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檢大觀園之後,薛寶釵為什麼要著急搬走?

文嘟嘟


《紅樓夢》七十四回抄檢大觀園,是驚心動魄的一節,從此園中的女兒死的死,散的散,到了青春凋零的肅殺季節。


以俞平伯先生為代表,認為"釵黛合一",黛玉是感性真誠的,寶釵是理性禮數的。所以抄檢之後,寶釵急急忙忙搬出大觀園是必然的。

寶釵是十二金釵中最圓通的,所有的是非她都不願沾染。鳳姐頭晚特別交待,什麼人都可以查,不能去蔚蕪苑查親戚,這分明擺著自己被視為外人,黛玉是自家人,被疏離的感覺不好受。


寶釵去辭行時,找了個非常妥貼的母病理由,此刻輕描淡寫了兩句,"李紈聽說,只看著尤氏笑,尤氏也只看著李紈笑"。她倆都知何故,但也含蓄地挽留了一下。

寶釵道,"落什麼不是呢,這也是通融常情,你又不曾賣放了賊。"

好厲害的話,婉轉精當暗示你們是不是把我當賊了,既然沒搜出結果,只剩我沒抄嫌疑最大,留臉面給我還是打臉呢?寶釵不過借住,不用賈家花費,何必賴著討人嫌棄。


之後鳳姐回王夫人的時候,解釋說因為寶釵多心,自己個避嫌要走,可見鳳姐的確精明,既顧全王夫人的臉面,又客客氣氣送神出去,神不知鬼不覺。其間流露出對寶釵的不喜之情。

但探春直接就說,你走了好,媽媽病好了也不用回來了。明攆親戚,寶釵無論如何也留不下了。王夫人又叫寶釵來挽留一下,也無意義了。

寶釵則大方表示,並沒有為什麼事出去,要王夫人放心,講了三個理由,無懈可擊:陪母,哥哥備娶,關門除患。其實第三點才真暗示,我不會搬回來了。

其實元元認為,最主要的原因不是避嫌,而是寶釵對"金玉良緣”的失望。作為冰雪聰明之人,理性的她早看清了寶玉心不在己,大觀園再呆下去也就耽溺青春,自討無趣。不如適時的告別,體面的離開。

從這一點上講,寶釵成熟理智,曹公讓人對她又多了幾分好感。

黛玉則不能離開,青春陪葬在大觀園裡,這也是過於感性的人,必然的宿命吧。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閒魚🐠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所有的人的屋子東西都搜了,包括婆子丫鬟的箱籠都搜了個底朝天。這樣,所有的人都洗白了嫌疑,除了薛寶釵。可以想見薛姑娘是有多芒刺在背了。

王熙鳳雖然是薛寶釵的親表姐,但是兩個人終《紅樓夢》全集,她們之間並沒有多少交集。王熙鳳與薛寶釵三觀嚴重不合,彼此之間客氣而冷淡。

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王熙鳳雖然不敢違抗,但心裡是一萬個不情願,等於硬著頭皮讓邢王二位夫人的人硬押著,去得罪大觀園那一票千金萬金尊貴無比的小姐姑奶奶們的。

病怏怏的王熙鳳被邢王二位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和王善保家的押著,雄糾糾氣昂昂地一路殺進大觀園。

王熙鳳內心是有火兒沒處發,薛寶釵又是王夫人看中的未來的寶二奶奶,王熙鳳對王夫的不滿,故意說不能抄親戚,所以不抄寶釵屋子,意思不把她當成自己人,等於間接扇了薛寶釵一耳光,也間接打了王夫人一耳光。

王熙鳳這樣不給薛寶釵面子,縱然薛寶釵臉皮再厚,也自然沒有臉再待在大觀園了。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抄檢大觀園,有三個人對此事有異常反應,一個是探春,一個是黛玉,另一個就是寶釵了。

探春是對抄檢大觀園反應最為過激的一個主子,她敏感地覺察到了抄檢大觀園是一件非常不吉利的事情,這是抄家即將來臨的前兆,因而流淚傷感還打了一個舉止輕狂的老奴,這些我已發文解讀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第二個人對此事反應奇怪的人,就是敏感多疑的人精林黛玉了。在抄檢大觀園一事上,她鎮定得出奇,一聲不吭,不聞不問。

倒是她的忠奴紫鵑出來擋駕,暗示黛玉與寶玉關係好得很,成了你我不分的情侶有很長一段時間了。

其實,黛玉的不聞不問,是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抗議。此時的黛玉身體越來越差,紫鵑“情辭試忙玉”後,賈府大家長們明知二人彼此情投意合,但卻對她們的婚事無動於衷。

