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創作者們日常的靈感來源是什麼,你怎麼認為呢?

千年攻爵


這個靈感應該就是各種各樣吧,不過有的漫畫竟然也來自於正在創作的一部漫畫,比如《幽遊白書》《獵人》的作者富堅義博老師。

2018年11月26日,集英社《週刊少年JUMP》第52號,連載了富堅義博先生久違的大作《鬥病傳》的第10章——《我的腰不行了!溝悶》!

說起富堅義博先生的《鬥病傳》可以說是驚天地泣鬼神,憑藉1990-1994連載的《幽遊白書》獲得大成功的富堅義博,在1998年創作了《獵人HUNTER×HUNTER》(全職獵人),之後連載順利,幻影旅團的故事一直牽掛著粉絲們的心,在07年底的時候,富堅先生突然靈感爆發,於12月第一次創作了《鬥病傳》第一章,並在《週刊少年JUMP》上進行連載,打破了之前漫畫有畫有字的陋習,突破了身為漫畫家的瓶頸,以純文字的意念流漫畫開啟了次世代代漫畫的新篇章。

1、

2007年12月,《鬥病傳》第1章:“能坐在馬桶蓋和椅子上的人真是幸福,明明心裡想去廁所,但是卻必須憋著!”短短的一行字蘊含著萬千變化和腦補畫面,令很多富堅粉絲雀躍不已,大呼過癮,並且成功登上了本次《週刊少年JUMP》的封面。

之後進入了休眠期,直到08年2月(約2個月)才開始繼續更新《獵人》,就在大家以為富堅義博只是靈光乍現的時候,奇蹟再次發生!

2、

2008年5月,《鬥病傳》第2章再次面世,“睡不著啊-第3匍匐姿態-啊啊啊啊-沒辦法只好去醫院了”,這次之後富堅義博花了4個月時間休息,以調整因為撰寫《鬥病傳》而耗費的能量,08年9月繼續連載《獵人》。

3、

2008年12月,正在聖誕節大家為去年這個時候聖誕禮物、第一次《鬥病傳》而津津樂道之時,富堅義博又不負眾望,《鬥病記》第3章,如約相見,“疼啊疼啊疼啊疼”,但這次為了趕上聖誕節,也消耗了先生大量體力,一直到2009年12月(約1年)才恢復如初,這時,明眼人都已經發現,富堅義博先生名為創作《獵人》,實則在創作大作《鬥病傳》,很多粉絲為了不引起出版社的注意力,毅然做出了粉轉黑的舉動,以配合先生來分散集英社的注意力。

4、

2010年6月,《鬥病傳》第4章,“腰疼的辛苦已經是進入醫院後才感覺得到呢”,大家咀嚼著這如夢似幻的俳句,但是,富堅義博老師再次受到力量反噬,休整到2011年8月(約1年2個月)。

5、

2012年3月,無數漫畫作品都已經連載完結,但是富堅義博老師卻依然故我的創作著絕代佳作,《鬥病傳》第5章,“10層樓梯10次痛1cm也是沒法動”,雖然饒舌在當時的音樂屆還不是主流,但押韻的詞句與話藻已經被富堅義博老師運用在這部次世代漫畫中,力量反噬再次出現,這次的時間更長,一直延續到2014年5月(約2年3個月)。

6、

2014年日本動漫屆出現了一件大事件,就是岸本齊史老師1999年開始連載的《火影忍者》宣告完結,這在當時引起了火影迷的騷動,為了重新奪回JUMP排行棒的頭牌,8月,富堅老師《鬥病傳》第6章,“不能手術,我要死扛!”,反噬效果則有所減少,2016年4月(約1年8個月)恢復。

7、8、9、

2016年7月,《鬥病傳》第7章,“減重開始,目標65公斤!”2017年9月,《鬥病傳》第8章,“達到了84公斤!”,18年4月,《鬥病傳》第9章,“碳水化合物限制2個月~”,這一系列能夠擊毀人類神經的短句,就好像宇宙空間中的摩爾斯密碼,令人拍手叫絕。

10、2018年11月26日,《鬥病傳》第10章,“我的腰不行了!溝悶”,順利刊載,而這時也以距離宿主《獵人》創作將近20年,任何語言在這部大作面前都顯得貧乏,剛八蝶!

好嗨呦,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綾小路義行


兒童畫,是每一位觀眾都曾親手繪製過的圖畫,雖然在外人的眼中這些畫就是隨性的塗鴉毫無章法可言,但就是這樣一幅簡單的兒童畫,其中卻包含了我們兒時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可以說人生中腦洞最大最豐富的階段就是在兒時,然而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接觸的“真實”越來越多,我們腦袋裡的那些天馬行空也漸漸的消失,如今不要說兒童畫了,就連簡單的圖畫都不一定能再次畫出來。

不過,在國外有這樣一對父子,尚在年幼的兒子非常喜歡畫畫,雖然他的作品很少有人能理解,但對於他的父親而言,這些畫卻是非常珍貴的“靈感”來源,而且每一幅畫都有著特殊的價值。

身為畫師的父親,在看到兒子的這些畫時,表示自己的的靈感大門由此而打開,在獲得豐富的靈感之後,這位畫師父親開始以這些兒童畫為基礎,以自己多年的繪畫功底重新繪製了兒子畫中的形象,而最終呈現出來的樣子卻令每一位觀眾為之驚歎!

也許在外人看來,兒子所畫的只是一個很簡單很怪異的小人,但是在父親的手中,這位被看做是“簡單怪異小人”的小人卻是那麼的帥氣。

事實上在看到這兩個由方形組成的形象時,真的看不出這到底是什麼,唯一能理解的就只有“機器人”,但是通過這位父親的雙手,卻將我們所能理解的機器人形象展現了出來,而且還是那麼的有氣勢。

不得不說,兒子與父親所繪製的兩個形象的確很像,但是父親所繪製的人物卻更加的飽滿,而且也充分體現出這位父親是由心理解了自己孩子的作品所表達的意義。

說實話,若不是看到了父親所繪製的形象,真的沒看出兒子所畫的黃色部分是“禮服”,雖然能夠理解白色部分是襯衫,但依舊聯想不到外套部分是禮服,若不是看到這幅畫,還真不知道自己的想象力如此匱乏。

我敢說,看兒子的畫的觀眾十個裡面有九個都無法將其與父親的畫聯想到一起,雖然雛形的形象很相似,但在風格上卻已經完全轉變了。

與其他的畫相比,兒子的這幅畫真的算是最好的了,畢竟可以讓觀眾很直觀的看出他要通過這幅畫表達什麼,也許就是因為這種直觀的表達方式,所以才令父親後來所繪製的畫更加有感染力。

無論是電音還是DJ,我只能說這些都是通過父親的畫感受到的,畢竟兒子的畫簡直太“方”了,沒辦法將其直接理解為後來我們所看到的這種形象。

雖然這些作品只是這對父子生活中創作的所有作品中的一部分,但也能令觀眾深切的感受到深深的父子情,而且最重要的是,十分羨慕這個孩子有一位這麼優秀的畫師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