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攻宋45年,這45年宋朝在幹嘛呢?

用戶5547791211


草原民族靠著吸宋朝的血,日日壯大,而昏君和姦臣還在醉生夢死、勾心鬥角、爭權奪利,葬送了大好河山。

自靖康之難中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南宋雖然建立,但是南宋皇室和一部分大臣(投降派),依舊陷入了對草原遊牧民族的恐懼之中,不可自拔。

這就導致了,底層官兵和愛國將領渴望出兵北伐,收復故土,洗刷恥辱。他們不怕流血犧牲,他們也不想謀朝篡位,但是他們屢屢遭到皇室和姦臣的拖後腿,甚至陷害。

在沒有皇室和姦臣的時候,我們的英雄們在宋遼戰場、宋金戰場、宋蒙戰場可以說是節節勝利。而每到這個時候,遼金蒙的忠實狗腿子,就鍥而不捨的出現了,拼命地從我們的英雄身上割肉、放血,我們的英雄彷彿是他們的殺父仇人。

一、秦檜和岳飛等

在宋高宗一路逃跑,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沒有時間搗亂的時候,南宋也進行過北伐。在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玠等等抗金名將的帶領下,在黃河兩岸多次擊敗金國的軍隊。讓我們的皇帝和姦臣,終於可以停下腳步,休息休息。後來偽帝張邦昌被廢,金國再次大舉南侵,在抗金名將和軍民的努力下,金軍節節敗退。岳飛甚至趁機進軍,收復了黃河北岸的大片領土。被金人贊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這是莫大的榮譽。

就在這時,金人的忠狗秦檜出現了,和趙構密謀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用“莫須有”的罪名誅殺在臨安府。又送上了大片領土和貢品,換回了宋高宗父母的遺體。真不知當時的“大俠”是怎麼忍下來的。

二、賈似道和章夢飛、王堅等

好不容易等到金國滅了,可是蒙古國又強大起來了。之前幾千年草原民族都沒崛起,蒙古為什麼強大起來了?還不是割地賠款,甚至是讓草原民族掌握了兵器甚至是強弓的鑄造方法,才一發不可收拾,橫掃歐亞,差點打到非洲。

就是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也有章夢飛收復潼關;還有王堅堅守釣魚城,轟殺蒙古大汗蒙哥;呂文德、呂文煥兄弟堅守襄陽城六年等等。就因為奸臣賈似道當權、猜忌,章夢飛、王堅不得不遠離前線戰場,呂文煥堅守孤城得不到支援,為了襄陽城軍民迫不得已投降。襄陽既失,南宋再也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不久就為蒙古所滅。

昏君、奸臣死不足惜,但是我們的民族英雄為什麼要流血又流汗?甚至連累妻子老小?可恨。

我是春秋百曉生,與大家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敬請期待!


春秋百曉生


我也來評價一下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爭議最大的王朝宋朝。

宋朝屬實爭議最大,首先宋朝的軍力,長期十分羸弱,而軍力羸弱根本都在哪裡呢?大宋的統治集團對軍方的長期不信任。


這一切都來自於宋太祖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他釋掉的不只是兵權,更多的是對軍方的永遠不信任,這也是後來中原幾乎成了草原部落的狩獵場的一個主要原因,中央集權對軍方設置的種種障礙,是在當時的將領想要提出任何一個兵,都需要繁瑣的手續。

再說大宋本來就夠悲催,在宋朝生存的那個年代,先有夏遼,後有金,最後是蒙古,都是強橫的草原部落,騎兵無敵。

而騎兵恰恰就是大宋的一個最大的弱點,從大宋建國起騎兵就使用滿編過,全靠步兵在支撐,這樣的軍隊怎麼和草原部落作戰,這也為後來大宋的隕落留下的伏筆。

在中國曆朝歷代,都有文武之爭,文官和武官基本上是平等的,可是在宋朝,文官始終壓武官一頭,而且還在很多時候都是由文官統兵,這樣的軍隊戰鬥力可想而知。


而有名的武官,只要你的統御能力稍展頭角,立刻就會被中央集權,用各種藉口或者調離或者處死,這還是來自於,大宋的統治集團,對武官對軍隊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毫不客氣的講,如果不是北方草原部落你徵我伐的話,宋朝根本不可能堅持這麼多年?

北方草原部落的混亂,其實也是給了宋朝一個機會,一個實現超級強國的機會,可惜大宋根本沒抓住。

北宋我們就不講,我們講一講南宋,南宋時期由於北邊的絲綢之路斷絕,使得商人們大舉出海,再加上南宋的統治集團,放鬆了對經濟的管制權,鼓勵私有經濟,沒想到就開出了一個商業盛世,大地主階層,初級的資本家,在這一時期已經形成,可以說南宋不缺錢,要多少錢有多少錢,可惜中央集團的黑暗腐敗直接葬送了這一美好前景。


假設當時的南宋中央集權勵精圖治,讓大地主階層和初級資本家進入決策機構,給軍方將領鬆綁,給軍隊鬆綁,那麼可以想象,那群大地主和初級資本家,為著自己的錢袋子,也會給予南宋軍隊最大的支持,也會和北方的遊牧民族死拼。

別忘了當時南宋的經濟規模可佔整個世界的60%,可以說是富,富得沒邊兒了。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南宋時期這些超級大地主和出去資本家就根本沒有這個機會,他們也隨著南宋的隕落而被掃進了歷史的塵埃裡,華夏大地的第一次資本主義變革就這樣草草的收場。