黛玉因此感到徹底絕望,她即便想抗爭,也無力抗爭了,她再也不能像當初因為周瑞家的送花是最後送給自己而大發脾氣了,生活的殘酷挫光了她的凌厲銳氣。

那麼,另一個對此事反應貌似平靜但卻讓人匪夷所思的人,就當屬寶釵了。

寶釵與探春,都是有相當敏銳政治頭腦的人物,如果不是事出有因,寶釵不會在抄家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來知會三駕馬車之一的管事人李紈,以自己要去照看生病的母親為由,說自己要搬出大觀園去。那麼是不是真是這個理由,讓寶釵決定著急要搬出大觀園呢?

聰明的李紈、尤氏等聽後都心照不宣地笑了,大家知道這根本不是寶釵要搬出去的真正原因。

探春對此認為是一家子親骨肉還像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何況對待隔了一層的親戚呢。

連王夫人都說,姨媽究竟沒甚大病,不過還是咳嗽腰疼,年年是如此的;她這去必有原故,敢是有人得罪了她不成?那孩子心重,親戚們住一場,別得罪了人,反不好了。

抄檢大觀園時,王熙鳳曾提出:“要抄檢只抄檢咱們家的人,薛大姑娘屋裡,斷乎抄檢不得的。”邢夫人派來監督抄檢的王善保家的立即贊同:“這個自然。豈有抄起親戚家來。”於是,抄檢的隊伍便繞開了蘅蕪苑,沒有去抄寶釵的住處,因而不存在得罪寶釵。

寶釵人緣極好,別人也不會得罪她,正如鳳姐所說:誰可好好的得罪著她?況且她天天在園裡,左不過是他們姊妹那一群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寶釵著急要搬走呢?有以下原因:

第一、王夫人與薛姨媽姊妹倆在賈府也親香了一段時間了。賈家此時人多事煩,比當初薛姨媽的哥哥王子騰家準備奔赴外地上任時更煩、更亂。薛家當初不忍去打擾哥哥家,此時難道就好意思一直賴在賈家?即便吃穿用度都是自己掏腰包,即便王夫人希望與妹妹度過漫漫長日,聊聊天說說話,但終歸是寄人籬下,也要顧及賈母、賈政等賈姓人的感受。

第二,薛蟠在京已經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不像剛來時那麼迫切地需要依附賈家那些子弟了。

第三,寶釵是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凡事一問三不知不愛多管閒事的人,她曾對寶玉說過她知道的大觀園內許多不雅之事,但因為身為外客的身份,她不便多說,如今她覺得不如干脆採取站乾岸兒的辦法,遠離是非漩渦之地,才是明智之舉。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條理由。她對王夫人說是因為母親身體不好,需要人陪等等幾條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其實都不是她內心真正的想法,倒是有一條理道出了她的內心真實想法:如今我哥哥眼看要娶嫂子,多少針線活計,並家裡一切動用的器皿,尚有未齊備的,我也須得幫著媽去料理料理。姨媽和鳳姐姐都知道我們家的事,不是我撒謊。

這一條理由寶釵的確沒有撒謊,寶釵說這條理由顯然是在旁敲側擊王夫人:我哥哥的婚事已經有了眉目了,接下來,家裡就該操心我這個當妹妹的婚事了。當初你與母親達成共識的金玉良緣,是該落實到位的時候了。

寶釵這是在倒逼王夫人:如果你與我母親就我與寶玉的婚事早已達成的共識,是因種種原因拖了那麼久,那麼這次再不把這門婚事落實成為現實的話,那我們作為你的親戚,我們有自己的房子,老就這麼住在賈府也不是常事。因此,這次我們借你下令抄檢大觀園這個機會搬出去,是絕好時機,也顯得合情合理。

這才是寶釵要急著搬出大觀園的真正原因。

一句話:寶釵之所以著急搬出大觀園,她冠冕堂皇說的其他原因都是假的,真正的原因是在倒逼王夫人趕快緊鑼密鼓把她和寶玉的婚事提到日程上來。當你兒子賈寶玉迎娶我寶釵之日,就是我們搬進大觀園來之時。

紅塵三千,不問風雨,只道本真。

純原創,抄襲必究。我是《好看的紅樓夢》作者詩綠鳳,每天給你新鮮營養的紅樓妙


詩綠鳳妙解紅樓夢


寶釵在賈府住了很久,其實是並不開心的。

常年做客在別人家裡,並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無論日常生活還是與人交往,寶釵不得不處處經心在意,事事都努力周到妥帖,有時難免過於著力,落下痕跡,以至於讓人得出寶釵到處“買好”、“虛偽”的印象。

