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CO BCOS尋找區塊鏈全新視角,助力民族科技實現突破

FISCO BCOS寻找区块链全新视角,助力民族科技实现突破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它也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數據庫。

11月以來,區塊鏈行業中的礦圈最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比特幣價格懸崖式下滑,使主流礦機價位紛紛跌穿成本價格。至此,礦機和挖礦生意的失敗,也正式宣佈區塊鏈泡沫時代的過去,區塊鏈將真正進入應用的新時代,並且在這個版圖上,有可能孕育出民族科技的核心應用技術出來。

過去,我國在芯片、系統等關鍵領域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和資金,但始終沒有開花結果,問題就卡在應用這一道關卡上。如果不能充分降低技術應用的門檻,加快推進技術在各個行業、場景中的落地,可能就談不上民族科技的復興和崛起。

近日,中國工程院倪光南院士在公開演講中也提到過:“民族科技的崛起一定要找到一個新的突破口,或者叫突破的方式。”過去,扛著民族科技大旗的企業,投入巨大的人力、資源和資金,也很難形成規模或者落地。人們深究其中,發現這可能並不是技術先進性與否的問題,而是打法的問題。

技術究竟如何落地生根,這才是根本。其中,開源是一個方式,開源的目的同樣是為了加快應用。開源意味著創造了開放式的空間,讓企業和開發者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共同探討、應用技術,這在無形之中推動了技術發展。 對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究發展,微眾銀行牽頭推出區塊鏈底層技術開源平臺FISCO BCOS,從開源角度去做突破。FISCO BCOS平臺一開始就明確了發展的基本方向,不涉及數字代幣或ICO白皮書,更多是從技術原理和應用場景出發,希望通過開源的方式讓眾多中小企業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也不斷推進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

生態構建,加速應用快速落地

民族科技想要發展,必須得解決當下所面對的問題。這就要求民族科技不能高高在上,不能一味地追逐技術或指標上的領先,一定要與市場需求和場景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產業鏈的協同生態體系。因為只有健全的生態,才能加速推進應用落地。而縱觀全球領先的技術,大都有自己同盟軍和勢力範圍。

倪光南院士的觀點很值得借鑑,他提出了生態和應用的大格局觀。沒有生態體系的支持,技術和產業化方面,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微軟和英特爾為什麼能持續把控著PC電腦產業,就是因為以芯片、OS兩極為核心,構建了上下游的開發、應用的生態環境,進而形成了盤根錯節的複雜鏈條。在這個系統裡,支持的廠商越多,你就越來越逃脫不了這個“生態場”,遷移的成本會越高。

換句話說,生態就是“磁力場“,一旦形成,會成為核心技術的護城河。對此,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軟件工程與評估中心主任周平也認為,民族科技要搭建中國自有知識產權的底層開發平臺,以開放姿態,讓更多開發者、企業參與到平臺協作中來,才能讓中國企業真正擁有主導權。因為任何技術上的對抗絕不是單一技術的較量,而是生態與生態間的掰手腕。好的生態是放大器,也是黏合劑,能夠顯著放大產業鏈的應用廣度和深度。

前中國銀行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李禮輝指出:“以區塊鏈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興起有可能改變傳統金融的業態,但不改變金融的本質,可持續的金融科技發展應該源於創新。”創新能為技術發展提供動力,突破發展瓶頸,幫助推動一個良性的技術生態系統落地。對於尚處於全球前沿領域的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來說,更要未雨綢繆,在生態構建上先行一步。

對於實現技術的可持續發展,不同的企業各有自己不同的方式,區塊鏈底層技術開源平臺FISCO BCOS,從底層技術入手,形成開放的開發框架和體系,讓更多開發者和行業應用服務企業加入進來,通過“開源”的方式構建生態,尋求技術不斷突破;螞蟻金服區塊鏈通過技術不間斷更新迭代,打造有自主產權的金融級及經濟級區塊鏈底層平臺,讓應用在每次技術升級中獲得更多可能。

不管是FISCO BCOS 還是螞蟻金服,都嘗試去構建一個獨立自主的生態場,讓自己成為生態場的中心,去影響“生態”中的其他“成員”。所以說,民族科技要想擺脫單一的核心技術範疇,真正成長起來並擁有全產業鏈的話語權,一定要學會構建生態。只有形成生態,才能加速推進應用快速落地,孵化出真正自主可控的健康、良性產業鏈。

應用實踐,民族科技先行突破重圍

當然,有了生態的支持,並不意味著就可以真正扛起民族科技的大旗了,因為大量的應用驗證和持續的迭代優化,才是提升技術成熟度的關鍵所在。哪怕是技術專利上的積澱,也需要在持續的應用和實踐中沉澱出來。

民族科技要接地氣,完善生態系統是“橫向“的打法,而應用實踐則是“縱向“的推進,縱橫交錯才能讓民族科技有希望突出重圍。

就區塊鏈本身而言,目前區塊鏈底層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基礎設施沒有全面完善,企業無法快速地將生產力投入到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各種業務場景中。但不得不提的是,區塊鏈技術已經在多個領域得到有效運用,微眾銀行基於FISCO BCOS的聯合貸款備付金管理的成功運作,平安、銀聯、迅雷等各個巨頭及中小企業,也都在潛心打造各個行業的區塊鏈應用,不斷探尋區塊鏈技術落地的無限可能。

總之,區塊鏈技術最大的機會還是在應用上,周平認為,“誰先在應用上取得突破,誰就會佔據主動。在區塊鏈應用探索的規模上,我國是走在前列的。”許多行業都在引入區塊鏈,許多資本進來推動探索,區塊鏈已經從金融行業向其它行業快速滲透,只有更多的技術落地與應用,才能真正發揮區塊鏈技術服務商業社會的現實價值。

民族科技代表著未來,想要突破就需要換一個新的視角,要以生態和應用實踐為突破口,要國內企業相互協作,以產業鏈協同為己任,共同在核心技術、行業應用上形成合力,才能有機會孵化出民族科技的集大成者,才能讓民族科技真正走向復興,真正讓產業實現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