(上面這一段是我在上世紀90年代和一位北大歷史系教授辯論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我國資本主義的萌芽,我一直堅持,我國的資本主義萌芽是在南宋的中後期)

如果說南宋滅亡前的45年內都幹了什麼?偏安一偶的南宋統治集團被暫時的富庶迷糊了頭腦,也磨掉了雄心,而愈加嚴重的內部腐敗和姦臣迭出更是加速了南宋的隕落速度。

與民間的經濟總量暴漲所對立的是軍方的實力快速衰弱,這不得不說這是相當的諷刺。



如果說南宋時期沒有超級將才,那是不可能的,有,而且有很多都可以成長為超級將才,只是南宋政府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這一切的一切還是源至於根子裡邊的對軍隊的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愚人時代1972


宋朝絕對是廢物!在蒙古攻宋的四十五年時間裡,仍然是朝廷腐敗不堪,君臣猜忌,皇帝不捨的給將領放權。否則以當時的宋朝換上一個有為君主肯定能夠反攻蒙古,光復北疆,與蒙古人分庭抗衡的!

蒙古人並非沒有弱點的!由於蒙古軍殘暴,基本上是所到之處屠戮殆盡。比如,整個長江以北地區在元朝統一初期,人口僅剩幾十萬人。其他人要麼死於饑荒,要麼被蒙古人殺光。這是因為成吉思汗的爺爺阿巴亥汗留下遺詔要讓所有蒙古人殺掉每一條金狗,也就是滅族女真人。因此,只要跟女真人沾親帶故的人全部被殺死,蒙古人在當時是並不得民心的。蒙古人也不能在中原籌措到糧草的。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帝國的軍資耗費將非常大。只要宋朝能夠抓住機會,跟著打持久戰,還是能夠反擊的。

假如當時宋朝採用岳飛的戰略,跟蒙古人打兩棲戰,不斷用水師運載士兵在北岸登陸,打擊留守的蒙古士兵,而等蒙古軍大隊殺來的時候則後撤,利用蒙古人沒有水軍的弱點以攻代守,消耗蒙古人,那麼蒙古人絕對只能退回草原。後來的徐達就是用這種戰術逼迫元軍出逃。


優己


一提起蒙古滅掉南宋,一般都說幾乎用了五十年時間,一般用這種說法的都是從公元1235年開始算起,到1279年崖山海戰,陸秀夫揹著皇帝跳海身亡。

公元1234年,蒙宋聯合滅金,蒙宋原來約定的還是以淮河一線為界,滅金後,蒙古軍隊北撤,誰想宋軍竟然突然北上收復三京(洛陽,開封,商丘),史稱端平入洛,蒙古軍感到驚訝,發兵擊敗宋軍。

如果能夠收復舊都,這功勞自然是大大的,也是宋軍任誰都心動的功勞,但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蒙古軍也是此時發現宋軍戰力差,打起了歪主意。

於是在第二年七月,也就是1235年六月,蒙古大汗窩闊臺率領大軍分東,西兩路攻打南宋,藉口就是宋軍北上收復三京,違背原來約定界線的盟約,藉口也確實是事實,宋軍是有點理虧,但蒙古軍既然南下,那就是侵略,必須得打。

打是得打,可是宋軍戰力確實不如蒙古軍,再加上一些沒骨頭的人存在,宋軍各路大敗,連《射鵰英雄傳》中描繪的襄陽,也很快陷落,湖北,四川等地,接連失陷,幸虧有宋軍西路軍有擎天柱孟拱,率軍與蒙古軍隊鏖戰,迭出奇計,不久收復四川。

誰想到這場戰爭一打就打了七年,在這個過程,四川幾度易手,最後一次,公元1241年十一月,蒙古軍剛剛在漢奸的配合下,攻下成都,窩闊臺就病死軍中,蒙古軍只好撤軍北歸。

十八年後,蒙古軍再次盯上了南宋,只是沒想到這次戰爭的結果那麼意外。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率軍十萬,重新攻打南宋,結果命喪釣魚城。

這樣一來,蒙古大汗之位空缺,忽必烈北上跟阿里不哥爭奪大汗之位,不暇顧及南宋,奪得大汗之位的忽必烈,開始整治軍備,大建水師樓船,招降納叛,吸取兩任大汗攻宋失敗的教訓,指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制定了先取襄樊、實施中間突破、沿漢入江、直取臨安的滅宋方針。

當然這個過程,怎麼能少得了南宋自毀長城,在忽必烈爭奪汗位的時間裡,南宋的能戰將領被奸臣賈似道折磨的,非死即罪,幾乎沒有一個有好果子吃。如此的神助攻,南宋如何不亡。

十年後,蒙古大軍第三次進攻南宋。公元1268年,奪得汗位,平定叛亂,已經做好一切準備的忽必烈,命都元帥阿術、南宋降將劉整率軍進攻襄樊,開始了攻宋之戰。

南宋在襄樊也經營日久,兩軍在襄樊之地拉據了五年,可是宋軍多次救援襄樊,都被蒙古軍隔斷,五年後,蒙古軍在張弘範的獻策下,圍攻襄陽,在無力自守,外無援兵的情境下,誘降了襄陽守將呂文煥,襄樊既下,南宋門戶大開。