比如她本性不喜奢華,房間十分簡樸,卻被賈母當眾公開批評,並且自作主張地給她張羅布置起來。寶釵就在當場,卻始終沒說一句話。這是她自己的房間,卻要聽別人的安排,也是有說不出的委屈吧?堂妹寶琴來到賈府,得到了賈母異乎尋常的寵愛,給予了和寶玉同樣的待遇。如此鮮明對比,寶釵會覺得難堪吧?以至於半真半假地說出了“你倒去罷,仔細我們委屈了你。我就不信我那些不如你。”

如此有形無形的委屈俯拾皆是,精明的寶釵只能全數吞下,什麼都不能說也不能表示。她端莊穩重、雍容大氣的人設已經確立,不得不處處隱忍。整部書中,“寶釵借扇機帶雙敲”是她唯一一次失態,眼看寶玉為了討好黛玉而將自己比喻成楊貴妃,她實在是忍無可忍了。

相比這些或明或暗的尷尬委屈,更重要的是,寶玉對她並無愛情,他只與黛玉心心相印。如此,寶釵還留在賈府承受這些無奈,又有什麼意義呢?薛家有房子有買賣,寶釵在家深得母兄重視,完全不像湘雲在史家辛苦受委屈,她何必還在賈府忍受這些無奈?

所以當抄檢大觀園發生後,寶釵立刻找到了藉口,她連一天也不願多留,立刻堅決地搬離了賈府。


北方麗人讀書觀史


為什麼平時沒事的時候不搬出大觀園,而這次抄撿大觀園,寶釵卻要著急著搬走呢。寶玉能和襲人發生親密關係,那說明寶釵和寶玉很有可能也發生過親密關係,只是保密工作做得太好了,但是就算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也會留下蛛絲馬跡,晴雯這時被攆走,而且陸陸續續有很多人的屋子被抄撿,寶釵也害怕自己的屋子被抄撿,因為大家的屋子都被抄撿了,憑什麼她的屋子不被抄撿呢,這樣會引起紅樓姐妹的公憤。還有就是她的屋子裡肯定有貓膩,留下了她和寶玉親密關係的證據,而如果她還在賈家長期住下去,遲早屋子是會被抄撿的,遲早她和寶玉有過那層親密關係會被查出來的,但是她還是未嫁之女啊,要是查出來了,她的名聲可就被毀了。她薛寶釵可是薛家尊貴的小姐,怎麼可以讓賈家這麼腳踏她的名聲,於是她著急著要搬出大觀園。而且她看著大觀園被抄撿,預感到賈家即將落敗的趨勢,到那時薛家幫賈家還是不幫賈家不是薛寶釵做得了主的,與其到時夾在其中不好做人,不如現在就搬出大觀園回自己家。還有就是她和寶玉的婚事遲遲不定,可是她的年齡漸漸大起來了,她這時回去是想,如果賈家不辦她和寶玉的婚事,薛家的家長們也在操心著要給寶釵找一個好的人家,也許是寶釵的母親看著女人這樣為寶玉蹉跎歲月感到著急,借了個由頭,說自己身體不好,把寶釵喊回去,是看賈家這邊接下來會不會派人來上門提親她和寶玉的婚事,如果賈家沒有來提親,那麼薛家的長輩便自己給寶釵安排婚事。


甜小可


抄撿大觀園,是王夫人“惑奸讒”後的糊塗之舉,深諳人情世故的王熙鳳避開了抄撿薛寶釵的住處。最後,大觀園其他地方都沒查出來什麼結果。寶釵一方面感到有莫名嫌疑的尷尬;另一方面,也敏銳地覺察到大觀園裡青春爛漫,自由自在的好時光將一去不復返,美輪美奐的大觀園此後將籠罩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陰影裡。依寶釵明哲保身的性格,悄悄搬走是明智之舉。一方面避嫌,保全自己清白名聲;另一方面,避免親戚關係因此生出嫌隙而疏離。


東籬茶客899


聰明!她已經看出了大觀園裡暗藏的波濤和殺機,裡面的爾虞我詐。


三峽客


明為避嫌,但別人都覺得毫無道理;不能說她“做賊心虛”,也不是“欲蓋彌彰”。只是作者的手法高明。諸位可知,繡春囊是她放的?是她拿了她哥哥薛蟠從外面弄來的。


窺夢紅樓


一言以蔽之:避嫌兼避禍!


tshhch


薛寶釵洞察力強,對賈府的混亂不堪已瞭然。她待字閨中且客居親戚家,又極其愛惜羽毛,不想再趟渾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