调支持率曾突破60%,即便两个月前也有近半的46%之多。

之所以形势转变如此突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危机公关”处理不当。

今年五一节,马克龙保镖、26岁摩洛哥裔法国人贝纳拉(Alexandre Benalla)休班期间冒充警察上街“执勤”,结果和街头示威者发生冲突,动手打人,而马克龙本人在事发之初反应迟缓,直到被媒体和反对派曝光才姗姗来迟地作出应对。

这次事件被一直苦于找不到马克龙“槽点”的各派反对党大肆炒作,短短十多天里一贯勾心斗角的法国左右翼各党居然联手在国民议会提出谴责动议并发动国会调查,而由此带来的“人设崩溃”则令众多原本因马克龙政治形象清新、亲民而支持、欣赏他的法国人“粉转黑”。更严重的是,这次公关危机让马克龙同时得罪了左右两翼的支持者——五一节示威本来是左翼的经典保留“曲目”,总统保镖殴打示威者无异于和左翼过不去;而事发后领头发难的却是右翼共和党,马克龙团队的拙劣应对令大量右翼支持者大失所望。证据表明马克龙团队事发翌日就知道实情,却仅仅给肇事者内部停薪留职两周和技术降级的处分,甚至直到7月下旬还让他参与协调法国足球队夺得世界杯后前往爱丽舍宫总统府接受总统接见的沿途交通安保,更在舆论群起指责后由总统发言人罗热-博出面表示“处理很妥当”“这已是爱丽舍宫工作人员有史以来所遭受的最严厉处罚”。这些做法让本已渐冷的舆论再度热起来。

马克龙对此次“黄背心运动”的应对也同样是一场“危机公关”灾难。事实上,此前法国已两次上调“碳税”,公众不满情绪非常强烈,针对政府公共开支政策的抗议示威此起彼伏,而马克龙却后知后觉,先是不顾“气场不对”强推燃油税升级,继而无视“黄背心运动”可能演变为骚乱和暴力的明显信号,应对乏力。这显然只能进一步磨损其每况愈下的公信力。

其次,在推动改革时本末倒置,忽视公众感受。

事实上“燃油税”和“节能减排”是前任奥朗德政府所力推的,马克龙只是个政策延续者。但如前所述,他在推动这项政策时忽视了公众、尤其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者的感受,结果一项原本带有浓厚左翼色彩的政策,推动实施过程中却首先遭到左翼群众的强烈抵制。正如一些分析家所指出的,此次燃油税上调和此前几次一样,重灾区是柴油,而柴油车是法国普通家庭、工薪阶层最普遍的代步工具,且不说政府并未出台针对其意欲推广的新能源车的财政倾斜政策,即便有,这类车辆的维护、运营成本都偏高,是中高收入阶层更青睐的出行工具,更何况燃油税增加势必导致运输成本升高,会产生诸如物价水平上升等连带效应,“重灾区”同样是工薪阶层、普罗大众,“黄背心”及其支持者认定这种做法不啻“劫贫济富”。

燃油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各派对现行政策不满者聚拢起来、共同宣泄不满的一个由头。事实上马克龙执政以来辜负众望的政策远不止此。马克龙在经济上瞻前顾后,缺乏力挽狂澜的“大手笔”;移民政策上首鼠两端,令主张“宽容善待”的左翼和主张“减少接纳、关闭国门”的右翼都不满意。“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失业保险和退休金制度改革同样得罪了两头——反对这项改革的左翼指责总统“贼心不死”,支持改革的右翼则抱怨总统“光说不练”。

至于马克龙在一战终战纪念日前提出的“欧洲独立武装力量”建议,虽然被火冒三丈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痛斥,但在法国乃至欧洲倒并未给他减分。德国总理默克尔对马克龙的建议表示支持,欧盟、欧洲议会也不乏叫好之声,甚至连日来一直对他左右夹攻的国内左右翼政党、政客,也本着“我们都是法国人”的“大立场”,为他说了几句同情的话。但随后“黄背心运动”的突然大爆发,让国际层面的这点小小得分,完全起不到止损的作用。

第三、政治根基浅薄,基本面偏窄。

作为一颗从社会党内讧中游离出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崛起的政治新星,马克龙缺乏法国传统左翼、右翼甚至中翼政治家所普遍拥有的,基础广泛、立场坚定的基本支持群体,他的“前进党”虽在立法选举中取得不少席位,却是个甚至比他本人的政治生命更加年轻的、根基浅薄的群体。由于他的当选打破了法国第五共和国长期维持的、微妙的政治生活平衡,不论中左、极左、中右、极右、新老中间派,绝大多数“前进党”以外的政治势力都对突然陷入“黄背心运动”围攻窘境的马克龙抱持一种幸灾乐祸甚至趁火打劫的态度——尽管他的“燃油税”政策实际上是延续左翼执政时的政策和一贯主张,而改革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减少公共开支,则是右翼执政时一直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部分极左和极右翼民粹人士却在“打倒马克龙”的大旗下,破天荒地在“黄马甲运动”中携起手来。尽管对马克龙是“滑头”还是“怂了”意见分歧,但绝大多数在媒体上、网上和大街上继续强调自己“黄背心属性”的抗议者都表示,“这事没完”、“还要坚持斗争”,“马克龙下台”。在这种情况下,马克龙及其团队很难得到“组织”的有力支持——而这样的支持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政治生活史上,是左中右各派主流政客所不可或缺的“止损药”。

从目前情况看,马克龙并未彻底放弃抵抗:他一方面让总理菲利普出面,对燃油税等“叫暂停”,另一方面,本人却仍然对“黄背心运动”和自己饱受争议的改革保持沉默,甚至在碳税叫停后几小时还继续公开指责示威者。很显然,他希望借有限的让步赢得回旋余地和喘息之机。

然而浅薄的政治根基和难以绕开的养老金、失业保险等重大改革关口,注定让“四面楚歌”的马克龙即将迎来一个绝不会平静的2019年。(责任编辑 李晓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