接著忽必烈繼續其沿漢入江方針,繼續增兵十萬,大舉攻宋,命令蒙古東路軍自襄陽順漢水入長江,直取臨安,公元1275年底,蒙古軍強渡長江成功,到第二年七月,宋軍長江防線被蒙古軍徹底擊潰,不久臨安陷落,宋恭帝與太后投降。

這個過程,襄陽降將呂文煥作用不小,因為沿江守備,多為呂氏舊部,呂文煥為先鋒,再加上蒙古軍勢大,自是望風而降。

不過,陸秀夫等人擁立7歲的宋端宗,繼續鬥爭,最終在1279年的崖山海戰中,陸秀夫挾持8歲的小皇帝宋幼主趙昺投海而死,南宋才算最後滅亡。前後算起,公元1268-1279年,頭尾加一起,也就一共12年。


細說戲說


蒙古與南宋的戰爭,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期雙方都在鬥智鬥勇,互相較勁;到了後期完全就是在比爛。蒙古是稀爛,南宋是稀巴爛,最後大元贏了南宋。彷彿是在說,承認承認,全靠同行襯托……

南宋朝廷的格局,起始於宋高宗時期的第二次紹興和議。根據這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南宋正式割讓了東至淮河,西至大散關以北的所有北方領土給金國。從此以後,南宋政權心甘情願的當一個偏安政權。截止南宋與蒙古正式翻臉之前,南宋跟當時盤踞在北方的金國打了五次大戰。其中兩次捱打(海陵王南侵、金宣宗南侵)、兩次北伐(孝宗北伐、開禧北伐),還有一次聯合蒙古滅金。

蒙宋聯軍滅金前夕,金國已是亡國之態,南宋朝廷內的當朝大臣大多贊同聯蒙滅金,剛登基不久的宋理宗便答應了蒙古的請求,但是作為聯盟的條件,南宋方面希望蒙古在滅金後,能夠把河南還給南宋。在得知蒙宋聯盟後,金國方面立刻派使節到臨安陳述利害,向南宋方面陳述了唇齒相依,唇亡齒寒的道理,希望南宋能放棄聯蒙滅金的政策。但是遭到了宋理宗的拒絕。

端平元年(1234年)正月,在蒙宋聯軍的圍攻下,金國最後一個據點蔡州被攻克,金國皇帝金哀宗自縊而亡,臨死前他將皇位傳給了大將完顏承麟,是為金末帝。登基兩個小時後,金末帝戰死,至此金國滅亡。南宋和蒙古也從之前的不接壤,變成了鄰國。雙方也從盟友變成了對手,從此開始便進入了長達四十五年的蒙宋戰爭時期。



滅金之後,蒙古軍北撤,造成河南空虛。當時的南宋朝廷,還有那麼一點進取心,主戰派在宋理宗的支持下,制定了一個“收復三京、北依黃河、西守潼關、撫定中原”的防禦戰略,與蒙古做長期對峙。按照這個戰略,南宋方面要花費一年時間,組織十五萬精兵北伐,結果血氣方剛的宋理宗等不及啊,火急火燎的派了六萬淮西軍就先去了。

宋軍北上後,一開始進展的比較順利(畢竟河南都是無主荒地了),先進駐了故都開封,準備下一步收復洛陽。然而當時的開封城早已殘敗不堪,不復當年的之興盛。宋軍進城後,沒有任何後勤物資,只得在城中等待後援。結果這就給了蒙古人調兵的時間,派兵在開封和洛陽之間設伏,將進軍洛陽的宋軍打的慘敗。西進的宋軍這一敗,瞬間就導致了連鎖效應。因為按照南宋的戰略,收復三京的重點是要收復潼關,依靠潼關的天險防禦蒙古軍進攻。而且更要命的是,原定計劃是十五萬精兵北上,現在只有六萬。宋軍就算想增援西線,繼續實現拿下潼關的計劃,兵力上也不夠用。於是宋軍全線大潰敗,“端平入洛”宣告失敗。

需要強調的是,宋軍在河南作戰期間,表現的很英勇,並非不堪一擊的魚腩。宋軍之所以會敗,主要還是後勤不濟和宋理宗好大喜功、對戰爭視如兒戲的態度。而蒙古軍也並非三頭六臂,宋軍如能指揮得當,防住蒙古軍的進攻還是沒有問題的




收復河南計劃失敗後,蒙古以南宋方面違約為藉口,於是在端平二年(1235年)主動挑起了戰爭。蒙軍在西起川陝、東至淮河下游的數千裡戰線上,同時向南宋發動猛烈進攻,宋蒙戰爭全面爆發

戰爭打到端平三年,宋軍三線全敗,其中西線的蒙古軍突入四川,在陽平關擊敗宋軍曹友聞所部,乘勝進攻川北各要隘,將

整個四川盆地全部掃蕩了一遍,連成都也未能倖免,被蒙古人兩次屠城。西線蒙掃蕩四川的同時,中路的蒙軍在荊襄戰場上連破襄陽、隨州、郢州及荊門軍、棗陽軍、德安府,南宋的整條京湖防線被完全打穿。湖北的江北之地全部拿下,蒙軍隔長江與宋軍對峙。宋理宗被各條戰線的慘敗急得焦頭爛額。就在這個危急關頭,名將孟珙挺身而出。

端平三年(1236年),孟珙首先在江陵挫敗了蒙軍渡江南下的企圖;

