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武漢現在一個備受關注的城市,近幾年,武漢的經濟水平突飛猛進,而且承辦在第七屆世界軍運會(2019),今天來了解一下武漢的發展史。武漢被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長江最大的支流漢江分成了三塊區域,這三塊區域就是題目中提到的三個鎮,分別是漢口、武昌、漢陽,這就是五十年前的武漢。

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現在的武漢在古代時期隸屬不同的地方管轄,命名也特別的多,但是在1949年之前的近百年裡,武漢被劃分為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在1949年之後武漢的一直在飛速發展,武漢一直被添加新的縣和區,到1998年,武漢就發展成了現在的這十三個區,到目前為止已經二十年了,也沒有發生變化。

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現在的武漢市是由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13個市轄區組成。現蔡甸區和漢陽區基本就是原先漢陽,十三區其中面積最大的是黃陂區,人口最多的是武昌區,經濟水平最高的是江漢區。

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武漢現在是中部六省(江西省、湖南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中經濟水平最高的城市,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和特大城市。武漢的不僅在中部六省中是龍頭城市,在全國城市的地位也是特別高的,全國十五個新一線城市之一,GDP水平在萬億以上。

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黃鶴樓是武漢的地標,不得不提,黃鶴樓始建於三國,黃鶴樓被建的目的只是作為夏口城一角的瞭望樓,在後來各朝各代的修建下,現在的黃鶴樓是建於1981年的。黃鶴樓分為三層,樓高五十一米,與湖南的岳陽樓、江西的滕王閣合稱為江南三大名樓,也被譽為是三大名樓之首。

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晴川閣、古琴臺與黃鶴樓合稱為“武漢三大名勝”,在武漢的發展史上都擁有著重要的地位。晴川閣又名晴川樓,被譽為是“楚天第一名樓”,晴川閣佔地一萬多平方米,也是現在武漢唯一臨江而建的名勝古蹟。古琴臺是因歷史典故伯牙子期而建,也被稱為是“天下知音第一臺”。

五十年,武漢由三個鎮發展成十三個區,現成為中部最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