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带小球员一夜跑光成热点 俱乐部防挖角需先规范自身

最近一条“小球员成教练私产一夜快跑光 此青训乱象谈何足球崛起”的消息,在沈阳足球圈内热传,该消息称,“沈阳东泽俱乐部辛苦培养了3年多的近20名小球员,在一夜之间被一名教练连锅端式地带到一家所谓的上海某俱乐部”。对于这种背后挖墙脚的行为,该消息称,“这种青训乱象不仅让东泽俱乐部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而且这种毫无契约精神、背信弃义的做法直接扰乱了足球青训秩序。”

中国足协在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责成辽宁省足球协会调查此次沈阳东泽俱乐部球员出走事件。通过调查发现,此次事件存在俱乐部注册情况、球员出走细节等诸多疑点。

教练带小球员一夜跑光成热点 俱乐部防挖角需先规范自身

据了解,沈阳东泽足球俱乐部成立于2014年6月,系在沈阳市工商局注册的正规足球培训机构。但东泽俱乐部既没有在属地会员协会进行注册,也没有在中国足协进行注册,而且东泽俱乐部从未与所培养的球员和家长签署《培训协议》。

根据《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管理规定》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九条的相关规定,足球俱乐部应在属地会员协会进行注册,属地会员协会批准注册后,报中国足协一份,属地会员协会存档一份,批复与俱乐部一份。

足球俱乐部应与所属教练员签署工作协议,与所属球员签署工作合同或培训协议。教练员和球员应填写注册表,不满18周岁的球员除须本人在注册表和培训协议上签字外,还须由法定监护人签字。

教练带小球员一夜跑光成热点 俱乐部防挖角需先规范自身

业余球员的注册由球员所在培训单位将球员注册表、培训协议和相关证件等提交属地会员协会进行注册。注册表由属地会员协会存档一份,批复给该球员所在单位一份。属地会员协会应在规定的注册时间内向中国足协提交经盖章确认的 《会员协会业余球员注册登记汇总表》,并将注册数据发送至中国足协注册信息系统。

业余球员和培训单位签订的培训协议应至少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议有效期限、协议终止涉及问题、培训补偿分配问题、违约责任问题等方面。培训协议最长不得超过球员18周岁生日 。

不难发现,沈阳东泽俱乐部无论是在俱乐部注册方面还是在球员注册以及培训协议等方面都没有按照《中国足球协会注册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来执行。换句话说,此次球员出走事件,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于情,沈阳东泽俱乐部值得同情,那名带领球员集体出走的教练也应受到道德谴责;于理,沈阳东泽俱乐部的申诉却无法得到相关规定的有效保护。与其说此次事件扰乱了中国足球青训的秩序影响了中国足球的崛起,不如说凸显了当前诸多社会青训机构自身管理与发展的不规范。

教练带小球员一夜跑光成热点 俱乐部防挖角需先规范自身

诚然,近年来中国足坛青训纠纷不断,曾先后出现过俱乐部或经纪人“诱拐”个别球员离队。曾经中超某俱乐部就是做通教练工作,把辽足俱乐部的梯队挖走。最终该俱乐部还是承受不住压力主动道歉,并把小球员们全部返还辽足俱乐部。

在青训方面,人员流动是正常现象,也是普遍现象。以鲁能足校为例,多年来,鲁能青训走出了大量年轻球员,既加速了人员流动,也让年轻球员在其他俱乐部找到各自的位置。

但多年来,鲁能足校从未出现过像沈阳东泽俱乐部这样青训队伍被连锅端的案例。一方面是因中超俱乐部的监管比较规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鲁能足校各项保障协议非常完善。而像沈阳东泽俱乐部这样既没有在属地足协注册,也没有在中国足协注册备案,更没有与球员签署培训协议的社会青训机构,难免会成为被挖角的“受害者”。

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完善青训规则,保障青训俱乐部的权益,同时也更需要各家青训俱乐部和青训机构规范与完善自身的管理。对足球来说,青训根基,是长远之计,搞青训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毕竟,自身的不规范与违背契约精神的挖角,都是在摧毁中国足球的根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