嘉熙元年(1237年),孟珙又在黃州挫敗了蒙軍的圍攻,令蒙軍“死傷十之七八”;

嘉熙二年(1238年),孟珙展開反攻,將江北的襄陽、隨州、郢州和荊門全部收復;

嘉熙三年(1239年),西線蒙軍殺至今天的重慶奉節,大有由川渝入荊襄之勢,孟珙率軍趕至奉節,大破蒙軍,使得蒙軍不能東下,鞏固了荊襄地區。

嘉熙四年(1240年),中路蒙軍在河南地區屯田,並建造戰船,準備捲土重來。孟珙得知消息後,一改被動挨打的戰術,主動向蒙軍發動偷襲戰,將蒙軍的屯田和建造戰船材的料全部燒燬,同時還遣一路人馬將蒙軍的物資倉庫燒的一乾二淨,使得蒙軍幾年之內不敢再從荊襄南下。

淳祐元年(1241年),轉機之年,這一年蒙古的第二代大汗窩闊臺病死。蒙古內部因為汗位之爭,無暇對南宋發動大規模戰爭,於是南宋得到了非常寶貴的調整時間。乘著這個天賜良機,南宋著手西路的反攻,收復川渝地區。而擔負這項任務的總負責人也是孟珙。另外朝廷還給他添了一員鼎鼎有名的副手——四川制置使餘玠

淳祐元年(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東路抗蒙戰爭中戰績頗著的餘玠入蜀主政,以扭轉四川的頹勢,鞏固南宋的上流防線。他一到任就對四川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進行大改革,使得四川戰場由危轉安,宋軍逐步收復四川。為了應對蒙軍的反撲,餘階創建了一套非常適合四川的山城防禦體系,靠著這套體系,西路戰場一直堅持到了南宋滅亡。

備註:所謂山城防禦體系,就是在沿江河或者交通要道上,選擇險峻的山隘口築城結寨。宋軍可以依靠江河運輸物資,使得各山寨互為聲援,構成一完整的戰略防禦體系。後來打死蒙哥汗的釣魚城,就是這套山城防禦體系的核心和最為堅固的堡壘。

縱觀這一階段的戰爭,南宋方面雖然早期一觸即潰,失地千里,但之後迅速調整,逐步扭轉了戰局,並且建立了一套防禦蒙古軍進攻的體系。值得一提的是,從這一階段後期開始,蒙古軍的主力就不是蒙古人了,而是降蒙的金人或者北方漢人。


跟蒙形成對峙局面後,南宋方面有一點志得意滿。在對峙幾年後,南宋朝廷逐漸對中路和西路的大將產生了不信任,因而各種打壓,為後來南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淳祐六年(1246年),蒙宋戰爭史上的一個小轉折點,這一年,名將孟珙受到了宋理宗的懷疑,自解兵權,抱憾而亡。

事情的起因是原南宋鎮北軍將領、時任蒙古河南行省的範用吉背叛蒙古人,秘密向孟珙請求投降。孟珙大喜過望,急忙上書請求朝廷予以批准。因為範用吉身為蒙古河南行省的軍政長官,一旦歸順,顯然會在軍事上對南宋的抗蒙大局有推動作用。但是宋理宗害怕範用吉的歸順會增長孟珙的勢力,起了猜忌之心,拒絕了孟珙的請求。孟珙聽說後,感到心灰意冷,為了避嫌,他主動上表請求致仕,宋理宗馬上給予批准,准許孟珙退休。孟珙本就患病,回鄉後就一病不起,當年病逝。

七年之後,守蜀有功的餘階也遭到懷疑。宰相謝方叔以各種理由迫害餘玠,導致宋理宗將餘玠召還於朝。餘玠莫名其妙的被貶,當然是憤懣成疾,不久後便在四川暴卒。(有傳聞稱餘階是服毒自盡)

其實孟珙的鬱鬱而終,餘階的暴卒而亡,並不稀奇。因為當年的一代名將岳飛就是因為同樣的原因,而遭到宋高宗的猜忌,自解兵權,迫害致死。從這一點就可以發現,南宋方面秉承了宋朝的一貫理念,就是不能讓武將坐大。為了避免武將的軍閥化,宋朝的皇帝寧可自毀長城,也要把武將們按得死死的。但問題是,蒙古與南宋打得是東至淮海,西至四川的全面戰爭,像這種全面戰爭,把首都設在臨安的南宋朝廷,怎麼可能全面掌控戰局?不給地方將領實權,讓將領在駐地自主經營,是不可能打贏戰爭的。


因此這便是南宋的一個死結!要想守住各條防線,就必須要給對方將領實權,但是給的權力過大,中央又不放心,後期會以各種理由把將領們撤職,再收回權力。如此反覆無常,將領們怎能不心寒?實際上後期的蒙宋戰爭,替蒙古打前鋒的人幾乎都是北方漢人或者南宋的降降。因此可以說,南宋的滅亡,一半是實力差距,一半是南宋自己各種作死造成的

南宋是各種擺爛,蒙古方面呢?其實也是一片稀爛,不過比南宋要好一點。蒙古的稀爛之處在於,窩闊臺汗死後,蒙古與其它四大汗國之間的關係逐步變差,尤其是蒙哥汗死後,忽必烈強行奪權,導致蒙古本部與四大汗國之間公開分裂。失去了汗國的支持,忽必烈只能依靠北方的漢人、女真人、契丹人、回回人來維持統治。所以說,蒙宋戰爭的後期,雙方都有內政不穩的問題


但是蒙古比南宋強在一點,忽必烈為了維持統治,對北方的漢地給予了很大的實權,給北方漢地豪族大姓開出了一個南宋朝廷給不出的天價籌碼——封建化

。這也就是為什麼北方漢人會對滅宋如此賣力的原因,因為人家蒙古人給的價碼高!

