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學是真正的教育嗎?

時代傻瓜李博士


我給教育粗略下個定義,教育就是成長,每個人能做最好的自己。在這樣的定義下,教育的過程就是目的,培養出來的人類是有可塑性的,有活力的可進化的。而應試教育是結果為導向的,功利化的,目前看就是培養工業化時代的器物零件。

當機器可以代替人類的很多勞動的時候,必然的,這樣的應試教育是要衰落的。比如說,我現在也很不理解,西方人一勞永逸的發明了計算機,而且已經很普及了,為什麼家長還要送孩子去學什麼速算。未來,教育不單單是考試來評價的。比如說,保定有個小夥,在正統的教育評價體系下,就是失敗者,農民工,但是他動手能力很強,發明了很多沒用的東西,火到了國外,他給大家帶來了歡樂,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一個沒用的自己。

考試本來就是教育的一個檢測環節,現在已經是教育的全部,因為考試的結果和後面的很多利益掛鉤,這是頂層設計者的設計好的。掛鉤也沒問題,至少教育應該留下一點沒用的東西,留下一點閒暇,成長也是需要睡覺,玩耍的,否則就會現在這樣,我們可以批量的訓練奧運金牌的運動員,競賽金牌,卻訓練不出諾貝爾獎,菲爾茲獎,這樣下去,這個民族對世界還是沒有什麼貢獻,永遠是追趕。

人人知道《三年高考,五年模擬》之類的書籍而沒聽過《幾何原本》,《自然哲學原理》,人人知道什麼薛金星王后雄葛軍,卻沒有人知道歐幾里得,笛卡爾,好容易認識牛頓,中學生們會說:我恨死他了。孩子們根本體會不到數學之美,體會不到什麼叫大師,那些所謂的名師,可能根本就沒有想過什麼是教育,因為大家都沒有閒暇,沒有閒暇就沒有思考。慣性定律在人類認知裡也是成立的,在沒有一個外力,影響人的認識的時候,大家的思維慣性是不會改變的,或者外力是微弱的,人的認識要保持好幾代人。

好在,最近似乎教育要改革了,但不知道何去何從,不過,也許放手不管,教育才能真的變好,才能離真的教育近一點點。


學渣數學樂園


不要去想像那種沒見過的東西,題主說說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我國到目前為止,真沒聽過有哪個磚家描繪過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好像現在學校一個學期也就收2000來元,大學也就6000來塊,這點錢,能把小孩培養成科學家,國家幹部,還要指望什麼?

英國伊頓公學不錯,牛津也可以,還有美國的哈佛也馬虎,但人家也沒說他們的教育就是真正的教育,而關鍵的,是自己小孩去那,一是能否稱得住,然後是口袋裡的鈔票是否夠撐。

回家看看小孩,是否像個讀書的,然後再摸摸自己的口袋。先要求自己、再要求小孩,再再要求學校,再再再。。。,總之,不要老想一分錢當一百元錢花,這樣生活會輕鬆好多。


家居三所


任何事物的發生,都有它的滋生環境。應試教育,是社會、觀念、制度、標準等方面的綜合結果。不能說應試教育就是教育,也不能說應試教育就不是教育,至少應試教育也是教育目的的組成部分。

教育的目的,簡單地說就是讓人學到知識,更重要的目的是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及工作中,為自己的生活,為國家的發展服務。

教育,包羅萬象,可以說人生處處是課堂,處處受教育。因為應試教育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有它的侷限性。應試教育的目的,相當於一個衡量標準,達到標準的哪個級別為合格,哪個級別為優秀。如果沒有這個標準,可能很多接受教育的人會沒有目標,失去奮鬥的激情。人,是自由的,但人生存的環境是受約束的,必須生活在各種規則之下,沒有規則,就形成不了人類社會。

不要過分誇大應試教育的不利,從辯證角度說,任何事情,有弊就有利,過分誇大某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會被人們忽略,就不會感覺它的存在。


一品閒聊


沒必要分什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中國現行的高考其實是分層選拔制!否則沒法解釋中國近些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不排除部分學生學成了書呆子,也不排除部分學生靠考試技巧混入不屬於自己實際實力的層次。


觀史知今當思進退


不應試怎麼選拔人才?看品德?看身世?看權力?看誰家有錢?


Jim64046356


不是,它只是教育的一部分,當然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愚鸞不飛


真正的教育:我認為是符合自然規律有效促進人發展的教育。應試教育是教育的一種,是有點畸形短視急功近利的做法。


網分享


不是,但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教育。也是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要堅持走下去的教育模式。


教書匠龔先生


沒有絕對的應試教育和純粹的素質教育,它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沒有基礎知識的支撐談不上各種學科的核心素養。知識的形成過程就承載了師生各樣品質和習慣。同時,好的學習品質、思維習慣、堅韌毅力又是探究學習、高效課堂的法寶。


科幼


有些擅長投機鑽營的人給基礎教育戴了頂應試教育的帽子,意圖是想通過改革消滅入學考試,然後人為的實現自己投機鑽營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