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下跌上漲有法可依嗎?怎樣來確定它的度?

仁者見智者見


股市上漲和下跌有法可依嗎?如何判斷它的幅度?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我的觀點是有法可依的,這個法是方法!!

一:從技術分析角度分析:做交易時順勢而為,選好自己的勢。即是大趨勢向上做多為主,大趨勢向下空倉觀望為主。

二:不做行情的轉折點。等趨勢明朗時在交易。

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是:

一:判斷它上漲後下跌的幅度可以根據幾個指標來進行;

1.均線的支撐與壓力。

2.籌碼密集區的支撐和壓力。

3.macd零軸的支撐壓力。

4.價格前高前低的支撐與壓力。

這是我在交易中使用的方法。希望對大家的交易有幫助。

說的不對的,請大家多多指正。


劍哥談股論經


在股市裡股票的上漲和下跌沒有一個固定的計算公式或者指標,但是有一個最大的規律可以參考,那就是有張必有跌,有大漲就會有大跌,有急跌就會有急漲!可以說這是A股市場最牛的鐵律了,並且28年裡從未被打破過!


就好比325點時期的大熊市隨後漲到了2245點,而998點的大熊市同樣跌了四年多的時間,隨後漲到了6124點;但是從6124點跌至1664點卻花了一年時間,隨後的反彈牛漲到了3454點;之後的1849點熊市大底,又一次的漲到了5178點。所以A股裡最大的規律就是牛熊交替,有熊必有牛,有漲必有跌!


那麼怎麼樣才能確定它的度?

其實往往高度是由籌碼和環境決定的,在底部區域裡橫盤時間越長,機構拿到的籌碼越多,那麼拉昇的高度就越大!如果還能碰上牛市環境,那這種漲幅就會幾何倍的增長了!所以在股市裡有這麼一句話:“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竹子4年時間,僅僅長了3釐米。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釐米的速度瘋長,僅用六週時間就長到了15米。竹子熬不過那3釐米,哪能6周就長15米。其實每一次的成功也許只是一次孤獨地等候,在此之前,堅持!就是一切!看完記得點個贊呢,謝謝!!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有!

下跌與上漲從本質來說,不過就是供需關係。買的人多了,它就上漲,賣的人多了,它就下跌,整個市場遵循的就是這種所謂的法,這就是它的規律。

不管市場裡的人如何去說,如何給股票去定義價值,你永遠參與的都是價格的波動,而不是價值的波動。茅臺銷售業績好,於是茅臺的價值就會提高?某家公司CFO被抓了,其它公司的價值就會損失?很顯然不是。

如果公司的價值真的可以確定,並且每個人都是理智的,那麼就不需要股市這個東西了。我們找到那種每年穩定收益的公司,然後拿著吃分紅就可以了,誰會賣出手裡的股票呢,沒有人賣,又哪裡有交易存在呢?

所以最終還是一個供求關係決定了價格的波動,所謂法無定法,供求關係就是那個上漲與下跌的法!

而你要找的那個度,壓根就不存在!我們假設上漲與下跌是有某個公式去控制它的幅度的,只是我們還不知道。那麼如果某一天你發現了這個公式,意味著你能夠在它跌到這個度的時候買入,上漲到這個度的時候賣出。你大可以在市場上籌集一千萬,上億的資金去操作這個度,肯定獲利。

但是當你這樣在市場操作時,因為你的資金體量比較大,那就需要提前買入和賣出,提前買入造成了市場的提前上漲,提前賣出又造成了市場的提前下跌,你改變了你自己的那個度,那個度,還準確嗎?

就像索羅斯在《金融鍊金術》中所說的,股票的漲跌和你的參與有關,在你沒有參與這個市場的時候,你對它沒有任何的影響,但當你參與到其中,你便對它產生了影響,它的波動也隨著你的參與而變化。

我們都知道,存在決定意識,而不是意識決定存在。實事求是的客觀規律,是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而不是刻舟求劍的找到那個上漲下跌的度,再去那個度裡等著價格的到來!


瞌睡蟲的窩


股票的上漲或者下跌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自身的基本面業績,還有控盤主力,消息面,政策面的因素等等。比如創投,殼資源是受到政策面影響,昨日醫藥,5G利空是受到消息面影響,去年到年初的白馬單邊行情是受到業績基本面影響,但每隻股票或多或少都會有控盤主力操作,只不過權重股大機構較多不利於控盤,時機好的時候會形成合力向上(年初白馬就是機構抱團避險),中小創個股要看主力的控盤力度來決定,有些個股從形態上看就能看出明顯控盤痕跡,比如美尚生態,奇信股份等。

上漲下跌有法可依主要看自己的操作系統是怎樣定義的,上漲,下跌,震盪都是從一段時間來參考,比如美股,短期看是下跌走勢,中期看是維持高位震盪,長期縮小看還在上升趨勢中。所以你要根據自己的操作風格來看待一隻股票的漲跌,看你是偏好短線還是中長線,那麼怎麼來判斷那個度,我可以結合自己給出簡單的思考(個人風格偏中線)。

比如利用支撐壓力位,也可以叫做多空線。首先找到一隻個股的多空位置,也就是多次上攻不破的位置(影線不算),把它看作中期阻力位。多次下跌不破的位置(影線不算)把它看作支撐位置,放量突破阻力位置,激進者加倉,穩健者等待回踩加倉,三天不再跌破阻力位,那麼這個位置就變成支撐位置。同理支撐位一旦跌破就變為阻力位,及時減倉或者止損(有時候要以跌破關鍵位置三天為準,好處是更精確,壞處是虧損加大,根據自己操作習慣決定就好)。多空線的掌握需要有一定的看盤經驗,多畫畫就會了,這裡不再多描述。這個可以作為一個度。

當然也有很多朋友用到均線來確定那個衡量的度,也可以用到黃金分割或者百分比線都是可以的,集合自己的系統哪個順手用哪個最好。操作股票不要存有幻想,該止盈堅定止盈,該止損堅決止損(結合好當下行情所處位置做好判斷,這裡不再詳細展開)。

成功的操盤=倉位管理+執行力

先說到這裡,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百川財社!有不同觀點也歡迎多多交流!


百川財社


這種測量有很多方法,受很多因素限制。如果是粗略計算可以用黃金分割線,如果稍微複雜一點可以選擇波浪理論與纏論相結合的方式……有一種傻瓜式的趨勢交易,比如利用MACD,當短期均線上穿長期均線時買進,跌破時賣出,但弊端是在市場震盪時容易左右吃虧!

還是先尋找適合自己的操作思路吧,一個人為的市場沒有太多的規律可循,更多的是鬥智鬥勇


摸魚傻七


買賣雙方決定漲跌關係,買的人多了,股票就漲,賣的多了就跌。

為了控制風險,證券交易所,規定漲跌當日不超過%1O,連續漲三日,跌三日要禁示,並提示風險。

這也算是個度吧!


百味人生59451


應該是單個帳戶介入一隻股當日成交量過多比例並存在當日買賣或多次撒單的,或者單個帳戶在一定時間多次大比例賣的。


大道至簡終有成


不好意思啊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