需要強調的是,北方的漢族豪強經常有叛亂的現象,說明蒙古人在北方的統治並不是鐵板一塊。但是南宋給的價碼不夠,導致後來漢人基本上不信任南宋了。

景定五年(1264年),怠於政事,沉迷於聲色犬馬,令朝政大壞的宋理宗病逝。他的死,並不是南宋朝政崩壞的結束,而是南宋朝政更崩壞的開始。因為繼位的宋度宗,除了昏庸無能之外,還是個先天發育不足的弱智皇帝



據說宋度宗出身之前,他的生母因為出身微賤的關係,總是受王府正房夫人的欺負。有一天度宗的生母受寵幸,懷上了度宗。被王府夫人發現後,派人給度宗的生母逼服打胎藥,誰知胎兒沒打下來,還是出生了。因為他是宋理宗近親中唯一的男孩,便得到了全府上下人的保護。可無奈的是,身為胎兒的宋度宗已經中藥毒,從生下來開始就表現出天生體弱,手足發軟的問題,很晚才會走路,七歲才會說話,智力低於正常水平。宋理宗為他配備了良師,精心教導,仍不能使他開竅,常常把宋理宗氣得發昏。左丞相吳潛不同意讓這個弱智兒為大宋天下的繼承人,請求另選宗室子弟。

但是這個建議遭到了奸相賈似道的反對,他乘機向宋理宗進讒言,將吳潛貶往外地,別人更不敢多言了。因此宋度宗繼位後,對賈似道非常信任,把軍國大權都交給他來執掌。這樣一來,原本就是暗無天日的南宋朝廷,就更加的腐朽不堪了。

備註:宋度宗是宋理宗的侄子,因為宋理宗沒有兒子,所以宋度宗便被為收為養子,立為南宋諸君。




宋度宗繼位三年後,忽必烈下令攻打南宋的重鎮襄陽,是為襄樊之戰。宋軍起初利用漢水把物資源源不絕送入城內,與蒙軍堅持了對峙了三年多。賈似道封鎖了所有蒙古南侵消息,皇帝並不知此事,直到襄陽、樊城被圍三年,宋度宗才得知此事。

鹹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建立了元朝,大封群臣,為南下滅宋預熱。

兩年後,樊城失守。不久後,襄陽也被元軍攻陷。儘管宋軍死戰不退,與元軍在襄陽進行了激烈的巷戰,但終因實力差距,堅守了六年之久的襄陽淪陷。在攻打襄陽之時,忽必烈還派了一路大軍從西線包抄四川的宋軍,將除了重慶之外的四川全部攻陷。而早在二十年前,蒙古滅了大理,完成了對南宋的三路包抄。

拿下襄陽的第二年,忽必烈下令二十萬元軍自漢江入長江,沿長江東下,一路上的南宋將領或者紛紛投降,或者望風而逃,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兩年後元軍兵臨臨安城下,而南宋各地官僚將領只求自保,勤王之師甚少。無奈之下,謝太后帶著小皇帝宋恭宗投降,元軍佔領臨安,南宋基本滅亡。後來南宋的殘餘勢力又堅持了三年,但總體上沒有任何好轉,最終崖山之戰失敗,陸秀夫揹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南宋徹底滅亡。

備註:崖山海戰之後,堅守在重慶的宋軍又奮戰了幾個月,彈盡糧絕後,出城投降。


其實縱觀整個蒙宋戰爭,其從一開始,南宋就已經贏不了了。劃江而治是好的結果,孟珙和餘階當年的努力,也只是這個效果而已。因為畢竟蒙古在各方面都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們失敗一百次都可以重新再來,而南宋只要失敗一次,立刻就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所以說蒙古人佔盡了天時!就連人和這方面,蒙古也比南宋要強一些

雖然某些人對蒙古歷代大汗多有貶低,但事實上,蒙哥也好,忽必烈也好,他們都不是那種對內政一竅不通的馬上君王。或許忽必烈不是一個治世之君,但他對身邊的漢人和漢化色目文官們很信任。這些人是搞經濟一把好手,不管是農業發展,還是發行紙幣搞金融,蒙古並不比南宋差。反倒是南宋那幫渣渣,不知道是書讀得多,把人讀傻了。各種作死犯賤,把自己作死了。

不過在軍事方面,公道的說,其實宋軍的表現並不差,尤其是在防禦方面。南宋的滅亡,其實是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結果,並不完全是軍事上的失利。南宋的很多將領是因為政治的原因而選擇叛逃蒙古,比如四川和襄陽軍區的大批武將就是如此。這些人在轉投到蒙古後,打起南宋一點都不手軟。所以

忽必烈滅南宋,政治方面的作用比軍事方面要大很多

這一點,在忽必烈稱帝之後尤為明顯。忽必烈稱帝后,採用中華民族傳統經濟文化思想體系與南宋抗衡,大肆招撫南宋的官吏士卒,連遊民聚眾入見也予以重賞,重用投降官吏。事實上,蒙宋之戰的後期,已經轉化為封建王朝更替的戰爭了


Mer86


宋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比較弱小的王朝。由於靖康之變,北宋滅亡,趙構逃亡南方建立了政權,史稱南宋。1234年蒙古消滅了金國以後,蒙古就開始入侵南宋。當時南宋還是和蒙古打得有來有回的。

比如1239年,大將杜杲在廬州大敗蒙古東路軍。1240年,孟珙大敗蒙古西路軍。兩路圍攻南宋的蒙古軍隊全面受挫。至此,南宋終於在長達六年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

1251年,蒙哥繼位以後,遠征中亞和西亞,並且還進攻南宋。為此,他還特意派忽必烈去滅掉了大理國。第二次蒙宋戰爭中蒙古大軍分三路進攻南宋,北路軍進攻武漢、南路軍從雲南方向進攻長沙、蒙哥自己帶兵直撲重慶。

蒙古軍還是勢如破竹的,不過他們在合州還是遇到了王堅的激烈抵抗。蒙哥親自率軍攻城,在釣魚山下被南宋軍隊所擊中,不久便死在軍中。可以說,蒙哥大汗的死不但拯救了此時的南宋,更是改變了世界歷史。蒙古大汗去世,群龍無首,世界各地遠征的將領迅速返回蒙古去爭奪汗位。

此時的南宋並沒有抓住機會展開反攻,權相賈似道卻偷偷跑去議和,使得忽必烈能夠從容的撤出戰場。1260年,所有的蒙古軍隊全部撤出了南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了汗位進行了長達四年的內戰,此時山東的漢族軍閥李檀有起兵反叛蒙古。

南宋之所以滅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朝廷所用非人。對南宋來說,蒙哥大汗的死亡,本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可是,此時的南宋卻還是賈似道一手遮天,專權長達15年之久。朝廷上不屈服於他的人,都會遭到他的打擊報復。比如以四川地區為例,除了孟珙,其餘的官員多是文臣,不懂軍事,這也是為什麼南宋軍事上老是失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有這樣的宰相,可知南宋的皇帝也不會怎麼樣。南宋晚期的時候,皇帝都是非常無能的,無力治國,使得權臣當道,有志之士無法施展才華。比如南宋很多優秀的將領無法得到足夠的重視,比如前期的岳飛、韓世忠,後期孟珙、王堅等人。

1268年,蒙古再次進攻南宋,攻打襄陽。襄陽被圍困了多年,但是軍民同仇敵愾。可是南宋的朝廷派的援軍在1272年才衝進了襄陽。最後,襄陽城中有人投降蒙古,裡應外合,導致了六年的襄陽保衛戰失敗,南宋的門戶被打開。

1274年,蒙軍南下,一路上南宋將領紛紛投向。1276年,謝太后和宋恭宗出城投降。但是南宋各地仍然有反抗,比如陸秀夫、文天祥等人。1279年,他們作戰失敗,陸秀夫不願投降,揹著小皇帝跳海,許多人跟著投海殉國。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1234年蒙古國滅金後,把主要進攻方向指向南宋,揭開了持續近45年的宋蒙戰爭(1235--1279)。戰爭使南宋境內人口,從宋寧宗嘉定十六年(1223)的1267萬戶約7680萬,降至6000多萬,減少約1000多萬。

1.宋蒙戰爭示意圖。網絡配圖

宋蒙戰爭第一階段(1235--1241),是蒙古窩闊臺汗攻南宋。蒙古窩闊臺汗六年(1235)六月,蒙古以宋背盟為由,派軍兩路分別攻打南宋荊襄地區和四川。

2.窩闊臺汗。網絡配圖

其間,經歷真州之戰、陽平關之戰、廬州之戰、京襄之戰等,南宋守將力挫蒙軍,穩住了戰線。

3.蒙哥汗。網絡配圖

第二階段(1253--1259),是蒙哥汗攻南宋。主要有蒙哥汗六年(1256),蒙古攻四川之戰;釣魚城(今重慶市合川區釣魚山)之戰(1258--1259),蒙哥汗中飛石受傷,卒于軍中;鄂州之戰(1258--1259),聞蒙哥汗死訊後,忽必烈回國爭奪蒙古汗位,南宋擺脫了一場近似亡國的危機。

4.釣魚城。網絡配圖

第三階段(1267--1279),元世祖忽必烈滅亡南宋,統一中國。主要經過了長達6年的襄陽之戰,最後以南宋襄陽失陷結束。

此時,南宋奸相當權、政治腐敗,治國、治軍方針迂腐,排斥異己,任用庸才,賞罰失律,朝野上下離心離德。

5.元世祖忽必烈。網絡配圖

此後,忽必烈選擇攻南宋方略正確、善擇伯顏等良將,同時注重發展水軍和實行招降安撫政策,形成了對南宋的軍事、政治優勢。蒙古軍通過淮西之戰 、郢州之戰 、鄂州之戰 、嘉定之戰 、臨安之戰 、重慶之戰、揚州之戰 、瀘州之戰 、厓山之戰 等,滅亡南宋,統一中國。


漢水白石言


這45年在抵抗,一次又一次的抵抗。在戰術上已經找到了一些克敵方法,所以才能堅持45年。戰略上,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

能抵抗45年,已經是蒙古帝國擴張過程中最爭氣的,要知道,當時的蒙古可是古代北方草原民族發展的最高峰,集匈奴、突厥、鮮卑、突厥、柔然、契丹、女真等古代草原民族成就之大成。還不說蒙元軍隊裡有大量漢族等其他民族力量。可以說,相對於南宋,上升期間的蒙元才是當時含各族精英的“聯合國軍”。南宋一朝軍事人才,甚至軍事天才固然不少。但在那45年,和蒙元比起來。。。。。

實際上蒙古壓根沒有45年都在攻宋,期間蒙古主力先後打了中亞、西亞、東歐、北非等地。看問題日誌,題主太想當然了,什麼時候漢族就直接等於戰鬥力了?如果漢族就等於戰鬥力的話,那五代十國、南北朝這種分裂時代怎麼解釋?漢人戰鬥力不錯,但也沒你想得那麼無敵。

岳家軍的時代,金人其實兵力並不多,剛打下的北邊也不知道怎麼治理,相反宋軍實力強大,靖難之役只是因為皇帝昏庸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而已。所以那個時候,宋朝有反擊的實力,金朝甚至連統治中原地區的信心都不足,不然就不會搞一個偽齊出來了。打個比方,北宋本來有七個礦,原本三個礦的金朝突然襲擊打下了兩個礦,但那時候金朝礦還沒開好,根基不穩,所以岳家軍才有實力重整旗鼓,差點就把兩個礦也給打回來了。

但到了南宋後期就完全不一樣了,整個亞洲的資源都掌握在了蒙古手裡,相當於南宋兩三個個礦打蒙古二十個礦,這45年南宋無論做什麼都不可能翻盤的,而且越到後來希望越渺茫。除非蒙古自己出問題,否則南宋亡國是遲早的事。樓上說得對,南宋能堅持45年已經是世界歷史的奇蹟了。

蒙古人很擅長學習,一路西征,學會了火藥、投石車等技巧,最後打下南宋城牆的投石車(也就是回回炮),來自伊斯蘭的工匠。題主你根本不懂,戰爭是越打到後面優勢的一方越優勢的,因為他佔據了更多的資源。就拿二戰來說,日本知道自己國力不如美國,所以就必須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性殲滅美國艦隊。但是中途島輸掉後,日本離勝利就越來越遠了。

南宋和蒙古也是一樣,除非在蒙古立足未穩的初期迅速把蒙古打翻,否則蒙古站穩了腳,越到後來,蒙古就越難打,南宋就越沒機會取勝。你也不看看,後來一分為四的蒙古帝國,世界那麼多國家是花了多少力氣才逐漸、分別、慢慢地翻盤迴來的。

所以說,蒙元攻宋這45年,特別是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處於國力蒸蒸日上的狀態,而南宋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國力逐件衰減,與蒙元之間的對抗基本是處於防守的狀態,最多隻能拖延被滅的時間,但是改變不了被滅國的結果。

【覺得有道理,就關注一下咯】


胡來說史


蒙古在攻打宋朝的近半個世紀裡,宋朝並不是沒有想到防禦辦法。宋朝先後想到了三個防禦辦法。但是這三個防禦辦法,最後都先後“自行”瓦解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蒙古攻宋)

我們先來看看南宋想到了哪三個防禦辦法。

第一個防禦辦法:“藩籬三層防禦體系”。這個辦法是宋末最重要的大將孟珙提出來的。這個“藩籬三層”是以臨安為中心,在外面修築三道“防火牆”。這三道“防火牆”,正好就是蒙古人攻擊的重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當時孟珙還提出了防火牆需設置在廣西、湖南一帶的說法。當時與廣西、湖南接壤的是大理和安南,而且在南宋的南方,應該與蒙古人不搭界。但孟珙卻提出來必須加強這裡的防守。

第二個防禦體系:“山城防禦體系”。這個“山城防禦體系”是宋末另一個重要的大將餘玠提出來的。在蒙古人發動的第一次全面侵宋中,兩淮、中原、四川,只有四川打得很差。於是宋朝決定針對性地加強四川的防禦,把兩淮的副帥餘玠派到四川去擔任主帥。餘玠到四川后,提出了這個“山城防禦體系”。也就是避開與蒙古進行曠野作戰,把所有的城市和百姓都搬到陡峭的、險要的山巒之上,修築山城,用山城來對付蒙古軍。

第三個防禦體系:“襄陽防禦體系”。襄陽是蒙古軍從北向南進攻的最重要的戰略要塞,南宋知道蒙古必然要以襄陽為突破口,所以,從趙範損兵折將丟失襄陽,到孟珙強力收回襄陽開始,南宋就開始了對襄陽近40年的營建修築。襄陽無論是城防,還是裡面的糧食、武器儲存,都可以稱得上是恐怖級的。

(孟珙)

宋朝先後的這三個防禦辦法,是不是把防禦設施搞錯了呢?

沒錯,宋朝的三個防禦辦法都很有針對性,都切在蒙古進攻的脈道上。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一個防禦辦法,孟珙著重強調了在廣西、湖南的防守。這顯然是一個高瞻遠矚的方略。事實上,後來蒙古人果然先進攻大理和安南,通過大理和安南,從廣西、湖南向宋朝發動進攻。這一次進攻,蒙古人打得非常費力。雖然把大理、安南給滅了,但是對宋朝由南向北的進攻並不暢。

第二個防禦辦法,蒙古人在發動第二次全面攻宋的時候,果然把重兵囤積在四川,並且由蒙哥大汗親自率軍進攻四川。最後“山城防禦體系”發揮奇效,蒙哥戰死在“山城防禦體系”的核心城市釣魚城下。蒙古軍的這一波進攻被打退。

第三個防禦辦法,也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蒙古軍最後囤積重兵,用了他們全部的水軍,用了他們發明的,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攻城利器“回回炮”對抗襄陽。饒是這樣,蒙古軍也在襄陽城下打了六年,最終才攻破襄陽城。

(賈似道劇照)

那麼,這三個防禦體系都有針對性,為什麼最後宋朝仍然失敗了呢?

先說第一個防禦體系。當時防守廣西、湖南的是李曾伯。李曾伯有效地抵禦了蒙古軍兀良合臺的進攻,讓兀良合臺未能得逞。但是,後來李曾伯得罪了賈似道,被免職。整個廣西、湖南防線變得形同虛設。

再說第二個防禦體系。在釣魚城守將王堅打死蒙哥後不久,賈似道忌憚王堅的功勞,把他調到臨安賦閒起來。王堅心情鬱悶,不久鬱鬱而終。不僅如此,賈似道還用“打算法”,清理了四川的一眾守將,包括向士壁等人,同時,另外一種位於瀘州的重要守將劉整,因為害怕,投降了蒙古人。讓蒙古人在四川找到了除川北外的另一個據點。

最後說第三個防禦體系。襄陽防禦體系。襄陽本來固若金湯,但是襄陽守將呂文德卻鬼使神差在襄陽城外劃一片地盤給蒙古人。結果蒙古人在這裡搞出一個著力點。而這個著力點,也是蒙古人最終拿下襄陽的重要原因。

這個呂文德,就是因為深得賈似道歡心,被賈似道放在了襄陽。後來,呂文德死後,守將換成呂文德兄弟呂文渙。最後,呂文渙投降了蒙古。

從上面的分析,其實我們已經明白,南宋最終打不贏蒙古,並不是沒想辦法。辦法想到了,但是卻因為人禍,最終失敗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題主的意思是埋怨南宋不思進取,不想辦法克敵制勝是嗎?實際上你真冤枉了南宋,南宋能抵抗45年已經是奇蹟了,這裡面有太多的無奈說也說不詳盡。

公元1234年,南宋宋理宗端平元年,金國在蒙古和南宋的夾擊下,最後的據點蔡州被攻破,金哀宗自盡,金滅亡。

誰都看得出來,金完了,下一個就是宋,然而歷史不是誰想個辦法就能改變的,有時候,面對時局,我們很無奈。金是女真人建立的,他們是漁獵民族,當年橫掃遊牧民族契丹是多麼的痛快,多麼的簡單,為啥面對同樣是遊牧民族的蒙古就不行了呢?因為蒙古是遊牧民族中的遊牧,精英中的精英,很快,南宋就會領略到他的厲害。



按照宋理宗的想法,當時黃河以南,淮河以北廣大地區成了無政府地區,要搶先佔領,首要的地區就是商丘,開封,洛陽三京。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端平入洛,也是蒙宋全面戰爭的開始。


我們首先進了開封,很順利,有有一萬人開進了洛陽,接著運糧隊往洛陽運糧食的時候被一萬蒙古騎兵劫殺,然後蒙古人包圍洛陽,三天後,宋軍糧盡,突圍,只有三百人生還。

其實這一事件已經勾勒出了以後45年戰爭的基本畫卷,那就是因為我們機動能力遠低於同時期的蒙古軍隊,甚至就是女真人也差的遠,這就是我們怎麼抵抗也抵抗不住的原因所在。



並非步兵打不過騎兵,事實上,蒙宋對戰的很多場戰鬥中,我們都能在野外打敗蒙古軍隊,甚至端了他的大營,但是由於機動能力的缺失,需要補給的我軍始終無法徹底擊敗飄忽不定,不需要後勤的蒙古軍隊,所以戰略態勢上,我們永遠是被動,蒙古人永遠是主動。


我們如果往前攻,就需要糧道,但是蒙古軍隊機動性太強,我們無法建立糧道,即便我們訓練騎兵部隊,也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我們沒有他們的速度和無後勤能力。

如果我們防守,我們就得建立強大的城牆和積攢足夠的糧食,因為蒙古的攻城器械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中亞的城堡,歐洲中世紀的堡壘都擋不住投石機幾下子,我們的土木工程就一定強於他們嗎?



還有一點就是寄希望於熱武器的提前誕生。如果我們比白人更早弄明白火藥,炸藥這類東西在軍事上的應用,我們也許就能反敗為勝了,當然這只是好的幻想,實際上,生產力達不到,這個技術就是不會出現的。


面對世界難題蒙古騎兵,我們用盡了所有能用的辦法,就算有人埋怨南宋腐敗,南宋無人,南宋消極防守,但起碼有一點南宋是不會變的,那就是南宋想生存下來,想守住!我們對待蒙古騎兵,攻擊無路,防守無門,能抗衡45年,確實已經不容易了。同時期的歐亞大陸,你們可以看看,沒有什麼能擋住蒙古騎兵,除了他們大汗的死,不是嗎?

感謝您的閱覽,喜歡本蛇回答的請記得點贊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